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统计进销存的目的是为了结转主营业务成本吗
库存商品在生产过程中已经进了成本,这是进了生产成本。这个成本是用来归集商品的生产费用的。商品完工后,该成本全部转入库存商品里面,形成资产,反映存货的成本价值。已销售的库存商品要结转入主营业务成本
这个成本是销售成本。商品销售,形成收入,按照配比原则,与该部分商品相对应的存货成本应予以抵销,才能计算出来利润。主营业务成本,是损益类科目。
㈡ 进销存核算方法
其实成本核算方法主要有三种“品种法、订单法、分步法”。这三种方法可以核算大部分企业的产品成本。
但如果进销存数据不规范,这三种方法都卡住了。
不得不返过来规范进销存数据。
先是规范单据设置。
首先要弄清楚有哪些单据是计入产品成本的?有哪些单据是费用领用的。
很多公司辅料领用,是使用费用性单据的,按部门属性计入制造费用。(或是管理费用等。)
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单据,如工单领料单、退料单、补料单。(补料单,是超过正常生产工单的领料用量,则使用补料单,增加生产成本。)
然后,是规范仓位。
很多中小企业,是没有设置车间仓位的。(车间仓位,是统计仓库发料到车间,扣除完工产品用料后的材料结存。)
核算车间仓库存金额,核对材料成本结转有很大帮助,可以验证成本结转的准确性。(一般是在制产品不分摊人工和制造费用,那车间仓库存金额与生产成本科目余额是一致的,这样便于核对。)
所以,车间仓设置对检验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很重要。
发出委托加工材料仓位设置。
用于统计仓库发给加工商多少材料,扣除加工回来的半成品用料,材料结存即是寄存在加工商的存货。
首先,加工前材料编号与加工后半成品编号,要有对应关系。
这样,就便于核算加工后的材料成本扣除。
最后,是处理进销存数据异常。
负库存。
要查明引起负库存的原因是什么?通常系统核算进销存数据,是根据审核日期来记账的。
如果领料单与入库单的审核逻辑不符时,比如A物料,期初库存5个,月末31号,发料10个,入库10个,按理说是不会引起负库存的。但仓库先是审核了发料单,入库单据在次月才审核。
则月末,核算进销存数据时,就出现负5个。
单价为空。
引起月末加权平均单价异常。很多中小企业,因为历史原因,进销存数据里,很多是没有单价的。
当期初为负库存、且单价为空。则计算出来的月末加权单价通常会虚高(为什么会虚高,自己想一想)。
所以,材料单价的维护要及时,从采购环节开始维护。对账环节,再一次检查系统单价的准确性,这样才能保证进销存单价数据准确。
㈢ 进销存如何确认销售成本
销售成本的确认:
1、销售成本是指已销售产品的生产成本或已提供劳务的劳务成本以及其他销售的业务成本。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两部分,其中,主营业务成本是企业销售商品产品、半成品以及提供工业性劳务等业务所形成的成本;其他业务成本是企业销售材料、出租包装物、出租固定资产等业务所形成的成本。
2、对于主营业务成本,应以产品的销售数量或提供的劳务数量和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或单位劳务成本为基础进行确认,其计算公式为:主营业务成本=产品销售数量或提供劳务数量×产品单位生产成本或单位劳务成本。
3、就销售产品而言,产品销售数量可直接在"库存商品明细账"上取得;产品单位生产成本可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确定,如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但企业一经选定某一种方法后,不得随意变动,这是会计核算一贯性原则的要求。
核算方法:
产品销售成本是指企业所销售产成品的生产成本。企业为了核算这部分已销售产品的成本,设置了"产品销售成本"账户。该账户的借方登记售出产品按照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成本流动假设计算的制造成本,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由本期产品销售收入补偿的售出产品的制造成本,结转后该账户无余额。
㈣ 进销存经营情况表中的销售成本怎么得来的
怎么说呢 这个比较复杂,现在进销存中能做到成本的也不多:
基本上是这样吧。仅供参考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