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样结转生产成本
结转生产成本是什么意思?
成本核算的基本账户有:“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发生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生产费用,直接借记“生产成本”科目。
发生制造费用,借记“制造费用”科目;分配制造费用时,借记“生产成本”科目,贷记“制造费用”科目,期末无余额。
月末,结转已完工并验收入库的产成品、半成品及已提供的劳务,借记“库存商品”科目,贷记“生产成本”科目;“生产成本”的余额在借方,反映尚未完工的产品成本。
因此,直接人工直接按照生产产品直接计入“生产成本”科目,不存在是否有余额的问题。即使有余额也触能与其他成本项目一起共同体现在“生产成本”科目借方,反映尚未完工的产品成本。
而发生制造费用,借记“制造费用”科目;分配制造费用时,借记“生产成本”科目,贷记“制造费用”科目,期末无余额。
怎么计算结转完工时的生产成本
1、材料出库 领料的成本
2、人工费 是指直接人工,也就是车间工人的工资
3、水电费等
4、辅助材料 :包装物等
结转的时候,首先要算出人工费、水电气费、所需材料出库金额
产成品入库时:
借:库存商品——某产品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直接材料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直接人工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辅助材料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水电气费等
制造费用(设备机器折旧费、车间领导的工资、管理费等)
注明:上边的制造费用是从成本下的1级科目制造费用下边结转过来的,就包括设备机器折旧费、车间领导的工资、管理费等
经过上边的凭证结转,完工的入库产成品成本就计算出来了,如果材料还有部分在车间或者半成品中,那么需要算出这个比率来进行分摊。
生产成本的如何结转?
应该如何计算和结转原材料以减库存原材料?
借:生产成本—A
生产成本—B
。。。
贷:原材料
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借:制造费用
贷:库存现金 等 (水电费等)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
完工后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还有直接人工和电费也算进生产成本,那产品的成本如何计算?
直接人工可以直接计入某产品成本,水电费需要先计入制造费用,月末分摊至个别产品成本。
例如,用材料消成本分摊制造费用
某产品制造费用分配率 = 该产品消耗材料 / 本期材料消耗总额
某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 = 该产品制造费用分配率 × 本期制造费用总额
借:库存商品—A
库存商品—B
库存商品—C
。。。
贷:制造费用
销售后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没有领料单,如何知道生产成本A和B的金额?
可以用材料定额计算产品成本,也可以用历史成本估算各项产品的比重。但需要定期盘点与调账(处理多记或少记的部分),否则会造成账实严重不符。
这两分录的金额不一样,问一下这金额如何得出的?
金额不一样很正常,说明投入的产品(在产品)大于完工产品(产成品),一般都会这样的,很少有当月投入多少就产出多少,生产线上多少会有正在加工的在产品。
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
这笔分录是材料转生产车间,也就是在制品的成本。
借:产成品
贷:生产成本
这笔分录是完工后结转,也就是产成品(库存商品)成本。
制造业生产成本如何结转销售成本
第一、把归属于当月的费用全部入账,包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人用等等。
第二、成本的三大板块:制造费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入账齐全。
第三、结转制造费用至生产成本。
第四、把生产成本结转入发出商品(库存商品)科目。
第五、按照当月确认的的量,分批次、型号或者等级配成本。
第六、结转发出商品川库存商品)至主营业务成本,并计算应缴的增值税。
制造费用结转到生产成本应该怎样分录
生产成本科目包含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和制造费用。所以只要把制造费用转入即可。
借:生产成本–A产品
–B产品
……
贷:制造费用
把制造费用如何按一个标准分配到产品里是关键!
原材料结转至生产成本
应该如何计算和结转原材料以减库存原材料?
借:生产成本—A
生产成本—B
。。。
贷:原材料
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借:制造费用
贷:库存现金 等 (水电费等)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
完工后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还有直接人工和电费也算进生产成本,那产品的成本如何计算?
直接人工可以直接计入某产品成本,水电费需要先计入制造费用,月末分摊至个别产品成本。
例如,用材料消成本分摊制造费用
某产品制造费用分配率 = 该产品消耗材料 / 本期材料消耗总额某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 = 该产品制造费用分配率 × 本期制造费用总额
借:库存商品—A
库存商品—B
库存商品—C
。。。
贷:制造费用
销售后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没有领料单,如何知道生产成本A和B的金额?
可以用材料定额计算产品成本,也可以用历史成本估算各项产品的比重。但需要定期盘点与调账(处理多记或少记的部分),否则会造成账实严重不符。
这两分录的金额不一样,问一下这金额如何得出的?
