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工程没有完工,工程结算月底怎么结转
工程施工建造合同结算及会计分录
(一)工程未竣工结算前的工程价款结算的会计核算
《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规定:“如果工程施工合同的结果能够可靠地估计,企业应当根据完工百分比法在资产负债表日确认工程合同收入和工程合同费用。如果工程施工合同的结果不能够可靠地估计,应当区别情况处理:若合同成本能够收回的,工程合同收入根据能够收回的实际合同成本加以确认,合同成本在其发生的当期确认为工程合同费用;若合同成本不能够收回的,不能收回的金额应当在发生时立即作为工程合同费用,不确认收入。”
1、工程施工合同的结果能够可靠地估计时合同收入和合同费用的确认
(1)判断工程施工合同的结果能够可靠地估计的条件
固定造价合同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是指同时具备下列条件:合同总收入能够可靠地计量;与合同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合同完成进度和为完成合同尚需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确定;为完成合同已经发生的合同成本能够清楚地区分和可靠计量,以便实际合同成本能够与以前的预计成本相比较。
成本加成合同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是指同时具备下列条件:合同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人企业;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能够清楚地区分并且能够可靠地计量。
(2)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合同收入和合同费用的步骤
按照上述规定,在工程施工合同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情况下,企业应当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合同收入和合同费用。其步骤为:首先,确定施工合同的完工进度,计算出完工百分比;然后根据完工百分比计算和确认当期的合同收入和费用。其计算公式如下:
当期确认的合同收入=(合同总收入×完工进度)-以前会计年度累计已确认的收入
当期确认的合同毛利=(合同总收入—合同预计总成本)×完工进度—以前会计年度累计已确认的毛利
当期确认的合同费用=当期确认的合同总收入—当期确认的合同毛利—以前会计年度预计损失准备
在运用上述公式计算确认相关的收入、毛利和费用时,应当关注:(1)在当年开工当年未完工的建造合同的情况下,企业在运用上述公式时,以前会计年度累计已确认的合同收入和合同毛利均为零;(2)在以前年度开工本年度完工的建造合同的情况下,当期确认和计量的合同收入,等于合同总收入减去以前会计年度累计已确认的收入后的余额;当期确认和计量的毛利,等于合同总收入减去实际合同总成本和以前会计年度累计已确认的毛利后的余额;(3)在当年开工当年完工的建造合同的情况下,当期确认和计量的合同收入,等于该项合同的总收入,当期确认和计量的合同费用,等于该项合同的实际总成本。
具体的会计核算方法如下:
第一步:工程开工后,每月根据实际发生的合同费用,作会计分录: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工程
贷:应付工资或原材料或周转材料等
第二步:每月根据合同收取工程款时,作会计分录:
借:银行借款
贷:预收账款或应收账款--**单位
第三步:每月末,由公司预算部门按施工合同完工进度,开出工程结算价款帐单(见附件),送交财务部门,作会计分录:
借:应收账款--**单位
贷:工程结算--**工程
第四步:每月末,财务部门按照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合同收入、合同成本和合同毛利,作会计分录:
借:主营业务成本--**工程
借:工程施工—合同毛利--**工程
贷:主营业务收入--**工程
第五步:每月末,财务部门根据当期确认的分包单位工程结算,计算代扣代交的营业税金及附加;根据当期确认的主营业务收入与分包单位工程结算的差额,计算自行完成的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并进行财务处理,作会计分录: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自行完成
贷: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代扣代交
贷:应交税金—应交城建税—自行完成
贷:应交税金—应交城建税—代扣代交
贷:其他应交款—教育费附加—自行完成
贷:其他应交款—教育费附加—代扣代交
第六步:每月末,将当期确认的主营业务收入、成本转入“本年利润”科目,会计分录如下:
借:主营业务收入--**工程
贷:本年利润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工程
2、工程施工合同的结果不能可靠地估计时合同收入和合同费用的确认
