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作业成本法如何玩
扩展阅读
手机如何调出录屏工具 2025-02-07 13:46:25

作业成本法如何玩

发布时间: 2023-08-25 06:45:07

❶ 作业成本法如何计算

作业成本法计算:

1、计算作业成本分配率:

实际作业成本分配率=当期实际发生的作业成本/当期实际作业产出;

2、某产品耗用的作业成本=Σ(该产品耗用的作业量×实际作业成本分配率);

3、某产品当期发生总成本=当期投入该产品的直接成本+该产品当期耗用的各项作业成本;

作业成本是指产品的生产和交付相关的作业活动所引起的与产品生产没有直接联系的成本构成。

❷ 作业成本法例题怎么算

企业在开展作业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分步骤的实施。但不同企业的应用也有相当多的共性因素所在,我们将之归纳为作业成本管理的八大实施步骤。参见图2.在实施生产作业成本管理的过程中,注重在这八个步骤的基础上创新和灵活应用,是实现ABCM成功的关键。

(一)作业调研:了解企业的运作过程、收集作业信息

目标是详细了解企业的经营和作业过程,理清企业的成本流动次序和导致成本发生的因素,了解各个部门对成本的责任,便于设计作业以及责任控制体系。

(二)作业认定:掌握作业流程并分解归并

作业往往分散在企业的组织结构中,随着企业的规模、工艺和组织形式的不同而不同,认定作业可采用几种方法,一是绘制企业的生产流程图,将企业的各种经营过程以网络的形式表现出来,每一个流程都分解出几项作业,最后将相关或同类作业归并起来。

另一种办法是从企业现有的职能部门出发,通过调查分析,确定各个部门的作业,再加以汇总。最后一个办法是召集全体员工开会,由员工或工作组描述其所完成的工作,再进行汇总,这种办法有助于提高全体员工的参与意识,加速作业成本管理的实施,而前两种办法可以较快取得资料,准确性高,不会对员工造成干扰。

(三)成本归集:汇集和分析相关成本和成本动因

各类的资源成本在发生时,已由传统会计进行了记录,反映在应付工资、应付账款、存货等日记账中,在本步骤要找出与各项作业相关的资源成本,可以通过现有的计量指标直接进行分配,例如将材料成本归集到消耗材料的加工作业中。

也可以通过分析某一职能或某一员工的工作时间在不同作业上的分配来估计该职能部门的成本或该员工的工资如何分配到不同的作业上。而后,根据作业的类型和资源成本的性质来确定成本动因。

(四)建立成本库:按照同质的成本动因将相关的成本入库

一旦选定作业成本动因后,就可按照同质的成本动因将相关的成本归集起来。每个成本库可以归集然人工、直接材料、机器设备折旧、管理性费用等。如设备调整人员的工资、福利,调整所用的物料、工具的损耗等。

有几个成本动因,就建立几个成本库。建立不同的成本库按多个分配标准分配制造费用是作业成本计算优于传统成本计算之处。

(五) 设计模型:建立作业成本核算模型

在对企业的运作进行充分了解与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企业的作业成本核算模型,主要确定以下内容:企业资源、作业和成本对象的确定,包括他们的分类,与各个组织层次的关系,各个计算对象的责任主体,资源作业分配的成本动因,资源到作业的分配关系,作业到产品的分配关系建立。

(六)应用软件:选择/开发作业成本实施工具系统

作业成本管理中需要的比传统会计更丰富的信息,是建立在大量的计算上的。因此作业成本的实施离不开应用软件工具的支持,软件工具有助于完成复杂的核算任务,有助于对信息进行分析。作业成本软件系统提供了作业成本核算体系构造工具,可以帮助建立和管理作业成本核算体系,并完成作业成本核算。

(七)运行分析:作业成本运行和结果分析

在建立作业成本核算体系的基础上,输入具体的数据,运行作业成本法。对作业成本的计算结果进行分析与解释,如成本偏高的原因,成本构成的变化等;

(八)持续改进:开展相关改进工作以实现增值作业

对作业成本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实现持续的效果改进,如考核组织和员工,重塑企业生产经营流程,消除不增值作业,提高增值作业运行效率等等。

(2)作业成本法如何玩扩展阅读

作业成本计算是西方国家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研究、90年代以来在先进制造企业首先应用起来的一种全新的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它是以作业为核心,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所有作业,将耗用的资源成本准确地计入作业,然后选择成本动因。

将所有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它是建立在“作业”这一基本概念上的,作业是成本计算的核心 和基本对象,产品成本或服务成本是全部作业的成本总和,是实际耗用企业资源成本的终结。

