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医院成本核算会计
1.核算模式。通常,医院在核算工作中,实行一级、二级或三级成本核算模式。一级核算是以医院为核算对象,医疗机构的全部核算工作一律在财会部门进行,核算内容为医院总成本,用于反映医院医疗业务和药品经营的收支情况和经济管理水平。二级核算是以科室为核算对象,核算内容为科室各类消耗支出,用于求得科室总成本,找出科室经营问题的症结所在,同时,它也是医疗项目成本核算和病种成本核算的基础。三级成本核算是以医疗项目或病种为核算对象,在科室成本核算的基础上,科学地归集和分配项目成本和病种成本。
2.成本归集。成本归集是成本核算的重点和难点。归集所依据的标准与成本核算结果有密切关系。在医疗成本核算中通常用以下归集方法:(1)办公费、劳务费、业务费和材料费按实际发生数计算。(2)固定资产折旧费直接影响医疗成本,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折旧标准,各医院作法各异。常用的折旧方法有:①直线折旧法:将固定资产价值按其使用年限平均计入各个时期医疗成本。该方法比较适用于房屋、图书、一般设备等折旧。②加速折旧法:是指每期折旧数额,在使用初期计提的多,后期计提的少,相对加快折旧速度的一种方法。包括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加速折旧法适用于中等价值而折旧年限短的设备。③单位工时数法:是指固定资产的原值在使用寿命期间规定完成的工作总量,按工作时数平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适用于固定资产在各个期间的使用程度很不均衡而且使用磨损特别大的情况。如大型医疗设备CT、ECT等。各医院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折旧方法。
3.间接成本分摊。所谓间接成本就是指发生在管理部门和职能科室不能直接计入到某个科室的费用,如行政、后勤部门的人员以及公用支出,离退休人员的工资等。在进行核算时,首先我们应尽量采用一些方法使它变成直接成本,因为直接成本科室都能认可。其次,寻找一套科学合理的分摊方法也很关键。如按人头、项目、科室病人占用床日和科室占用房屋面积等分摊。不管采用哪种方法,都应结合实际情况,尽可能做到“公平、公正、科学、合理”以及核算的可操作性。
‘贰’ 医疗成本费用率公式
医疗成本费用率 =成本费用总额(营业成本、期间费用)/营业收入×100%。
1、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2、其中:成本费用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如果能够获得其他业务支出数据的,还应当包括其他业务支出数据。
3、如果无法获得其他业务支出数据的,计算公式也可以变为: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营业利润-其他业务利润))×100%。
确认成本费用应考虑两个问题:一是成本费用与收入的关系;二是成本费用的归属期。具体来说,确认成本费用的标准有以下几种:
①按其与收入的直接联系确认成本费用。如果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与取得本期收入有直接联系,就应确认为本期的成本费用。
例如,已销商品的成本是为了取得收入而直接发生的耗费,应在取得收入的期间确认为成本费用;又如,为了推销商品发生的送货费用,也与取得收入直接相关,也应在取得收入的期间确认为成本费用。
②按一定的分配方式确认成本费用。如果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与取得收入没有直接联系,但能够为若干个会计期间带来效益,则应采用一定的分配方式,分别确认为各期的成本费用。例如,管理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的成本,需要采用一定的折旧方法,分别确认为各期的折旧费用。
‘叁’ 医院:百元收入的成本是如何计算的
(医疗业务成本+管理费用)/医疗收入×100
总成本/总收入*100%
成本费用的百元收入的成本费,就是以收入百元为一个单位的成本费用。你可以以一百元收入中需要多少成本贰用去计算,也就是全部收入中的成本费用缩小为每百元的单位成本费用。这是一种常用的收入单位成本计算方法。
主营业务收入成本率计算公式:
主营业务收入成本率=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100%
主营业务成本是指公司生产和销售与主营业务有关的产品或服务所必须投入的直接成本,主要包括原材御厅带料、人工成本(工资)和固定资产折旧等。"主营业务成本"用于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或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而发生的实际成本。
(3)医院临床科室成本收入怎么测算扩展阅读:
(一)月末,企业应根据本月销售各种商品、提供的各种劳务等实际成本,计算应结转的主营业务成本,借伏庆记本科目,贷记“库存商品”、“劳务成本”科目。
采用计划成本或售价核算库存商品的,平时的营业成本按计划成本或售价结转,月末,还应结转本月销售商品应分摊的产品成本差异或商品进销差价。
企业以库存商品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情况下)或债务重组,应按照该用于交换或抵债的库存商品的账面余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库存商品”科目。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二)企业本期发生的销售退回,一般可以直接从本月的销售商品数量中减去,也可以单独计算本月销售退回商品成本,借记“库存商品”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三)根据建造合同准则确认合同收入时,按应确认的合同费用,借记本科目,按应确认的合同收入,贷记“主营镇芦业务收入”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工程施工——合同毛利”科目。
