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销售成本计算公式是什么
销售成本=生产成本+销售的费用(广告费用、运费、税费等等等)=买入价+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费用(销售发生的费用不作为成本核算)。
生产成本=直接的材料,直接的工资,直接的费用。就是组成产成品的直接费用。
销售成本是指已销售产品的生产成本或已提供劳务的劳务成本以及其他销售的业务成本。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两部分,其中,主营业务成本是企业销售商品产品、半成品以及提供工业性劳务等业务所形成的成本;其他业务成本是企业销售材料、出租包装物、出租固定资产等业务所形成的成本。
实际成本法则:
1、分类:实际成本法通常按成本计算对象进行命名,包括品种法、订单法(分批法)、分步法。
2、品种法:品种法主要适合于大批量、流程式生产的企业,通常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产品品种非常多,生产过程比较简单,不要求分步骤核算成本,成本核算上要求按品种简单归集和分配成本,月末通常有在制品成本。
Ⅱ 知道成本价怎样算销售价格
计算公式:售价-成本=毛利;毛利率=毛利/售价;售价=成本/(1-毛利率)
举个例子吧,某批发公司2008年4月初A类商品库存50000元,本月购进50000元,本月销售收入111000元,发生的销售退回和销售折让为1000元,上月该类商品的毛利率为20%,本月已销售商品和库存商品的成本计算如下:本月销售净额=111000-1000=110000元销售毛利=110000*20%=22000元本月销售成本=110000-22000=88000元库存商品成本=50000+50000-88000=12000元
毛利率有多种分类方式,按商品大类分,有单项商品毛利率、大类商品毛利率、综合商品毛利率;按行业分,有工业企业的产品销售毛利率、商业企业的商品销售毛利率、建造施工企业毛利率、交通运输业毛利率、旅游饮食服务业毛利率;还有按区域划分的区域销售毛利率、按项目划分的项目毛利率等。
计算毛利率的毛利额和收入额通常指的是指按某种方式划分的一定期间的毛利额和收入额,与某种划分方式和一定的期间相对应,在计算毛利率时,收入和成本的计算口径与会计上的计算口径一致。对于工商企业,收入指的是不含增值税销项税额的收入,对于建造施工企业,收入为含税收入,特别注意的是,商业一般纳税人企业,成本是按不含进项税额的单价计算确定的。对于工商企业,毛利额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数量因素,即销售数量的多少,另一个是质量因素,即单位毛利的大小。
Ⅲ 产品销售成本怎么算
问题一:每个月的销售成本怎么计算的? 销售成本的计算方法有选进先出,移动加权平均,还有加权平均等方法一般企业核算均使用加权平均方法,重点介绍下加权平均成本法销畅成本就是用当月末的加权平均成本,销售成本其实就是月末库存产品的加权平均单价,加权平均单价=(期初库存成本金额+本月入库成本金额)/(期初库存数量+本月入库数量)再用本月销售的数量乘以本月的销售产品的加权平均成本即可附会计分录: 产品入库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结转销售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销售时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主营业务成本
问题二:生产成本与销售成本计算公式是什么 生产成本=直接的材料,直接的工资,直接的费用。就是组成产成品的直接费用;
销售成本=生产成本+销售的费用(广告费用、运费、税费等等等)。
问题三:怎么计算销售成本 商品销售成本是指已销商品的进价成本,即购进价格。由于批发商品的进货渠道、进货批量、进货时间和付款条件的不同,同种规格的商品,前后进货的单价也可能不同。除了能分清批次的商品可以按原进价直接确定商品销售成本外,一般情况下,出售的商品都要采用一定的方法来确定一个适当的进货单价,以计算商品销售成本和确定库存价值,据以核算商品销售损益,以反映经营成果。 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程序,有顺算和倒算两种方法。顺算法先计算商品销售成本,再据以计算期末结存金额;倒算法先计算期末结存金额,再据以计算商品销售成本。顺算法的计算公式:本期商品销售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数量×进货单价
期末结存商品金额=期末结存数量×进货单价倒算法的计算公式:期末结存金额=期末结存数量×进货单价
本期商品销售成本=期初结存金额+本期增加金额-本期非销售减少金额-期末结存金额按照以上计算方法和商品的不同特点,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方法有以下几种:(一)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是假定按最早购入的商品进价作为出售或发出商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即先购入先销售。因此,每次发出的商品都假定是库存最久的存货,期末库存则是最近购入的商品。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先入库必须先发出的商品,如易变质的鲜活商品。根据A商品明细账资料,7月份的商品销售成本计算如下:月内销售数量为1 300包,按先进先出法计算为:(400×2.00)+(300×2.20)+(200×2.40)+(400×2.60)=2 980(元)期末库存商品金额=200×2.80=560(元)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商品销售成本,可以逐笔结转,不需计算商品单价,但工作量较大,如购进批次多,而单价又各异,则计算工作较为复杂,一般适用于经营品种简单的企业。(二)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是以每种商品库存数量和金额计算出加权平均单价,再以平均单价乘以销售数量和期末库存金额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为:加权平均单价=(期初库存金额+本期购入金额)/(期初库存数量+本期购入数量)本期商品销售成本=本期销售数量×加权平均单价期末库存金额=期末库存数量×加权平均单价[例]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商品销售成本。加权平均单价=(800+660+480+1040+560)/(400+300+200+400+200)
