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成本控制方法的案例
案例一:供水企业成本控制方法研究分析
企业成本控制的好坏。将会对企业效益的高低以及企业的兴衰造成直接的影响。随着供水企业成本的不断攀升,为了有效控制成本,确保企业经济利益的持续增长,很多的企业采取最大化消减内部成本的做法.这样的传统成本控制方法对于供述企业而言,其成效不大,因为该方法所提供的成本降低空间太小,而且不利于供水企业的长期发展,随着制水成本的不断上升,供水企业的经营状况日显紧张,对供水企业成本控制方法进行深入研究,这对于供水企业生存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成本控制对于供水企业的重要性
(一)实施成本控制,是确保企业完成既定成本目标的重要手段目标成本的完成必须要借助成本控制这一手段才能得以实现,通过成本控制,企业生产过程中成本指标与预定指标所存在的差异便可及时显现出来.这样就能便于及时对于加以纠正,从而确保完成既定目标。此外,通过成本控制,不仅仅是为了确保既定目标的完成,其更重要的是要能使成本计划能超额完成.以实现更好的效果。
(二)有效控制成本,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经济效益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运营所罔绕的中心点,而有效控制成本费用是能够提高经济效益的有力措施,对于供水企业而言也同样如此。成本过高是制约企业盈利的一大瓶颈,降低成本已成为众多企业生产运营的重点。科学、有效的成本控制,不仅可以节约企业物资,降低成本,从而增加企业的盈利水平,同时,还确保了企业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避免发生浪费丢失、计量不准等现象。
二、供水企业成本控制方法
(一)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
首先.要制定合理可行的承包指标。对于企业一年之中所要完成的供售水量、业务收人以及成本预算等经济指标,要以各单位的固定资产原值、生产规模、职工人数等为依据,将其分配到供水管理所和各水厂。
在所有的指标中,测定成本指标是最为关键的一项指标,其中,供水管理所的成本指标主要由管网维修费、营业费用以及其他固定费用这3项成本所组成。而水厂的成本指标主要由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2项指标所组成.其中的固定成本指标主要包括工资、折旧费、大修理费和福利费指标:变动成本指标主要是指原材料和动力电的单价以及单位耗量指标。整个供水企业总体效益目标的能否实现,会直接受到承包指标合理与否的影响,为此,在进行指标的制定过程中,要将特殊因素剔除,并要将生产环境的变化和新增的可预见性作为考虑的范围,并深入分析可估计的成本。其次,承包单位要严格执行承包经营指标。承包指标制定出来后,就要加以执行才能更好地完成成本指标,这就需要加强承包单位对责任成本的可控性。即要做到权责分明,权责结合,南承包单位掌控对成本增减变动造成影响的生产经营决策权。而企业管理部门则负责指导和监督。再次,实行年终承包清算。总结承包经营成果,即对经营实绩与承包指标的差异及其原进行深入分析。尤其是要认真分析金额较大和特殊成本开支的真实性和合理性,剔除因不可抗力或公司统一分配所造成的成本费用,以确保清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最后,按照考核指标对经营业绩进行考核。以考核结果为依据,结算承包单位的工资总额对此,对于实际成绩与承包指标,相关的部门要进行比较,分析存在差异的原冈,为下一年的承包方案的制定提供数据依据,积累经验,提高基层领导和职工的成本管理意识,改善企业成本控制。
(二)控制制水原材料单价
制水原材料和动力电是自来水生产的主要两项变动成本,而会对变动成本造成影响的主要是单价和单位耗量这两大冈素。对于动力电单价,供水企业无法控制.但其可以从制水原材料的单价方面着手。在采购制水材料方面,供水企业是买方市场,可选择的价格范同大。为了确保材料质量以及便于统一管理,传统的做法是南关联企业或供销部门负责制水材料的采购.这样的采购方式使得供货渠道较为单~,且关联企业通常是将利润率计人材料成本.而造成材料单价相对市场单价要高很多。为此,可以采取在市场上以招标的形式来进行采购,或是对水厂进行承包经营的条件下,给予水厂材料采购权,让水厂依据自身利益来自行进行质优价廉材料的选择,供水企业的制水成本将会得到有效控制。
(三)改进现有技术,采用新工艺,节能降耗
要改进现有的生产技术,即对现有的制水材料的投加工艺积极加以改进,对材料用量搭配进行改善,对供水作出科学合理的调度。通过优化设备配置来提高机组运行效率等。通过改进现有技术,并采用新技术.就能有效地节能降耗.降低变动成本。供水企业要重视这一方面新技术的研究.以确保水质和水量的基础下,减少材料和动力电成本。
