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成本加成的前提是什么
扩展阅读
中国石油什么时候做空 2025-02-10 07:40:18
焊材价格参考什么 2025-02-10 07:40:14

成本加成的前提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8-08 01:23:18

㈠ 成本加成法

成本加成法

【概述】
成本加成法就是在各中间产品的成本基础上加上一定比例的内部利润作为内部转让价格的方法。其内容主要包括加成率的选择和确定加成的基础。
【加成率的选择】
★ 原则
成本加成应使各分部部门所获得的内部利润真正地反映它们的贡献水平。
★ 常用利润率
目前在价格制订和利润考核最常用的有二种利润率,即成本利润率和资金利润率。这二种利润率各有其优缺点:(1)成本利润率反映了已耗用资金与利润的关系,计算也比较简便;但运用时,转移价值对利润的影响过大,容易造成耗料多、配件多的产品利润率高,处于加工后阶段的分部利润高
的现象,这样既会使利润分配不合理,又不利于促进节约物料的消耗。(2)资金利润率反映了资金占用与利润的联系;但是用此率则不能直接促进节约资金和加速资金周转,而且确定各产品的资金占用额比较困难。
【加成的基础】
原理 各分部、分厂按中间产品的加工成本,即按本分部、分厂内发生的料、工和费用加成,而把上一分部、分厂转来的成本从加成基础上剔除掉,避免重复计算。
注意 实务中计算产品外部销售价格时,加成的基础是该产品的全部成本。在制订内部转让价格时,若加成的基础仍选用中间产品的全部成本,则买方分部就会在计算内部利润中占便宜,卖方分部就会吃亏。

税务机关在日常实际工作中,只对不符合独立核算原则(也称正常交易原则)的关联企业之间的关联交易价格进行调整。因此,只要你公司采用“成本加成法”或其他方法来确定正常业务利润后形成的关联交易价格,不违背独立核算原则并有充分的理据支持即可。
“成本加成法”中的成本是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制度》以及独立核算原则所应计算及定价的成本项目。

㈡ 物流成本计算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物流成本计算是物流成本管理的第一步,是收集物流活动经济数据的主要渠道和途径,使物流过程透明化。
物流成本计算的前提条件:
(1)了解企业物流成本内涵及形成机制
企业物流成本的形成和整个运作流程,对于物流管理人员而言是不陌生的,但物流成本计算通常由会计人员来完成。由于企业部门职责和人员分工的细化,会计人员往往只负责产品成本的核算以及其他财务管理工作,而不能以系统和全局的观点了解和掌握物流的运作过程,且由于传统产品成本计算思路的影响,对物流成本计算会不自主地产生抵制情绪。因此,准确计算物流成本,首先是会计人员或其他成本计算人员必须了解物流及物流成本的内涵,了解企业物流成本形成的过程。对企业会计人员而言,物流成本计算的准确程度取决于其对物流及物流成本内涵的把握程度。
(2)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各有关部门密切协作
物流成本计算可与产品成本计算同步,也可在期末单独计算,无论哪种方式,均要求有健全规范的会计工作流程,有完整可靠的原始资料记录。物流成本计算是对会计数据提取和分离的过程,尤其对于间接成本,当前主要是根据有关实物量的消耗进行分配,因此会计原始凭证中一定要清晰记录有关实物的数量,为间接成本分配提供依据。同时,作为分配基础的很多实物数据来源于其他部门,所以财务部门必须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和联系,才能够取得所需要的业务数据,从而使物流成本计算的依据尤其是间接成本的分配依据更为可靠,使物流成本计算工作顺利实施。

㈢ 什么是成本加成法成本加成法的可比性分析内容有哪些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特别纳税调查调整及相互协商程序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6号)规定:“ 第十九条 成本加成法以关联交易发生的合理成本加上可比非关联交易毛利后的金额作为关联交易的公平成交价格。其计算公式如下:
公平成交价格=关联交易发生的合理成本×(1+可比非关联交易成本加成率)?
可比非关联交易成本加成率=可比非关联交易毛利/可比非关联交易成本×100%?
成本加成法一般适用于有形资产使用权或者所有权的转让、资金融通、劳务交易等关联交易。
成本加成法的可比性分析,应当特别考察关联交易与非关联交易中企业执行的功能、承担的风险、使用的资产和合同条款上的差异,以及影响成本加成率的其他因素,具体包括制造、加工、安装及测试功能,市场及汇兑风险,机器、设备的价值及使用年限,无形资产的使用及价值,商业经验,会计处理,生产及管理效率等。
关联交易与非关联交易在以上方面存在重大差异的,应当就该差异对成本加成率的影响进行合理调整,无法合理调整的,应当选择其他合理的转让定价方法。”

㈣ 成本加成定价法的优缺点

一、成本导向定价法的主要优点。

(1)是它比需求导向定价法更简单明了;

(2)是在考虑生产者合理利润的前提下,当顾客需求量大时,价格显得更公道些--服务企业会维持一个适当的盈利水平,当需求旺盛时,顾客购买费用可以合理降低。

许多服务企业在制定服务价格时运用成本导向定价法。在实践中,企业可以采用成本加成的方(即在服务成本的基础上加一定的加成率)来定价。成本导向法简单易用,因而被广泛采用。

二、其缺点在于:

(1)是不考虑市场价格及需求变动的关系;

(2)是不考虑市场的竞争问题。

(3)是不利于企业降低产品成本。为了克服成本加成定价法的不足之处,企业可按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来确定成本加成比例。由于成本加成比例确定得恰当与否,价格确定得恰当与否依赖于需求价格弹性估计的准确程度。

这就迫使企业必须密切注视市场,只有通过对市场进行大量的调查,详细地分析,才能估计出较准确的需求价格弹性来,从而制定出正确的产品价格,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增加企业的利润。

成本导向定价法是通过一个个假想的期望销售数字计算出的定价,如果销售数字没达到预期要求,则必然无法达到预期利润。

㈤ 经济学中什么叫成本加成

成本加成就是在成本的基础上加一定的比例.
常用的比如销售定价,例如某产品成本100元,加成20%,那么售价为1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