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关于成本计价方法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最好不要用,因为原材料价值比较大 个别计价法 比较繁琐,如果每个月材料种类不多的话 可以用先进先出法资产价值比较接近市价,绝对符合新准则要求
建议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虽然比较麻烦但是比较真实
(1)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是在期末时以期初存货的数量和本期各批购入存货的数量之和作为权数,计算平均单位成本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入存货总成本)÷(期初存货数量+本期购入存货总数量)
--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无需计算单价,而是假定企业先购入的商品先出售,并根据这种假定的成本流转顺序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因此期末存货的价值为最近批次购入的商品成本。
存货计价方法对财务报表影响的比较
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对于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有完全不同的影响:
• 第一,从损益表来看,先进先出法的销售成本较低,销售毛利高。因此,在通货膨胀时期,企业采用先进先出法能够提高本期的利润。
• 第二,从资产负债表来看, 先进先出法下的期末存货成本最大。因此,采用这种方法时,企业期末资产负债表的“存货”以及“资产总额”数据最高。
• 第三,由于本期的期末存货构成下一个会计期间的期初存货,与下期的购入存货一起组成下期可供销售商品总成本。因此,如果本期期末存货越大,意味着企业下期的可供销售总成本将越大,这样就会增加下期的销售成本,减少下期的利润。 因此,先进先出法实际的效果是推迟确认销售成本。
• 第四,加权平均法作为一种平均价格法,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价格波动趋势的影响
② 木材加工企业的缴税问题与账务处理怎么做
如果你单位为其他企业提供加工业务的,按受托加工会计核算。
受托方对于收到委托方发来的用于加工的材料物资,在表外科目专设的“代管商品物稿物资”或“受托加工物资”备查簿中加以登记。备查簿的登记一般采用单式记账法,收到代管物资时,借记“受托加工物资”,退回时贷记该账户即可,无须考虑对应账户问题。备查簿只作为日后存查的备考,实际埋备领用受托加工物资进行加工时,并不考虑所领用物资的金额,其中的账户记录不计入生产成本、也不列入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项目中。受托方对于加工中实际耗用的由受托方提供的工、料、费(即所耗用的辅料、生产工人弯敬毁的工资福利费、分配的制造费用等)的处理,仍和正常的自制产品相同,应通过“生产成本”账户核算,只不过其中的成本仅考虑受托方自身的实际发生额而已。
受托加工物资制造完成,如不需入库保管,可不通过“库存商品”账户核算,直接在结转发出成本时,自“生产成本”账户的贷方转入“主营业务成本”账户的借方。
一、收到受托加工的材料时,按合同价(或不记录实际金额)登记备查簿,
借:受托加工物资-某公司(注明物资数量),领用时作相应的附注说明。
二、对于加工过程中发生的生产成本,作:
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辅助材料
应付工资
应付福利费
制造费用
三、加工完成按合同规定发给委托方时:
1、确认销售收入
借:应收账款(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不含税加工费)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2、同时结转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生产成本
3、在备查簿中将受托加工物资注销,
贷:受托加工物资-某公司(注明物资数量)
四、受托方上交税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③ 木材加工厂的成本怎么核算
因不知道你厂子规模有多大,以下为本人的愚见
1.按加工的工序分为几个车间(为了分开计算成本)
1.1
各车间的人工工资
1.2
水电费
1.3
机物料
1.4
其他
每个车间算好后,就是各车间的制造费用
2.到月末做材料出库汇总,进行盘点,包括仓库与车间
本期领用=期初+本期购入-月末在库(如果货先到,没有发票按暂估入库,下月冲回)
车间:根据各车间的完成程度折算在产品上成品的百分比(用来在产品与完成品之间分配制造费,木材加工厂只乎都是材料一次性投入那么材料金额在在产品与完成品为间进行平均分配就可以了。
3.料工费都有型散高了接下来就可以算本月成本了。
以上
如果就一道工序,做好收发料单据(圆木举例),一个月个料钱就确定下来,再看看发生了多少制造费用,设一个盘点日比如28号,在这一天,让车间盘点所有的在产品数量,仓库的原材料数量,确定发出材料金额.
