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一亩蔬菜种植成本
蔬菜 种植 需要一定的成本,那么一亩蔬菜种植成本有多少呢?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一亩蔬菜种植成本,希望对您有用。
一亩蔬菜种植成本
一般的每亩地的蔬菜大棚骨架需要5500元左右,为了节省造价及延长大棚的使用时间,比较经济的建造大棚的 方法 是,用菱镁大棚骨架以及塑料纸;如此一来既降低了建设成本,也便于日常的使用维护。这样的大棚可以使用5年,每年只需要更换塑料纸就可以了。每亩每年蔬菜种苗、农药、肥料等成本大约为700元,土地租用费每年800元左右。
结合以上的计算,大棚蔬菜种植成本为,每亩地初期的投入为7000元左右,蔬菜大棚以5年的使用期算,每亩地每年的均摊成本为2500元左右。
大棚蔬菜种植利润可以达到150%-250%,每年可以出2-3季的蔬菜,如果是种植一般的蔬菜,1-2季的蔬菜基本就可以回收初期的建造及大棚蔬菜管理成本,这样第一年就可以实现盈利,平均利润为100%-150%;以后的年份每年的成本就是换些塑料纸。
蔬菜种植技术
(一)整地:蔬菜生长所需要的各种养分基本上是靠土壤提供,所以选择的土壤必需具有适宜的肥力,并能不间断的提供给水分、养分、空气及适当的温度,能够保证各个生育阶段的要求。蔬菜种植是一种集约型农业,要求精耕细作程度高,所以要对土壤进行翻、松、碎、混、压、平等到 措施 ,做到耕作细作,耕层深厚,疏松透气、热量适中,使土壤疏松,增强吸水及透水性,对改良土壤。
(二)播种:露地育苗在播种后要盖上覆盖物如草木灰、草、松毛等便于保证土壤湿度,同时,由于空气对流及阳光直射,蒸发作用强,所以前期要勤浇水,待出苗后才逐渐减少浇水次数;而地膜育苗则播种后畦面一次性浇透水,盖上覆盖物,然后在盖膜,待出苗完全后去掉覆盖物,在晴天10-17时去掉薄膜进行降温炼苗,择日移栽。
(三)定植:把育好的幼苗从苗床移栽到大田或栽培床上。结合耕作施入大量的腐熟有机肥,人粪尿,通过耕翻整地作基肥,利于幼苗早期生长发育。如果施用未腐熟有机肥料,往往由于分解过程中产生高温或土壤溶液浓度过高而造成“烧根”或诱导“地蛆”等地下害虫危害作物根部
(四)施肥:蔬菜生长迅速,复种指数高、需肥量较大。但不同蔬菜对肥料需求取决于作物、品种、根系吸收能力、产量高低、生长期长短、生长速度以及环境条件等。凡根系发达、入土深、侧根多、根毛发达蔬菜品种能从土壤中吸收较多养分,对肥料吸收及需要量大,反之则少。
(五)灌溉、排水:蔬菜的需水量远比 其它 作物多,在蔬菜生长发育的一生中,不同生育时期对水分需求量也不相同。苗期根系小,吸水量不多,但对土壤湿度要求严格,既要保证足够水分,又要适当控制,以利根系健壮生长,防止徒长。一般进入旺盛生长期则需要大量水分。各种蔬菜对水分的要求受其吸收水分的能力和对水分消耗量的多少而定。大体看,凡根系强大、能较大地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的蔬菜抗旱力强。而叶面积较大,组织柔嫩,蒸腾作用旺盛的则抗旱力弱。
(六)病害防治:蔬菜的一生最易受到病虫害的威胁,始终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主要的病害有霜霉病:受病部位叶片正面呈不规则病斑,背面潮湿时能看到白霜状霉,花感病时成绿色,此病在高湿低温下较易流行,倒伏变黄萎蔫而死;软腐病:从伤口开始感病,初期呈浸润半透明状,以后扩大为明显的水渍状,表皮下陷上面有白色细菌溢浓,病部除了维管束组织外全部腐烂,呈粘滑软腐状有恶臭;病毒病 主要表现为花叶、明脉,心叶扭曲,严重时植株矮缩、不结球、不结实,主要由蚜虫带毒传播。防治方法选用无病种子或种子用50%多菌灵粉剂、70%甲基托布津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4%;适期播种、合理密植,避开作物感病期选用抗病品种,消除田间病残株,减少病原菌。
(七)虫害防治:蔬菜害地下部分有葱蝇、蛴螬、蝼蛄、地老虎;为害地上部分有菜粉蝶、夜蛾类、蚜虫、菜叶蜂、蜗牛、红蜘蛛、粘虫等。防治方法上采用:适时翻耕晒田,消灭田间杂草,病残株,使用腐熟有机肥料,合理轮作,选用抗虫品种。药剂防治:地下害虫药剂防治多采用拌种、药剂沟施、浇根、毒土法等,选用药剂有40%辛硫磷,用量为每亩300-400毫升。地上部分害虫多采用喷雾法,选用药剂有功夫、速灭杀丁等,用量为600-800倍液。
