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如何分析不良质量成本
扩展阅读
公司业务成本怎么算 2025-02-05 21:38:51

如何分析不良质量成本

发布时间: 2023-09-06 03:22:51

❶ 质量成本分析的方法

质量成本效益分析就是通过分析质量成本与有关指标的关系,以便从一个侧面大体反映质量经营的状况及其对质量经济效益的影响,借以说明企业进行质量成本核算和管理、开发质量成本的重要性。具体指标如下:
产值质量成本率=质量成本总额÷企业总产值×100%
销售收入质量成本率=质量成本总额÷销售收入总额×100%
销售利润质量成本率=质量成本总额÷销售利润总额×100%
产品成本质量成本率=质量成本总额÷产品成本总额×100%
质量成本利润率=销售利润总额÷质量成本总额×100%
推行质量成本后故障成本降低率=(推行前故障成本-推行后故障成本)÷推行前故障成本×100%
推行质量成本后废品损失降低率=(推行前废品净损失-推行后废品净损失)÷推行前废品净损失×100% 质量成本本身并不能向管理部门提供足够的资料,以使它与其经营成本同样得到重视,因此必须通过一些基数与质量成本对比,从不同角度说明经营情况。这些基数有;工时基数、成本基数、销售基数和单位基数。它们的计算公式如下:
工时基数=内部故障成本÷直接工时
成本技术=总损失成本÷制造成本
销售技术=总质量成本÷净销售额
单位基数=试验和检验费用÷产品数量
上述公式必须对其进行期初预测数与实际执行数的对比分析,才能反映发展趋势。应该注意,只有保持质量基数的一致性才能成为一种好方法。如受到以下因素影响时必须对其进行调整:由于自动化代替直接工时;由于使用代用材料、方法或工艺,使制造成本有了变化;毛利、售价、运费和市场需要的变化;产品组成的变化;上述公式中分子的时间尺度不同于分母的时间尺度时。比较趋势时,必须考虑和了解这些因素。

❷ 简述质量成本和分析的内容有哪些

质量成本和分析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

一、预防成本--用于预防不合格品与故障所需的各项费用。

a、 实施各类策划所需的费用、包括:体系策划、产品实现策划;

b、产品(工艺)设计评审、验证、确认费用;

c、工序能力研究费用;

d、 质量审核费用;

e、 质量情报费用;

f、 培训费用;

g、 质量改进费用。

二、鉴定成本--用于评估产品是否满足规定要求所需各项费用。

a、检验费用;

b、监测装置的费用;

c、破坏性试验的工件成本、耗材及劳务费。

三、内部损失成本--产品出厂前因不满足要求而支付的费用。

a、 废品损失;

b、返工损失;

c、复检费用;

d、停工损失;

e、质量故障处理费;

f、 质量降级损失。

四、外部损失成本--产品出厂后因不满足要求,导致索赔、修理、更换或信誉损失而支付的费用。

a、索赔费用;

b、 退货损失;

c、保修费用;

d、降价损失;

e、处理质量异议的工资、交通费;

f、信誉损失。

❸ 质量成本怎么进行分析,有什么意义

质量成本主要是由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缺陷成本和外部缺陷成本四种所构成。先面对这四种成本进行一些分析。
1、预防成本。当产品质量或服务质量及其可靠性提高时,预防成本通常是增加的。因为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通常需要更多的时间、努力和资金等的投入,这包括流程设计费用、产品设计费用、人员培训费用等。
2、鉴定成本。当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及其可靠性提高时,鉴定成本通常会降低。质量鉴定可以帮助管理人员发现质量问题的所在,从而可以立即采取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保证质量能够持续得到改善,从而减少质量问题带来的成本。例如在日本企业中,每名员工都不放过任何一个已发现的质量问题,绝对不让有质量问题的加工零件进入生产线的下一工位。这种做法有利于企业迅速发现质量问题,并找到引起质量问题的根源所在,这是一种降低质量管理中鉴定成本的有效方法。
3、内部缺陷成本。当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及其可靠性提高时,内部缺陷成本会降低。有很多预防措施可以用来减少不合格品的产生,从而也就降低了材料报废、再加工、延期交货、设备故障、库存积压等带来的成本。
4、外部缺陷成本。同内部缺陷成本一样,当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及其可靠性提高时,外部缺陷成本会降低。质量及可靠性的提高,不仅会减少售后保修费用,保持市场份额,而且还会避免由于产品或服务质量低劣而导致的人身损害,环境污染等重大事故的发生。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预防措施上进行一定投入使质量得到提高,对于一个组织来说,是很有益的。当然,这也取决于管理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在质量和可靠性上。例如,如果公司希望通过更好的产品设计和流程设计来提高质量水平,而不是通过解决原有产品设计和流程设计中的质量问题来提高质量,则生产管理人员要做的主要工作则是在产品的质量、反应时间和灵活性等竞争因素上下功夫,以期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在这种情况下,有关质量的其它成本的减少并不能弥补预防成本的增加。所以,管理人员通常不得不提高产品或服务的价格,从而采取以质量取胜而不是以价格取胜的生产运作策略。一辆奔驰车比一量伏特车贵,四星级宾馆的住宿费比普通旅馆的住宿费高就是这个道理。
一般来说,如果管理人员提高了质量可靠性水平,则由此增加的预防成本就会较高。但是与此同时,由于质量提高而使各种浪费减少所带来的收益也是巨大的。这就是众多公司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来提高产品质量或服务质量的原因所在。
质量成本分析的意义和内容:
质量成本的分析,就是通过分析产品质量与成本升降因素及其对经济效益影响程度的分析。在实际工作中,质量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浪费,不能使企业获得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必然控求最佳质量水平和最佳成本水平。为了使企业产品质量和成本达到最佳质量水平,就应围绕企业经营目标分析企业内外各种影响因素。从原则上讲,最佳质量水平是要达到必要功能与成本耗费的最佳结合。从这个意义上说,计算质量成本不是目的,其目的在于进行质量成本分析及其效果。
外部的影响因素主要的是购买者考虑产品性能、可靠性、维修性与产品价格之间的关系。内部影响因素就是考虑提高质量与为此所消耗的费用之间的关系。