根据规定,在工程施工合同不能可靠地估计的情况下,企业不能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合同收入和成本,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合同成本能够收回的,合同收入按照实际收到的工程款确认合同收入,合同成本按照当期实际发生合同费用确认成本,合同毛利可以为零。
具体的会计核算方法如下:
第一步:工程开工后,每月根据实际发生的合同费用,作会计分录: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工程
贷:应付工资或原材料或周转材料等
第二步:每月根据合同收取工程款时,作会计分录:
借:银行借款
贷:预收账款或应收账款--**单位
第三步:每月末,由公司预算部门按当期实际收到的工程款,开出工程结算价款帐单(见附件),送交财务部门,作会计分录:
借:应收账款--**单位
贷:工程结算--**工程
第四步:每月末,财务部门按照实际收到的工程款确认合同收入,按照当期实际发生的合同费用确认合同成本,按照收入与成本的差额确认合同毛利,合同毛利可以为零,作会计分录:
借:主营业务成本--**工程
借:工程施工—合同毛利--**工程(可以为零)
贷:主营业务收入--**工程
第五步:每月末,财务部门根据当期确认的分包单位工程结算,计算代扣代交的营业税金及附加;根据当期确认的主营业务收入与分包单位工程结算的差额,计算自行完成的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并进行财务处理,作会计分录: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自行完成
贷: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代扣代交
贷:应交税金—应交城建税—自行完成
贷:应交税金—应交城建税—代扣代交
贷:其他应交款—教育费附加—自行完成
其他应交款—教育费附加—代扣代交
第六步:每月末,将当期确认的主营业务收入、成本转入“本年利润”科目,会计分录如下:
借:主营业务收入--**工程
贷:本年利润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工程
(2)合同成本不可能收回的,应将实际发生的合同费用当即确认为费用,不确认收入。其会计处理为:
借:管理费用
贷:存货跌价准备—合同预计损失准备--**工程
(二)工程竣工并与业主完成工程结算后的会计核算
第一步:预算部门根据工程结算书中的工程总造价减去截止到本月累计开出的工程价款结算帐单的差额,编制工程价款结算帐单,送财务部一份,做会计分录:
借:应收帐款—**单位
贷:工程结算—**工程
第二步:财务部根据工程结算书中的工程总造价减去截止到本月确认的工程价款收入,确认当期主营业务收入,并计提相应的税金;根据经公司预算部门确认的分包结算书,按分包结算总值减去截止到本月累计确认的分包结算值的差额,加上本期发生的间接费用,确认主营业务成本;当期确认的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的差额,作为工程施工—合同毛利处理,同时冲销计提的预计损失准备。会计分录如下:
借:主营业务成本—**工程
借:工程施工—合同毛利—**工程
贷:主营业务收入--**工程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自行完成
贷: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代扣代交
贷:应交税金—应交城建税—自行完成
贷:应交税金—应交城建税—代扣代交
贷:其他应交款—教育费附加—自行完成
贷:其他应交款—教育费附加—代扣代交
借:存货跌价准备—合同预计损失准备
贷:管理费用
第三步:将“工程结算”科目余额与相关的“工程施工”科目余额对冲,结清“工程施工”科目和“工程结算”科目余额,进行财务处理。
借:工程结算—**工程
贷:工程施工—合同成本—**工程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工程
第四步:业主已确认了工程结算书后,又收回工程款时,财务部根据收款凭证,进行财务处理。
会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帐款—**单位
(三)施工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后,会计报表及会计报表附注项目的变化
1、“周转材料”科目余额应列入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项目,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周转材料的摊销方法。
2、将“工程施工”科目余额减“工程结算”科目余额后的差额进行分析,将差额为借方的填入“存货”项目,将差额为贷方的填入“预收账款”项目。同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下列信息:在建施工合同累计已发生的成本、累计已确认的毛利以及累计已结算的价款。
3、将“临时设施”和“临时设施清理”科目余额之和减“临时设施摊销”科目余额后的金额填入“其他长期资产”项目,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临时设施的摊销方法、临时设施的原价、累计摊销额以及清理情况。
② 制造费用、生产成本科目月底如何结转
制造费用、生产成本科目月底如何结转?
