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制作一台手机要多少成本
手机成本由以下构成,液晶屏幕、主板、外壳含键盘、电池、系统、3G模块、wifi模块、GPS模块、扩展接口等,根据手机的配置不同,成本一般在200到600左右,比如一个主板18美元,智能系统10多美元,山寨更便宜。
⑵ 从厂家直接拿一台一万的手机会是多少钱
一部苹果手机的成本大概如下。
iPhone11ProMax(512GB版本)的BOM物料成本为490.5美元,约合人民币3462元,为其国行版定价12699元的27.26%。当然,这些物料成本只算了零部件的成本,没有算上研发和营销成本。另一组数据可能更让大家震惊,国行版定价12699元的iPhone11ProMax(512GB版本)最后装配测试和包装成本仅为21美元(折合148.24元人民币)。最需要人力的部分,收入占比非常低,仅为1.16%!
⑶ 生产一部手机的成本是多少
手机的主要部分就是手机的芯片了!一般在40-80元之间!屏幕 外壳 键盘 并不是很贵!其它的费用就是研发资金!包装!广告!品牌维护 商场专柜费等!无论国外品牌还是山寨机,只要形成和流水线!基本上一切完工后成本在350-700元左右! 这是以前在杂志上看到的!还有其它的费用记不清楚了!
⑷ 一部普通手机的成本是多少
这个得看你怎么理解成本这个概念。
现在普遍生产商的多数材料并不是自己制造的,比如手机的线路板,很多是直接用的线路板生产厂家的成品,而线路板上的铜,又是炼铜厂出品,雕刻线路板的针,又是专业厂商出品……层层下来的,下游产业都依靠上游产业提供材料,最上游的不外乎炼钢,橡胶,煤矿,等等厂商。
每一级的生产商也是要运转下去的,要吃饭的,要交税的……所以
一部手机来说
材料费用:一般只需几元的基础成本。
但是,因为材料都是上游厂商提供,会被放大到几十到一两百不等的价格,根据进货渠道不同,对质量要求不同而不同。
人工费用:其实在工业化生产的现代,人工费用相对是比较低的,工人的组装费,相信在组装厂干过的人都知道,流水线生产,一般只需要几元的成本,加上工程师,管理员……等等,也不过十几二十元成本。
宣传广告费,销售人员工资等乱七八糟的费用……这个得把价格提高20%以上,还是比较成熟的销售团队,搞过销售的人基本都清楚,也忽悠不了谁。
国家的税收…这个也得提高30%左右,触除非你蛮干,但是蛮干的生产商很容易掉坑里去,正规厂商不取。
研发费用:这个我没接触过…
就我2012年的工作接触产生的个人感觉(一家之言,当时也是小厂,不敢说绝对准确,而且时间都过去快十年了,可能变化挺大)
总结:一部手机,根据自己的理解,成本在100到300???
至于市场上一块一个,或者几十块一个……个人估计是清理旧货搭配别的特殊目的…
个人感觉,有门路,有能力,生产手机还是很赚钱的,杂牌手机几百一个也很赚。名牌的我不懂,就不说了。
⑸ 一部手机的成本价是多少
先解释一下手机的成本,包括两块: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我们看得到的手机成本,主要就是构成手机本身的元器件,结构件等物料及包装盒配件等,又称BOM(Bill of Material)表,以苹果 iPhone X 256G的公开BOM表为例:图片来源于中关村在线(单位:美元) 即iPhone X的手机物料成本为412.75美元,约合人民币2653元。 那么问题来了,你肯定会想,成本才3000不到的手机要卖将近万元,苹果也太黑了吧? 以上说的是显性成本,我们来看看隐性成本:1,从立项开始的研发成本2,手机外观初步成型之后的开模成本3,小批试产成本(一般三次以上或更多)4,实验室量产前的测试成本5,正式量产的生产成本6,上市前的市场宣传与推广成本7,上市后的营销成本8,售后成本9,其它与之关联的因素成本等等。 这里边每一笔都不是小钱,早在十年前,功能机开模都要好几万甚至十几万的模具费,市场营销费用就更不用说了,所以厂家必须尽可能多卖机器,才能均摊这些成本。 iPhone X之所以能卖高价,一是苹果历来的定价高姿态与本身定位,二是苹果产品的创新设计与研发确实需要极高的成本
⑹ 开个手机店进货要付全款吗 进货成本一共能要多少求懂的人提示一下
一、资金。20—30万,普通的卖场还是够了。
二、选址分析:离市中心远点,在市中心如迪信通、苏宁、国美等大的手机卖场,和他们无竞争能力,在镇上则人口少,消费水平相对较低,没有多少销路。放在二者之间,应该还是可以的。店面选址很重要,一般在当地流动人口较多的地方,所处的位置要选好。有店面的话同时还可以在网上经营。
三、货源很重要(好的价格可以多点利润)。主要以国产机为主,品牌为副,国产利润高,开始做要求利润,品牌赚的少点,但是不能不带,水的也要有,有的顾客想要水的,但水的不要进,有顾客需要再拿,MOTO、NOKIA、SONY、Anycall,这些机器少拿点,店开起来,会有像松联或天音一些代理商来找你,到时候谈先卖货后给钱。
