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产品完工入库后怎么算入库成本
产品完工入库时,需要先计算分配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制造费用,生产成本等,
制造费用分摊可按材料消耗或人工成本或实做工时或机器工时,某产品制造费用分配率 = 该产品消耗材料 / 本期材料消耗总额。某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 = 该产品制造费用分配率 × 本期制造费用总额。
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然后做商品入库的分录,其分录为,
借:库存商品—XX商品,
贷:生产成本。
2. 原材料入库成本计算公式是什么
1.原材料的实际成本总金额为:6000+350+130=6480元,
2.运输途中合理损耗为:200*10%=20公斤
3.实际入库数量为200-20=180公斤
4.因为是合理损耗,所以实际为购进这批货物花费的升芦金额除可作为进项税扣除的增值税外,全部应算作入库成本,相当于你原来花6480元买了200公斤货物,损耗了20公斤,数量减少了,但你不能因此少付20公斤的钱,而且没有相关责任人给你承担这部分损失,所以只能分摊到入库的桥笑燃180公斤货物中去,所以实际单位成本为:
6480/180=36元,
5.相比损敏虚耗前的单位成本6480/200=32.4元,每公斤增加了成本36-32.4=3.6元。
6.你以前问过这个问题吧,这次明白了吗?
3. 产成品入库价格该如何确定
综述:
如果是购进的产品,入库的成本价,就是购进时产品的进货价格、如果是自己生产的产品,入库成本价就是:产品单价=生产成本总额(材料费+人工费+制造费)/完工入库产品的数量。
产成品的入库单一式四联,均无产品单位成本(即入库单单价)。是因为虽然工厂已经有BOM表(物料清单),但是由于制造费用(工人工资福利,车间水电费,设备折旧费,污水处理费等等)还未出来。
这四联入库单中有一联是送达财务部记账,那一联在月末成本会计即可计算出产成品单位成本(入库单单价)。但是其他三联的保管人均没有产品成本单价。这也是为了保密产品成本考量的内控管理流程作业。
产成品的出库单一式四联,除记账联由销售人员填写单价送达财务部外,其他三联均无产品单位售价(即出库单单价)。
4. 商品在购进时有损耗在入库时怎么入账,出库时呢怎么计算
你好,入库时按188袋入库。平均单价按照总价20600平均。出库按188袋出库。计算原理,商品入库成本包括合理损耗和运输费用,希望可以帮到你。
5. 入库成本是什么意思
1,如题所指入库成本,一般是指办理入库时的材料存货或产成品存货的成本价值。
2,对于采购入库的原材料、商品及低值品等存货资产,其入库成本构成一般涵括采购成本、运杂费及入库前发生的归属于该存货资产成本的相关支出。
3,对于自产产品的入库成本,通常是指产品完工入库时所作成本结转的相应生产成本。
4,以上,为不同入库情形下的入库成本的简要说明。
6. 商品库存成本怎么计算
商品库存成本=订货成本+购入成本+库存持有成本+缺货成本+物流成本。
库存成本是在整个库存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费用。包括:
(1)订货成本。
(2)购入成本,即用于购买或生产该产品所支出的费用,与购买量或生产量有关。
(3)库存持有成本,即为保持存货而发生的成本,通常指货物从入库到出库期间所发生的成本。
(4)缺货成本。
(5)物流成本,即货物从供应商处运到仓库,以及从仓库运到用户手中所需的成本,也可合并到前述的(1)与(2)中。
(6)商品入库成本是什么扩展阅读
随库存量增加而上升的费用:
(1) 资金成本。库存资源本身有价值,占用了资金。这些资金本可以用于其它活动来创造新的价值,库存使这部分资金闲置起来,造成机会损失。
(2) 仓储空间费用。要维持库存必须建造仓库、配备设备,还有供暖、照明、修理、保管等开支。这是维持仓储空间的费用。