合同完工时,还应按相关建造合同已计提的预计损失准备,借记“存货跌价准备——合同预计损失准备”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期末,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肆’ 如何做好护理成本测算
护理成本核算是护理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将医院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一定的对象进行分配和归集,以计算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其中在核算护理成本时,退休和退职人员的工资、病人医疗欠款及减免部分,还有医疗事故赔偿等,不应列入成本。
1、护理成本核算的作用:
(1) 成本核算是 降低医疗护理成本的有效途径
(2) 成本核算是制定合理价格的基础
(3) 成本核算是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的基础
(4) 护理成本核算是衡量护理服务效益的标尺
(5) 护理成本核算也是护理价值评价的基础
2、方法有:、
项目法(fee-for-service) 项目法是以护理项目为对象,归集费用与分配费用来核算成本的方法,项目法与护理费有直接联系。
床日成本核算(per day service method/per diem) 是护理费用的核算包含在平均的床日成本中,护理成本与住院时间直接相关。
相对严重度测算法 (relative intensity measures) 用于ICU病人的成本
病人分类法(patient classification systems) 是以病人分类系统为基础测算护理需求或工作量的成本核算方法。根据病人的病情程度判定护理需要,计算护理点数及护理时数,确定护理成本和收费标准。
病种分类法(diagnosis—related group DRG) 是以病种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与分配费用,计算出每一病种所需护理照顾成本的方法。
综合法即计算机辅助法,结合病人分类系统及DRG分类,应用计算机技术建立相应护理需求的标准,实施护理,来决定某组病人的护理成本。
3、护理成本核算的系统化管理:
a.建立护理成本核算体系 将患者的评估分类、护理人员的调配排班与成本核算结合起来,对护理器材,护理费用、护理人力成本、供应物品、护理收入及综合成本进行分析管理,使护理成本核算逐渐从医疗成本中分离出来。
b.护理成本核算构成要素 成本的构成、分类可根据不同的特点将护理项目成本的构成归纳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即:人员的费用,材料消耗,设备折旧及维修;间接成本即业务费、管理费及教育经费。
4、护理成本核算思路:
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与树立成本价值观念并重包括树立成本价值观念,强化经济管理意识和准确记录收费项目,科学合理收费坚持护理质量第一与降低医疗护理费用并重,具体是控制成本,减少浪费加强成本核算与坚持社会效益最高并重包含提供优价服务,提高社会效益和建立奖惩制度,自觉实施成本核算
具体的核算方法是:护理服务总成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 其中,直接成本与护理时间和工资有关,间接成本包括:管理成本,作业成本,如暖气、电、房屋费用等,为了公平起见,将间接成本平均分摊给每个病人。 护理单项成本核算公式:
护理人力成本A=(月平均工资/每月工时)×耗用工时(小时)
护理设备折旧金额B=(月折旧金额/月使用时间) ×使用时间(小时)
护理用材料C=材料含税单价×用量 作业费用D=(A+B+C)/(1-G)× G(其中G=15~25%)
行政管理费E=( A+B+C+D)×(3~5)% 教学研究及社会费用F=( A+B+C+D ) ×5%
成本总计= A+B+C+D +E+F 合理收费标准=成本合计×1.25
案例分析-某医院实施护理成本核算的具体做法
对基础护理过程中的三个项目:口腔护理,预防褥疮,更换床单。
基本核算方法:分别对150名一级护理病人进行更换床单、口腔护理、预防褥疮护理进行计时,取平均值。分例成本:人力成本、管理费用、洗涤费用、折旧费、护理材料费。随机抽取两名护士,一次性平均操作费,护理材料成本(护理项目所用),管理成本(人力费、办公费、水电费、设备费等),洗涤费用,折旧费。
计算方法:
1)人力成本=[护理人员的总年薪/(工作日×日工作时间)] ×一次平均操作时间(分钟) 2)材料成本(护理材料费,洗涤费用,设备折旧费)
3)管理费用=(人员费用+材料费用) ×20% (管理人员人力费、办公费、房屋费、水电费、供应室人力费及设备维护费,以20%计算。)
‘伍’ 我以前没有从事过医院的财务工作,有关科室成本核算和全成本核算搞不明白。能否有个例子说明一下。
用什么样的分摊方法,比如公式是什么?
将管理费用向临床服务类、医疗技术类和医疗辅助类科室分摊,分摊参数可采用人员比例、内部服务量、工作量等。
例如:临床服务类、医疗技术类和医疗辅助类科室各有人员30、20、5人,管理费用5000元,采用人员比例分摊
临床服务类 = 30 / (30+20+5)= 0.55
医疗技术类 = 20 / (30+20+5)= 0.36
医疗辅助类科室 = 5 / (30+20+5)= 0.09
分摊的管理费用
临床服务类 = 5000 ×0.55 = 2727.27 元
医疗技术类 = 5000×0.36 = 1818.18 元
医疗辅助类科室 =5000×0.09 = 454.55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