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为什么成本费用分摊
扩展阅读
大理怎么坐交通工具 2025-04-26 01:56:04
盛达资源有哪些龙头 2025-04-26 01:51:45
水资源浪费大概多少钱 2025-04-26 01:48:00

为什么成本费用分摊

发布时间: 2023-08-07 14:01:11

㈠ 制造费用为什么要分摊

不同的产品使用的人工、动力、电力都不一样,在计算成本时为了单位成本更加精准,所以对制造费用进行分摊

㈡ 会计月末为什么要计算和分摊制造费用如何结转

制造费用在发生时无法明确是那个产品产生或是说他是一个混合产品成本,因此才出现这个科目,他是为了企业的成本好核算更清晰,生产加工型企业每月都会发生的,每次月末企业都要把当月发生的制造费用按一定的方法分配到相关的材料成本中去他是为了本月存在产成品,而本月制造费用中一定要存在产成品应该负担的成本如果月末不结转制造费用那么产成品就分不到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中的产成品应该负担的成本,那么会低估成本提高半成品的成本,这样做显然是不合理的。所以应该结转。
发生时借制造费用贷累计折旧、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
结转是借生产成本(这个得分明细到各个明细产品中去)贷:制造费用
以过些项结转才能分配在产品与产成品间分摊的生产成本
然后结转产成品应负担成本入库借:库存商品——(分明细)贷:生产成本——(分明细)

㈢ 请问什么叫做计提、分摊、摊销,谢谢

1、计提就是计算和提取。按规定的比率与规定的基数相乘计算提取,列入某科目。是指在一个规定的基数上(如支付的合法员工薪酬),乘以规定的比率(如应付福利费全国规定的都是工资的14%),按此方法计算出来的就是应提取的应付福利费过程,计入应付福利费科目就是对后一句话的解释。
2、分摊,是确定成本的各项成本对象,把各项成本分摊或分配给各产品、工序、任务、或部门。费用分摊是指将各部门、各产品之间的共同费用进行分摊,便于各生产成本的科学计算。
费用分摊的原因在于:
1)现代化生产导致共同费用的出现,而高科技进一步提高了共同费用的比例,共同费用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2)从科斯关于企业的讨论我们可以知道,既然企业仍然能节约交易成本,共同费用就不可避免。
3、摊销(Amortization)指对除固定资产之外,其他可以长期使用的经营性资产按照其使用年限每年分摊购置成本的会计处理办法,与固定资产折旧类似。摊销费用计入管理费用中减少当期利润,但对经营性现金流没有影响。
(1)常见的摊销资产如大型软件、土地使用权等无形资产和开办费,它们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为公司业务和收入做出贡献,所以其购置成本也要分摊到各年才合理。
(2)摊销期限一般不超过10年,与折旧一样,可以选择直线法和加速法来摊销无形资产。从金额上看,一般情况下,摊销的费用相对于折旧费用要小很多,也就是说,大多数公司固定资产要远远大于无形资产,因此摊销和折旧一般会放在一起披露而不加区分。

(3)为什么成本费用分摊扩展阅读:
根据《税法细则》第四十九条规定,企业筹办费应自开始生产经营月份的次月起分期摊销,摊销期不少于5年。土地使用权应作为无形资产单独计算摊销。无形资产的摊销期,凡合同有年限规定的,按合同规定的年限摊销,无合同规定的,按不少于10年的期限摊销。
费用分摊的基本原则:
(1)费用分摊与持续的成本降低
费用分摊应当能够促进内部形成持续的成本降低机制。
例如,在水电费分摊中,如果辅助部门用电、用水"免费",可能的后果会是什么?
(2)费用分摊应当能促进企业内部的合作
此时,要注意隔离成本分配与非隔离成本分配的问题。隔离成本分配可以使各部门各司其职,适用于各部门之间关系不紧密的情况,但是容易造成内部的不合作;非隔离成本分配会使各部门之间相互影响,它鼓励必要的合作与相互监督,但是,操作不当容易造成新的大锅饭。
计提的功能:
1、在权责发生制前提下,预先计入某些已经发生但未实际支付的费用。
2、根据制度规定,计算、提取有关的(留存、减值)准备。
3、预计某些应付账款。
4、其他符合会计制度的预计项目。
参考资料:摊销-网络费用分摊-网络计提-网络

㈣ SAP中为什么要进行人工和制造费用的分摊分配呢

(1)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一般归集的口径比较大,为了计算出各类产品的实际耗用量进而得出准确的产品成本,就需要对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分配分摊。
(2)例如:某车间某月人工成本共计100万元,生产A产品1万件(单位产品标准工时5小时),B产品5万件(单位产品标准工时3小时),请按照标准工时对该车间当月人工成本在A、B产品间进行分摊。
A产品耗用的人工成本=100/(1*5+5*3)*(1*5)=25万元
B产品耗用的人工成本=100/(1*5+5*3)*(5*3)=75万元
(3)其他需要分配分摊的成本费用列举:
车间管理人员工资;水、电、气费;设备折旧、维修养护费等

㈤ 成本费用的分摊方法

第一种,平均分摊法。把一定时间内发生的费用平均摊到每个产品的成本中,它使费用的发生比较稳定、平均。平均费用分摊法是抵消利润、减轻纳税的最佳选择。

只需生产经营者不是短期经营而是长期从事某—一种经营活动,那么将一段时期内(如1年)发生的各项费用进行最大限度的平均。

就可以将这段时期获得的利润进行最大限度的平均,这样就不会出现某个阶段利润额及纳税额过高的现象。

第二种,实际费用摊销法。根据实际发生的费用进行摊销,多则多摊,少则少摊,没有就不摊,任其自然,这样就达不到避税的目的。

第三种,不规则摊销法。根据经营者需要进行费用摊销,可能将一笔费用集中摊入某一产品成本中,也可能在另一批产品中一分钱费用也不摊。这种方法最为灵活。

企业如果运用得好,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当企业的经营不太稳定,造成利润每月差别很大时,该方法可以起到平衡的作用,利润高时多摊,利润低时少摊,从而有效地避税。

