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组装公司怎么分摊人工成本
扩展阅读
标价格什么数字好 2025-02-05 10:32:05
钢材价格要怎么算 2025-02-05 10:29:55

组装公司怎么分摊人工成本

发布时间: 2023-09-10 06:36:45

㈠ 制造费用应该怎样分摊到产品里面去呢

1、首先应将制造费用转平:借-生产成本,贷-制造费用。

2、根据当月完工产品入库及在产品的情况,进行分配。

举例:本月生产了1000件,发生制造费用200,管理费用20,直接材料300,计件工人工资共600,请问如何分摊成本?

解决方法: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800,贷:制造费用,200,制造费用-直接人工,600,借:生产成本-直接材料,300,贷:存货原材料,300。

产品完工,把上面发生的生产成本都结转过来。

借:库存商品,1100,贷:生产成本,1100。然后卖多少就把库存商品结转主营业务成本就可以了。

(1)组装公司怎么分摊人工成本扩展阅读:

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

1、工时比例,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是按各种产品所耗生产工人工时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对于这种分配方法,查账人员应检查企业是否有真实正确的工时记录。

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的生产工人实际工时数*制造费用分配率

2、工资比例,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是按照计入各种产品成本的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

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的生产工人实际工资额*制造费用分配率

3、机器工时比例,这一方法适用于生产机械化程度较高的产品,因为这类产品的机器设备使用、维修费用大小与机器运转的时间有密切联系。采用这一方法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具备各种产品所耗机器工时的完整的原始记录。

查账人员审查采用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分配制造费用的账务时,应首先对被查企业机械化程度及机器工时记录等情况进行核实,查明该企业是否适用这种分配方法,然后,再复核数字计算的正确性。该方法的计算程序、原理与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基本相同。

4、年度计划分配率,采用这种方法,不论各月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多少,每月各种产品成本中的制造费用都是按年度计划确定的计划分配率分配。年度内如果发现全年制造费用的实际数和产品的实际产量与计划数发生较大的差额,应及时调整计划分配率。

这种方法适用于季节性的生产企业,因为在季节性生产企业中,每月发生制造费用相差不大,但淡季和旺季的产量悬殊却很大,如果按实际费用分配,各月单位产品成本中的制造费用将随之忽高忽低,不便于进行成本分析。

㈡ 制造费用、人工分配方法

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一般有按生产工人工资、按生产工人工时、按机器工时、按耗用原材料的数量或成本、按直接成本(原材料、燃料、动力、生产工人工资及应提取的福利费之和)、按产品产量等进行分配。具体采用哪种分配方法,由企业自行决定。分配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你单位采用什么分配方法都没说,怎么分配呀?

人工按耗用原材料的成本分配:总原材料合计=35499.54+4212.32+3134.04+34478.92+27431.82=104756.64

A产品分摊的人工费用=4800*35499.54/104756.64=1626.61
B产品分摊的人工费用=4800*4212.32/104756.64=193.01
C产品分摊的人工费用=4800*3134.04/104756.64=143.60
D产品分摊的人工费用=4800*34478.92/104756.64=1579.84
E产品分摊的人工费用=4800*27431.82/104756.64=1256.94

制造费用也按耗用原材料的成本分配:总原材料合计=35499.54+4212.32+3134.04+34478.92+27431.82=104756.64

A产品分摊的制造费用=11000*35499.54/104756.64=3727.63
B产品分摊的制造费用=11000*4212.32/104756.64=442.32
C产品分摊的制造费用=11000*3134.04/104756.64=329.09
D产品分摊的制造费用=11000*34478.92/104756.64=3620.47
E产品分摊的制造费用=11000*27431.82/104756.64=2880.49

㈢ 人工费用和管理费用如何在产品成本中分摊

企业的工资核算主要是通过“应付职工薪酬”账户进行。按照规定,凡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生产工人工资费用,应直接记入“生产成本”的直接人工项目。实行计件工资的企业,计件工资应按照规定直接计入有关的成本计算对象中去。如果企业生产多种产品,生产工人工资则应采用适当方法在各产品之间分配。工资费用的分配标准一般有按实际工时比例分配和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等,其计算公式如下:
某产品应负担的工资费用=该产品的实际(或定额)工时×工资费用分配率
工资费用分配率=生产工人工资总额/各产品的实际工时(或定额)之和
基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应记入“制造费用”账户;辅助生产车间人员的工资,应记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的工资,则应记入“管理费用”账户。
在实际工作中,人工费用是通过编制“工资费用分配汇总表”进行分配,并据以进行账务处理。
【例】某工业公司2008年1月份的生产工人费用为4 662元,按照生产工时比例分配:甲产品生产工时为6 990小时,乙产品生产工时为4 665小时。

