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你了解多少
在经济学定义中提过资源是稀缺的,你不可能拥有一切,所以必须做好取舍?换句话说,你每做一个选择,背后都会有放弃。你放弃的其他选项中,最高的价值,就是这个选择是机会成本?
浓缩成一句话——机会成本就是你放弃的最高价值。
教科书经常会用时间或者金钱的分配来进行举例。我们先看一个时间分配的例子。
你晚上回到家后,有两小时空闲时间。这两小时你可以有很多种选择,看电影或者读书,但因为时间有限,两种乐趣不可兼得。在这里,看书的机会成本就是看电影的乐趣,看电影的机会成本就是看书的乐趣。
如果你觉得看电影更有乐趣,就说明看书的机会成本高。成本高的事,不要选,选成本低的。从经济学的角度,哪怕你很闲,时间也一样有成本。
巴菲特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叫“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因为就算是免费的午餐,不花钱也一样花了时间,时间也有成本。
但是很不幸,国内认可时间机会成本的并不多。举个例子,养一个孩子的成本是多少?如果按照会计的算法,就看花出去的钱有多少。从出生开始,要花的钱有奶粉、尿布、服装、摇篮、玩具等;上学之后,有学费、书本费、伙食费等。把所有这些钱加在一起,看花销高低,成本大概几十万。
但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我们考虑成本,从来不是按照支出多少钱来算的,而是看放弃了多少。上面这几十万直接花出的钱,是一种放弃,所以要计入成本中。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种放弃,比如说孩子出生后,有可能家里的老人来帮忙照顾,那么老人就放弃了他们娱乐或者工作的时间。再说孩子父母,为了陪伴和教育小孩,他们减少了自己工作或者加班的时间,减少了工作晋升的机会,减少了出去游玩、娱乐的时间,牺牲掉了很多享受。
再进一步,小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会有自己的卧室,父母不会收孩子的房租。但是如果没有孩子,那么可能会把这个空房间租出去收一份租金,也有可能把它改造成书房或者影音娱乐室,获得一份享受。有了孩子之后,这个房间的价值也放弃了,这种放弃的成本也要计入。
养孩子的过程中,肯定还有很多很多的放弃。所以在经济学视角下,这种成本是非常高的。
以上是关于时间的机会成本的例子,再说一个钱的分配的例子。
在我准备读MBA之前,面临一个选择。MBA分为两种:一种是脱产班,周一到周五上课,这个时间你不能再去工作;另一种是在职班,周六、周日上课,可以一边工作一边读书。脱产班的学费是15万,在职的学费是30万。所以我们怎么衡量这两个班的成本高低呢?直接按价格来衡量吗?我们不是学会计的,所以按照经济学,我们要去衡量机会成本,去考虑自己放弃了什么。
脱产班首先放弃的是学费15万;其次要放弃工作脱产两年,就等于放弃两年的年薪。所以,当我们考虑放弃的年薪之后,就会发现,即便一个年薪只有10万的人,他读脱产班的成本也已经达到了35万,已经略微超过了在职班的学费。如果年薪更高的话,那么读脱产的成本只会大幅高于在职班。
放弃的只有这两项吗?应该还不止。越高端的工作,就越会考虑候选人的职业连贯性以及累计的工作年限。工作年限短或者是中间有断档,都属于求职过程中的瑕疵,这种瑕疵有可能让你无法进入最好的企业,而最好的企业和次好的企业之间,同样的岗位可能还会存在着10%的年薪差异。多年累积,这种损失也是巨大的。
综合以上种种,可以算出来,读脱产班的机会成本可能超过50万,对高收入的人来说,甚至超过100万。相较之下,当然是在职班便宜,所以上海的名校MBA,在职班一年能招400个人,脱产班一年只能招30来个人。
听完这两个例子,相信你大概已经有点懂什么叫机会成本了,但是这还不够。
如果我拿出四张钱,一张100元、一张50元、一张10元、一张1元,你有一个选择,可以从中选一张。这时候如果你选1元,就要放弃另外三张。另外三张中面值最大的是100元,所以你选1元的机会成本就是100元,选10元或者50元也是同理。只有选100元的时候,机会成本最低,因为你放弃的最大价值是50元,这是教科书教给我们的。
但是,现实生活中没有这么容易、清晰的选项,以下几种情况更为常见。
第一种情况:你面前有一个选项,但因为眼界问题,在你看不到的地方,还隐藏着一堆选项。
讲一个20世纪90年代贫民窟美少女的故事,女孩生在穷乡僻壤,学习不好但唱歌非常有天赋,中学老师推荐她去参加艺考,艺考的老师看到她以后,觉得她长得好看,唱歌又好听,是一个宝贵的苗子,不管是学音乐还是学表演,前途都不可限量。艺考老师告诉这个孩子,一定要报北京的学校,去改变命运。结果考完后,女孩销声匿迹,老师上门去找才发现,村长家到女孩家说了亲,彩礼收完,亲事已定。老师不忍心她放弃大好前途,反复劝说,但这家人从来没见过那种生活,在他们看来,嫁给村长家的儿子就等于荣华富贵了,站在门口就能实现理想生活,为什么要去遥远的城市呢?
