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安装工程中超高增加费如何计算
高层和多层建筑物按设计室外地面到檐口的不同高度,以超过部分的建筑面积计取建筑工程超高费;当建筑物中有些楼层的层高超过3.3m时,还应按每增加1m(不足1m按1m计算)计取每m2建筑工程超高费。
单层工业厂房按每m2建筑面积计算建筑工程超高费。安装工程(包括给水、排水、采暖、消防、冷冻、煤气等管道;动力、照明、防雷等管线;通风;通讯等)按超高部分建筑面积以每m2计算安装工程超高费。超高费的取费标准由各地区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1)厂房增高1米成本增加多少扩展阅读
计算
层高为上下两层楼面或楼面与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也就是一层房屋的高度。在1987年发布的《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中,明确规定了砖混结构住宅建筑层高采用的参数为:2.6米、2.7米、2.8米。
住宅的高度计量除了用“米”,还可用“层”来计算,每一层的高度在设计上有一定要求,称为层高。层高通常指下层地板面或楼板面到上层楼板面之间的距离。层高减去楼板的厚度的差,叫做净高。出于降低成本、节约建材、节约土地等考虑,一般住宅层高都在2.8米左右。
层高,从字面上理解也就是一层房屋的高度。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建设部联合发布的《住宅设计规范》的规定,层高是指“上下两层楼面或楼面与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说到层高,我们必须将其与“室内净高”予以区分。
《住宅设计规范》规定,室内净高是指“楼面或地面至上部楼板底面或吊顶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室内净高和层高的关系可以用公式来表示:层高=室内净高+楼板厚度,即层高和楼板厚度的差叫室内净高。
《商品房买卖合同》中一般是就层高进行约定,而许多买受人在交房验收时测量的是室内净高,忽视了楼板厚度,因此产生了误解。
所以说房屋的层高问题是必须要关注的一点,如果房屋的其他质量问题还可以找开发商处理修复,那层高的问题是神仙也无能为力的,除非拆了重盖。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层高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超高费
2. 请问现有厂房加建多一层,建筑成本每平大约多少
新建框架结构建筑每平米造价约2300元。加建一层的话,需要考虑原建筑加固,可能造价会适当上涨,估计2700元左右吧。
3. 如何计算建筑物超高增加费
以每增高1米(不足0.1米按0.1米计算)按相应子目的20%计算,并随高度变化按比例递增。
超高费是高层和多层(六层以上)建筑物,檐高超过20m的单层工业厂房,应计取的超出一般高度的费用。
内容包括: 人工降效费;垂直运输机械增加费及降效费;脚手架增加费;施工电梯费;安全措施增加费(不包括临街建筑的水平挡板措施费);施工用水加压费;通讯联络、建筑物垃圾清理和排污等费用。超高费分为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两类。高层和多层建筑物按设计室外地面到檐口的不同高度,以超过部分的建筑面积计取建筑工程超高费。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超高费
4. 建筑高度每增加1cm,单方造价增加多少钱
层高增加十公分房屋造价增加百分之三左右。
建安成本是房屋建筑成本和房屋设施设备安装成本的简称。建筑成本控制是工程项目全过程控制的重要环节。影响建筑成本控制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设计,建筑功能,层高与层数,建筑材料与设备标准等等。其中建筑层高与层数因素对于建安成本有着非常重要的关联因素。 概括地讲,建筑物层数(高度)对造价的影响,因建筑类型、形式和结构不同而不同。理论上如果增加一个楼层不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单位建筑面积的成本可能会降低。但是当建筑物超过一定层数时,结构形式就要改变,单位成本通常又会增加。所以在项目总体规划允许高度范围内,项目决策人掌握降低开发成本的临界点是非常关健的。
一、建筑物的层高在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前题下应尽可能降低。
在相同建筑面积的条件下,受到层高变化影响的主要项目是外墙、内墙、墙体饰面等,由于层高的增加还要由此引起相关项目的变化,如:
整体建筑高度加大其基础设计随荷载的加大而增加,外墙、内墙等垂直承重及分隔构
件的增加,垂直构件的抹灰装饰量增加;
2. 采暖、卫生、空调、电气,垂直管道及管径的增加;
3. 因空间体积加大而造成的水、暖、电、空调设备容量的增加;
4. 墙体脚手架及水、暖、电空调安装脚手架的增加;
5. 垂直构件的模板数量的增加等等,从而造成了工程总造价的增加。
据资料分析,住宅层高从3米降到2.8米,平均每套住宅综合造价可下降4%左右。平均每降低0.1米,能降低造价2%左右。这是因为层高和净高的降低可以使基础、墙体、柱、内外装修、管线、采暖等工程量减少,从而降低工程造价。一般住宅层高可控制在2.7米~2.8米。
二、根据不同性质的工程综合测算建筑层高每增加10cm,相应造成建筑造价增加2~3%左右。
但当建筑层数增加时,单位建筑面积所分摊的土地费用及外部流通空间费用将有所降低,从而使建筑物单位面积造价发生变化。因此对于地皮特别昂贵的地区,为了降低土地费用,提高建筑密度,中、高层住宅也是比较经济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