㈣ 制造费用的分摊依据

分配标准

(1)直接人工工时,各受益对象所耗的生产工人工时数,可以是实际工时,也可以是定额工时;

(2)直接人工成本,各受益对象所发生的直接人工成本数;

(3)机器工时,各受益对象所消耗的机器工时数,可以是实际工时,也可以是定额工时;

(4)直接材料成本或数量,各受益对象所耗用的直接材料成本或数量;

(5)直接成本,各受益对象所耗用的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之和;

(6)标准产量,将各产品实际产量换算成标准产量,以各产品的标准产量数作为分配标准。

为了能及时分配制造费用,尽早提供本期成本信息,以及解决季节性生产企业制造费用负担水平波动的问题,企业可采用计划分配率的方法配制造费用。

(4)组装公司怎么分摊人工成本扩展阅读:

分配方法

工时比例

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是按各种产品所耗生产工人工时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对于这种分配方法,查账人员应检查企业是否有真实正确的工时记录。

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的生产工人实际工时数*制造费用分配率

工资比例

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是按照计入各种产品成本的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采用这一方法的前提是各种产品生产机械化的程度应该大致相同,否则机械化程度低的产品所用工资费用多,负担的制造费用也要多,而机械化程度高的产品则负担的制造费用较少,从而影响费用分配的合理性。

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的生产工人实际工资额*制造费用分配率

机器工时比例

这一方法适用于生产机械化程度较高的产品,因为这类产品的机器设备使用、维修费用大小与机器运转的时间有密切联系。采用这一方法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具备各种产品所耗机器工时的完整的原始记录。

查账人员审查采用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分配制造费用的账务时,应首先对被查企业机械化程度及机器工时记录等情况进行核实,查明该企业是否适用这种分配方法,然后,再复核数字计算的正确性。该方法的计算程序、原理与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基本相同。

㈤ 人工成本怎么算

人工成本是指企业为了完成生产经营活动,而支出的直接与员工劳动力相关的成本。一般来说,人工成本包括工资、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等项目。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计算人工成本的方法:


唯键

㈥ 人工费该怎样分摊

若需要核算每个工程的人工成本,那就得统计每个工程每天投入的工人数量,即生产工时统计。
每天按派工单统计,每月按项目合计生产工时。
每月按生产工时把人工成本分配到各个工程项目下。

供参考。。

㈦ 如何将制造费用按直接人工成本进行分配

按直接人工成本分配制造费用,先要计算分配率。

  • 制造费用

  • 制造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企业生产部门(如生产车间)发生的水电费、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管理人员的职工薪酬、劳动保护费、国家规定的有关环保费用、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

㈧ 如何将制造费用按直接人工成本进行分配


制造费用10000,人工成本共20000,其中,A产品人工成本5000,B产品人工成本8000,C产品人工成本7000。按直接人工成本分配制造费用,先要计算分配率。
1、A产品制造费用分配率 = 5000 / 20000=0.25
B产品制造费用分配率 = 8000 / 20000=0.4
C产品制造费用分配率 = 7000 / 20000=0.35
A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 = 10000*0.25=2500
B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 = 10000*0.4 =4000
C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 = 10000*0.35 =3500
2、借:生产成本—A产品 2500,生产成本—B产品 4000,生产成本—C产品 3500,贷:制造费用 10000。
拓展资料:
制造费用的账户检查,查账人员应对制造费用的主要项目进行如下审查:
1、修理费
审查修理费用是否确实发生,其支出是否合规、合理。根据权责发生制和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查明计入当期成本的修理费数额是否正确、合理,日常修理和大修理费用的界限划分是否清楚。对某些支付给外单位或外包工的修理费,应审查价格是否合理等。
2、机物料消耗
机物料消耗是为维护固定资产等设备所消耗的各种材料,不包括修理用和劳动保护用材料。主要审查其开支的真实合理性,开支范围的正确性。
3、办公费
应特别重视对办公费用中文具、印刷、邮电、办公用品等开支的原始凭证的审核,检查其发票或收据的抬头是否为被查企业,金额计算是否正确,有无将企业专设销售机构及工会开支的办公费混入制造费用的情况等。
4、差旅费
审查企业制定的差旅费开支标准是否合规、合理。若与国家规定不相符的,查明原因,并按有关规定进行调查。将“差旅费”明细账与该项费用发生时的原始凭证进行核对,检查其内容是否真实、合规。
5、劳动保护费
主要审查劳动保护费的实际发生情况,检查发票是否经领导人或负责人签字,劳动保护用品是否按规定发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