故事讲完,大家心里应该会有各种感慨,记住现在这种情绪和唏嘘的感觉。因为直觉是一种感觉记忆,就像人看到黑暗,会感到很害怕,之后当你做选择的时候,如果有要唏嘘的直觉,就说明你开始有了机会成本思维的底子。
第二种情况:商业社会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洗脑,比如有商家跟你说,看这里有1元,它超级有价值,你赶快来拿,然后你就被眼前的1元吸引了,别的都忘了,这叫洗脑成功。
假如有一个物品,我们预期它会持续地涨价,每年增长10万,2020年它值50万,到2024年会值90万。那么,2020年让你花80万买,你怎么计算你的盈利和亏损呢?在商业社会中,商家会天花乱坠地给你宣传,说5年后它肯定值90万,你现在花80万买,5年后就能赚10万。如此一来,很多人真的就冲过去买了。然而我们在经济学上要算机会成本,要算放弃的东西。如果你本来能用50万买到,结果你非要花80万不可,等于你多放弃了30万,这就是亏了30万。你本来能赚40万,现在只赚10万,这就是亏损30万。
我们再回到这4张钱,前面已经说了两种情况,一是眼界问题,二是洗脑问题。
还有第三种情况:预见性的问题。
比尔·盖茨在大学期间,辍学去创办微软。我们事后当然能看到,当时他选择继续读书的机会成本,就是失去微软。去创办微软的成本,是要中断学业。我们现在知道微软很牛,所以知道失去微软的成本最高,所以不能选成本高的,退学创业是对的。然而在当时结果没发生的时候,两个选项是透明的,你根本就看不清楚每张钱到底是什么价值,所以有可能预判错误。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的机会成本是最难以让人理解的,因为它未必是真实发生的,因为你放弃的东西,往往只是一种可能性,能不能预见得到这种潜在的可能性,取决于你的想象力、预见性、规划能力,以及你的胆量和野心。
茨威格写过一本书,叫《断头王后》。这本书的主人公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王后,这个王后出身名门,一生最爱玩乐,她大修宫殿,每天举办舞会,买最奢华的衣服珠宝,花光了法国的国库。20年后,法国大革命爆发,玛丽·安托瓦内特被送上了断头台,史称“断头王后”。
茨威格写到她早年的奢侈生活时,无比感慨,写下了非常有名的一句话:“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这个价格是什么啊-机会成本。
② 时间成本是什么意思
就是在这段时间内所创造出来的价值,就是时间成本
③ 经济成本的含义是什么
经济成本是什么意思呢?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所谓的经济成本是指由于课税而使纳税人被迫改变经济行为所造成的效率损失,又叫税收无谓损失、税收超额负担或者税收扭曲成本。现代税制建立的原则之一是税收要保持中性,但征税难免会引起相对价格变化,扭曲消费者和生产者的选择,导致总产出的损失而产生经济成本,主要表现在:
(1)税收对生产方面造成的效率损失,包括降低产出水平、扭曲要素组合、 *** 经济成本资源向低效益部门流动等;
(2)税收对消费方面造成的效率损失,在理论上主要采用消费者剩余损失来度量;
(3)税收干预所导致的寻租活动的成本;
(4)因偷逃税的存在造成的经济行为扭曲
希望高顿网校的回答能帮助您解决问题,会计硕士问题欢迎提交给高顿企业知道。
高顿祝您生活愉快!
