❶ 大学生活费,到底给多少合适他们的日常开销有哪些
大学生生活费到底多少合适,与当地的消费水平、学校消费水平有关,其实男生和女生之间也是有差距的。
1、当地的消费水平占很大的因素,不同的城市差距有点大,下面是不同城市大学生生活费的一个统计
①吃:
早餐5元 30×5=150元
午餐10元 30×12=300元
晚餐8元 30×8=240元
水果零食日均5元 30×5=15元
聚餐2次100元月总支出:940元
日用支出:
日用品:纸巾+洗具+其他=100元
通讯:话费+交通费+网费=100元
学习用品:笔+本子+其他=50元
月总支出=100+50+100=250元
③其他:社交娱乐共200元
总支出:940+250+200=1390元
根据以上得出大学生一个月生活费1500元差不多,但是这只是建立在没有其他花费的情况下。比如,出去旅游,远距离交通,或者买一些服饰,饰品,或者谈一下男女朋友,再或者遇到突发情况。那么这1500还是有点不够。
其实无论生活费多与少,花钱都得有度。不得乱花钱,现在用的钱都是爸爸妈妈辛苦挣来的。如果自己想要花钱,能自己去兼职挣一些钱是最好。
❷ 一线城市生活成本居高不下,一线城市和三线城市你更喜欢哪个
许多年轻人都喜欢去一线城市发展,因为在一线城市收入会更高一些。不仅是年轻人们,一些年长的打工者也很喜欢去一些城市打工,例如北上广深这些城市。但是,这些人或许没有考虑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一线城市的物价水平会更高,租房成本也会更高,总之生活成本也更高。有人问,一线城市生活成本居高不下,一线城市和三线城市你更喜欢哪个?自己更喜欢三线城市。首先,三线城市的生活节奏更慢。其次,三线城市的房价更低。最后,三线城市的交通状况更好。
三、三线城市的交通状况更好与此同时,三线城市的人口是没有一线城市多的。因此,在三线城市日常交通状况也会更理想一些。如此一来,出行成本变得更低,想去哪里都可以很快到达。所以,自己比较喜欢住在三线城市。
因此,通过上述分析大家应该可以理解为什么自己喜欢住在三线城市了。或许大家的想法不太一样,会更喜欢一线城市。不管是在什么城市发展,只要自己过得开心就好。大家觉得呢?
❸ 北京生活成本到底有多高
想当初我在北京的时候
那会工资还低,刚开始到北京是1200的工资包吃住,刚毕业,感觉,卧槽,1200,好高啊。
吃是吃的单位的员工餐,住呢,是单位在天通苑给租的地下室,当时感觉也很不错,能洗衣服,也不像电视里说的那么潮湿,挺不错的。
主要开销是在地铁费用上。一天来回4块,一个月要花100左右。这样除了买衣服,吃零食,还有500元的结余。
到后来,3个月后,换了一家公司,所以就把住的地方搬到离公司不远的地方了,是在朝阳区东八间房,住的是民宅,不是公寓,也不是单元房,印象里应该就是600一个月吧。跟我的小伙伴一起住,一人300美滋滋。工资大概在3000左右,一顿饭10元左右算是高配了,在我的印象里,上班一族早上都是不吃饭的,小弟爱吃早饭,加上公司离的近,步行也才10分钟,早上5元标准,豆腐脑+油条,实际上算下来 一天也就30元,30天1000。这是日常的花销。工资能剩下1500左右。两个月后攒的钱还买了一台笔记本~
再往后,就回老家了。近两年,听说在北京的同志们都不太好过,现在随随便便一个单元楼都要5000+,不过说,1W的工资在北京,如果没有房贷车贷压力的话,安安稳稳做个月光族还是很滋润的。不想合租就自己住,房租5000+吃饭一天按照100标准是3000+2000的盈余用来买衣服或者聚餐。
仅此~~~~~~~~~~~~~~~~~~~~~~~分割线
这些说的都是单身狗的生活哈,如果是两个人生活,那就另算了,两个人一起生活,两个人一起上班吃饭可以剩下不少,最起码房租不是可以省一半嘛~但是要考虑好,工资卡是不可能在你的手里拿着啦~
祝每一个在外拼搏的小朋友都能成为成功~!