大棚蔬菜种植方法
一、选地点:这个选地点非常重要,这也是大棚蔬菜种植得前提条件,比如:
a.要选在空气质量好的地方,
b.最好选在河边,这样方便浇灌,
c.要选择在平原地带种植大棚蔬菜。
二、选大棚塑料:这个对大棚蔬菜种植的影响也非常大,学过化学的都知道,塑料是聚乙烯或聚氯乙烯组成的,这些成分越多对大棚蔬菜的影响就越大,这样对人体也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要选择质量高的大棚塑料,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大棚塑料,另外大棚塑料的透光度也非常重要,透光度直接影响大棚蔬菜的生长。
三、选肥料:肥料是大棚蔬菜生长的根本,正如:人要吃饭一样,如果你吃的不好,那么你的身体就没那些吃的好的人健康,大棚蔬菜也一样,如果没有肥料,大棚蔬菜也不会生长。
四、施肥:在不同的情况下,在不同的时间段施用不同的肥料,这样有利于大棚蔬菜的生长。
五、大棚蔬菜施用二氧化碳技术:学过生物的都知道,植物会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这会大大增进植物的生长,大棚蔬菜也不例外,要时常给大棚内注入二氧化碳,但要注意注入的量,量太少要影响光合作用,量太多大棚蔬菜无法进行呼吸作用。
六、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得其它细节:比如:要控制好大棚塑料内的温度,要控制大棚蔬菜的密度,种植不同大棚蔬菜相应的环境也要变过,所以我们应该根据你所种植的大棚蔬菜作相应的调整。
Ⅱ 湖北鑫希望生态农业黄精种植一亩地的成本大概多少
黄精种植一亩地的成本大概950元。
黄精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选择湿润、阴蔽、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土壤疏松、浇灌方便的地块种植,忌连作。前茬种植黄精和育苗的地块不能作为育苗田。在选好的地块上翻耕25至30厘米,整平耙细;开排水沟,沟宽30厘米;做宽1.5米、深20厘米的高畦,畦面整平、压实。每亩施腐熟的农家肥1000千克或商品有机肥50千克、复合肥25千克。
移栽方法
获得种栽后尽快栽种,越早越好,9月至翌年3月中旬均可栽种(移栽应在幼苗倒苗后、出苗前)。按行株距25厘米×17厘米开沟种植,沟深10厘米,种栽用多菌灵800倍液和生根粉溶液浸泡10分钟或用生石灰粉拌匀,稍晾干后摆放在沟内并覆土5至8厘米。移栽后需浇1次定根水。
田间管理
覆盖:黄精种栽下种后要覆盖一层秸秆或树叶、干草之类的覆盖物,一方面可以保墒,另一方面可以保温,使其在发芽前生根。
锄草松土:出苗后应及时松土除草,保持畦面无杂草。锄草时间一般在出苗期(苗高5至10厘米)、开花前期(4月中下旬),种植第一年需锄3次草,2年以后则无需锄草,只需将长势旺的杂草拔掉。
追肥:在基肥充足的情况下,一般可不追肥。若未施基肥或基肥较少的情况下,可结合中耕除草进行追肥。第1次在黄精出苗时(3月中旬)结合灌水施提苗肥,第2次在5月上旬施促花肥。
灌溉排水:5月花期黄精需水量较多,如遇干早,土壤墒情较差时,应及时在畦沟放水渗透或喷灌,禁止大水漫灌。8至10月是黄精地下部分迅速生长时期,如遇连阴雨天气,土壤出现积水时,应及时排水。
打顶控旺:打顶时间为展叶期,在黄精展叶8至10节时进行打顶。选晴天上午6时至10时,通过手掐的方法摘除顶芽。
采收加工
黄精采收过早,产量还未形成;采收过晚,则密度过大,养分竞争激烈,影响黄精生长。用种子繁殖的黄精3至4年可以收获,非种子繁殖的黄精1至2年可以收获。可在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后到第二年春天发芽前采收。采收的黄精洗净除去须根、残茎,洗净泥土,去掉烂疤,蒸透,晒干或烘干。
黄精冬天保暖方法
相对来说黄精是不怕冷的,所以也不用太注重保暖,只要在天气比较冷的时候,给它盖一层透明的塑料薄膜就行,也可以使用秸秆进行覆盖保暖。要注意的是,等到了春天,就要将覆盖的东西给拿掉了。有些人会在比较大的花盆里少量种植,若是家庭养殖的话,可以将盆栽搬到室内,也有不错的保暖作用。
