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45钢大板成本怎么算
扩展阅读
石油化工部在什么地方 2025-02-09 05:30:21
支付一笔费用怎么处理 2025-02-09 05:12:31

45钢大板成本怎么算

发布时间: 2023-08-11 17:28:12

⑴ 钢材重量 成本计算公式

钢材重量(吨)=钢材体积m^3*7.85
成本(元/吨)=(购入+运输+其它开支)/总吨位

⑵ 五金件成本怎么算

单价={材料费+[加工费*(1+税17%)]}*[1+损耗费(4%)+管销费(5%)+利
润(10%)]
一。材料费的计算:
总用料重量*材料价格-(总用料重量-产品净重)*废料回收价格
⑴ 单重的计算:
① 圆柱形: πr∧2 * 密度* 10∧-6 ② 冲压片板材: 长*宽*厚*密度*10∧-6

⑵ 冲压件留边料尺寸: 冲压件厚度(T) 单边留料 T≤0.5mm 1.2mm 0.5mm<T≤1.5mm 1.5mm T>1.5mm 2.0mm

⑶ 常用材料密度: 材料名称 密度g/cm3(t/m3)
铁 7.8 钢 7.85 铝 2.7 紫铜 8.9 铅黄铜 8.5 猛铜 8.5

⑷ 常用材料价格:
材料名称 含税(17%)价格(元/Kg)
单光铁 ¥6.2 不锈钢 ¥18 铝 ¥20 紫铜 ¥76 铅黄铜 ¥51 猛铜 ¥85

⑸ 废料回收价格: 材料名称 价格(元/Kg) 废铁 ¥2.2 不锈钢 ¥14.6 󰀀 紫铜 ¥44.0 铅黄铜 ¥33.0
二、冲制费:
一个产品往往由多个工序构成,每个工序可能用不同吨位的压机,现将不同吨位啤机冲制一次的

全国注册建筑师、建造师考试 备考资料 历年真题 考试心得 模拟试题

价格列如下:
冲床吨位(T) 冲制费(元/次) 16T ¥0.006 25T ¥0.008 35T ¥0.010 45T ¥0.012 60T ¥0.015 80T ¥0.020 110T ¥0.025 160T ¥0.030 200T ¥0.050 200T(双轴) ¥0.060 250T(双轴) ¥0.090
连续模,以上的吨位的冲制费要少,例如250T(双轴)-- ¥0,050
三、机加工费:
加工机床种类 每小时收费(RMB)
传统机床(车,铣,平面磨,内外园磨等) ¥30 快走丝线切割 ¥40 CNC加工 ¥60 慢走丝线切割(日立) ¥100

⑶ 钢材成本如何计算

额。。方法一般都是实际投入价值多少的原材料+工人工资+生产发生的制造费用。总之,把有构成产品的成本的项目一加就可以得到总价值,然后按数量分配,可以知道单价。

⑷ 钢铁企业的生产成本怎么计算及分摊

根据钢铁企业生产工序连续生产、顺序加工的特点,产品成本计算一般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
基本生产工序的产品成本,按照向下游工序的实际运送量和实际成本,分步结转为下游工序在产品、半成品和产品的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工序的产品和劳务,按照输入使用单位的实际数量和实际成本,结转为使用单位的燃料及动力等成本。基本工序生产成本费用归集后,根据产成品和半成品的产量,计算商品产品总成本和各产品品种单位成本。
钢铁企业按照标准成本、计划成本、模拟市场价等非实际成本结转产成品成本的,应当在每月末汇总实际成本与非实际成本的差异,按受益原则分配至各工序的相应成本项目。
炼焦工序和含有伴生(共生)金属的冶炼工序以联产品为对象进行成本核算。炼焦工序一般采用“系数法”在全焦、煤气和焦油等产品中进行成本分配;含有伴生(共生)金属的冶炼工序一般采用“系数法”在钢铁产品和伴生(共生)金属产品中进行成本分配。
“系数法”计算方法如下:
1.某产品成本积数=某产品成本系数×产品产量;
2.某产品总成本=某产品成本积数÷全部产品成本积数之和×全部商品产品总成本;
3.某产品单位成本=某产品总成本÷某产品产量。联产品系数的确定,一般以产品生产工艺流程、产品结构、产品收率和市场价值为基础,采用经济比值法等确定。联产品系数的确定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改变。期末,将产成品成本按照产品品种进行结转。

