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为了节约资源,减少浪费,应该如何使煤得到充分利用
燃煤锅炉节能系列
燃煤锅炉节能改造技术综述 详细分析燃煤锅炉能源浪费和损失的环节,提出有针对性的节能技术解决方案,目的就是提高燃煤的燃烧效率和回收高温烟气余热资源。
链条锅炉均匀分层给煤装置 正转链条炉排锅炉原有的斗式给煤装置,使块、末煤混合堆实在炉排上,阻碍锅炉进风,影响燃烧。将斗式给煤改造成分层给煤,使用重力筛选器将原煤中块、末煤自下而上松散地分布在炉排上,有利于进风,改善燃烧状况,提高煤炭的燃烧率,减少灰渣含碳量,可获得5%~20%的节煤率。项目投资很少,节能效益很好,回收很快。
燃煤锅炉热管式省煤器 燃煤锅炉烟气排放温度普遍高达200℃以上,既污染了环境,又浪费了宝贵的烟气余热资源。利用热管换热技术,可有效回收这部分受污染的烟气余热资源,用来预热锅炉给水,变废为宝,实现节能效益5~12%,同时彻底解决锅炉尾部低温腐蚀、积灰、堵灰难题,使排烟温度降低到120℃烟气酸露点的极限温度,回收更多的烟气余热资源,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显着。
热管式空气预热器 针对燃煤锅炉高温排烟热损失,利用热管换热技术,可有效回收这部分受污染的烟气余热资源,用来预热锅炉助燃空气,变废为宝,实现节能效益8~15%,同时彻底解决锅炉尾部低温腐蚀、积灰、堵灰难题,使排烟温度降低到120℃烟气酸露点的极限温度,回收更多的烟气余热资源,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显着。
膜法富氧助燃节能装置 利用膜分离技术,提高助燃空气中氧的含量,使煤炭燃烧的更加充分,同时,降低空气过剩系数,减少燃烧后的烟气排放量,提高火焰温度和降低排烟黑度,实现节能5%~15%,提高弯举锅炉出力10%以上。
高温远红外辐射节能涂料 可直接喷涂在燃煤锅炉水冷壁管、过热器管、省煤器管的表面,形成一层坚硬的陶瓷釉面硬壳,起到保护炉体、延长炉龄、有效辐射炉膛内远红外热能,显着提高炉膛内的热传递效果,减少黑烟排放,节约燃料消耗5~35%。项目投资不多,效果很好,非常适合燃煤锅炉使用。
全自动高效激波吹灰器 锅炉积灰结焦将严重降低热效率,因此除灰势在必行。利用激波发生技术,震荡、撞击和冲刷锅炉过热器、空预器、省煤器表面的积灰结焦,使其破碎脱落。因清灰效果好、吹灰彻底、不留死角、运行成本极低、投资效益很高的特点,全自动高效激波吹灰器深受用户欢迎,是燃煤锅炉除灰的最佳选择,必将取代其它传统吹灰设备,在锅炉清灰节能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蒸汽喷射式热泵 就是利用高压蒸汽抽吸低压蒸汽或凝结水闪蒸汽,经过混合扩压,形成中压蒸汽,满足生产工艺所需,达到充分利用工业废热蒸汽资源的目的,是一种高效节能设备。利用蒸汽喷射式热泵可以取消热力管网中的减温减压器,充分回收企业原来不能再利用的低压蒸汽和闪蒸汽,设备投资回收期半年左右。
蒸汽锅炉密闭式高温凝结水回收系统 针对过去开式回收凝结水所存在的闪蒸汽浪费、凝结水再次被氧化、热能回收率不高的缺陷,在详尽调查用汽设备热负荷的前提下,通过更换先进疏水阀,平衡回收管网压力,增设凝结水回收装置,可以实现高温凝结水的密闭式回收,节约锅炉燃料15%~30%,回收95%的纯净凝结水,其项目投资回收期不超过壹埋敬碧年。
板式换热机组 针对纺织印染化工等企业排放的60℃~80℃的废水(液)、废气(汽)余热资源,利用高效板式换热技术回收这部分的热能,免费生产热水,实现废物资源利用,彻底解决厂区冬天热雾弥漫,夏天热浪逼人的污染环境。