每期将制造费用按成本项目(产品名称)分配转入生产成本,期末将生产成本应按完工产品、未完工产品(在产品)之间进行计算分配,将已完工的产品部分的生产成本转入库存商品(产成品),并计算产品单位成本。帐务处理如下
借:生产成本(某产品或成本项目)
贷:制造费用
借:库存商品(某产品)
贷:生产成本(某产品或成本项目)
生产成本结转制造费用
你说反了,应该是制造费用结转成本,制造费用是归集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应该计入产品成本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各项生产费用,月末结转成本,然后成本再结转成产成品
制造费用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军英语月末分配转入生产成本科目,结转后制造费用科目无余额。这句哪里错?
应该是 制造费用科目本期发生余额,月末分配转入生产成本科目,结转后制造费用科目无余额。
企业发生的制造费用结转或分摊时,借记“制造费用”科目,贷记“生产成本”科目。( )
一.制造费用是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成本。
二.月初至月末归集各项制造费用,月末将制造费用分配计入有关的成本核算对象,制造费用转生产成本时需要费用分摊计算的凭证,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乙/丙产品等
贷:制造费用
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最后结转到什么科目?
每期将制造费用按成本项目(产品名称)分配转入生产成本,期末将生产成本应按完工产品、未完工产品(在产品)之间进行计算分配,将已完工的产品部分的生产成本转入库存商品(产成品),并计算产品单位成本。帐务处理如下:
借:生产成本(某产品或成本项目)。
贷:制造费用。
借:库存商品(某产品)。
贷:生产成本(某产品或成本项目)。
-
生产成本包括产品生产所耗费的原材料费、燃料及动力费、工资费、固定资产折旧费和修理费以及其他有关费用。可以分为三种: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
制造费用是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成本。制造费用包括产品生产成本中除直接材料和直接工资以外的其余一切生产成本,主要包括:
车间管理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交通费、劳动保护费、折旧费、修理费、租赁费、物料消耗、生产用工具费、水电费、运输费和保险费等等。
用友u890月末 制造费用、生产成本如何结转
zncsydomep2566213070 一m种手3工b算:查询下z相关的材料出库单,算材料成本,再在总账里面查询相关的制造费用及z工z作,算出总数,直接填在产成品入c库单上u。另一v种还是手1工z算:只不w过在存货核算里面有产成品成本分8配,可以8把上a面查询到的材料成本、制造费用、人x工i费用等累加下y。
制造费用如何转入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汇集后在产成品及在产品之间分配,分配后的产成品结转到生产成本。
结转最关键在于制造费用的分解:
第一,确定分配标准
(1)直接人工工时,各受益对象所耗的生产工人工时数,可以是实际工时,也可以是定额工时;
(2)直接人工成本,各受益对象所发生的直接人工成本数;
(3)机器工时,各受益对象所消耗的机器工时数,可以是实际工时,也可以是定额工时;
(4)直接材料成本或数量,各受益对象所耗用的直接材料成本或数量;
(5)直接成本,各受益对象所耗用的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之和;
(6)标准产量,将各产品实际产量换算成标准产量,以各产品的标准产量数作为分配标准。为了能及时分配制造费用,尽早提供本期成本信息,以及解决季节性生产企业制造费用负担水平波动的问题,企业可采用计划分配率的方法配制造费用。
第二,确定分配方法。工时比例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是按各种产品所耗生产工人工时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对于这种分配方法,查账人员应检查企业是否有真实正确的工时记录。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的生产工人实际工时数*制造费用分配率工资比例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是按照计入各种产品成本的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采用这一方法的前提是各种产品生产机械化的程度应该大致相同,否则机械化程度低的产品所用工资费用多,负担的制造费用也要多,而机械化程度高的产品则负担的制造费用较少,从而影响费用分配的合理性。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的生产工人实际工资额*制造费用分配率机器工时比例这一方法适用于生产机械化程度较高的产品,因为这类产品的机器设备使用、维修费用大小与机器运转的时间有密切联系。采用这一方法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具备各种产品所耗机器工时的完整的原始记录。查账人员审查采用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分配制造费用的账务时,应首先对被查企业机械化程度及机器工时记录等情况进行核实,查明该企业是否适用这种分配方法,然后,再复核数字计算的正确性。该方法的计算程序、原理与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基本相同。年度计划分配率采用这种方法,不论各月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多少,每月各种产品成本中的制造费用都是按年度计划确定的计划分配率分配。年度内如果发现全年制造费用的实际数和产品的实际产量与计划数发生较大的差额,应及时调整计划分配率。这种方法适用于季节性的生产企业,因为在季节性生产企业中,每月发生制造费用相差不大,但淡季和旺季的产量悬殊却很大,如果按实际费用分配,各月单位产品成本中的制造费用将随之忽高忽低,不便于进行成本分析。
辅助生成车间分配借:制造费用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那么制造费用应如何结转?