(5)为什么成本费用分摊扩展阅读:

企业在进行费用分摊时应解决以下两个关键问题:

一是如何实现最小利润支付;

二是在费用摊入成本时如何使其实现最大摊入。

企业费用开支包括劳务费用开支、管理费用开支、福利费用开支、各项杂费开支等。其中,劳务和管理费用开支最为普通,也是企业费用开支中两项最主要的内容。

劳务费用开支和管理费用开支有多种标准,但最小最低的标准只有一个,即它是由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来决定的。

拿劳务费用开支来说,任何一个企业生产经营中都有一个劳务使用最佳状态点。在这个最佳点上,劳动力和各种人员配备使企业利益最大而劳务费用最省。

因此,寻找发现这一最佳结合状态点是使用费用均摊法的基础。

㈥ 费用分摊的原则和方法

费用分摊的原则和方法如下:

1,费用分摊是指将各部门、各产品之间的共同费用进行分摊,便于各生产成本的科学计算。现代化生产导致共同费用的出现,而高科技进一步提高了共同费用的比例 ,共同费用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费用分摊是指将各部门、各产品之间的共同费用进行分摊,便于各生产成本的科学计算。费用分摊闹弯的原因在于:现代化生产导致共同费用的出现,而高科技进一步提高了共同费用的比液搜闷例 ,共同费用可以漏歼说是无处不在;从科斯关于企业的讨论我们可以知道,既然企业仍然能节约交易成本,共同费用就不可避免。

㈦ 费用分摊是什么意思 费用分摊是啥意思

费用分摊就是指将各单位、各商品之间的共同费用进行分摊,有利于各生产成本的科学合理计算。费用分摊的根本原因取决于智能化生产制造造成了共同费用的产生,而新科技进一步提高了共同费用的占比;公司为了更好地节省经营成本,共同费用也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以上就是费用分摊是什么意思相关内容。

费用分摊法介绍

费用分摊法就是指在确保费用开支最少的前提下,选用一定的方式使费用摊入成本费时能完成最大摊入或者是最大限度的节税。通常,常用的费用分摊方式包含:

1 、均值分摊法 :把一定时间段内产生的费用均值摊到每一个商品的成本费中,使费用的产生比较平稳、均衡;

2 、具体费用摊销法 :依据具体产生的费用进行摊销,多的时候就是多摊,少的时候则少摊,没有费用时也可以不摊,顺其自然;

3 、不规律摊销法 :其依据经营人的需要进行费用摊销,很有可能将一笔费用集中摊入某一生产成本中,也很有可能在另一批产品中一分钱都不摊。

本文主要写的是费用分摊是什么意思有关知识点,内容仅作参考。

㈧ 分摊成本是什么意思

综述:分摊成本的意思如下。

企业每天的支出可以归为三类:一类是直接消耗在产品上的支出,比如购买生产产品的原料,支付生产产品的工人的工资;二类间接消耗在产品上的支出,比如车间的水电费,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这些费用是每类产品都会用到,但分不清具体是哪个产品用的;第三类是没有消耗在产品上的支出,比如总经理的工资、银行借款利息等。

分摊成本大概有二种意思:一是把上面说的第二类的间接消耗在产品上的支出,分摊到每类产品上。比如车间水电费一个月300元,共生产了2种产品,第一种产品生产了20个,第二种产品生产了30个,需要把水电费分摊到这些产品上。

二是把每类产品的总成本分摊到每个产品上。比如产品总成本是500元,生产10个,分摊到每个产品上的成本是50元。总结起来,分摊就是把收集到的费用,按一定规则,分配到不同的对象上。

㈨ 会计中为什么要摊销,怎么理解

之所以要摊销,是因为:
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要求。因为企业一些长期费用,如果在支出时一次性计入管理费用,会影响企业利润核算的准确性,不利于公司管理。如,企业租用办公房一次支付了一年的租金,会计核算时就必须在12个月进行分摊,这样公司的每个月管理费用就较为准确,从而所计算的企业利润也相对准确。

常见的摊销资产如大型软件、土地使用权等无形资产和开办费,它们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为公司业务和收入做出贡献,所以其购置成本也要分摊到各年才合理。

摊销期限一般不超过10年,与折旧一样,可以选择直线法和加速法来摊销无形资产。从金额上看,一般情况下,摊销的费用相对于折旧费用要小很多,也就是说,大多数公司固定资产要远远大于无形资产,因此摊销和折旧一般会放在一起披露而不加区分。

㈩ 成本表为什么要加上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怎么分摊的

广义上的总成本,包括经营业务成本和期间费用,经营收入扣减经营业务成本和期间费用后得出经营利润。那么,归集业务经营总成本应涵括上述的期间费用。
在实际工作当中,成本表一般要求计算各项经营业务的经营成本,以便决策层把握各经营业务项目的收益状况从而作出有效决策。那么应结合经营项目的实际情况再分析确定摊销期间费用的方式标准。

通常的做法,可以考虑按照各项目计算期内所取得的收入占比来作为期间费用的分摊比率,也可以根据可划分费用投入的比例作为费用摊分依据。
可见,需要视实际经营情况再作判断费用摊分的合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