1、浇水: 冬季浇水的时候一定要少,可以5至7天给它浇一回水,只要让栽培的土壤有微微的湿度就行。
2、施肥:在进入冬季前要施肥一次肥,可用磷肥、农家肥或者是饼肥。在施肥之后要适当的松松土, 黄精就会更好的吸收养分。
Ⅲ 3000亩的农业产业园机械化设备大概需要多少钱或者说用机械化农业生产,每亩农机装备成本是多少
我是南方从事农业机械管理工作的,以江南地区的土地和种植作物情况
如果种植水稻和小麦,并实行全程机械化作业,大致需配套以下机具,为方便计算,价格取中间价格:
1、大中型拖拉机(50马力以上)3台,每台 7万元,每台需另配套 犁、旋耕机、播种机(小麦播种用)、开沟机(小麦用) ,配套机具每套 2万元,计27万元;
2、水稻种子发芽器 2台,每台 3万元,计6万元;
3、育秧流水线 2套,每套 1.5万元,床土粉碎机 2台,每台 5000元左右,共计 4万元;
4、秧盘(硬盘) 3万只,每只6元,计18万元,每亩需20只秧盘,3000亩需进行两轮育秧,每轮1500亩。
5、育秧钢架大棚 3000平方米,每平方米25元左右,计7.5万元;
6、挖掘机 1台 (选配),用于育秧床土的挖掘,可选,一般小型农用机20万元左右;
7、高速四轮乘坐式插秧机 4 台,每台10万元,计40万元;
8、担架式喷雾机 8台,每台3000元左右,及2.4万元,植保用;
9、半喂入稻麦联合收割机(中小型) 3台,如果选用 久保田或洋马品牌,每台25万元,计75万元;
10、粮食烘干机 4 台,每台单批烘干能力12吨以上,每台12万元左右(国产),计48万元;
11、运输机械,可用拖拉机配套的挂车,价格比较低,但长途运输不佳,也可配备5吨左右的汽车,价格 10万元左右
12、机库、育秧房和烘干房,共需 600平方米以上,以钢架房为例,每平方米造价500元左右,需30万元,硬化场地2000平方米,每平方米80元左右,计16万元,建房所需土地平整费用视土地情况来定,暂不予统计,该项小计 46万元。
合计:300万元 左右
因考虑到季节、天气、机械故障等因素,以上所需机械均有适当余量,机械价格各地因适用机具的不同,可能会稍有偏差,仅供参考。
部分小型农具未予统计。。。。。
以上大部分农业机械均享有 30%左右的农业机械购置补贴,部分机械在部分地区,补贴比例可高达70%。
Ⅳ 一亩地种玉米多少成本算人工
一亩土地的流转费用就超过1000元,再加上种子、肥料、人工、机械等花销,种植成本一年下来至少要1800元。算下来一亩地的赚头不过500元上下。中央出台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意见,这让不少种粮农民眼前一亮。
其中提到,新增补贴向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倾斜、优先安排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措施,重点扶持粮食规模化生产。另外,还要通过合理引导土地流转价格,以降低粮食生产成本,稳定粮食种植面积。
(4)农业最大成本是多少扩展阅读:
在兴安盟扎赉特旗好力保镇五道河子村的田地里,到处可见农民忙碌的身影和穿梭往返的一体化播种覆膜机。随着播种机缓缓驶过平整的地垄,铺设滴管、播撒种子、覆土覆膜全部一次完成。然而,看着这样的播种程序,让人很难想象得到,这片土地里种植的竟是水稻。
水稻要高产,离不开水,但在如今扎赉特旗的水稻家族中有一个不一样的兄弟,它就是旱作水稻。面对连年干旱、水资源匮乏等不利因素,2016年开始,扎赉特旗积极探索创新,引进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节水高产高效栽培旱作水稻种植技术。
试种的200亩水稻就获得了亩产500公斤、亩纯收入800元至1000元的效益。“玉米的投入,水稻的收入。”这是扎赉特旗五道河子农牧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杜文义对旱作水稻的评价。
Ⅳ 种植一亩地大豆需要多少成本