领用材料:
dr 生产成本-直接材料
cr 原材料
耗用人工
dr 生产成本-直接人工
cr 应付职工薪酬
结转制造费用:
dr 生产成本
cr 制造费用
结转至产成品:
dr 产成品
cr 生产成本-直接材料(人工)
会计不难,懂原理比记分录更重要。
结转时生产成本的二级科目制造费用包括哪些?
制造费用二级科目常用的如下:
机物料消耗(辅助材料) 借:本科目
贷:原材料
人工费用(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借:本科目
贷:应付工资
贷:应付福利费
计提折旧(非直接生产用设备) 借:本科目
贷:累计折旧
办公费用(车间使用) 借:本科目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水电费 借:本科目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修理停工损失 借:本科目
贷:原材料
贷:应付工资
废品损失 借:本科目
贷:生产成本(或对应科目)
③ 月末怎么结转生产成本
问题一:制造费用、生产成本科目月底如何结转? 每期将制造费用按成本项目(产品名称)分配转入生产成本,期末将生产成本应按完工产品、未完工产品(在产品)之间进行计算分配,将已完工的产品部分的生产成本转入库存商品(产成品),并计算产品单位成本。帐务处理如下
借:生产成本(某产品或成本项目)
贷:制造费用
借:库存商品(某郸品)
贷:生产成本(某产品或成本项目)
问题二:如何结转生产成本? 基本结转步骤:
1、生产领用的原材料、工资、福利费
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工资、福利费
2、生产车间发生产制造费用
借:制造费用
贷:累计折旧/应付职工薪酬
3、结转制造费用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4、当产品完工时
借:产成品
贷:生产成本
5、结转销售产品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产成品
问题三:月末会计软件生产成本结转怎么操作 您好,会计学堂晓海老师为您解答
月末,采购管理和销售管理分别结账后,进库存管理审核、结账,再进存货核算记账行和月末处理后,就完成成本结转了,最后,别忘了结账。
存货核算里--处理--正常单据记账,然后,进处理--期末处理,就行了
财务模块点系统菜单下的期末
下有\转账定义\
有那么多项目:
期间损益结转(收入,成本,费用----本年利润)
对应结转:(本年利润---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及结转利润分配明细账)
自定义转账:(像提取盈余公积,计提城建税等)
.....
一般经常用的,就是这三个;你把这些项目定义好了相应的会计分录,
到最后,就只点\转账生成\,就会自动结转的.
一定要注意顺序.
欢迎点我的昵称-向会计学堂全体老师提问
问题四:月末生产成本不结转本年利润可以吗 可以,本年利润可以每月结转,也可以按年结转,根据公司的操作情况决定。
问题五:工业企业月末结转生产成本的会计项目有及会计分录 10分 1、月末,结转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分摊可按材料消耗或人工成本或实做工时或机器工时 某产品制造费用分配率 = 该产品消耗材料 / 本期材料消耗总额 某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 = 该产品制造费用分配率 × 本期制造费用总额 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2、月末,结转完工入库产品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3、月末,计提附加税(增值税不在本科目核算) 核卖敬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建税 应交税费―应交教育费附加 应交税费―应交地方教育费附加 4、月末,结转本月销售商品成本和税金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5、月末,结转本月收入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本年利润 6、月末,结转本月费用 借:本年利润 贷: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财务费用 7、月末,结转应交增值税 1)结转进项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配蔽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结转销项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3)结转应缴纳增值税(即进、销差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问题六:月末生产成本结转到产成品? 就放在生产成本中好了,
本月领用的原材料、制造费用,
借记生产成本,贷记原材料,制造费用;
将本月生产的产成品所应耗用的原材料、制造费用,
借记产成本,贷记生产成本就行了,
没有结转完的原材料、制造费用就留在生产成本里,不要做会计分录,待下月做为期初的生产成本参与下期的成本核算就行了.