=3540/1500=2.36(元)本期商品销售成本=1 300×2.36=3 068(元)期末库存商品金额=200×2.36=472(元)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的商品销售成本比较均衡,计算结果亦较准确,但工作量较大,一般适用于经营品种较少,前后进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商品。(三)移动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是在每次购入商品以后,根据库存数量及总成本算出新的平均单位成本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如下:移动加权平均单价=(结存金额+购进金额)/(结存数量+购进数量[例]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商品销售成本。7月4日进货后平均单价=(800+660)/(400+300)=2.09(元)7月7日进货后平均单价=(1460+480)/(700+200)=2.16(元)7月19日进货后平均单价=(1184+1040)/(550+400)=2.34(元)7月21日进货后平均单价=(2223+560)/(950+200)=2.42(元)本月各次销售商品成本按销售时的加权平均单价计算如下:7月13日商品销售成本=35......>>
问题四:如何计算生产成本和产品销售成本 【生产成本】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加上期初在产品成本,减去期末在产品成本,便能计算出本期完工产品成本。
q期初在产品成本 + 本期发生生产费用 = 本期完工产品成本 +期末在产品成本
生产成本是生产单位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各项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
为了核算生产成本,可设置生产成本账户进行核算,并可以分设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账户核算。制造费用在未计入各产品成本计算对象之前,应先在制造费用账户中进行归集核算,然后再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各产品成本之中。
【销售成本】销售成本=买入价+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费用(销售发生的费用不作为成本核算)
销售成本是指已销售产品的生产成本或已提供劳务的劳务成本以及其他销售的业务成本。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两部分,其中,主营业务成本是企业销售商品产品、半成品以及提供工业性劳务等业务所形成的成本;其他业务成本是企业销售材料、出租包装物、出租固定资产等业务所形成的成本。
问题五:销售成本是什么,怎么计算? 销售成本是企业销售商品而发生的直接成本.
销售成本=商品成本+商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问题六:为什么商品销售成本也算存货 商品销售成本不能计算在存货里在资产负债表里列示。
商品销售成本科目不是成本类科目,其属于损益类科目唬是已经发生资产流出企业的科目。
你的提问本身就是错的。
商品销售成本不能算存货
问题七:库存商品的成本与销售成本的区别 主要区别: (1销售成本属于损益类科目。 (2)库存商品属于资产类科目。
库存商品是指企业已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并已验收入库,合乎标准规格和技术条件,可以按照合同规定的条件送交订货单位,或可以作为商品对外销售的产品以及外购或委托加工完成验收入库用于销售的各种商品。
销售成本是指已销售产品的生产成本或已提供劳务的劳务成本以及其他销售的业务成本。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两部分,其中,主营业务成本是企业销售商品产品、半成品以及提供工业性劳务等业务所形成的成本;其他业务成本是企业销售材料、出租包装物、出租固定资产等业务所形成的成本。
问题八:产品销售成本核算的方法 产品销售成本核算的方法
产品销售成本是指企业所销售产成品的生产成本。企业为了核算这部分已销售产品的成本,设置了“产品销售成本”账户。该账户的借方登记售出产品按照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成本流动假设计算的制造成本,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由本期产品销售收入补偿的售出产品的制造成本,结转后该账户无余额。
销售成本的稽查
企业销售收入实现后,要按月计算销售成本,企业的销售收入减销售成本和销售税金,即为销售利润。销售成本与企业利润计算有着直接关系,是企业所得税稽查的一项重要内容。销售成本经常出现的错弊就是少记或多记销售成本,使销售成本失真,造成利润不实。产品生产成本是否真实,直接关系到销售成本的真实性,在稽查产品生产成本正确的基础上再对销售成本进行稽查:
1.主营业务成本的稽查。一是稽查产成品结转销售成本的单价,有些企业为了减少产品的销售利润,故意提高产品单价结转销售成本,降低库存产品的成本;稽查时根据“产成品”明细账把结存产品单价与贷方结转销售成本的产品单价进行比较,如果两者有较大出入,说明结转销售成本的单价有问题,需按结转销售成本的计价方法进行复核调整。二是审查结转销售数量是否正确。稽查结转销售成本计价方法,是在肯定销售数量正确的情况下计算的,如果结转的销售数量不实,企业多转产品销售数量,则销售成本总额亦随之扩大;稽查时要以“销售汇总表”中的销售数量与“产成品”明细账贷方结转销售成本的数量进行对照核查。三是查看产品差异(采取计划成本核算的企业)是否在已售产品与结存产品之间合理分摊,转入销售成本的差异额是否正确。要验算结存产成品所负担的差异率与转入销售成本的差异率是否一致,即差异额除以产品结存数量。
2.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的稽查。稽查时,首先确定绩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的记录是否完整,其次测试计算是否正确。要以“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和“主营业务收入”账户为主,结合“税收缴款书”和“税金计算表”进行稽查;凡属于预提数大于应缴数的应查明原因,复核各项税费与应交税、其他应交款等项目的勾稽关系。
3.营业费用的稽查。一是根据“营业费用”的借方发生额,对照有关凭证,稽查开支是否真实合理,有无超过标准列支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二是将本期营业费用与上期营业费用进行比较,并将本期各月的营业费用比较,如有重 *** 动和异常情况应查明原因作出处理。三是选出重要或异常的营业费用检查其原始凭证是否合法,会计处理是否正确,检查有无跨期入账的现象。四是核对营业费用有关项目金额与累计折旧、应付工资、预提费用等项目相关金额的勾稽关系,如有不符,要查明原因。五是检查营业费用的结转是否正确、合规,有无多转、少转或不转营业费用,人为调节利润情况。
问题九:怎样结转销售成本 1.结出主营业务成本;按照销售商品的名称及数量,分别从库存商品中结出其平均成本价,算出总成本,然后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2.算出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金 贷:其他应交款
3.记全“营业费用、营业外支出”等项目
4.结转到本年利润: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本年利润
借:触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营业外支出 等项目
问题十:完全成本法下计算商品的销售成本 “完全成本法”是把企业某一会计期间发生的全部生产经营费用即与产品联系的制造成本和与会计期间联系的管理费用均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完全成本可以理解为工厂全部成本.;
(完工产品)单位成本=(制造成本+期间费用)/当期全部完工产品;
完全成本法下计算商品的销售成本=(完工产品)单位成本*当期销售数量。
Ⅳ 每个月的销售成本怎么计算的
一、销售成本的计算程序,有顺算和倒算两种方法:
1、顺算法:先计算商品销售成本,再据以计算期末结存金额;
计算公式:销售成本=销售数量×进货单价期末结存金额=期末结存数量×进货单价
2、倒算法:先计算期末结存金额,再据以计算销售成本;
计算公式:期末结存金额=期末结存数量×进货单价销售成本=期初结存金额+本期增加金额-本期非销售减少金额-期末结存金额。
(4)销售成本法怎么算销售费用扩展阅读:
销售营业费用:
一是根据“营业费用”的借方发生额,对照有关凭证,稽查开支是否真实合理,有无超过标准列支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
二是将本期营业费用与上期营业费用进行比较,并将本期各月的营业费用比较,如有重大波动和异常情况应查明原因作出处理。
三是选出重要或异常的营业费用检查其原始凭证是否合法,会计处理是否正确,检查有无跨期入账的现象。
四是核对营业费用有关项目金额与累计折旧、应付工资、预提费用等项目相关金额的勾稽关系,如有不符,要查明原因。
五是检查营业费用的结转是否正确、合规,有无多转、少转或不转营业费用,人为调节利润情况。
Ⅳ 请问销售成本和销售费用怎么区分
产品销售成本指的是你销售的产品自身的成本,也就是你为了生产或者取得相应的产品花费的成本。
产品销售费用指的是为了销售产品而发生的如销售人员工资或者广告费之类的费用,也就是你为了销售产品而发生的费用。
两者一个是产品自身的价值,一个是为了销售产品而发生的支出。
以工业企业为例,目前我国的产品成本(或者说产品销售成本)实行“制造成本”法,也就是说,成本以制造过程发生的加工费用作为计算口径,不包括销售、管理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在归集制造成本时,通过“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科目核算,将料、工、费按照一定的方法分别计入两个科目。在月末,通过一系列的处理,将完工产品的生产成本转入“产成品”科目,以供销售。销售时,出售了多少的产品,就从“产成品”科目中结转多少相应的产品成本计入“产品销售成本”科目中。
(5)销售成本法怎么算销售费用扩展阅读
销售成本的计算方法
1、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是假定按最早购入的商品进价作为出售或发出商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即先购入先销售,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先入库必须先发出的商品,一般适用于经营品种简单的企业。