成本:买肥今年平均每亩需要, 底化肥在150元左右,微肥在20左右各种药在15元左右,种子在30-50就差不多, 不是自己的加上租地钱一亩地要是好地在400元左右。亩收益:现在国产大豆的市场价格每公斤3。7元,按照单位亩产160公斤来算,每亩毛收入不足600元,扣除成本只怕所剩无几了。 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作为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实行价补分离。去年目标价格定在4800元每吨,折算下来,农民每亩地的收入接近800元。大豆市场前景:国产大豆出油少,而来自美国、巴西的进口大豆以高油转基因品种为主,主要用来榨油,高出油率和价格相对低廉,很快占领了中国市场。 一桶5升装的转基因大豆油,比传统大豆油大约便宜10-40元。尤其容易受到一般中国家庭,特别是小饭馆、小吃摊的青睐。不过,今年农业部明确提出“调减玉米,增加大豆”的结构调整思路,这也是国家层面落实农业领域供给侧改革的一项举措。
Ⅵ 在现在的农村去种100亩玉米,要多少成本
这个问题有意思。玉米是我国种植面积非常大的一种粮食作物,同样它也是重要的饲料作物之一,对了,还是玉米油的原料哟。
种100亩玉米有多少成本?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您,100亩地的玉米成本至少6万元以上,这是您的机械力量比较强的前提之下。100亩地的玉米,必然会涉及到流转土地的流转金,也可以叫做租地的费用。在我们东北玉米田租赁大概在300-400元/亩左右吧,这个是固定的投入,不能省略的。
所以,把这些加起来就是您每亩地的种植成本,每亩地至少需要640-780元左右的样子。其中地租的差异较大,还有一点您的机械力量也是影响成本的重要因素。因此,种植100亩玉米大概需要6.4-7.8万元左右的成本。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Ⅶ 种一亩姜的成本是多少
一、生姜的种植情况
生姜种植对土壤、气候和湿度等环境要求较高,为保证本地白姜的特有品质,生产方式仍保持着传统的手工作业,土地实行轮作。目前XX市每年生姜的种植面积一般保持在3000多亩,亩产一般在1500公斤左右。生产的组织形式主要以家庭生产为主,其中天门镇的种植面积和产量最大,占全市的70﹪以上,大通镇的种植面积和产量虽较小,但其大院村的佘家大院生姜因久负盛名,售价最高。
二、生姜种植的成本、收益情况
生姜种植的成本情况
生姜的种植成本每亩约为7006.50元,其中物质成本3206.50元,人工成本3800元。物质成本主要包括:种子费1760元;化肥费226.50元;农家肥费320元;农药费40元;农膜费250元;机械作业费390元;工具材料费220元。
生姜种植的收益情况
近年生姜的地头收购价平均在8元/公斤左右,亩产值12000元,净利润4993.50元。其中大通镇大院村生姜的地头收购价可达20元/公斤,但其亩产只有1250公斤左右,其亩产值在25000元左右,净利润可达17993.50元。
通过对该市生姜种植的成本收益情况看,无论是久负盛名的佘家大院生姜,还是天门镇的生姜,都为姜农们带来了不错的收益。【生姜种植成本收益调查报告】生姜种植成本收益调查报告。生姜种植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方式,相对其他农产品种植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作为该市的特色产业,生姜的种植和加工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和积极扶持,扩大生产规模,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三、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调查中成本调查人员也发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严重阻碍了生姜产业的发展。
(一)生姜的种植面积未能有效扩大
