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计算材料采购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1、运杂费 分配率 =运杂费总额/(A材料重量+B材料重量)*100%= 6000/(80000+40000)*100% = 5%
A材料分担运杂费 =A材料重量*运杂费 分配率 =80000*5% = 4000元
B材料分担运杂费 =B材料重量*运杂费 分配率 =40000*5% = 2000元
2、
A材料的 采购成本 =买价+运杂费 =320000+4000 =324000元
A材料的 单位成本=A材料的 采购成本/数量 =324000/80000 =4.05元/千克
3、
B材料的 采购成本 =买价+运杂费 =80000+2000 =82000元
B材料的 单位成本=B材料的 采购成本/数量 =82000/40000 =2.05元/千克
⑵ 材料的采购成本如何计算
采购成本计算公式:采购成本=订货成本+物资材料成本+存货成本+缺货成本。材料采购成本是由买价、外地运杂费、包装费、运输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 (包括损耗) 等构成。即通过采购方式取得材料而实际发生的费用。
采购是企业开展工作的首要环节,控制材料采购成本对一个企业的经营业绩至关重要。材料采购成本下降不仅体现了企业现金流出的减少,而且直接体现在成本费用的下降、利润的增加,企业竞争力的增强。由于材料成本占生产成本的比例较高,控制好材料采购成本并使之不断下降,是一个企业不断降低产品成本、增加利润的重要和直接手段之一。加强材料采购成本的管理和内部控制,完善材料采购管理制度,使材料采购成本总体下降,将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⑶ 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包括什么
采购成本指与采购原材料部件相关的物流费用,包括采购订单费用、采购计划制订人员的管理费用、采购人员管理费用等。存货的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 对于一般纳税人而言,采购成本不包含进项税额;但对于小规模纳税人而言,进项税额包含在其采购成本之中。
应答时间:2020-12-11,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⑷ 原材料的实际成本的计算方法
材料成本差异在贷方时为节约差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100%差异率
如:
某企业2012年5月1日“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贷方余额为17 000元,“原材料”账户的余额为1000 000元,本月购入材料的实际成本为1690 000元,计划成本为1700 000元,本月发出材料计划成本为1200 000元,则企业5月31日原材料的实际成本=(-17000-10000)/(1000000+1700000)= -1%5月31日原材料的实际成本=(1000000+1700000-1200000)+ -1%*(1000000+1700000-1200000)=1 485 000
(4)容百科技原料采购成本是多少扩展阅读:
实际成本又称历史成本,是指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时,资产按照其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时所付出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其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实际成本和估计成本的异同
估计成本则是尚未实际发生的,而是根据一定资料预先估算的成本。实际成本是我国企业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则。企业在平时核算时可以采用计划成本、定额成本和标准成本等,但最终必须要调整为实际成本。
实际成本概念主要是针对产品或劳务而言的,但实务中也包括原材料采购的实际成本和销售实际成本等,所以实际成本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是指实际发生的耗费代价,相对于估计成本而言,实际成本是指已经发生,可以明确确认和计量的成本。
将企业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定额成本或上期成本及同行业成本等进行比较,便可以进行成本的分析和考核,了解成本定额和计划的完成情况,掌握成本变化的特征和发展趋势,揭示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便于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降低成本,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水平。
估计成本一般有这样几种情况:根据经验和历史资料估算成本,如购进存货要花费买价、运杂费和仓储费等等;没有历史资料,而根据技术资料测算的估计成本,如产品第一次投产的估计成本;由于历史资料和技术资料细目过多,所以采用估算的办法来预计成本;是预测、决策成本、在决策时,尽管成本并未实际发生,但根据相关的经济业务和事项,可以合理估算出可能发生的成本额。
在财务会计中,估计成本往往是实际成本计算的一种手段,如计划成本和定额成本等,它们可以按成本项目分别估计,也可以按成本总额估计,通过对估计成本的调整,既能计算出实际成本,又能计算出估计成本的差异,便于成本控制、分析和考核,也简化了成本核算工作。
在管理会计中估计成本主要表现为预测和决策成本,也是机会成本的一种。这种成本可以有历史资料也可根本没有历史资料,估计的目的,是为了揭示成本变化和发展的规律,更有效地进行长短期的投资决策,同样能为企业成本控制和分析等提供依据。
实际成本和估计成本只是相对而言,它们的成本构成内容可能是相同的,在尚未实际发生之前,可能是估计成本,发生后便成为实际成本,经过调整加以重新确定后的预计成本又成为估计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