(四)实行全管理和全过程控制
全员管理就是供水企业所有的部门和员工都要参与到成本控制的工作中来。网为成本的有效控制必须要依靠每个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以及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才能得以实现。全过程控制就是要将成本控制贯穿于供水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确保在每一个环节和阶段的耗费都能得到有效地控制,这样总的成本才会降低。在实践中.作业成本管理是实现全员管理和全过程控制的一项有效方法.该方法要求成本控制要确实渗透到到作业层次,以降低成本为目的,通过对每一项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所耗费的资源情况进行重点分析,以识别出增值作业与非增值作业,并针对性质不同的作业来实施成本控制,尽量剔除非增值作业,使增值作业所消耗的时间与资源都能有所降低,从而提高作业的增值效率.最终就能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B. 如何加强能源管理,降低能源消耗
一、加强节能产品设备的应用,降低生产电耗。电耗在供水企业生产成本中约占50%左右,控制好电耗可以大大降低供水企业的生产成本。供水企业降低电耗的措施很多,只要运用得当,对供水企业的降本增效和推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供水企业中,供水设备的选型非常重要。水泵设备选型要通过认真细致调查用户的用水量和压力需求情况后,选用在最佳工况下运行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高效节能设备;水泵流量和扬程在满足用户最高日平均需求的情况下,设5%~10%左右的富裕量,并增设变频控制,所选水泵和电机要匹配,一定要避免大马拉小车或小马拉大车的现象发生。在2012年公司采用了易扬磁悬浮潜水泵进行水泵换代之后,相比传统设备,节能效果达到了27%,整体改造完之后可节电费300万元。
二、完善生产工艺,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物资消耗供水生产过程中的物资消耗主要集中在净水剂和消毒剂两大块。在净水剂的使用方面,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要合理,在满足水处理要求的情况下,一定要采用混凝和沉淀效果较好的反应池和沉淀池;在每批新使用的净水剂投加前进行混凝搅拌试验,以确定最佳的投用量,并制作净水剂投加量参考表,以供员工参考投加。最后,在适当的情况下合理使用助凝剂,也可以达到降低净水剂使用量的目的。在消毒剂投加方面,以氯气消毒为例,一般分为预加氯、前加氯、清水池入口加氯和吸水井补加氯几种方式相结合进行自来水消毒杀菌。氯气消毒一定要根据水质和季节性的变化适时调整,如夏季源水中的藻类较多,可采用预加氯杀灭微生物和藻类,冬季没有藻类等则可不投加,从而达到节约消毒剂的目的。
三、加强企业管理,强化全员节能降耗意识在企业管理中,节能降耗不但需要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而且应该积极发动企业全员参与,要让员工充分认识到节能降耗的意义所在,将员工的切身利益和节能降耗工作紧密的联系起来,让节能降耗成为企业全员的自觉行动,企业节能降耗工作才能真正高效的开展起来。
总之,节能降耗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是我们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企业、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加强管理、明确责任、措施得当、提高技术水平、持之以恒,供水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才能有声有色的开展下去,企业才能降本增效,又快又好的发展下去。
