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一个公司的固定成本是多少
扩展阅读
起子工具短了怎么办 2025-02-08 18:24:08
西安哪里有卖贴膜工具 2025-02-08 18:08:35
饥饿龙国际服钻石怎么用 2025-02-08 18:06:23

一个公司的固定成本是多少

发布时间: 2023-08-15 15:47:59

㈠ 某公司生产产品的固定成本为50000元 平均变动成本是每件1.8元

可求得利润=(3-1.8)*100000-60000=60000(元)
产量=(300000+60000)/(3-1.8)=300000(件)
拓展资料
平均可变成本(Average variable cost)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可变成本,即平均可变成本是总可变成本除以产量。字母表示为:AVC(Q)=TVC(Q)/Q。起初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可变成本减少;但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平均可变成本由于边际产量递减规律而增加。因此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是一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形曲线,表明随着产量增加先下降而后上升的变动规律。其成U型的原因也是可变投入要素的边际成本先递减后递增也即边际生产率先递增后递减的结果。
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人们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人力、物力和财力),其所费资源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化称之为成本。成本按计算根据可分为个别成本和平均成本。
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允许多种所有制的生产主体同时并存;成本的涵义应与目前的经济体制相适应,采用如下的多种理论成本。生产主体是小商品生产者的,只有生产资料需要购买即势支费用,所需要的劳动就是生产者本身,不需付给资,可以用C作为其理论成本;生产主体是国有企业的,以社会作为主体,商品生产中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耗费都可看作社会的耗费,是社会生产成本,可以用C+V+M作为其理论成本;其他生产主体一般用C+V作为理论成本。
在实际工作中,为了促使企业厉行节约,减少损失,加强企业的经济责任,对于一些不形成产品价值的损失性支出(如工业企业里的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等),也列入产品成本之中。此外,对某些应从为社会创造的价值中进行分配的部分(如财产的保险费用等)也列入产品成本。这说明产品成本的实际内容,一方面要求反映成本的客观经济实质,另一方面又要按照国家的分配方针和财务管理制度规定,把某些不属于C+V的内容列入成本,而把某些属于活劳动耗费性质的费用列为营业外支出或从留利中开支。

㈡ 固定成本包括哪些

固定成本主要包括如下内容:企业管理费用、茄没孝销售费用以及车间生产管理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办公费、固定资产折旧费、修理费等。

一、固定成本的分类:

固定成本通常可区分为约束性固定成本和酌量性固定成本。

1、约束性固定成本

为维持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经营能力而必须开支的成本,如厂房和机器设备的折旧、财产税、房屋租金、管理人员的工资等。由于这类成本与维持企业的经营能力相关联,也称为经营能力成本。这类颤稿成本的数额一经确定,不能轻易加以改变,因而具有相当程度的约束性。

2、酌量性固定成本

企业管理当局在会计年度开始前,根据经营、财力等情况确定的计划期间的预算额而形成的固定成本,如新产品开发费、广告费、职工培训费等。

由于这类成本的预算数只在预算期内有效,企业领导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确定不同预算期的预算数,所以,也称为自察念定性固定成本。这类成本的数额不具有约束性,可以斟酌不同的情况加以确定。

二、对比

1、传统的成本管理主要是通过减少各种服务项目或内容、降低原材料的采购价格、减少各项显性支出等短期行为来达到节约开支、控制成本的目的。

它实质上采用“增加价值”的方法,为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并没有把成本管理和竞争优势结合起来。方法,为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并没有把成本管理和竞争优势结合起来。

2、战略成本管理主要是通过挖掘企业的隐性成本,将成本信息的分析和利用贯穿于战略管理,为每一个关键步骤提供战略性成本信息,自始至终取得成本优势,从而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领先于对手。

战略成本管理强调的是知己知彼,揭示企业同竞争对手相比的相对成本地位,并寻求成本持续降低的途径。也可以说是为了获得和保持企业持久竞争优势而进行的成本管理。

㈢ 企业中的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的比例是多少才合理呢

企业中的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没有固定的比例,跟产品类型及生产规模有关。
不同的产品类型和生产规模会有不同的比例,例如餐饮服务行业,客户量越高,变动成本就越高,所以比例是不固定的。
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根据成本费用与产量的关系可将总成本费用分为可变成本、固定成本和半可变(或半固定)成本。固定成本是指不随产品产量的变化而变动的各项成本费用。可变成本是指随着产品产量的增减而成正比例变化的各项费用。有些成本费用属于半可变成本,如不能熄灭的工业炉的燃料费等。工资、营业费用和流动资金利息等也都可能既有可变因素,又有固定因素。必要时需将半可变(或半固定)成进一步分解为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使产品成本费用最终划分为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长期借款利息应视为固定成本,流动资金借款和短期借款利息可能部分与产品产量有关,其利息可视为可变半固定成本,为简化计算,一般将其作为固定成本。
可变成本:
可变成本(Variable Costs)又称变动成本,是指在总成本中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动的成本项目,主要是原材料,燃料,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价值;当一定期间的产量增大时,原材料,燃料,动力的消耗会按比例相应增多,所发生的成本也会按比例增大,故称为可变成本。可变成本等于总成本减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Fixed Cost),(又称固定费用)相对于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而能保持不变的成本。
固定成本总额只有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才是固定的,这就是说固定成本的固定性是有条件的。这里所说的一定范围叫做相关范围。如业务量的变动超过这个范围,固定成本就会发生变动。

㈣ 一个公司每个月的一些固定开销有哪些

企业固定费用包括:员工工资、房租、物业费、水电费、网络、电话费、公车加油、购买办公易耗品等,固定费用,是指短期内不随企业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的费用。如银行贷款利息,管理人员工资、设备折旧,厂房折旧等,它与可变费用对称。实际上,固定费用分摊到产品中的份额随着产量的变化而变化,产量越大,固定费用所占的份额越小。很明显,偿还固定经营费用能力的不足会威胁到企业的经营,使企业的经营难以保持良好的状态。许多关于经营资本的协议中都明显规定,企业必须将固定费用保障倍数比率维持在一定的水平。这一规定能够保证借款人得到偿付。
拓展资料:
1.固定费用保障倍数=(支付税收和利息之前的利润+租借债务)/(全部利息费用+租借债务)保障倍数指标的运用固定费用保障倍数指标是反映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将所有长期债务都考虑了进去。固定费用保障倍数至少要等于1,否则说明企业无力偿还企业到期的长期债务。该指标越高,说明企业偿债能力越强。
2.如果要分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还要分清那些属于费用那些属于生产成本,如果按照管理会计的说法,属于变动成本的是随着生产产品数量的上升,成本也随着上升,所以属于变动成本的是生产产品耗用的原材料,辅料,生产工人的工资及福利。属于固定成本是指: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车间管理的办公费用及其必要的费用,厂房和机器设备的折旧费,水电费用等每月发生额相对固定的费用,(不包括生产产品用的水电费)。
3.制造企业的变动成本有:与生产成本直接相关的,包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辅助成本、制造费用中与生产有关的分摊费用,营业费用中的促销费用、销售人员的提成工资等。制造企业的固定成本有:管理费用科目、营业费用、制造费用中的固定资产折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和办公费用、差旅费用等。区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有助于进行成本分析和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要降低单位成本中的固定成本,主要应从节约各个时期的绝对支出数和增加产品产量或商品流转量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