月初原材在库56万,本期购入120万(有发票与没有发票的都算在内,没有发票应计入假入库,下个月冲回,如果下个月还没来发票,继续暂估),本期结存60万(28日当天盘点结果),那么本期领料金额=56+120-60=116万(本月发出金额)
如果你们领料当天领当天的,在28日领料时,下班前计算一下,车间没有加工的原木是多少,退回到仓库(只是走一下账),这样领的料不就都用了吗,就算没加工成完成品,也成木卜尺板了.也就是说,车间没有在库的圆木.
本月28日盘点(每个班组盘点各自的已加工木板,因为没有圆木了,这个时候就不要生产了)在产品为2000件(在库木板折合成完成品数量),完成品为8000件
假入本月工人工资10万,各种修理费20万共计30万期初车间制造费用金额为50000元,车间原材料(加工成木板的料)200000.同时假设2000个在产品完成程度只有65%的话(视情况而定但标准定下要就要统一执行下去)2000*65%=1300个,也就是说2000件所含的加工费相关于1300件完成品所耗用的金额
30万/(1300+8000)=32.26
在产品分配的制造费用=32.26*1300+=41938
完成品分配的制造费用=50000+300000-41938=308062
先分配料钱:假如就一种料木材(辅料不算)
116万/(2000+8000)=116元
在产品料钱=116*2000=232000元
完成品料钱=200000+1160000-232000=1128000元
因为在产品所用原材料与完成品几乎一样,料是一次性投入的.
本月完产成品的金额=308062+1128000=1436062元
本月在产品的金额=41938+232000=273938元
期初完成品数量
1000个,金额180000元,本期入库
8000个
1436062
本月销售7500个销售成本为=7000*(180000+1436062)/(1000+8000)=1256937元
那么1256937元就是本月发生的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成本不是关健,关健在于怎么算出掘脊完成品成本,算完成品成本的关健在于怎么能够合计计算出在库品的金额.算出在产品的金额主要在于怎么把料费合理的分配下去.
如果你们老板有能力开来一些发票计入制造费用,但是要每个月下来要合理,比如把料定在65%其余是35%制造费用,
就按照这个模式算下来就行,一个月生产1000000的货(生产成本)其中料占650000,制造费用占350000,不要乎高乎低的,这样账面上看起来不好看,同时65%与35%你一定要去同行业是调查,不然弄的你家的比例太高没有可比性,也不好看.
最后哥们能不能追加点分呀,我花了很长时间写这个东东
④ 家具厂适合用哪种成本计算方法
如果是大型家具公司,自己研发品牌生产家具,因为每个系列的家具都是大批量生产,建议采取品种法,以所生产家具的不同系列的品种作为成本核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成本。
若是代工,根据订单代为小批量的制作家具,建议采取分批法,以产品的批别作为产品成本核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成本。具体流程如下:
第一步:计算木材的实际耗用数量
计算公式:
上月在产品数量+本月出库木材数量—本月在产品数量=本月实际耗用数量
将仓库本月各种木材的实际出库数量加上下料厂各种木材上月在产品数量减去下料厂本月各种木材在产品数量得出本月各种木材的实际消耗数量;
第二步:计算产品净材积
用BOM表上本月生产的各种系列、各种型号产品的净材积,按照不同木材分别累计,得出一个本月产品所使用各种木材的累计净材积;
第三步:计算各种木材实际利用率
用各种木材本月实际消耗数量除以本月产品所耗用各种木材的累计净材积,得出本月各种木材实际的利用率;
第四步:用本月产品所用各种木材的净材积乘以本月各种木材实际的利用率,得出本月各种产品所使用的实际木材数量,再乘以本月所使用木材的单价,最终得出本月各种产品的实际木材成本。
2、五金、包装材料:
第一步:计算实际耗用数量
用本月仓库实际出库的五金、包装材料数量加上车间上月五金、包装材料的在产品成本减去本月车间五金、包装材料的在产品成本,得出本月五金、包装材料的实际耗用数量;
第二步:计算标准系数合计数
将BOM表上所标明的本月各种产品的五金、包装材料标准系数累计得出本月各种产品的五金、包装材料的标准系数合计数;
第三步:计算实际耗用率
用本月五金、包装材料的实际耗用数量除以本月各种产品的五金、包装材料的标准系数合计数,得出本月五金、包装材料的实际耗用率;
第四步:计算五金、包材的实际成本
用本月五金、包装材料的实际耗用率乘以本月各种产品的标准系数和生产数量,最终得出本月各种产品所耗用的五金、包装材料的实际成本。
3、油漆:
由于在BOM表上没有油漆的标准系数,需要技术部、车间的油漆班长技术人员、生管部等相关部门结合实际,确定出各种产品所耗用油漆的标准系数,再用计算五金、包装材料的方法计算得出本月所生产各种产品油漆的实际成本。
二、人员工资:
成本管理小组有各种产品每个部件的单位成本,直接用本月生产的各种产品部件之和累计数加上零工、维修工本月工资单的合计数计算得出本月的工资成本。
三、制造费用:用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总金额除以本月各种产品的零部件之和得出制造费用分配率,再乘以各种产品的部件数量得出各种产品的实际制造费用
⑤ 木材加工厂的成本怎么核算
原木单价除以出材率+人工 电费 场地 烘干 叉车 装车
⑥ 请教从事木业的会计前辈~对于木材加工行业的成本核算流程的指导。
不是书上那么简单,你不可能每月从保管生产部门得到那些断料重量、烘干数量、短条、长接条、毛板,成板等数量,如果你能得到他们产成品分规格等级的加工入库数就算好的了,更不说副产品数。所以你只能按计划比例去进行成本核算,年终必须盘点调整。
成本项目按料工费设置,即原材料(只指原木)、职工薪酬、制造费用设置,制造费用按你的需要设置项目。
成本计算按产成品规格等级的体积,原木耗用比重及加权平均单价计算原木成本,按料工费比例,根据已计算的原木成本计算工费成本,从而计算各规格等级的单位成本。
⑦ 木材生产成本如何计算
在森林采运企业范围内生产木材所发生的全部费用。又称木材工厂成本。它是木材产品价值的一部分,反映生产消费水平。木材生产成本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指标。是补偿木材生产耗费的尺度;制订木材价格和计算利润的基础;衡量、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手段;进行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
木材生产成本构成
中国木材生产成本不包括林木资源费,只是由森林采伐和木材运输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费用构成。根据管理的需要,生产费用通常是按费用的经济性质、经济用途、记入成本核算对象的方法与产量变化的关系来分类。①生产费用按经济性质分,称为生产费用要素。一般分为:外购材料、外购燃料、外购动力、工资、提取的职工福利基金(工资附加费)、折旧费、提取的大修理基金、利息支出、其他支出。这种分类,便于认识不同经济性质的费用在成本中的作用和计算净产值。②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称为成本项目。一般分为:木材收购价和林价、材料、燃料和动力、工资、提取的职工福利基金、委托生产费、生产准备费、生产设备修理费、车间经费、企业管理费、道路延伸费(中国1987年前称更新改造费,含道路延伸费和折旧费)。这种分类,便于寻找降低成本的具体途径。上述两种分类是基本分类,是计划、控制、核算、分析成本的基础。生产费用要素和成本项目的划分以及各个要素和项目的具体内容,中国对不同林区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规定。③按计入成本核算对象的方法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直接费用,是指可以直接计入某一成本核算对象的费用。间接费用,是需要采取适当分配方法在若干成本核算对象之间进行分配的共同性费用。④按生产费用与产量变化关系分为变动费用和固定费用。变动费用,是其费用总额随产量增减而增减的费用。固定费用,是其费用总额相对稳定,不随产量增减而增减的费用。区分变动费用和固定费用是盈亏平衡分析(亦称量本利分析)的基础。此外,为了便于计划、核算、控制和分析,通常将木材生产成本按生产阶段分解为伐区成本、运材成本和贮木场成本,也可以按工序分解。
木材生产成本水平的影响因素
除同工农业生产具有性质相同的影响因素(如技术先进性,技术装备程度,劳动生产率水平,材料、能源消耗水平,经营管理水平)外,还有自己的特殊因素。这些特殊因素与木材生产的作业条件和作业方式密切相关。在作业条件因素中,对木材生产成本影响最大的有:①林木资源状况(树种组成、单位面积蓄积量、平均单株材积);②立地条件(坡度、地被物、土质、岩石状况);③集运材距离及集运材道路状况;④气象因子(风、雨、雪、温度)及季节。在作业方式中,主要是采伐方式、集材方式、运材方式,以及采、集、运、贮的衔接方式。正确认识这些因素对木材生产成本的影响方向和程度,对合理组织木材生产,寻求降低木材生产成本的途径,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