2、个别计价法是以每一批商品的实际进价作为计算销售成本的一种方法,适用于直运商品和进货批次少、销售能分清进货批次的商品。
其计算公式如下:每批商品销售成本=每批商品销售数量×该批商品实际进货单价
3、加权平均法
是以每种商品库存数量和金额计算出加权平均单价,再以平均单价乘以销售数量和期末库存金额的一种方法,一般适用于经营品种较少,前后进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商品。
计算公式为:加权平均单价=(期初库存金额+本期购入金额)/(期初库存数量+本期购入数量)
Ⅵ 销售成本的计算公式
销售成本是指一个企业在销售过程中所产生的全部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计算销售成本的公圆销式如下:
总之,在计算销售成本时,企业需要全面考虑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以确保其能够准确反映销售活动所带来的所有成本,并合理确定产品的销售价格和利润率。
Ⅶ 如何计算销售费用率
销售费用率计算公式是营销费用率=营业费用/销售收入。
营销费用率反映了取得一定的销售收入所需付出的营销成本,其高低可作为反映企业营销效率的重要指标。该比率受各种随机因素的影响而上下波动,一般允许有适当的偏差,但如果波动超出正常范围,就应引起注意。如果及早发现苗头,采取措施,便可控制住费用的上升趋势。
销售费用是与企业销售商品活动有关的费用,但不包括销售商品本身的成本和劳务成本,这两类成本属于主营业务成本。企业应通过“销售费用”科目,核算销售费用的发生和结转情况。
(7)销售成本法怎么算销售费用扩展阅读
成本费用利润率反映了企业在当期发生的所有成本费用所带来的收益的能力。成本费用率公式为:成本费用率=成本费用总额(营业成本、期间费用)/营业收入×100%。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如果无法获得其他业务支出数据的,计算公式也可以变为:
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营业利润-其他业务利润))×100%
成本费用率指标可以评价企业对成本费用的控制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促使企业加强内部管理,节约支出,提高经营质量。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销售费用
Ⅷ 销售成本包括哪些
销售成本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直接费用包括直接人工(生产工人的工资)直接材料(原材料)制造费用(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不能直接做为生产材料的低值易耗品如工作服劳保手套等即周转材料)。
间接费用包括管理费用(非车间的管理部门发生的所有费用大多数你不知道该计入哪里的费用你不妨计入到这里面)财务费用(财务部门发生的费用还有就是利息不管是借款利息还是存款利息都是)销售费用(为销售产品而发生的费用例如市内的运输费售后服务的费用等)。
核算方法:
产品销售成本是指企业所销售产成品的生产成本。企业为了核算这部分已销售产品的成本,设置了“产品销售成本”账户。该账户的借方登记售出产品按照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成本流动假设计算的制造成本,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由本期产品销售收入补偿的售出产品的制造成本,结转后该账户无余额。
企业销售收入实现后,要按月计算销售成本,企业的销售收入减销售成本和销售税金,即为销售利润。销售成本与企业利润计算有着直接关系,是企业所得税稽查的一项重要内容。
销售成本经常出现的错弊就是少记或多记销售成本,使销售成本失真,造成利润不实。产品生产成本是否真实,直接关系到销售成本的真实性,在稽查产品生产成本正确的基础上再对销售成本进行稽查。
Ⅸ 销售成本是什么,怎么计算
销售成本 :
1、销售成本是指已销售产品的生产成本或已提供劳务的劳务成本以及其他销售的业务成本。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两部分,其中,主营业务成本是企业销售商品产品、半成品以及提供工业性劳务等业务所形成的成本;其他业务成本是企业销售材料、出租包装物、出租固定资产等业务所形成的成本。
2、对于主营业务成本,应以产品的销售数量或提供的劳务数量和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或单位劳务成本为基础进行确认,其计算公式为:主营业务成本=产品销售数量或提供劳务数量×产品单位生产成本或单位劳务成本。
3、就销售产品而言,产品销售数量可直接在"库存商品明细账"上取得;产品单位生产成本可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确定,如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但企业一经选定某一种方法后,不得随意变动,这是会计核算一贯性原则的要求。
计算公式:
销售成本=工厂成本+销售费用
核算方法:
产品销售成本是指企业所销售产成品的生产成本。企业为了核算这部分已销售产品的成本,设置了"产品销售成本"账户。该账户的借方登记售出产品按照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成本流动假设计算的制造成本,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由本期产品销售收入补偿的售出产品的制造成本,结转后该账户无余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