工业锅炉节能改造
为了与发电用大型锅炉相区别,中国把容量在65吨/时以下为工业生产供热、为建筑物供暖的锅炉称之为工业锅炉。据1998年工业普查统计,全国工业锅炉保有量为52万台、120万蒸吨,其中70%是蒸汽锅炉,其余是热水锅炉,年耗燃料约4亿吨标准煤。工业锅炉型式各异,主要是层燃锅炉(正传链条炉排锅炉多达总数的60%以上),它们的热效率普遍较低,低于80%者居大多数,高效低污染宽煤种的循环流化床锅炉为数很少。
由于种种原因,如结构设计不合理,制造质量不良,辅机配套不协调,可用煤种与设计不符,运行操作不当等,都会造成锅炉出力不足、热效率低下和输出参数不合格等问题,结果是能源消耗量过大,甚至不能满足生产要求。对于半新以下的锅炉,采取技术改造措施解决问题,经济合理;对于接近寿命期的锅炉,则以更新为佳;究竟采取何种措施,应以技术先进、成熟,经济合理为原则,由于中国锅炉的稿腊以上问题比较普遍,所以,节能潜力很大,约达4000万吨标准煤。由于在用的工业锅炉正转链条炉排锅炉居多数,当前推广应用的节能改造技术,大部分是针对正转链条炉排锅炉的。各种技改措施分述如下
给煤装置改造
中国的层燃锅炉都是燃用原煤,其中占多数的正转链条炉排锅炉,原有的斗式给煤装置,使得块、末煤混合堆实在炉排上,阻碍锅炉进风,影响燃烧。将斗式给煤改造成分层给煤,即使用重力筛选将原煤中块、末自下而上松散地分布在炉排上,有利于进风,改善了燃烧状况,提高煤的燃烧率,减少灰渣含碳量,可获得5%—20%的节煤率,节能效果视改前炉况而异,炉况越差,效果越好。投资很少,回收很快。
燃烧系统改造
对于正转链条炉排锅炉,这项技术改造是从炉前适当位置喷入适量煤粉到炉膛的适当位置,使之在炉排层燃基础上,增加适量的悬浮燃烧,可以获得10%左右的节能率。但是,喷入的煤粉量、喷射速度与位置要控制适当,否则,将增大排烟黑度,影响节能效果。对于燃油、燃气和煤粉锅炉,是用新型节能燃烧器取代陈旧、落后的燃烧器,改造效果也与原设备状况相关,原状越差,效果越好,一般可达5%—10%。
炉拱改造
正转链条炉排锅炉的炉拱是按设计煤种配置的,有不少锅炉不能燃用设计煤种,导致燃烧状况不佳,直接影响锅炉的热效率,甚至影响锅炉出力。按照实际使用的煤种,适当改变炉拱的形状与位置,可以改善燃烧状况,提高燃烧效率,减少燃煤消耗,现在已有适用多种煤种的炉拱配置技术。这项改造可获得10%左右的节能效果,技改投资半年左右可收回。
④锅炉辅机节能改造
燃煤锅炉的主要辅机——鼓风机和引风机的运行参数与锅炉的热效率和耗能量直接相关,用适当的调速技术,按照锅炉的负荷需要调节鼓、引风量,维持锅炉运行在最佳状况,一方面可以节约锅炉燃煤,又可以节约风机的耗电,节能效果是很好的。
5层燃锅炉改造成循环流化床锅炉
循环流化床锅炉是煤粉在炉膛内循环流化燃烧,所以,它的热效率比层燃锅炉高15—20个百分点,而且可以燃用劣质煤;由于可以使用石灰石粉在炉内脱硫,所以,不但可以大大减少燃煤锅炉酸雨气体2的排放量,而且其灰渣可直接生产建筑材料。这种改造已有不少成功案例,但它的改造投资较高,约为购置新炉费用的70%,所以,要慎重决策。
⑥旧锅炉更新
这项改造是用新锅炉替换旧锅炉,包括用新型节能型锅炉替换旧型锅炉,用大型锅炉替换小型锅炉,用高参数锅炉替换低参数锅炉,以实现热电联产等,如用适当台数大容量循环流化床锅炉替换多台小容量层燃锅炉,实现热电联产。由于可以较大幅度提高锅炉的能源效率,所以节能效益可观,投资回收期较短,长则4-5年,短则2-3年。
⑦控制系统改造
