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公允价值和重置成本有何区别简单点,通俗点
1、定义方面。
公允价值亦称公允市价、公允价格,是熟悉市场情况的买卖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和自愿的情况下所确定的价格,或无关联的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一项资产可以被买卖或者一项负债可以被清偿的成交价格。
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
2、确定方式不同。
公允价值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负债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重置成本是资产按照现在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3、所占角度不同。
公允价值强调站在独立于企业主体的市场角度的市场价值。
重置成本强调站在某企业主体角度的投入价值。
4、时间节点不同。
公允价值要求详细的现金流量预测、终值的预计和合理的风险调整后的折现率,其微小的变化对于所推导的公允价值具有很高的敏感性。
重置成本是现在时点的成本,强调站在企业主体角度,以投入到某项资产上的价值作为重置成本。
5、计算方式不同。
公允价值的确定方式为完工产品和商品存货,按估计售价减去变现费用和合理的利润后的余额确定;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按将来可望收取的数额,以当时的实际利率折现的价值,减去估计的坏账损失及催收成本确定;原材料按现行重置成本确定。
重置成本采用的方法有直接法、功能价值法、物价指数法,计算公式为:被评估资产的价值=重置成本-累积应计损耗=重置成本-有形损耗-无形损耗(功能性损耗+经济性损耗)。
6、计量不同。
公允价值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重置成本计量则是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B. 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怎么理解区分
历史成本:原来买的时候花了多少钱
重置成本:现在再买一个需要花多少钱
可变现净值:现在把它卖了,扣除费用和交的税,剩多少钱。
现值:将它投入生产,增加的净现金流量按资金成本折现后的价值。
公充价值:熟悉交易信息的双方或多方自愿接受的价格
区别:
1、历史成本,一般购入资产均适用本计量方式。
2、重置成本,适用于盘盈资产的价值确定。
3、可变现净值,一般适用于存货减值的认定。
4、现值,适用于准则特别要求的资产价值确定,如融资租赁资产入账价值、分期付款(一般大于3年)购买资产价值、分期收款(一般大于3年)销售商品收入的确定等
5、公允价值,适用于准则特别要求的资产价值确定,如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投资者投入资产、债务重组取得的资产等。
(2)公允价值和重置成本有什么不同扩展阅读:
以上这些名词”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都和价值的具体含义有关,而价值本质究竟是什么呢?
马克思的价值理论继承和发展了古典主义尤其是亚当斯密以及大卫李嘉图的价值概念。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或抽象的人类劳动,是商品的基本因素之一。
商品的价值表明:
①商品必须具有使用价值,才会有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存在的物质承担者。
②价值是由抽象劳动而不是具体劳动形成的,具体劳动和自然物质相结合创造出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凝结在商品中才成为价值。
③价值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只有在商品交换中,通过一种商品与另一种商品的相互对等、相互交换的关系才能表现出来;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④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互相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
参考资料:网络——价值
C. 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一、定义不同
1、历史成本
又称实际成本,是指企业取得或者建造某项财产物资时实际支付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2、重置成本
又称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
3、可变现净值
又称为预期脱手价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预计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净值。
4、现值
也称折现值,是指把未来现金流量折算为基准时点的价值,用以反映投资的内在价值。
5、公允价值
即市场价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常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即脱手价格。
二、会计应用范围不同
1、历史成本
使用范围最广,会计要素在计量时一般均采用历史成本,如原材料采购入账价值、固定资产初始入账价值等。
2、重置成本
主要使用在固定资产盘盈中。
3、可变现净值
用在存货期末价值计量中
4、现值
可收回金额的确定、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测试。
5、公允价值
主要用于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公允价值模式下的投资性房地产等计量。
联系:
一般来说,历史成本可能是过去环境下某项资产或者负债的公允价值,而在当前环境下某项资产或者负债的公允价值也就是未来环境下某项资产或者负债的历史成本。
公允价值可以是重置成本,也可以是可变现净值和以公允价值为计量目的的现值,但必须同时满足公允价值的三个条件。
(3)公允价值和重置成本有什么不同扩展阅读:
可变现价值是一种交换产出价值,它与清算价值的不同在于它们得之于不同的市场条件。可变现净值是处于正常销售经营交通常有正常利润情况下的价格,而清算价格则是一种迫售价格,即按大大降低的价格出售给顾客,或通常按大大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给顾客。
可变现价值只适用于计价那些为销售而持有的资产,例如商品、特定特造口、投资以及企业经营上不再使用的机器设备等。此外,由于企业不可能将所有资产都按现行售价来计价,这就需要运用其他计价方法,而用不同的计价方法计价所加出的资产总额,缺乏解释意义。
会计实务中,除特殊项目和特殊情况外,一般不采用可变现净值这种计量属性。
D. 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有什么区别
1、历史成本
历史成本,又称为实际成本,是指为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实际支付的现金或其他等价物。
2、重置成本
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金额。
3、可变现净值
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预计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净值。
4、现值
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一种计量属性。
5、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
E. 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 这几个如何解释 有何区别
1、历史成本一般指发票金额,比较定向
2、重置成本:按照当前的市价购买该项资产的价值,适用于盘盈的固定资产,当然用当时评估出来的市价乘以盘盈资产的成新率
3、可变现净值:期末存货采用可变现净值和成本孰低计量,可变现净值=持有以备生产的存货对应的产品的市价-至完成该产品的发生的加工成本-销售产品发生的相关费用
4、现值:一般涉及到长期应收款项目时使用,按照预计未来现金流的现值作为长期应收款项的入账价值;
5、公允价值:熟悉交易双方在自愿的情况下,按照公平、公开的原则进行交易的价格。
区别,五者的区别在于应用的情况不同。
(一)历史成本,一般购入资产均适用本计量方式。
(二)重置成本,适用于盘盈资产的价值确定。
(三)可变现净值,一般适用于存货减值的认定。
(四)现值,适用于准则特别要求的资产价值确定,如融资租赁资产入账价值、分期付款(一般大于3年)购买资产价值、分期收款(一般大于3年)销售商品收入的确定等
(五)公允价值 ,适用于准则特别要求的资产价值确定,如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投资者投入资产、债务重组取得的资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