(3) 物品变质和陈旧。在闲置过程中,物品会发生变质和陈旧,如金属生锈,药品过时,油漆褪色,鲜货变质。
(4) 税收和保险。
随库存量增加而下降的费用:
(1)订货费。订货费与发出订单活动和收货活动有关,包括评判要价、谈判、准备订单、通讯、收货检查等,它一般与订货次数有关,而与一次订多少无关。
(2)调整准备费(Setup cost)。加工零件一般需要准备图纸、工艺和工具,需要调整机床、安装工艺装备。这些活动需要的费用。如果花费一次调整准备费,多加工一些零件,则分摊在每个零件上的调整准备费就少。但扩大加工批量会增加库存。
(3)购买费和加工费。采购或加工的批量大,可能会有价格折扣。
(4)生产管理费。加工批量大,为每批工件做出安排的工作量就会少。
(5)缺货损失费。批量大则发生缺货的情况就少,缺货损失就少。
7. 材料入库的实际成本如何计算
材料入库成本包括买价(不含增值税)、运杂费、入价的税费、合理的损耗和入库前的挑选这里费用等单位实际成本是指生产单位产品而平均耗费的成本。
一般只要将总成本去除以总产量便能得到,是将总成本按不同消耗水平摊给单位产品的费用,它反映同类产品的费用水平。
拓展资料:
企业在进行材料平时核算业务中,既可以采用实际成本作价,也可采用计划成本作价。收料凭证要根据发粟价格及采购费用确定,其中能直接计入某种材料实际成本的,可以直接计入,不能直接计入的,可按一定标准在各种材料之间进行分摊。
至于发料凭证的计价,由于材料多系分批采购、分批领用,而每次实际成本又不相同,通常有先进先出法、移动平均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后进先出法等多种,企业选定某种方法后,就不能随意改动。
估计成本一般有这样几种情况:
根据经验和历史资料估算成本,如购进存货要花费买价、运杂费和仓储费等等;
没有历史资料,而根据技术资料测算的估计成本,如产品第一次投产的估计成本;
由于历史资料和技术资料细目过多,所以采用估算的办法来预计成本;
是预测、决策成本、在决策时,尽管成本并未实际发生,但根据相关的经济业务和事项,可以合理估算出可能发生的成本额。在财务会计中,估计成本往往是实际成本计算的一种手段。如计划成本和定额成本等,它们可以按成本项目分别估计,也可以按成本总额估计,通过对估计成本的调整,既能计算出实际成本,又能计算出估计成本的差异,便于成本控制、分析和考核,也简化了成本核算工作。
在管理会计中估计成本主要表现为预测和决策成本,也是机会成本的一种。这种成本可以有历史资料也可根本没有历史资料,估计的目的,是为了揭示成本变化和发展的规律,更有效地进行长短期的投资决策,同样能为企业成本控制和分析等提供依据。
8. 仓储入库成本和入库收益以及出库成本是什么意思
入库成本指的是按实际采购订单对方应该发货的数据,入库收益指的入库数量比订单多的金额,出库成本是实际出库的数据
9. 库存成本由哪些成本构成
库存成本由五部分组成,分别是:
1.货物成本(Item Cost)
货物本身的价值,分为采购成本和制造成本:
采购成本
针对于从企业外部购买的产品,其成本包含:采购价格、运输费用、关税和保险费用。
制造成本
针对于企业内部生产的产品,其成本包含:直接原料、直接人工和管理费用。
2.持有成本(Carrying Cost)
也就是获取产品后产生的相关费用,包括:
资金成本/机会成本
企业的资金用于购买或生产库存后,这些资金就无法用于其他投资,也无法从其他投资中获利。这部分的利润损失,也称作机会成本。
仓储成本
用于储存货物的仓库、负责管理库存的人工、管理和储存库存所需要用到的设备(叉车,货架等)都视为仓储成本。
风险成本
在货物储存过程中存在的报废、损坏、盗窃、过期等风险。以及预防这类风险所采取的手段,如购买保险。这类费用统称风险成本。
3.下单成本(Ordering Cost)
下单成本也分为两类:采购下单和生产下单。无论哪种订单,下单次数越多,下单成本越高。
采购订单的下单成本
主要包含管理订单、跟踪订单、催货等活动所产生的费用。
生产订单的下单成本
主要包含生产控制、设备安装和拆卸、产能损失等相关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