⑸ 钢结构的成本怎么算

1 固定成本的控制
(1)理解固定成本的含义,从其定义中挖掘降低加工成本的方法。 固定成本指在一定期间和一定的工程量范围内,其发生的成本额不受工程量增减变动的影响而相对固定的成本。从其定义不难看出固定成本的摊销在一定的工程量范围内和工程量成反比例的。假设某一钢结构加工企业的月平均固定成本摊销量为10万元(固定成本),再假设该企业加工钢结构产品月平均产量为1000吨(工程量),那么每吨的固定成本摊销量为:100000元/1000吨=100元/吨,如果该企业加工钢结构产品月平均量为2000吨(工程量),那么每吨的固定成本摊销量为:100000元/2000吨=50元/吨。从固定成本的定义和所列举的数据说明钢结构加工企业在一定的范围内尽可能的使生产量(工程量)加大,这样固定成本的摊销量就会变小,从而也就降低了钢结构产品的制造成本。 (2)从固定成本的组成入手,优化固定成本的组成,让其充分利用。 固定成本包括折旧费、大修理费、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照明费等。
折旧费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厂房土地费、厂房建设费及其配套建设费、机械设备购置费、车辆购置费等费用所组成的。在建厂初期要充分考虑土地、厂房及配套设施的使用率、合理性,购置设备时要考虑到“性”“价”比,优先选用在以后的生产过程中其生产成本低廉且先进实用的设备。在此需要强调的是在厂房的设计、机械设备、吊车的布置一定要合理,使其尽可能组成流水作业线,因为钢结构的生产也有许多工序组成,各个工序间有一定的先后顺序关系,流水作业使生产井然有序,避免构件往返倒运、堆放混乱等局面,从而提高了有效的工作时间,节省了成本,提高了效益。
管理人员的配置要精益求精,避免机构臃肿,多培养些一专多能人才,以便哪里需要哪里用,避免了设置过多的管理人员,使工作比较连贯,要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责任心,从而可大大降低管理成本。
2 变动成本的控制

由于变动成本发生总额是随着工程量的增减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费用,所以我们应从变动成本的组成入手,抓住主要矛盾,从而控制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主要是由用于工程的材料所发生的费用、实行计划工资制的人工费等组成。计划工资的控制,我们可以制定一个内部使用的企业定额来加以限制,调动工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把个人的收入与产品的产量、质量以及安全等挂钩。在这里我主要探讨如何控制工程的材料成本。其实我们每个企业都希望利润的最大化,而这个利润就是由“购”、“销”及“中间成本”所产生的。由于钢结构加工企业产品的“销售”价绝大部分都是通过投标竞价所定的价格,随着钢结构加工企业逐渐增多,这种“销售”价被压得越来越低,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利润从哪里来。现在我们不妨用一个数学式来表示“最大利润”、“购”、“销”及“中间成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式表示:
利润=销售价-购买价-中间成本(制造成本)。 从上式我们可以很容易看出当销售价降低时,为了求得更大的利润,我们只有让购买价、中间成本变得更低才可以,而中间成本(制造成本)与企业的性质以及已有的组成都有很大的关系,达到一定程度后,不会有太大的空间可以寻找。而购买价是比较“弹性”的,它与市场行情以及人为因素都有很大关系,控制得与否、收益与否是比较容易看得出来的,并且购买价的控制需要很少的成本或者不需要成本就可以对成本的控制起着很大的作用。购买价对于钢结构加工企业来说主要还是用于工程的材料价,而材料价对于绝大部分钢结构加工企业来说占有很大的比例(一般占工程造价的70%左右),材料价控制得与否会对钢结构加工企业的成本控制起着很大的作用,甚至决定性的作用,这里也就涉及到材料管理。材料管理细分可分为采购管理、入库管理和材料的发放管理。材料的采购管理现在许多企业只是靠某个部门或某几个人去决定这个事,这样我觉得还是有局限性的,我认为应该成立一个以总经理为组长、分管材料的副经理为副组长、各个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领导小组,采用整个小组联动管理,使材料的采购阳光化,当然还是以某个科(材料科)来主抓材料采购。如果有必要可以成立一个材料采购监督科,用来监督材料的采购情况并制定材料采购的相关程序和规章制度。制定相关程序时尽量使“集中的权力分散化,隐蔽的程序公开化”。入库管理和材料的发放管理要有完整的记录,要明确为什么要购买这些材料,而这些材料又用于什么地方,如果入库材料与所发放相应的材料有误差时应向相关的备料部门反映,由备料部门查询原因,使整个用料过程是个可控的过程,不要造成浪费。