工业锅炉控制系统节能改造有两类,一是按照锅炉的负荷要求,实时调节给煤量、给水量、鼓风量和引风量,使锅炉经常处在良好的运行状态。将原来的手工控制或半自动控制改造成全自动控制。这类改造,对于负荷变化幅度较大,而且变化频繁的锅炉节能效果很好,一般可达10%左右;二是对供暖锅炉的,内容是在保持足够室温的前提下,根据户外温度的变化,实时调节锅炉的输出热量,达到舒适、节能、环保的目的。实现这类自动控制,可使锅炉节约20%左右的燃煤。对于燃油、燃气锅炉,节能效果是相同的,其经济效益更高。
工业锅炉节能改造的以上各项内容实施后,效果均为较大幅度地减少煤炭或其它化石燃料的消耗,所以,均可大幅度的减少温室气体2的排放量,有利于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同时也减少酸雨气体2和总悬浮颗粒物的排放量,有益于改善地区的生态环境
B. 怎样减少碳排放
1、采取化石能源的替代技术积极应对,主要包括清洁能源替代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新能源技术。
2、提高能效,进而通过减少能耗实现削减CO2排放。采取清洁生产等技术来提高能效,特别是煤炭的清洁利用技术在未来15年中将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能效技术不仅减少能源利用、减少排放、提高成本效益,还能通过技术转移发挥更大潜力。
在农业方面,提高化肥利用率。在保证作物产量的前提下,实现减少化肥消耗量,对于减少化肥生成过程中的CO2排放和保护环境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3、运用税收等财政金融政策可以起到加速技术改造进程,优化资源配置,降低全社会减排成本的作用。
4、利用陆地生态系统增加陆地生态系统碳吸收,即造林、林地恢复、丰产林管理、采伐管理、森林防火和病虫害控制等可增加森林固碳量,减少碳排放。及合理的农业管理措施(包括平衡施肥、合理种植、增加秸秆还田、少耕免耕等)和减少土壤侵蚀能大大提高农业土壤固碳量。
5、人类生活消费中减少碳排放。居民的生活用能具有巨大的节约空间,在基本不降低生活水平的前提下,单是在住房、汽车、摩托车和家用电器节能这几项就可以节约能源2176.3万吨标准煤,占2002年居民生活行为用能的11.0%,相当于每年减少1628.8吨碳的CO2排放。
C. 煤炭运输是电煤保障的重要环节,应该如何节省运输成本
我觉得要想节省运输成本的话,煤炭运输尽量要少走弯路,而且要在高速上行驶。
D. 煤的工业利用
各国的能源构成不同,消费构成也不同。我国能源以煤为主,约占70%,煤炭的消费构成大体如下:火力发电31%,各种工业锅炉31%,民用20%,炼焦8%,蒸汽机车4%,化工3%,出口3%。不同部门对煤质的要求不同。
1.炼焦用煤
焦炭用于炼铁、铸造、生产电石、气化以及金属的冶炼等。炼焦是在炼焦炉的炭化室内进行的。炭化室宽0.45m,高4.3~5.5m,长14~16m,可装煤18~27t,炭化室两边为燃烧室,温度达1300℃,隔着耐火砖把炭化室加热至1100℃,煤在炭化室中隔绝空气干馏,大约经过14~16h,煤就炼成焦炭。炼焦产品中焦炭约占75%,焦炉煤气18%,煤焦油4%,还有粗苯、氨、硫等。每座焦炉有炭化室几十个至上百个。焦炉煤气热值很高,是很好的气体燃料。煤焦油经分馏后可得到很多有用的化工产品,如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沥青等,粗苯和氨也是主要的化工原料。我国每年生产的焦炭5000×104t以上,其中大部分用于高炉炼铁。焦炭在炼铁高炉中所起的作用主要有三:一是还原剂,与铁矿石中的氧作用生成CO和CO2,把铁还原出来;二是热源,焦炭燃烧时产生高温(炼铁高炉温度约1600℃),保证化学反应的进行,使铁矿石熔化;三是支撑剂,焦炭在高温下不变形,保证高炉中气流畅通、生产正常地进行。所以炼铁必须有一定粒度的高强度、低灰低硫的优质焦炭。为保证焦炭的质量,对炼焦用煤有如下的要求:
1)有较强的结焦性和粘结性:炼焦用煤一般都要用多种煤配合炼焦;强粘结性煤如肥煤、焦煤要占50%~60%,而粘结性差的煤如气煤、瘦煤用量为40%~50%,有时也可用一部分弱粘煤代替气煤。配煤后的胶质层厚度Y为16~20mm为佳。
2)煤的灰分要低:炼焦煤的灰分增加0.8%,焦炭的灰分就增加1%,焦炭的强度会下降2%,炼铁时的焦比(炼1t铁所需焦炭量与铁的比值)要增高2%~2.5%,生铁产量要下降2.55%~3%,高炉排渣量要增加2.7%~2.9%。所以要求炼焦煤的灰分越低越好。但为了保证精煤的回收率,所以煤焦配煤的灰分Ad≤10%为宜。由于我国的气煤多,而焦煤少,所以我国焦煤、肥煤的灰分可放宽至12%,气煤的灰分则要小于9%。不管原煤灰分多低,炼焦用煤都要进行洗选,不但降低了灰分,而且可脱除大部分丝质体和半丝质体等不粘结组分,使镜质组富集而提高煤的粘结性。
3)煤的硫分要低:炼焦煤中的硫有80%进入焦炭,焦炭在炼铁时,硫进入生铁。生铁中含硫大于0.07%,即为废铁,不能炼钢,因炼出的钢具热脆性,易脆裂。为了脱硫,要在高炉中加入石灰石、白云石等熔剂与硫形成炉渣(CaS)排出。通常炼焦煤的硫增加0.1%,焦炭中的硫增高0.08%,石灰石用量就增加1.6%,焦比上升1.2%,高炉的生产能力就降低1.6%~2.0%。所以要求炼焦配煤后的硫含量St,d≤1.2%。有些工业先进国家,要求配煤的硫含量要小于0.5%。煤中的磷在炼焦时也会进入焦炭,焦炭炼铁时磷进入铁中。磷也会使铁变脆,其危害比硫更大。炼焦配煤中要求磷含量Pd≤0.1%。我国煤中的磷含量一般都不高。
4)配煤的挥发分要合适:配煤的挥发分过高,会降低焦炭强度;挥发分过低,虽可提高焦炭的强度和块度,但炼焦时膨胀压力过大,推焦困难,而且挥发分低,化学产品的回收率低,使炼焦成本提高。一般配煤的挥发分Vdaf为28%~32%较合适。若生产铸造焦,挥发分可低一点(Vdaf=28%),可得较多的大块焦。化工用焦,焦炭强度可稍降低,故挥发分可高些,灰、硫的要求也可放宽一些。
5)其他指标要求:要求配煤总水分Mt在7%~10%之间。因水分高,消耗热量,需要延长炼焦时间,降低焦炭的产量。炼焦配煤的粒度,要求小于3mm占80%以上。粒度太大,煤料混合不均匀,炼出焦炭强度受影响;粒度太小,增加磨煤费用和电耗,而且装炉煤的堆密度变小,会减少焦炭产量,降低焦炭质量。配煤的粘结性较差时,可用捣固的办法增加堆密度,减少颗粒间的间隙,改善煤的粘结性,也可加入沥青等粘结剂来改善粘结性。煤料挥发分高,收缩太大时,可加入细粉碎无烟煤、半焦等瘦化剂,以提高焦炭强度。
2.气化用煤
煤直接燃烧效率低,热能利用率仅15%~18%,且污染大气。我国每年燃烧煤炭排入大气的烟尘量达1200×104t,SO2达1800×104t,占排入大气污染物总量的60%~80%。全国有几十个城市出现酸雨,近40%的国土受酸雨的污染,酸雨主要是硫酸(90%),其次为硝酸和弱酸。大气中含硫0.8mg/m3就会使人致病,酸雨使湖泊酸化、鱼藻死亡、农作物枯萎、土壤中养分流失,还破坏金属构件、建筑物,文物古迹、油漆、衣物也受其腐蚀。酸雨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已成为国际上重大的环境污染问题。用煤生产煤气作为燃料称为煤的气化,是减少对大气和环境污染的办法。煤气的热效率高达55%~60%,比直接燃煤提高3倍,洁净、空气污染小,运送方便,生产工艺和设备比较简单。煤的气化是使煤与氧气、空气、水蒸气等反应,生成含有CO和H2等可燃气体的工艺过程,即把固态的煤变成可燃气体的过程。