四、与移动网络运营商合作。需找移动或联通合作,可以卖卡和帮冲值,能拿到不错的话费反利,其中门头装潢也不用自己弄,每年也可以拿到一些移动或联通的费用补贴。不跟他们合作也行,也可以申请弄个冲值点。
五、招聘员工和店长。店员要由个好的店长来培训,做就要做得专业一点,这样竞争才有力度。好的店长有管理能力和营销策略,这方面不怕多花点钱。要对产品的品种、型号、性能、价格要有一定的了解。员工要漂亮会说话的。
六、设置配件柜台。要有专业的手机电器知识,还应该精通手机周边的知识,如对储存卡熟悉。
七、弄个免费下载专区,并不是很多人都是懂电脑下载的。可以考虑放在配件边上,这样也就多了一项服务,多吸引一些顾客。现在的人只要是免费的都要去看看是什么,网站多找点好的图片和另类点的铃声,免费提供给客户。
八、员工管理。想要员工真心为自己做事,自己也要诚心对待员工,不能刻薄,罚的要比奖的少,不能动不动就罚钱,会伤害员工做事的积极性。不要轻易的对员工承诺什么,如果承诺就必须做到,事后做一些奖励比事先做承诺好的多。也要考核员工的能力。不行的就要及时更换。
九、仓库管理。一是接货需看外包装是不是完好,包装有没有被动过的现象,如有异常当面拆封,如物流不同意可拒收。二是货物收到先入库,必须要一个一个的检验。
看机器有没有划伤,是否缺少配件,装电池试下每台机器的开关机是不是好的,有没有不开机、白屏、屏缺线,有条件最好装下卡试下机器锁不锁网和不识卡、无网络等现象,如机器当天检验出有问题,可及时与供货商反映,并当天寄还或调换,如果机器划伤,缺少配件隔日供货商不承认是有的,这样就造成自己无形中的损失,如白屏、屏缺线、不识卡、无网络等现象过了些日子发现在去与供货商联系,对方会当成15天换机处理,这样需要10-15天这样,这样就变成自己的库存,浪费资金流量。
十、销售管理。开发、培养销售人员的能力,能说会道很重要,不能忽悠用户,不能把死的说成活的,介绍一台手机要用谈心的方式和用户去沟通,让用户觉得你很诚实,有的时候从谈话可以了解客户喜欢什么样的款式、颜色、机型、价格底线,如客户想买什么牌子的,什么型号,翻盖,直板滑盖,大概在什么价位,能在谈话中让用户自己说出来,可以更好的去介绍哪些牌子哪些功能。首先自己要对手机多了解,用户需要的型号没有的,可以让客户明天过来,让库房这边去供货商预定。千万不要自己去承诺客户什么。
十一、售后管理
售后服务很重要,关系到你的用户会不会带他的朋友来你的店够买, 好的售后服务会带来好的客源,前提条件是你的供货商怎么样。要考虑好各个方面,如小的问题2-3天能给你解决吗,小问题给你拖了一个星期或15天用户怎么想,拿货前把售后问题谈好,15天换机的话承诺10-15天能换回来,维修机必须3-7个工作日返回来。
用户拿过来的机器先查下串号是不是本店卖出的,再进行登记,15天之内换机的必须看下机器有没有大的磨损,能不能达到15天换机的条件等。
附件配置:电脑3台(下载1台,收银1台,仓库1个),传真机一个,电话若干。
渠道:行货渠道,配件渠道,水货渠道
人员:店长1名,销售4名,仓库1名,会计兼收银1个,下载可自己兼职。
⑺ iPhone的成本有多少
美国市场研究公司asymco发表分析文章称,每台iPhone大约为苹果创造650美元的收入,据估计其毛利润率约为55%,这意味着销货成本(COGS)为293美元。asymco对这一成本结构进行详细分析后发现,人工成本仅为iPhone售价的2%-5%。
手机的成本一般分为四大块(注:该成本结构中未包含研发、销售、综合行政管理费用。它们被视为固定成本,不分摊到单台设备的生产。):
1.物料成本(BOM)。这是设备内各种元器件的成本,这笔费用是支付给供应商的。
2.运输仓储成本。这是销售前运输和存储产品的成本。这笔费用是支付给物流公司和仓库的。
3.制造成本(包括人工)。这笔费用是支付给代工厂的。
4.保修成本。这是消费者退回无法再销售的产品时返还的货款。
通过拆解设备,我们可以分析出设备的物料成本。iPhone新机型的物料成本一直稳定在200美元左右。除去这部分,销货成本中还剩93美元用于其他三项成本支出。
据ABC电视台报道,iPhone生产分为141个工步,如果按每个步骤花3分钟计算,则人手的操作时间为423分钟,约合7小时。据报道,代工厂生产线工人的工资为1.78美元/小时,由此可估算出iPhone的人工成本约为12.5美元。如果每个工步的操作时间较长或较短,则成本也相应地变化。
尽管无法推测准确的成本,但以下线索值得注意:
-iPhone的制造成本很可能远高于其他同档次的手机,部分原因是产品设计,部分是所需的质量测试。
-每部手机的制造成本可能在12.5美元至30美元之间。
-iPhone的制造成本可能为手机平均制造成本的两至三倍。
-人工成本仅占总成本结构很小的一部分,为售价的2%-5%。
-141个工步中有些可能是自动化操作,但实际上自动化的成本高于人工且灵活性较低,生产流程更有可能采用人工加自动化的混合方式。
-即便假定制造成本为30美元,还有60美元需要分配到运输和保修费用,其合理性还有待考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