会计成本,经济成本,显成本和隐成本的含义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简单说,会计成本是按会计核算原则计算的成本;经济成本是按经济原则计算的成本。例如,营业成本,从会计角度说,是不含税金的此森握成本,增值税单独核算;从经济角度说,是含税的成本,因为税金也是企业的支出。会计成本是经济成本的基础,两者仅是角度不同,经济成本的数据采集要依靠会计成本。
显性成本是能够从报表或会计账里反映的成本,如购买的原材料成本、支付工资的成本等;隐性成本是游离于会计报表之外的成本,如人才使用上,本应用本科生,平均工资5000,而使用了研究生,平均工资8000,这3000元就是隐性成本;再如,信息失真成本(假账)也属于隐性成本。
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之间可以转换。例如材料成本是显性成本,但如果报废了还长期挂账,这部分损失,就转为隐性成本了。
个人理解,不一定正确,仅供参考吧。
会计成本,经济成本,显成本和隐成本的含义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会计成本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实际发生的一切成本。包括工资、利息、土地和房屋的租金、原材料费用、折旧等。会计成本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实际发生的一切成本。
会计成本是显性成本,它可以用货币计量,是可以在会计的账目上反映出来的。除了会计成本之外,还有另一种隐性成本,区别在于一般来说隐性成本不能直接从帐面上反映出来,因而难以精确计量。比如,机会成本就属于隐性成本。
经济成本是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二春衡者之和。
经济效率的含义是什么? 10分 经济效率,即生产要素的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经济效率的标准含义是指资源配置实现了最大的价值。
经济效率
是用时间来衡量的经济活动的效果。它用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某种经济工作的数量和质量来表示。单位时间完成的经济任务越多,经济效率就越高。反之,经济效率就越低。
什么是成本概念,成本包括哪些 基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基金是机构投资者的统称,包括信托投资基金、单位信托基金、公积金、保险基金、退休基金,各种基金会的基金。在现有的证券市森庆场上的基金,包括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具有收益性功能和增值潜能的特点。从会计角度透析,基金是一个狭义的概念,意指具有特定目的和用途的资金。因为 *** 和事业单位的出资者不要求投资回报和投资收回,但要求按法律规定或出资者的意愿把资金用在指定的用途上,而形成了基金。
我们现在说的基金通常指证券投资基金。
编辑本段证券投资基金
证券投资基金是指通过发售基金份额,将众多投资者的资金集中起来,形成独立资产,由基金托管人托管,基金管理人管理,以投资组合的方法进行证券投资的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 *** 投资方式。
证券投资基金是一种间接的证券投资方式。基金管理公司通过发行基金单位,集中投资者的资金,由基金托管人(即具有资格的银行)托管,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和运用资金,从事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投资,然后共担投资风险、分享收益。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将证券投资基金划分为不同的种类:
根据基金单位是否可增加或赎回,可分为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开放式基金不上市交易,一般通过银行申购和赎回,基金规模不固定;封闭式基金有固定的存续期,期间基金规模固定,一般在证券交易场所上市交易,投资者通过二级市场买卖基金单位。
证券投资基金在美国称为“共同基金”,英国和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称为“单位信托基金”,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则称“证券投资信托基金”等。
证券投资基金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投资于证券的 *** 投资理财方式,即通过发行基金单位,集中投资者的资金,由基金托管人托管(一般是信誉卓着的银行),由基金管理人(即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和运用资金,从事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的投资。基金投资人享受证券投资的收益,也承担因投资亏损而产生的风险。我国基金暂时都是契约型基金,是一种信托投资方式。
成本是什么意思 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人们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人力、物力和财力),其所费资源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化称之为成本。
并且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成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处于不断地变化发展之中。它有以下几方面的含义:
1.成本属于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即成本是构成商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商品生产中生产要素耗费的货币表现;