❹ 关于不合格质量成本

不合格质量成本即CoPQ, 主要分为
内部失败成本:公司内部因为物料制造、仓储、搬运等品质上失败所产生的成本费用。
外部失败成本:公司外部因顾客抱怨、退货等品质上失败所产生的成本费用。
5. 内部失败成本
5.1. 报废
5.1.1. 成本说明
经加工后因品质不良而无法修理之半成品或成品之制造成本(但须扣除剩余价值之金额)。
5.1.2. 计算来源
1) 因正常加工必须损耗之材料不列计。
2) 非因作业不良所产生者不列计。
5.2. 重新加工
5.2.1. 成本说明
品管检查未达到品质标准,需重新加工所引起之工时及材料等费用。
5.2.2. 计算来源
1) 修理人员之工资。
2) 批退处理人员之工时。
3) 修理所损耗之零件材料。
5.3. 闲置时间损失
5.3.1. 成本说明
因品质问题导致停线所损失之直接工时及制造费用。
5.3.2. 计算来源
由生管提供、依工资率、费用率及人数列计。
5.4. 其他费用
5.4.1. 成本说明
1) 进料不良之损失。
2) 处理品质不良矫正工程之费用。
3) 重新检验费用。
4) 失败分析费用。
5) 降为次级品之损失。
5.5. 计算来源
1) 依实际发生之费用列计。
2) 由品管部及生技部提供。
6. 外部失败成本
6.1. 服务材料支出成本
6.1.1. 成本说明
1) 保证期间内免费更换零件材料。
2) 因其他原因未能收费之零件成本。
6.1.2. 计算来源
由业务部提供资料,依实际发生之费用列计。
6.2. 抱怨处理损失
6.2.1. 成本说明
因顾客抱怨而引起之费用,如工时、差旅费、邮电费等。
6.2.2. 计算来源
1) 依实际发生之费用列计。
2) 由品管部及业务部提供。
6.3. 折让损失
6.3.1. 成本说明
1) 因品质欠佳而折价出售之损失(例如库存过久导致内部折卖或廉价出售)。
2) 因品质欠佳所造成之客户的索赔损失。
6.3.2. 计算来源
由业务部、制造部提供。
6.4. 逾期交货赔偿
6.4.1. 成本说明
因品质不良而延迟交货所付之赔偿金。
6.4.2. 计算来源
1) 依实际发生之金额列计。
2) 由财务部提供。
6.5. 新品交换损失
6.5.1. 成本说明
产品售出后,因顾客不满退回交换之损失。
6.5.2. 计算来源
搬运工时、整新、修理工时及材料费等依据发生额填列。
6.6. 服务费用
6.6.1. 成本说明
保证期间内免费服务之工时、交通费、设备费。
6.6.2. 计算来源
依本公司规定费率、计件支付之金额填列。
6.7. 其他费用
6.7.1. 成本说明
1) 派往各地支援服务之损失。
2) 因售后品质不良引起之损失(商誉损失等)。
6.7.2. 计算来源
1) 工作人员之差旅费、工时费用依实际发生列计。
2) 订货生产因品质不良而取消订单者,依损失列计。

❺ 汽车制造企业不良质量成本率

不良质量成本(COPQ)是指由于质量不良而造成的成本损失,或者说是由于我们没有“第一次就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而额外付出的成本。由于质量不良而造成的成本损失是十分惊人的,遗憾的是这部分成本往往不为人们所知。

不良质量成本应等于内部损失成本与外部损失成本之和。质量成本是质量管理中的重要环节。质量成本的定义是为了确保产品(或服务)满足规 定要求的费用以及没有满足规定要求引起损失,是企业生产总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说的简单点,就是为了保证产品满足顾客的要求所必需要花的钱的总和以及因为产品不合格导致所有的损失的费用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