生姜种植作为XX市农民增收的有效方式,本应积极推广,但实际种植面积近年来却没有明显增长,除了市场因素外,一是对生姜的生长环境缺乏科学的检测和分析。主要是对影响生姜品质的因素研究不足,对生姜种植的土壤、水质、气候等环境因素缺乏科学的检测和分析,未总结出一套保持优良品质的科学的生姜种植方法,不利于生姜种植的大面积推广。二是姜病防治仍是一大难题。在调查中,不少姜农反映瘟姜、虫姜、锈姜等姜病时常发生,严重影响了生姜的产量。尽管市县农业科技部门几经研究防治,均难以奏效,因而加大了生姜种植的风险,影响了农民种植生姜的积极性。三是生姜的种植技术没有大的突破。从成本中即可看出,在全部的7006.50元成本中,人工成本为3800元,占54.24%,机械化作业390元,只占全部成本的5.57%。生产技术的落后严重阻碍了生姜种植的产业化发展。
(二)本地生姜与外地生姜相比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近年大量外地生姜涌入XX市,对该市生姜市场形成较大冲击。外地生姜虽然品质不如本地生姜,但普遍具有亩产高、成本低的特点,据了解,山东等地的生姜亩产甚至可达5000多公斤。【生姜种植成本收益调查报告】文章生姜种植成本收益调查报告出自http://www.gkstk.com/article/1428809773291.html,转载请保留此链接!。XX市生姜种植仍以家庭为单位,沿袭着传统的精耕细作,小面积种植为主,造成了该市生姜种植产业化低、产量小、生产成本下降空间有限等症结。落后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使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导致本地生姜在#from 本文来自高考资源网http://www.gkstk.com end#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三)生姜加工对生姜种植的拉动作用有限
目前XX市注册的生姜加工企业14家,年销售收入2000多万元,年加工原姜100万公斤左右,占全市生姜产量的22%。加工企业规模小,技术落后,产品单一,主要以腌制姜为主,新产品开发能力不足,无法形成市场效应和规模效应,对生姜种植的产量和价格拉动作用有限。
(四)生姜的销售渠道有限,销售市场单一,销售价格提升缓慢
近年XX市的生姜产量维持在450万公斤左右,其中留种75万公斤,占全部产量的16.67%;加工企业收购100万公斤左右,占产量的22.22%;农民自己简单加工出售约50万公斤,占11.11%;其余50%约225万公斤全部由农民自主出售。目前姜农的销售渠道主要集中在农贸市场,销售市场主要局限在铜陵本地,销售价格近年来提升缓慢,在外地生姜的冲击下甚至有下降的趋势。“卖姜难”已严重影响了姜农的生产积极性。
四、发展生姜产业的建议
(一)加大科技投入,扩大生姜种植面积
XX市生姜种植已有2000多年历史,在漫长的种植历史中尽管总结出了许多有益和独特的经验,但传统的种植方式和生产模式难以形成生姜种植的产业化发展,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加大科技投入,促进生姜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1.加大对高品质生姜生产环境的研究,促进生姜种植在全市大范围推广,发挥铜陵白姜的品牌效应,为更多农民创造增收途径;
2.加大对生姜病虫害防治的研究,农业科技部门应集中力量,早日攻克长期困扰姜农的姜病难题,为生姜种植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3.加大对农业生产新技术的研究,在生姜种植中逐步实现以科学代替经验,以机械代替人力,为生姜种植的产业化、集约化创造条件。
(二)大力培育生姜生产加工的龙头企业
在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中,龙头企业的作用至关重要。目前XX市现有生姜加工企业规模小,技术落后,产品单一且附加值小,产品研发能力和市场拓展能力低,对生姜产业的发展影响有限。因此,培育生姜加工的龙头企业显得尤为迫切。
1. 龙头企业的培育有利于新产品的研发。目前铜陵生姜加工企业的主要产品仍是传统的腌制姜,不仅附加值低,而且市场容量小。功能性产品研发的落后不仅体现不出铜陵白姜的品质优势,反而凸显了成本高的劣势。【生姜种植成本收益调查报告】各类报告http://www.gkstk.com/article/baogao.htm。而通过培育龙头企业,可以形成强大的资金实力和产品研发能力,打造品牌优势,研发出保健食品、休闲食品等高附加值产品,更好地发挥铜陵白姜的品质优势。
