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作业成本是以什么为核心的
扩展阅读
胰岛素用一月费用多少 2025-02-05 19:30:04
101中石油分校生源怎么样 2025-02-05 19:26:06

作业成本是以什么为核心的

发布时间: 2023-09-06 19:13:07

① 作业成本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作业成本是在农业会计成本核算中,按种植农作物的作业项目(如耕地、播种、收割、脱粒、排灌等)计算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内容是指以作业量为成本分配基础,以作业为成本计算基本对象,旨在为企业作业管理提供更为相关、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的成本计算方法。

核算要素体系

了解和掌握ABCM的核算要素是掌握生产作业成本管理知识的基础。为开展作业成本管理,构筑作业成本核算模型,就需要对作业成本进行计算。作业成本管理涉及的四大核算要素是:资源、作业、成本对象、成本动因。其中资源、作业和成本对象是成本的承担者,是可分配对象,在企业中资源、作业和成本对象往往具有比较复杂的关系;成本动因则是导致生产中成本发生变化的因素,只要能导致成本发生变化,就是成本动因。参见图1.

(一)资源

资源作为一个概念外延非常广泛,涵盖了企业所有价值载体,包括物料、能源、设备、资金和人工等。但在作业成本管理中的资源,实质上是指为了产出作业或产品而进行的费用支出,换言之,资源就是指各项费用总体。作为分配对象的资源就是消耗的费用,或可以理解为每一笔费用。资源如果直接面向作业和成本对象分配,就是传统成本法的直接材料。

(二)作业

作业是指在一个组织内为了某一目的而进行的耗费资源的工作。作业是作业成本管理的核心要素。根据企业业务的层次和范围,可将作业分为以下四类:单位作业、批别作业、产品作业和支持作业:

(1)单位作业:使单位产品或服务受益的作业,它对资源的消耗量往往与产品的产量或销量成正比。常见的作业如加工零件、每件产品进行的检验等;

(2)批别作业:使一批产品受益的作业,作业的成本与产品的批次数量成正比。常见的如设备调试、生产准备等;

(3)产品作业:使某种产品的每个单位都受益的作业。例如零件数控代码编制、产品工艺设计作业等;

(4)支持作业:为维持企业正常生产,而使所有产品都受益的作业,作业的成本与产品数量无相关关系。例如厂房维修、管理作业等。通常认为前三个类别以外的所有作业均是支持作业。

(三)成本对象

成本对象是企业需要计量成本的对象。根据企业的需要,可以把每一个生产批作为成本对象,也可以把一个品种作为成本对象。在顾客组合管理等新的管理工具中,需要计算出每个顾客的利润,以此确定目标顾客群体,这里的每个顾客就是成本对象。

成本对象可以分为市场类成本对象和生产类成本对象。市场类成本对象的确定主要是按照不同的市场渠道不同的顾客确定的成本对象,他主要衡量不同渠道和顾客带来的实际收益,核算结果主要用于市场决策,并支持企业的产品决策。生产类成本对象是在企业内部的成本对象,包括各种产品和半成品,用于计量企业内部的生产成果。

(四)成本动因

成本动因,指的是解释发生成本的作业的特性的计量指标,反映作业所耗用的成本或其他作业所耗用的作业量。成本动因可分为三类:交易性成本动因、延续性成本动因和精确性成本动因。

(1)交易性成本动因,计量作业发生的频率,例如设备调整次数、定单数目等。当所有的产出物对作业的要求基本一致时,可选择交易性成本动因,以家电制造企业为例,安排一次某型号冰箱生产或处理同一型号产品订货,所需要的时间和精力与生产了多少产品或订货的数量无关。

(2)延续性成本动因,它反映完成某一作业所需要的时间。如果不同数量的产品所要求的作业消耗的资源显着不同时,则应采用更为准确的计量标准。例如,工艺流程简单的产品每次所进行的设备调整时间较短,而工艺流程复杂的产品所需要的设备调整时间较长,如果以设备调整次数为成本动因的话,则可能导致作业成本计算的不实,此时以设备调整所需要的时间为成本动因更为合适。

(3)精确性成本动因,即直接计算每次执行每项作业所消耗资源的成本。在每单位时间里进行设备调整消耗的人力、技术、资源等存在显着差异的情况下,则可能需要采用精确性成本动因,直接计算作业所消耗资源的成本。

以上为[ 作业成本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的所有答案,如果你想要学习更多这方面的的知识,欢迎大家前往环球青藤教育官网!

环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作业成本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② 作业成本法在成本计算方面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主要要解决2个问题,一作业成本的计算(分配)过程,二作业的控制过程。

进而以作业量为基础分配间接费用的成本计算方法。 作业成本法起源于美国,首先由科 作业量两个方面进行。这是一种更加科学的成本控制方法。ABC法可以在我国一部

使计算出来的产品(服务)成本更准确真实。 作业是成本计算的核心和基本对象,产品成本或服务成本是全部作业的成本总和,是实际耗用企业资源成本的终结。作业成本法在精

作业成本法的学者,他分别在1954年的《收益的会计概念》、1971年的《作业成本计算 而是一种流量。 3、要较好地解决成本计算和分配问题,成本计算的对象就应该是作业,而

成本管理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在我国应用中存在问题的分析,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以 目标成本法的核心工作是制定目标成本,目标成本的预测是企业实行成本目标管理的中心

成本法都是有效进行成本管理的方法,笔者在这里拟将两者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比较。 从而降低成本,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企业产品成本过高的问题 。 通过对成本标杆法及标准

主要要解决2个问题,一作业成本的计算(分配)过程,二作业的控制过程。

③ 什么是作业成本法(概念、基本原理)

概念:作业成本法又称ABC成本法,BC成本法是根据事物的经济 、技术等方面的主要特征,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统计、排列和分析,抓住主要矛盾,分清重点与一般,从而有区别地采取管理方式的一种定量管理方法。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是:

  1. “成本对象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作业成本法把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包括期间费用)作为产品(服务)消耗作业的成本同等地对待,拓宽了成本的计算范围,使计算出来的产品(服务)成本更准确真实。

  2. 作业是成本计算的核心和基本对象,产品成本或服务成本是全部作业的成本总和,是实际耗用企业资源成本的终结。

  3. 作业成本法在精确成本信息,改善经营过程,为资源决策、产品定价及组合决策提供完善的信息等方面,都受到了广泛的赞誉。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先进的公司已经实施作业成本法以改善原有的会计系统,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④ 作业成本法设计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作业是成本计算的核心和基本对象
成本法是基于活动的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是按照现行的会计制度,依据一定的规范计算材料费、人工费、管理费、缺或财务费等的一种核算方法。这种管理法有时不能反映出所从事的活动与世陆成本之间的直接联系。而ABC成本法相当于一个滤镜,它对原来的成本方法做了重新调伏返伍整,使得人们能够看到成本的消耗和所从事工作之间的直接联系,这样人们可以分析哪些成本投入是有效的,哪些成本投入是无效的。
作业成本法主要关注生产运作过程,加强运作管理,关注具体活动及相应的成本,同时强化基于活动的成本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