问题七:月末怎样结转销售成本,如何计算出来? 销售数量*库存商品单价=销售成本
问题八:制造费用月末是结转到本年利润中去还是结转到生产成本中去 从某意义上讲改慎,制造费用是生产成本的一个归集、过渡科目,是因为一些费用不能或不容易直接计入各个成本,才在制造费用中归集,到期未按一定的比例和方法分配计入成本,它不与本年利润直接 *** ,所以,期未把制造费用分配结转到生产成本中去。
例如:一厂有两个车间,分别生产A、B产品,当月发生车间管理人员工资2000元,则有:
借:制造费用--工资 2000
贷:应付工资 2000
若月未分配比例是1:1,月未是
借:生产成本--A 1000
生产成本--B 1000
贷:制造费用--工资 2000
结转本年利润:借:本年利润 2000
贷:生产成本--A 1000
生产成本--B 100
不知以上我说明白了没有,希望能给有帮助。
祝你工作顺利!
问题九:关于原材料月末怎么结转 1 原材料结转:可以在月末把当月领用的全部材料一起结转,也可以领用时领一次结一次.
2 原材料结转应结到生产成本里去.产品完工时才从生产成本结到主营业务成本中.
例如:
上个月购进材料1万元,本月购进材料2万元,本月按合同生产了产品价格5万元.本月实现销售
上月:
借 原材料 10,000
贷 银行存款/现金/应付帐款等 10,000
月末原材料余额: 10,000
本月:
购进原材料
借 原材料 23,000
贷 银行存款/现金/应付帐款等 20,000
生产领用材料
借 生产成本 30,000
贷 原材料 30,000
产品完工
借 产成品 30,000
贷 生产成本 30,000
出售
借 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 50,000
贷 主营业务收入 50,000
借 主营业务成本 30,000
贷 产成品 30,000
问题十:月末结帐时,费用要怎么结转,包括哪些费用 损益类的科目都要结转
制造费用,注意制造费用要先结转给成本,再转给本年利润
其他的全部结转给本年利润
比如财务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税金及附加
④ 月末怎么结转成本
生产成本结转的基本步骤。生产成本结转的基本步骤是首先要归集成本费用并按照不同的产品和成本计算方法计算出产成品成本,然后将生产成本结转到库存商品,产品销售出去以后再结转产品销售成本,最后将产品销售成本结转到本年利润。
⑤ 怎样结转生产成本
结转生产成本是什么意思?
成本核算的基本账户有:“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发生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生产费用,直接借记“生产成本”科目。
发生制造费用,借记“制造费用”科目;分配制造费用时,借记“生产成本”科目,贷记“制造费用”科目,期末无余额。
月末,结转已完工并验收入库的产成品、半成品及已提供的劳务,借记“库存商品”科目,贷记“生产成本”科目;“生产成本”的余额在借方,反映尚未完工的产品成本。
因此,直接人工直接按照生产产品直接计入“生产成本”科目,不存在是否有余额的问题。即使有余额也触能与其他成本项目一起共同体现在“生产成本”科目借方,反映尚未完工的产品成本。
而发生制造费用,借记“制造费用”科目;分配制造费用时,借记“生产成本”科目,贷记“制造费用”科目,期末无余额。
怎么计算结转完工时的生产成本
1、材料出库 领料的成本
2、人工费 是指直接人工,也就是车间工人的工资
3、水电费等
4、辅助材料 :包装物等
结转的时候,首先要算出人工费、水电气费、所需材料出库金额
产成品入库时:
借:库存商品——某产品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直接材料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直接人工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辅助材料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水电气费等
制造费用(设备机器折旧费、车间领导的工资、管理费等)
注明:上边的制造费用是从成本下的1级科目制造费用下边结转过来的,就包括设备机器折旧费、车间领导的工资、管理费等
经过上边的凭证结转,完工的入库产成品成本就计算出来了,如果材料还有部分在车间或者半成品中,那么需要算出这个比率来进行分摊。
生产成本的如何结转?