金额不一样很正常,说明投入的产品(在产品)大于完工产品(产成品),一般都会这样的,很少有当月投入多少就产出多少,生产线上多少会有正在加工的在产品。
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
这笔分录是材料转生产车间,也就是在制品的成本。
借:产成品
贷:生产成本
这笔分录是完工后结转,也就是产成品(库存商品)成本。
会计分录,如何结转制造费用到生产成本
6.2 从银行取得短期借款500000元
借:银行存款 500000
贷:短期借款 500000
6.3 将现金30000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30000
贷;库存现金 30000
6.4 购买原材料305000元,已入库,款项未付
借:原材料 305000
贷:应付账款305000
6.5 出售商品收入1250000元,收款60%,其余未收
借:银行存款 750000
应收账款 50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250000
6.5 当日所售的商品出库,成本为710000元
借:主营业务成本 710000
贷:库存商品 710000
6.8 总经理报销出差费用8500元,现金支付
借:管理费用 8500
贷:库存现金 8500
6.9 用银行存款缴纳上月欠所得税108000元
借:应交税费 108000
贷:银行存款 108000
6.9 从银行提取现金15000元,备发工资
借:库存现金 15000
贷:银行存款 15000
6.10 以现金发放5月份工资18000元
借:应付职工薪酬 - 工资 18000
贷:库存现金 18000
6.12 为购买A厂原材料,向A厂预付银行存款100000元,A厂尚未发货
借:预付账款 - A厂 10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0
6.13 归还短期借款1000000元
借:短期借款 100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00
6.15 用支票支付欠款663000元
借:应付账款 663000
贷:银行存款 663000
6.16 支票购入设备一台,金额35000元
借:固定资产 35000
贷:银行存款 35000
6.17 出售商品收入300000元,此笔款项4月份已经预收
借:预收账款 30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300000
6.17 当日所售商品出库,成本为180000元
借:主营业务成本 180000
贷:库存商品 180000
6.18 用银行存款支付广告公司广告费20000元
借:销售费用 - 产品广告费20000
贷:银行存款 20000
6.19 生产车间主任出差报销差旅费3000元,现金付讫
借:管理费用 3000
贷:库存现金 3000
6.20 销售员小王报销展览会参会费1500元,现金付讫
借:管理费用 1500
贷:库存现金 1500
6.22 车间领用材料550000元,管理部门领用3000元,销售部门领用12000元
借:制造费用 550000
管理费用 3000
销售费用 12000
贷:原材料 565000
6.23 支票支付下半年报刊费3800元
借:管理费用 - 报刊费 3800
贷:银行存款 3800
6.24 摊销上年末已预付报刊费400元
(新版已取消代摊费用)
6.25 B公司通过银行电汇款项30000元,为订购本公司产品而预先付款
借:银行存款 30000
贷:预收账款 - B公司30000
6.26 提取本月折旧,生产车间120000,管理部门40000,销售部门20000元
借......>>
如何结转完工入库产品生产成本?
分计分录应该是:借:库存商品-甲 贷:生产成本-甲 才更完整。因为你本月还存在在产品乙产品。生产的费用与制造费用是需要这两个产品之间分配的。
另:库存商品的金额应=期实+本月入库-本月出库
而存货才=库存商品+原材料)+在产品(即是我们的生产成本科目)(这些统统会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上的存中) 追问请问如果制造费用的分配没有说明的话,到底是按数量还是按价格分配呢
制造费用分配方法有按生产工人工时比例分配,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和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
本月没有完工产品,生产成本如何结转
精确结转是很难的,期末未生产完成的自然是在产品,你没设这个科目,那就不要把生产成本结空了,把直接材料(反正是主材料)的相应部分留在账面上,把完工产品的对应材料成本,以及人工(工资)、制造费用等科目结转了,人工和制造费用的分配想必也不用我说,分录做成:
借:库存商品
贷:直接材料(记住,是完工产品的耗用材料,不是全部)
工资
制造费阀
…………(生产成本的一应明细科目)
结转生产成本时明细账怎么记