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相比,作业成本法在产品成本的经济实质、经济内容、成本计算对象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并更注重成本信息对决策的有用性。它适用于弹性制造系统下适时制生产方式。生产组织中作业的可分辨性极大地增强,同时,把企业成本控制观念和控制手段也都提高到了新的高度。

这种变化要求成本信息不仅要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还要满足成本控制和生产分析的要求。当作业成本计算法将资源、作业、作业中心、制造中心等概念引入成本控制时,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作业成本计算体系。

同时,作业成本计算是一个以作业为基础的管理信息系统。它以作业为中心,而作业的划分是从产品设计开始。到物料供应,从生产工艺流程(各车间)的各个环节、质量检验、总装,到发运销售的全过程。通过对作业及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最终计算出相对真实的产品成本。

同时,通过对所有与产品相关联作业活动的追踪分析。为尽可能消除“不增值作业”,改进“增值作业”,优化“作业链”和“价值链”。增加“顾客价值”提供有用信息,促使损失、浪费减少到最低限度,提高决策、计划、控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增加企业价值的目的。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作业成本计算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作业成本

❸ 如何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控制

把成本按作业对象进行细分,可以找到影响成本的关键动因。

对关键动因进行控制,就可以控制每项作业的成本,从而控制总成本。

如:电费与耗电量相关。控制耗电量,或降低电费价格(如分时电价时可采用充分利用价格低时段耗电等),就成为控制该项成本的关键。

❹ sap 作业成本法如何在系统实现

作业成本法,英文 Activity based costing,它把资源按资源动因分配到作业或作业中心,作业成本按作业动因分配到产品。其在系统中的实现过程如下:
1 定义作业类型 (activity type),
这一步的目的是,把资源(费用)分配到各作业
常用的作业类型有,机器作业类型和人工作业类型。
2 分配作业类型到工作中心(Work center),并设置工作中心对应的成本中心(Cost center)
这一步是创建工作中心的过程。
比如,把人工作业类型和机器作业类型分配给装配工作中心,并指定其对应装配成本中心
3 制定产品工艺路线
这一步的目的是用作业类型和工作中心来描述各产品的工艺路线。
比如,产品A,在装配环节,使用的工作中心是“装配工作中心”,耗用机器工时是1小时,人工工时1.5

4 计算出作业类型的费率
作业类型费率对应的成本对象是成本中心,在计算时务必要清楚是计算某成本中心的作业费率。比如,装配成本中心的人工作业费率=装配成本中心的人工作业相关的费用/装配成本中心的人工作业的作业时间。

因为步骤2中,工作中心被指定了成本中心,所以成本中心的作业费率也就分到了工作中心上。

5产品成本评估。
有了前四步的准备工作,资源(费用)按作业分配到产品上水到渠成。产品的作业成本=产品工艺路线中的作业时间*作业费率。

❺ 作业成本法四个步骤

一.直接成本费用的归集;直接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及其它直接费用,其计算方法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一样。直接材料易于追溯到成本对象上,通常在生产成本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它计算的正确与否,对于产品成本的高低和成本的正确性有很大影响。为了加强控制、促进节约、保证费用归集的正确性,直接材料从数量到价格等各个方面,都必须按成本核算的原则和要求,认真对待。直接人工是直接用于产品生产而发生的人工费用。

二.作业的鉴定;在企业采用作业成本核算系统之前,首先要分析确定构成企业作业链的具体作业,这些作业受业务量而不是产出量的影响。作业的确定是作业成本信息系统成功运行的前提条件。作业的鉴定与划分是设计作业成本核算系统的难点与重点,作业划分得当,能确保作业成本信息系统的正确度与可操作性。

四.成本动因的确定;成本动因即为引起成本发生的因素。为各成本库确定合适的成本动因,是作业成本法成本库费用分配的关键。在通常的情况下,一个成本库有几个成本动因,有的成本动因与成本库费用之间存在弱线性相关性,有的成本动因与成本库费用之间存在着强线性关系:这一步的关键就在于为每一成本库选择一个与成本库费用存在强线性关系的成本动因。

五.成本动因费率计算;成本动因费率是指单位成本动因所引起的制造费用的数量。成本动因费率的计算用下式表示:成本动因费率=成本库费用/成本库成本动因总量

六.成本库费用的分配;计算出成本动因费率后,根据各产品消耗各成本库的成本动因数量进行成本库费用的分配,每种产品从各成本库中分配所得的费用之和,即为每种产品的费用分配额。

七.产品成本的计算;生产产品的总成本即生产产品所发生的直接成本与制造费用之和:总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