应该如何计算和结转原材料以减库存原材料?
借:生产成本—A
生产成本—B
。。。
贷:原材料
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借:制造费用
贷:库存现金 等 (水电费等)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
完工后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还有直接人工和电费也算进生产成本,那产品的成本如何计算?
直接人工可以直接计入某产品成本,水电费需要先计入制造费用,月末分摊至个别产品成本。
例如,用材料消成本分摊制造费用
某产品制造费用分配率 = 该产品消耗材料 / 本期材料消耗总额
某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 = 该产品制造费用分配率 × 本期制造费用总额
借:库存商品—A
库存商品—B
库存商品—C
。。。
贷:制造费用
销售后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没有领料单,如何知道生产成本A和B的金额?
可以用材料定额计算产品成本,也可以用历史成本估算各项产品的比重。但需要定期盘点与调账(处理多记或少记的部分),否则会造成账实严重不符。
这两分录的金额不一样,问一下这金额如何得出的?
金额不一样很正常,说明投入的产品(在产品)大于完工产品(产成品),一般都会这样的,很少有当月投入多少就产出多少,生产线上多少会有正在加工的在产品。
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
这笔分录是材料转生产车间,也就是在制品的成本。
借:产成品
贷:生产成本
这笔分录是完工后结转,也就是产成品(库存商品)成本。
制造业生产成本如何结转销售成本
第一、把归属于当月的费用全部入账,包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人用等等。
第二、成本的三大板块:制造费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入账齐全。
第三、结转制造费用至生产成本。
第四、把生产成本结转入发出商品(库存商品)科目。
第五、按照当月确认的的量,分批次、型号或者等级配成本。
第六、结转发出商品川库存商品)至主营业务成本,并计算应缴的增值税。
制造费用结转到生产成本应该怎样分录
生产成本科目包含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和制造费用。所以只要把制造费用转入即可。
借:生产成本–A产品
–B产品
……
贷:制造费用
把制造费用如何按一个标准分配到产品里是关键!
原材料结转至生产成本
应该如何计算和结转原材料以减库存原材料?
借:生产成本—A
生产成本—B
。。。
贷:原材料
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借:制造费用
贷:库存现金 等 (水电费等)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
完工后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还有直接人工和电费也算进生产成本,那产品的成本如何计算?
直接人工可以直接计入某产品成本,水电费需要先计入制造费用,月末分摊至个别产品成本。
例如,用材料消成本分摊制造费用
某产品制造费用分配率 = 该产品消耗材料 / 本期材料消耗总额某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 = 该产品制造费用分配率 × 本期制造费用总额
借:库存商品—A
库存商品—B
库存商品—C
。。。
贷:制造费用
销售后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没有领料单,如何知道生产成本A和B的金额?
可以用材料定额计算产品成本,也可以用历史成本估算各项产品的比重。但需要定期盘点与调账(处理多记或少记的部分),否则会造成账实严重不符。
这两分录的金额不一样,问一下这金额如何得出的?