❹ 大学生正常生活费多少
1、4000元以上的。在大学中,如果一个月的生活费能够在4000元以上,那么在大学生活中可以算得上是“大佬”了,他们大学生活会“多姿多彩”,他们会出入各种场合,进入一些高档的地方。他们的这个圈子让很多普通的学生“望尘莫及”。
2、3000元到4000元的。在大学生活中一个月的生活费能够达到3000到4000元的学生,家庭条件都是比较好的,学生可以在学校过上“小资生活”。足以支撑孩子进行许多的活动,甚至偶尔的还可以买一些奢侈品。
3、2000元到3000元的。一般在大学生活中一个月的生活费在2000到3000元足以支撑一个学生的正常支出。甚至还可以定期改善一下生活,参加一些班级或者宿舍的小型聚会。“足以温饱”,可以说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了。
4、1000元到2000元之间的。在这个档位的学生占到了大多数,一般普通家庭能够给予孩子的也只有这些。如果一个月有这些生活费也足可以“衣食无忧”但是想要改善一下生活就需要提前计划好了这个月的支出。
5、1000元以下的。如果一个月的生活费在1000元以下,可能就是一些“寒门子弟”了,有的时候他们还要为生活费所去奔波。比如利用课余时间去做一些兼职等来减轻家庭的负担。每天都要计划好生活所需,确保可以在这一个月中保证“温饱”。
❺ 北京生活成本是怎么样
作为十年新北京人(有北京户口的后来打工者),对北京生活成本有一些切身体会。你年薪20万,都感叹在北京生存有多难?其实,你这个收入水平已经跑赢95%的国人了。可是为什么感觉很难再北京生存呢?分析生活成本,没有太大的意义。归根到底就是房价太高,没买房的人,不敢消费,攒钱速度又追不上房价的涨幅,两头受堵啊。
12年前,我从家乡小城来到北京,一晃12年了。2008年刚来的时候,那时候房价一万多,相比小城的工资来说,觉得这是天价,没有下狠手买房。挣了几年“高薪”,把家乡房子卖了几个钱,在12年那波下跌中买的,付款的时候比起2008年时的房价,简直是割肉般疼痛,但也算是抄到底了。当时用公积金贷款,利息才2.5%,贷到款就是赚到了。有房之后,生活消费就进入系统化。
在说具体成本之前,先说一下前几天的事情:各大平台巨头在社区团购“拼刺刀”的时候,我遇到了菜市场的老大哥,他们一家三口靠摆菜摊生活,每次见到我们夫妇,老远就打招呼。前几天,他们搬走了,因为他的果蔬摊已经难以为继,被社区团购挤兑垮了。社区团购打补贴战,现在便宜,以后未必,这是谁都知道的结局。
我们小区周边有五种超市(市场):一是高档超市,进口瓜果,有机蔬菜,起步价就比菜摊贵几倍。二是北京当地超市,价格还算亲民。三是某辉平价超市,基本都是老头老太的天下,图的就是便宜。四是菜市场,有大棚有空调有瓷砖铺地那种市场。五是小区路边的菜摊瓜果摊。
至少让人提供了五种消费层次。同样的一根黄瓜,高档超市里买有机黄瓜一根5元,到路边菜摊上就一根5毛。所以,放心地告诉你,在北京的生活成本并不高,由于大物流的优势,经常搞的促销,还有动不动就搞补贴大战,日常消费比小县城还便宜。
还有就是买衣服,消费也不高,档次也不低。我在家乡小城市买一件鳄鱼T恤,五六百,一分钱不让。你到北京那种正品折扣店,一百元就买一件。你买名牌运动装,小城市不打折,北京打折得让人冲动,一件阿迪T恤才卖几十块钱。
但是,你想高消费,多少钱都有地方让你尽情砸。小区不远处就有奢侈品商店,几十万一个的包包,上千万的手表,晃得人眼睛睁不开。你想省钱,路边的假包包,十几块钱一个。
所以,我们分析北京成本,主要集中在衣食住行+学(教育)这五个方面,不管有钱没钱,谁都绕不过去这五个主要刚需。忠告即将北漂的职场新人,看懂以下这7点实情,你的心里就有数了。
【六】其他消费杂项。
北京看病难,但总体不贵,因为有医保。优质单位一般也给员工买补充医疗保险,基本可以保险到95%。北京的医疗资源,这是全国得天独厚的。
文化消费。你在北京,不可能不旅游,不可能不看演唱会,不可能买点书。这些消费,不是刚性的,但你避免不了,这个文化氛围在这儿呢。
健康消费。你的锻炼方式,就是散步跑步,消费不高。北京公园多,健身器材也多,自己免费玩玩不花钱。但凡你有其他爱好,基本也要烧钱。打羽毛球吧,场地费每小时起步价40元。打篮球,好的场地每小时600元。你去健身房,办张卡也是大几千元。
娱乐消费。年轻人在北京,难免要看电影,虽然不是刚需,但每年也不少消费。
聚会应酬。你不可能不聚会不应酬吧。北京下馆子,档次千差万别,但只要你不烧包,这项支出可控,总体也不贵。一般聚会,人均200元就够。如果轮流坐庄,相当于AA制,一年几千元可以包住。