⑹ 钢构企业的成本核算

每一个钢结构成本是根据其结构的不同而成本不同,即根据其图纸和加工工艺,及批量计算的。
如果车间焊接和工地安装外包,则根据图纸,工艺,批量只核算材料费,运输费,外包费,人工费,管理费分摊,固定资产分摊就可以了。
钢材耗用就是把图纸尺寸折合成钢材重量就好,考虑到材料规格引起的边角材料也要分摊计入。

⑺ 钢材的费用怎样计算,有几种方法

方法一般都是实际投入价值多少的原材料+工人工资+生产发生的制造费用。总之,把有构成产品的成本的项目一加就可以得到总价值,然后按数量分配,可以知道单价。

1、 T=1.6X+0.5Y+Z=2200其中:T为生铁成本 X为铁矿石价格(1500元/吨) Y为焦炭价格 (2000-2100元/吨) Z为添加剂与高炉折旧总费用(300-350元/吨) 1.6即炼一吨铁需要的铁矿石量0.5即炼一吨铁需要的焦炭量
2:生铁→热轧1000元铁水→钢水→钢坯(成本500元/吨);铁水→钢水→薄板坯连铸连轧(成本1000元/吨);钢坯→加热轧制(成本500-600元/吨);)生铁到热轧总共是1000元左右
3:生铁→螺纹生铁→钢水→小方坯→螺纹(成本300-500)螺纹的成本跟热板的成本相差在500左右
4:热轧到冷轧热轧→酸洗(200元左右)酸洗→轧硬,酸洗→退火板(为300-350元)退火后→冷轧(为300-350元)共计800-1000元
目前,X按1500元/吨,Y按2000元/吨计算,那么生铁成本为3700-3750元/吨,钢水成本在3900左右,钢坯成本在4000-4100左右,螺纹成本约在4300,带钢成本4500,热轧成本4800,冷轧成本5600。

⑻ 铝和45号钢做成工件,表处完成之后的价格比较

6061价格在20块左右 5052的17、18块(零售价),45#零售3块多。
铝优势:比较轻便,非常容易加工,加工出来效果好
45#优势:强度高,加工不宜变形,材料便宜。
要是我设计的话,第一张图会选择6061-T6的料,T6的料是热处理后的,强度稍微好一点,易加工,而且加工处理表面非常光亮,氧化效果好。第二张图会选择45#,因为光洁度要求比较高,必须磨,铝又磨不了
从成本上分析:第一张图为例 用铝材料价格45,加工费200-300。 若用45#,材料费20,加工费400左右(以上为单件加工,量大优惠)。
个人建议,仅供参考

⑼ 石材价格计算公式,根据大板价格计算成品价格。

基本上每个公司的报价方法都大同小异,基本上都是材料费加上加工费的。
一、 大板的价格计算(单位:元/㎡):
大板单价=荒料价格÷[1÷(大板厚度+锯片钢砂损耗厚度约5mm)]+切割荒料的加工费约30元/㎡
备注:从此公式就可以知道,通常大公司20mm厚大板比云浮小公司16mm厚大板普遍会贵20%~30%是有依据的。

二、 成品规格板价格计算(单位:元/㎡):
规格板单价=大板价÷出材率+开料加工费
备注:出材率是指每片大板能开出多少规格板,通常取80%如果成品规格较小可调整到85%,如果达到90%以上买大板加工成本会低很多。大板规格通常为L=1900mm H=1600mm规格板开料加工费通常大厂25元/㎡小厂15元/㎡(而且通常小厂的成品价格是含磨边费的,这也是小厂比大厂价格便宜的原因。)

三、 石线价格计算(单位:元/m):
石线单价=材料费+加工费
材料费=最大截面积÷出材率×荒料单价
加工费=石线宽度×每平米加工费(云石约800元/㎡麻石约1100元/㎡) 备注:弯位线条需加乘弯位难度系数。

四、 圆柱和异形柱的价格计算(单位:元/条):
圆柱报价按圆柱的弧板厚度和圆周的拼数和半径对应表格的价钱报价,异形柱按最大圆周长和母线长度的乘积做为表面积,再乘以加工费,最后加上材料费就行了。

⑽ 如何计算45号钢做成夹具的成本

成本核算:材料费+光板加工费+每一道工序的加工费+外购标准件费用+组装费+管理费+运输费+税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