金额不一样很正常,说明投入的产品(在产品)大于完工产品(产成品),一般都会这样的,很少有当月投入多少就产出多少,生产线上多少会有正在加工的在产品。
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
这笔分录是材料转生产车间,也就是在制品的成本。
借:产成品
贷:生产成本
这笔分录是完工后结转,也就是产成品(库存商品)成本。
会计分录,如何结转制造费用到生产成本
6.2 从银行取得短期借款500000元
借:银行存款 500000
贷:短期借款 500000
6.3 将现金30000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30000
贷;库存现金 30000
6.4 购买原材料305000元,已入库,款项未付
借:原材料 305000
贷:应付账款305000
6.5 出售商品收入1250000元,收款60%,其余未收
借:银行存款 750000
应收账款 50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250000
6.5 当日所售的商品出库,成本为710000元
借:主营业务成本 710000
贷:库存商品 710000
6.8 总经理报销出差费用8500元,现金支付
借:管理费用 8500
贷:库存现金 8500
6.9 用银行存款缴纳上月欠所得税108000元
借:应交税费 108000
贷:银行存款 108000
6.9 从银行提取现金15000元,备发工资
借:库存现金 15000
贷:银行存款 15000
6.10 以现金发放5月份工资18000元
借:应付职工薪酬 - 工资 18000
贷:库存现金 18000
6.12 为购买A厂原材料,向A厂预付银行存款100000元,A厂尚未发货
借:预付账款 - A厂 10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0
6.13 归还短期借款1000000元
借:短期借款 100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00
6.15 用支票支付欠款663000元
借:应付账款 663000
贷:银行存款 663000
6.16 支票购入设备一台,金额35000元
借:固定资产 35000
贷:银行存款 35000
6.17 出售商品收入300000元,此笔款项4月份已经预收
借:预收账款 30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300000
6.17 当日所售商品出库,成本为180000元
借:主营业务成本 180000
贷:库存商品 180000
6.18 用银行存款支付广告公司广告费20000元
借:销售费用 - 产品广告费20000
贷:银行存款 20000
6.19 生产车间主任出差报销差旅费3000元,现金付讫
借:管理费用 3000
贷:库存现金 3000
6.20 销售员小王报销展览会参会费1500元,现金付讫
借:管理费用 1500
贷:库存现金 1500
6.22 车间领用材料550000元,管理部门领用3000元,销售部门领用12000元
借:制造费用 550000
管理费用 3000
销售费用 12000
贷:原材料 565000
6.23 支票支付下半年报刊费3800元
借:管理费用 - 报刊费 3800
贷:银行存款 3800
6.24 摊销上年末已预付报刊费400元
(新版已取消代摊费用)
6.25 B公司通过银行电汇款项30000元,为订购本公司产品而预先付款
借:银行存款 30000
贷:预收账款 - B公司30000
6.26 提取本月折旧,生产车间120000,管理部门40000,销售部门20000元
借......>>
如何结转完工入库产品生产成本?
分计分录应该是:借:库存商品-甲 贷:生产成本-甲 才更完整。因为你本月还存在在产品乙产品。生产的费用与制造费用是需要这两个产品之间分配的。
另:库存商品的金额应=期实+本月入库-本月出库
而存货才=库存商品+原材料)+在产品(即是我们的生产成本科目)(这些统统会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上的存中) 追问请问如果制造费用的分配没有说明的话,到底是按数量还是按价格分配呢
制造费用分配方法有按生产工人工时比例分配,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和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
本月没有完工产品,生产成本如何结转
精确结转是很难的,期末未生产完成的自然是在产品,你没设这个科目,那就不要把生产成本结空了,把直接材料(反正是主材料)的相应部分留在账面上,把完工产品的对应材料成本,以及人工(工资)、制造费用等科目结转了,人工和制造费用的分配想必也不用我说,分录做成:
借:库存商品
贷:直接材料(记住,是完工产品的耗用材料,不是全部)
工资
制造费阀
…………(生产成本的一应明细科目)
结转生产成本时明细账怎么记
生产成本明细账中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制造费用”都是借方栏,发生时用蓝字记,结转完工时用红字。
⑥ 怎样结转生产成本
成本核算的基本账户有:“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发生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生产费用,直接借记“生产成本”科目。
发生制造费用,借记“制造费用”科目;分配制造费用时,借记“生产成本”科目,贷记“制造费用”科目,期末无余额。
月末,结转已完工并验收入库的产成品、半成品及已提供的劳务,借记“库存商品”科目,贷记“生产成本”科目;“生产成本”的余额在借方,反映尚未完工的产品成本。
因此,直接人工直接按照生产产品直接计入“生产成本”科目,不存在是否有余额的问题。即使有余额也只能与其他成本项目一起共同体现在“生产成本”科目借方,反映尚未完工的产品成本。
而发生制造费用,借记“制造费用”科目;分配制造费用时,借记“生产成本”科目,贷记“制造费用”科目,期末无余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