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smt怎么降低成本
扩展阅读
石油为什么要添加动力剂 2025-04-22 14:55:50
为什么虚增成本 2025-04-22 14:51:05
五金工具商店选哪个 2025-04-22 14:43:36

smt怎么降低成本

发布时间: 2023-08-25 13:13:12

❶ smt如何提高效益,品质,降低成本

其实,总体来说,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做:
1、物料的NG
2、工艺的不当
3、机器的设置不佳
4、人员的操作失误
5、工作场所的环境
找到了问题发生的根源就可以要求相关部门相关人员进行改善了。本人有多年质管、各行业的问题都类似,如有具体问题再进行探讨。

❷ 如何降低电子组装通孔焊接生产成本

电子组装焊接成本目前主要体现在后焊部分,手工焊接:需要大量的人工成本, 波峰焊焊接: 每天锡炉锡渣损耗及电费用成本也相当之高,如焊接不良或还有部分器件无法波峰焊的器件,需要手工焊接的成本,可以考虑用自动浸焊机来作业,针对双面混装的产品也无需要人工焊接另一面了,另波峰焊能焊接的产品90%浸焊机可以焊接,焊接成本且波峰焊1/10!

❸ pcba制造成本可以从哪些方面节省呢

为了让PCB的成本能够越低越好,有许多因素必须要列入考量:

1、板子的大小自然是个重点。板子越小成本就越低。部份PCB尺寸已经成为标准,只要照着尺寸做那么成本就自然会下降。

2、使用SMT会比THT来得省钱,因为PCB上的零件会更密集(也会比较小)。

3、另一方面,如果板子上的零件很密集,那么布线也必须更细,使用的设备也相对的要更高阶。同时使用的材质也要更高级,在导线设计上也必须要更小心,以免造成耗电等会对电路造成影响的问题。这些问题带来的成本,可比缩小PCB尺寸所节省的还要多。

4、层数越多成本越高,不过层数少的PCB通常会造成大小的增加。

5、钻孔需要时间,所以导孔越少越好。

6、埋孔比贯穿所有层的导孔要贵。因为埋孔必须要在接合前就先钻好洞。

7、板子上孔的大小是依照零件接脚的直径来决定。如果板子上有不同类型接脚的零件,那么因为机器不能使用同一个钻头钻所有的洞,相对的比较耗时间,也代表制造成本相对提升。

8、使用飞针式探测方式的电子测试,通常比光学方式贵。一般来说光学测试已经足够保证PCB上没有任何错误。

❹ 怎么控制电路板成本

除去人工费用,一块PCBA的成本有这么几个方面:

  1. PCB制版成本;涉及到板材,PCB层数,PCB工艺,制版数量等

  2. 元器件采购成本;涉及到购买渠道,元件是不是通用,是否有特殊元件等

  3. SMT成本;整个PCB 板SMT点位数量,是否要波峰焊,回流焊等,也是一些工艺和生产数量的因素。


所以,这些要节省成本总结起来就下面这几点:

尽量选用常用板材,正常生产工艺,提高PCB生产数量,节省PCB成本。

优化供货渠道,尽量不要选择特殊的,偏门的电子元件。

尽量全部采用贴片工艺,一次性生产大批量,从总体降低成本。

❺ 如何节约成本,增加产量

一般生产工厂进行技术革新,节约成本,增加产量的方法如下: (一)实行全员成本管理和全过程的成本控制
(二)实行成本否决
(三)提高劳动生产率
(四)节约材科的消耗
(五)控制生产损失的发生
(六)控制制造费用
(七)在降低成本措施中生产组织机构的划分 2,工厂增加产量的方法如下: 1:收尾工作的处理。
做SMT不可能做到零尾数,也就是说当结单时炉后一定有少料板,这个工作关系到很多方面,也是确保SMT生产周期的关键指标之一,在大部分的代工厂,也是个生产、计划等相关部门比较苦恼的问题之一(自己公司产品此类问题相对较好处理)
炉后控制应该从炉前做起,在结单前,必须将PCBA少料尾数板在炉前做好相关标识,提高炉后还修效率和找料时间。
补料时间应该要求PMC和资财部门配合,因为补料时间过长可能导致交期延误,客户扣款等问题的发生,所以尽量优化过程环节程序。
2:换线转程时间的控制
在换新产品前的准备时间上尽可能压缩,其中包括工程调机时间、品质确认(对料、首件、功能测试等)时间;待物料时间(资财物料、SMT备料),资料文件时间(作业指导书、ecn变更等作业产品技术资料),在各个过程控制时间,精益化转程环节各部门相关工作效率。
3:试产工作和潜在问题预防措施,质量是做出来,不是修出来的口号已经叫了N多年,但又有多少公司还在依赖炉后的烙铁手,目前有很多公司都有产前试样的流程,但能够在新产品导入上把潜在质量问题解决的公司,质量无形上了一个台阶,工艺能力也一定相对比较成熟,即使有些问题在设计、模具等其他条件上可能无法改善,那么在工艺上也要做足够的质量预防措施。
4:生产自身素质的提升,也就是先练内功,自己的操作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工作责任感,能营造追求品质、效率的氛围,当操作员把机器的嫁动率提上来了(前提是确保质量),产能难道还怕不上来,所以考验产线管理人员的团队精神建立。
5,最后说一句,所有的工作都是建立在完善的工作规范、有效的执行力度、团队工作的建立、能够合理有效安排和推动工作的优秀基层管理人员,部门领导能够较强的大局观和部门工作部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