2.成本具有补偿的性质。它是为了保证企业再生产而应从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的价值;
3.成本本质上是一种价值牺牲。它作为实现一定的目的而付出资源的价值牺牲,可以是多种资源的价值牺牲,也可以是某些方面的资源价值牺牲;甚至从更广的含义看,成本是为达到一种目的而放弃另一种目的所牺牲的经济价值,在经营决策中所用的机会成本就有这种含义。
并且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成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处于不断地变化发展之中。它有以下几方面的含义:
1.成本属于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即成本是构成商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商品生产中生产要素耗费的货币表现;
2.成本具有补偿的性质。它是为了保证企业再生产而应从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的价值;
3.成本本质上是一种价值牺牲。它作为实现一定的目的而付出资源的价值牺牲,可以是多种资源的价值牺牲,也可以是某些方面的资源价值牺牲;甚至从更广的含义看,成本是为达到一种目的而放弃另一种目的所牺牲的经济价值,在经营决策中所用的机会成本就有这种含义。
会计学中、成本与费用的定义是什么 1.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耗费,如材料耗费、薪金支出、折旧费用等。成本通常可分为产品成本和劳务成本。
2.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费用通常可分为营业成本和期间费用。期间费用按其经济用途可分为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三项。
经济增值是什么意思啊? 经济增值(EVA,Economic Value Added), 又称经济利润、经济增加值,是一定时期的企业税后营业净利润(NOPAT)与投入资本的资金成本的差额。
经济附加值是基于税后营业净利润和产生这些利润所需资本投入总成本的一种企业绩效财务评价方法。公司每年创造的经济增加值等于税后净营业利润与全部资本成本之间的差额。其中资本成本包括债务资本的成本,也包括股本资本的成本。目前,以可口可乐为代表的一些世界着名跨国公司大都使用EVA指标评价企业业绩。
④ 经济学三大成本是什么
1, 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简写为MC或MPC,是每一单位新增生产的产品(或者购买的产品)带来的总成本的增量。边际成本的计算公式为MC(Q)=△TC(Q)/△Q。一般而言,随着产量的增加,总成本递减增加,从而边际成本下降,也就是说的是规模效应。
2,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指企业为从事某项经营活动而放弃另一项经营活动的机会,或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收入。另一项经营活动应取得的收益或另一种收入即为正从事的经营活动的机会成本。企业应选择实际收益大于机会成本的经营项目,从而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佳配置。
3, 沉没成本别称沉落成本、沉入成本、旁置成本,是指以往发生的与当前决策无关的费用。它表示已经发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存在形式有多种,比如时间、金钱、精力。它常用来和可变成本作比较,可变成本可以被改变,而沉没成本则不能被改变。
拓展资料
一、机会成本的特点
1,机会是可选择的项目
机会成本所指的机会必须是决策者可选择的项目,若不是决策者可选择的项目便不属于决策者的机会。例如某农民只会养猪和养鸡,那么养牛就不会是某农民的机会。
2,机会成本是有收益
放弃的机会中收益最高的项目才是机会成本,即机会成本不是放弃项目的收益总和。例如某农民只能在养猪、养鸡和养牛中择一从事,若三者的收益关系为养牛>养猪>养鸡,则养猪和养鸡的机会成本皆为养牛,而养牛的机会成本仅为养猪。
3,机会成本与资源稀缺
在稀缺性的世界中选择一种东西意味着放弃其他东西。一项选择的机会成本,也就是所放弃的物品或劳务的价值。机会成本是指在资源有限条件下,当把一定资源用于某种产品生产时所放弃的用于其他可能得到的最大收益。
二、边际成本的作用
边际成本作用就是研究成本变化规律,配合边际收入,计算边际利润。
1, 当边际收入-边际成本=边际利润>0时,方案可行。
2, 当边际收入-边际成本=边际利润<0时,方案不可行。
3, 但教材没有涉及边际收入、边际利润,这是其不足之处。
三、边际成本变化规律
边际成本的变化规律:
边际成本的变动规律与平均成本的变动规律相似,也先随产量增加而降低,达到一定规模后开始增加。只不过它达到最低时的产量比平均总成本及平均变动成本的较小,在平均总成本与平均变动成本达到最低点时,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⑤ 经济成本指的是什么
经济成本是项目的经济成本指国民经济为兴建和经营某一项目而付出的经济代价,即所投入的全部物质资源,包括政府负担的代价也包括私人所花的代价。经济成本一般包括投资成本、营运成本和外差成本。经济成本相对财务成本而言的。它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宏观性,即它反映的是宏观经济,它是站在国家的立场,至少是地区立场上来衡量由于执行某一项目而造成的国民经济收入的减少,各类资源的分配流向;国民收入的变动性,即鉴别项目的经济成本是以国民收入增减为依据,而不以货币的支付或现金流量的增减为转移,因此,各类税收、借款及其偿还、折旧、政府补贴等都不属经济成本范畴,机会成本为尺度性,即对项目的稀缺资源及(会外汇)资源的机会成本为计值尺度。
应答时间:2020-12-22,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