C. 城镇供水价格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城镇供水价格管理,保障供水、用水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城镇供水事业发展,节约和保护水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城市供水条例》、《政府制定价格行为规则》等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制定或者调整城镇供水价格行为。第三条城镇供水价格是指城镇公共供水企业(以下称供水企业)通过一定的工程设施,将地表水、地下水进行必要的净化、消毒处理、输送,使水质水压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后供给用户使用的水价格。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是城镇供水价格的主管部门。县级以上城镇供水行政主管部门按职责分工,协助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做好城镇供水价格管理工作。第五条城镇供水价格原则上实行政府定价,具体定价权限按地方定价目录的规定执行。第二章水价制定和调整第六条制定城镇供水价格应当遵循覆盖成本、合理收益、节约用水、公平负担的原则。第七条制定城镇供水价格,以成本监审为基础,按照“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的方法,先核定供水企业供水业务的准许收入,再以准许收入为基础分类核定用户用水价格。
供水企业供水业务的准许收入由准许成本、准许收益和税金构成。第八条供水企业准许成本包括固定资产折旧费、无形资产摊销和运行维护费,相关费用通过成本监审确定。第九条准许收益按照有效资产乘以准许收益率计算确定。其中:
(一)有效资产为供水企业投入、与供水业务相关的可计提收益的资产,包括固定资产净值、无形资产净值和营运资本。可计提收益的有效资产,通过成本监审核定。
(二)准许收益率的计算公式为:准许收益率=权益资本收益率×(1-资产负债率)+债务资本收益率×资产负债率。
其中:权益资本收益率,按照监管周期初始年前一年国家10年期国债平均收益率加不超过4个百分点核定;债务资本收益率,参考监管周期初始年前一年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确定;资产负债率参照监管周期初始年前3年企业实际资产负债率平均值核定,首次核定价格的,以开展成本监审时的前一年度财务数据核定。第十条税金。包括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依据国家现行相关税法规定核定。第十一条核定供水企业平均供水价格,应当考虑本期生产能力利用情况,计算公式为:
当实际供水量不低于设计供水量的65%时,
供水企业平均供水价格=准许收入÷核定供水量;
当实际供水量低于设计供水量的65%时,
供水企业平均供水价格=准许收入÷{核定供水量÷[实际供水量÷(设计供水量×65%)]}。
平均供水价格、准许收入均不含增值税,含增值税供水价格由各地根据供水企业实际执行税率计算确定;核定供水量=取水量×(1-自用水率)×(1-漏损率)。取水量、自用水率、漏损率通过成本监审确定。第十二条分用户类别供水价格,应当以供水企业平均供水价格、当地用水结构为基础,按照居民生活用水保本微利、其他用水合理盈利的原则,统筹考虑当地供水事业发展需要、促进节约用水、社会承受能力等因素核定。第十三条城镇供水价格监管周期原则上为3年,经测算需要调整供水价格的,应及时调整到位,价格调整幅度较大的,可以分步调整到位。建立供水价格与原水价格等上下游联动机制的,监管周期年限可以适当延长。具体价格监管周期年限由定价部门结合当地实际明确。
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用户承受能力等因素,由于价格调整不到位导致供水企业难以达到准许收入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予以相应补偿。第十四条鼓励各地激励供水企业提升供水服务质量。核定供水价格应当充分考虑供水服务质量因素,将水质达标、用水保障、投诉处理情况等作为确定供水企业合理收益的重要因素。第三章水价分类及计价方式第十五条城镇供水实行分类水价。根据使用性质分为居民生活用水、非居民用水、特种用水三类。
(一)居民生活用水主要指城镇居民住宅家庭的日常生活用水。
(二)非居民用水主要指工业、经营服务用水和行政事业单位用水、市政用水(环卫、绿化)、生态用水、消防用水等。
学校教学和学生生活用水、养老机构和残疾人托养机构等社会福利场所生活用水、宗教场所生活用水、社区组织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用水等,按照居民生活类用水价格执行。
(三)特种用水主要包括洗车、以自来水为原料的纯净水生产、高尔夫球场用水等。
各类用水具体范围的划分,由省级城镇供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价格主管部门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