通讯杂费。租房也会产生水费电费,手机通讯费,一个月300元就包死了,可以忽略不计。
人情往来。主要是结婚随礼、回老家送红包。这个没有办法统计,因人而异,少的一年几千元,多的一年几万元。不管怎么样,挣钱了,就要想着给父母寄点钱,不要当月光族。
【七】消费与投资是相对的,北京是一个让人升值的地方,不要被消费吓倒。
北京这座城市,我奋斗居住了12年,感觉到,北京除了房价高和教育投入大之外,其他都不叫事儿。房价高,也有对冲的办法,就是努力挣钱,凡是用钱能解决的难题,就不是难题。
北京是最公平的城市之一。干事创业的机会多,竞赛机制公平,另外,就是赚钱的渠道多元。
只要你努力干,可以多渠道赚钱。比如,你业余时间开滴滴、摆地摊、跑跑腿,都能日入两三百元。这在小城市是不可能的,也没有这么大的市场和空间。
最重要的就是竞赛机制公平。我有个同学年薪两百万元,他就是技术专家,一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来。他这种人,在小城市就是一个小职员,根本不容易混起来,但是在北京,在大公司里,他埋头苦干,有干货有实力,身价就值几百万,不用考虑他是不是圆滑世故。
还有一点就是收入多元化,这一点在小城市不可能实现。我认识一位朋友,体制内的小职员,他喜欢读书,他组建了读书社群,每周双休日给各大书店搞活动,一天能挣一万元,一个月挣8万元。他在单位不声不响的,仕途有限,但他通过自己的爱好实现年入百万。如果他在小城市,他就是一个书呆子,基本没有出头之日,还被人讥笑。
综上,从我奋斗12年的经历来看,北京唯一需要克服的就是高房价这一座大山。上帝关上一扇门,但是打开一扇窗。北京给你提供了更多可实现的弹性空间和实现梦想的平台。北京充满了生机活力,同时提供公平竞赛的机制,只要你努力提升自己的价值,多元化增加收入,当你买得起房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在北京生活,消费不高,且丰富多彩。
很多人都追求一个梦想:财富自由。按照前几年的标准,在北京实现财富自由需要2.7亿元,2020年的新标准增长到3.6亿元。北京是世界上千万、亿万级富豪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基本上每百人中有个千万富翁,每千人中有个亿万富翁。所以,你会觉得北京人怎么这么有钱啊!顿时感觉自己很LOW,不禁产生自卑感,其实完全没有必要,你别忘了,全国的富豪都住到北京来了,有点钱的人都想在北京安个家。你年薪20万,在北京活得像个草根,其实放眼全国,你已经跑赢了95%的人。
❻ 年轻人生活成本究竟有多少
一个成年人,普通一天的生活成本
以在沈阳租房的小伙子为例。
一日三餐的消费情况:早餐5元、午餐12元、晚餐15元
每天的交通出行费:地铁往返共计6元
每天的房租水电费:42元
每天的烟钱:10元
粗略算下来,每天的花费是80元,每个月统计下来基本花销是2400元。
除此之外,还有每个月的话费、买衣服鞋子的钱、跟女朋友一起吃饭、看电影,节假日送礼物的钱等等,算作每个月是3000元打底。
这也就意味着,一个普通人的生活成本,一个月可能是5000元左右。
而这还只是一个没有房贷、车贷压力的普通人,生活成本就已经这般高了。
一个成年人,背负的是多个家庭的生活压力
一个人的生活总是潇洒,可是对于大多数成家育儿的人来说,需要承担的是来自多个家庭的生活压力。尤其是对于一些正值壮年的80、90后,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也就意味着,一个成年人,不仅要承担自己的小家,还有双方老人家庭。
如果双方老人没有一些养老保障金或者医疗保险类的保障,生活是不是更加的雪上加霜,不仅是自己小家的日常花销,还要包括孩子的教育、休闲娱乐等等,老人的养老、保健及住院医疗等费用。成家的人,生活压力是一个人的N倍。
不论是哪方面的生活成本,都不能被抛弃,再多的苦,再难的罪,都得一个人来承受。
哪怕是遇见负债的问题,也只能咬咬牙,挺下去。
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走好生活的每一步。没有得天独厚的财务优势,也没有点石成金的吸金能力,每个人的日常都是在和这些生活成本做斗争。
只有赢过生活成本,才有一个正常有序的生活,否则就会成为负债人,陷入到负债的深渊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