2. 龙头企业的培育有利于市场拓展。通过培育龙头企业,让企业充分利用品牌管理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突破本地市场的局限,积极开拓国内甚至国际市场,形成以市场带动加工,以加工拉动种植的良性发展新局面。
(三)建立完善的产业组织形式
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充分发挥市生姜协会在产业组织重塑中的协调作用和铜陵白姜文化园的产业示范作用;建立农户间的专业合作组织以及合作组织和企业的组织机制。
1.在企业和农户之间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需求定生产的生产决策机制和生产协作机制,提高生产的目的性和有效性,避免盲目性。
2.在农户与农户之间建立专业的生产合作组织,改变过去生姜种植以家庭和个人为主的“单兵作战”模式,建立品牌、技术等资源的共享模式,建立生产、销售和品质管理的标准化模式,充分发挥“集团作战”的优势。
生姜的种植和加工是XX市的一项特色产业,为农民带来了极大收益。但从我们成本调查中发现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需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产业整合,建立起一个以新产品为拳头、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以农户的横向联合为依托的产业格局,促进产业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Ⅷ 种植一亩地玉米的成本是多少
随着秋收接近尾声,不少农户开始计算上茬作物的收益,在小帮手高产交流群,一些玉米种植户算了一笔帐,从种植成本到收益,详细内容大家一起来看:
群友一:玉米种子60元,播种20元,化肥140元,农药40元,收割70元,灭茬30元,浇水30元,不含人工费用,一亩地的种植成本为390元。今年亩产900斤左右,目前当地的价格为1.06元/斤,总收益为954元,净利润为564元。
群友二:种植一亩地玉米,种子50元,化肥130元,农药30元,播种30元,收80元,粉碎秸秆40元,总成本为360元,今年亩产量1100斤,每斤1.04元,总收益为1144元,净利润为784元。
群友三:玉米种子60元、播种20元、肥料180元、除草10元、三遍药约40元、收割100元,合计410元,不含人工费用。产量800斤左右,价格1.05元/斤,总收益为840元,除去成本,净利润剩余430元。
从以上三个群友发的内容来看,不同区域,不同的种植方式,所花费的成本有差别,而管理不同,产量上相差也比较大,另外一点,今年的玉米价格同期相比前几年来说,每斤上涨了1-2毛钱,提高了农户的种植收益,如果和去年相比,此时的玉米价格,基本上在0.9元/斤居多,一亩地总收益减少了100-200元。
除此之外,上述都是不加地租的账单,如果加上地租,根据区域性不同、水源是否便利等条件,租金也有高有低,一年500元/亩已经算较低的价格,对于一些较好的位置,租金能达到800-900元/亩,如果加上地租的费用,上述所计算的净利润基本无剩余,甚至还是负数。
这种情况下,有人会问,既然如此,为何还有人去承包地种植玉米呢?
对于租地的朋友来说,都明白一个道理,如果是种植粮食作物的情况下,一年种植2季,只能挣一季的钱,比如种植玉米和小麦,一亩地一年可能只能挣小麦的利润,或者是玉米的利润,如果当年产量高,价格高的情况下,利润相对高一些,如果遇到极端的天气,或者价格较低的年份,够本已经算好的结果。
既然承包土地利润不大,还存在一定的风险,为何还有人去承包土地种植呢?
关于这个问题,原因有很多,小帮手认识了一些承包土地的种田大户,和他们聊天中得知,虽然一亩地每年的利润不多,可能只有400-500元,但是,种植面积越大,这个数值就多了,并且,当种植面积较大后,种植成本会略有下降,同时,还能申请一些农业补贴,整体来说,还是比外出打工要好一些,还比较自由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