生产成本明细账中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制造费用”都是借方栏,发生时用蓝字记,结转完工时用红字。
❷ 工程施工项目预付款什么时候转成本
工程预付款支付的时间一般不迟于约定的开工日期前7天。 为了能让工程预付款全部用于工程中而不被挪作他用,防止承包方收到工程预付款后不能按时进场施工,发包方可以在合同中约定由发包方对工程预付款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的办法。 比如,规定特定的查帐方式或要求承包方提供购买材料的合同和发票等。
法律依据:《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 第十二条 工程预付款结算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包工包料工程的预付款按合同约定拨付,原则上预付比例不低于合同金额的10%,不高于合同金额的30%,对重大工程项目,按年度工程计划逐年预付。计价执行《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工程,实体性消耗和非实体性消耗部分应在合同中分别约定预付款比例。(二)在具备施工条件的前提下,发包人应在双方签订合同后的一个月内或不迟于约定的开工日期前的7天内预付工程款,发包人不按约定预付,承包人应在预付时间到期后10天内向发包人发出要求预付的通知,发包人收到通知后仍不按要求预付,承包人可在发出通知14天后停止施工,发包人应从约定应付之日起向承包人支付应付款的利息(利率按同期银行贷款利率计),并承担违约责任。(三)预付的工程款必须在合同中约定抵扣方式,并在工程进度款中进行抵扣。(四)凡是没有签订合同或不具备施工条件的工程,发包人不得预付工程款,不得以预付款为名转移资金。
❸ 收到对方单位的预付账款如何结转销售成本
没明白你的题,车是你单位购进之后再销售的吗?如果是,
1.购入时的分录是对的,
2.等取得发票时,
借:库存商品
贷:预付账款
3.销售时
借:
银行存款
贷:商品销售收入
同时结转成本
借:商品销售成本
贷:库存商品
不知道你说的是不是这个意思?可以再联系,希望能帮到你!
❹ 预付款转入成本费用这一步叫什么
叫结转,提前支付了款项 然后这笔款是成本或者费用的话,收到发票结转,借腔亏带主营业务成本或者销售费用或者管理费用,贷伍芦预付账款 ;摘要写支付某业务发生的费用多少空锋,冲预付账款
❺ 怎样把预付账款转入成本
预付账款指买卖双方协议商定,由购货方预先支付一部分货款给供应方而发生的一项债权。预付账款一般包括预付的货款、预付的购货定金。例:库存商品,采购入库;借:库存商品;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预付账款。
拓展资料:
首先:纳税筹划,不要从票上乱做文章,若是一个筹划方案中你发现无非就是找票,那么你就要好好琢磨一下这项筹划方案的风险性和可行性了!
须知二:纳税筹划,一定不是单纯为了减少税款为主要目的,如何不让纳税义务从源头上就出现和发生,才是筹划的根本,因此财务人员还要从业务源头入手筹划才可以。
须知三: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来纳税筹划是基础的筹划方式,合法安全,其实每一项纳税筹划的方案制定,就是对当下税收优惠政策的应享尽享!但是一定要正确恰当地利用政策,不要歪曲税收政策,利用优惠政策不要过于激进,应慎用政策。
须知四:好的纳税筹划一定是建立在业务真实的前提之下,财务人员一定要还原业务真实面貌,切记不要背离真实业务,不符合业务真实面貌的节税,其实就是偷税,会计人员必须慎重节税,税务来源于业务,节税靠的是业务流程改变,而不是歪曲业务事实。
须知五:税务筹划的背后往往没有真实的商业目的,但是要创造商业目的,税务筹划的任务就是要根据预见到税收的变化,来合理安排交易行为的时间。
须知六:前提是别违法,别带来风险,财务人员切记不要刻意地为了省税而节税,应把防范税务风险放在第一位,也就是说控制企业风险比节税更重要!
须知七:税务管理的三大核心:该交的税一分不能少这叫风险控制!不该交的税一分不多交这叫税务筹划!
须知八:新时期纳税筹划一定要注意三大纪律:服从法律、服从商业模式、服从企业实际!在当前金税三期形势下,“千疮百孔”的企业要提高企业的税商,加强业财税法的融合,学会防范风险,化解危机!
须知九:要做好纳税筹划,必须学好专业,专业技术过硬才能考虑周全。纳税筹划不是靠误打误撞,企业永远不要心存侥幸,在大数据时代,企业其实都是在稽查面前裸奔!
须知十:税务筹划一定要做好最后一公里,否则就是失败的筹划!切记不要顾头不顾尾!
❻ 预付账款应该怎么结转
1. 购货预付款,收到货后:借 材料采购”或“原材料”、“库存商品”科目,有可抵扣的增值税额,同时借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贷“预付账款”科目。补付的款项,借“预付账款”科目,贷“银行存款”科目; .
2. 在建工程预付的工程价款,按工程的进度进行结算时:,借“在建工程”科目,贷“预付账款”科目,预付款不足结算款,同时 贷“银行存款”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