2C+O2→2CO+Δ
C+H2O→CO+H2-Δ
式中:Δ表示无效成分。
据气化剂的不同,煤气可分为空气煤气、水煤气和半水煤气等。以空气作为气化剂生产出来的煤气称为空气煤气,但有效成分H2和CO含量只有12%,发热量太低,用处不大;以水蒸气、氧气作为气化剂生产出来的煤气称为水煤气,有效成分CO和H2的含量可达86%,发热量高,可作燃料和化工原料,也是工业用氢的来源;以空气和水蒸气作为气化剂生产出来的煤气称为半水煤气,有效成分H2和CO的含量达70%,N2含量为20%,发热量中等,是合成氨的原料,也可作燃料。
气化用的炉型不同,对煤质的要求也不一样。常见的有固定床气化炉、沸腾床气化炉和悬浮床气化炉。
(1)固定床气化炉
固定床气化炉为圆形炉子,煤由炉子上方加入,在炉栅上进行燃烧气化。气化剂从炉栅下部向上通入,生成的煤气从上方导出。炉栅附近温度高,为氧化层,向上温度逐渐降低,分别为还原层、干馏层和干燥层。
固定床气化炉必须用块煤,粒度最好为25~50mm,其次为13~50mm,13~25mm,25~75mm等。煤种以低煤级的褐煤、不粘煤、长焰煤、弱粘煤、气煤为佳。要求煤的抗碎强度较高,热稳定性要好(TS+6>70%),煤的活性好,灰分Ad<25%,硫分St,d<2%,固态排渣炉要求煤灰的软化温度ST>1200℃,液态排渣炉要求煤灰的熔化温度FT<1300℃,要求烟煤胶质层厚度Y<16mm。
(2)沸腾床气化炉
煤在炉上呈浮动的状态,就像沸腾的水,故称沸腾床气化炉。用粒度<8mm的煤,而<1mm的粉煤越少越好,不然飞灰的损失大,影响煤的有效利用率。煤种以低煤级的褐煤、长焰煤或不粘煤为佳。要求煤的水分Mt≤12%,灰分Ad≤25%,硫分St,d<2%,活性要好,a>60%(950℃时CO2的还原率),煤灰软化温度ST<1200℃。
(3)悬浮床气化炉
把煤磨成粉,喷至炉内呈悬浮状态进行燃烧气化。煤要磨得很细,<200网目(筛孔边长为0.074mm)的煤粒要>90%。煤粉在炉中1s内完成氧化反应,炉中温度高达1400~1500℃。生成煤气可供生产合成氨。该炉对煤种不限,对粘结性等无要求,但煤的水分要尽量少,Mt<5%。悬浮床气化炉生产能力大,1h可生产5×104~12×104m3的煤气。
(4)生产合成氨对煤质的要求
我国中型化肥厂生产合成氨的气化炉一般用固定床气化炉,对煤质有严格要求。要用无烟煤,块煤粒度为25~50mm,或15~100mm,13~25mm,13~70mm;含矸率(粒度大于50mm的矸石量百分比)小于4%,限下率(小于粒度下限的煤百分比)为15%~21%;Mt<6%;Vdaf≤10%,Ad为16%~24%,St,d≤2.0%,ST≥1250℃,TS+6≥70%,抗碎强度(大于25mm)不小于65%。
3.液化用煤
煤的液化就是将煤中的有机质转化成液态产物的加工过程。煤炭液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液体燃料,如汽油、柴油、煤油等,也可将液态产物加工成无灰焦炭,用以制造电极、碳纤维、粘结剂,生产有机化工产品,煤液化的副产品煤气可作为气体燃料。
煤液化的方法可分3类:煤直接加氢液化(如高压加氢法,溶剂精炼煤法);煤间接液化(先将煤气化为水煤气,然后合成液态产物);煤的部分液化(即低温干馏法)。
(1)煤直接加氢液化
煤是固体,碳含量高、氧含量高(15%~25%)、氢含量低(<7%)、原子比小,煤的分子结构为高分子缩聚物,结构单元为缩合芳香环,环上带有直链烃侧链和各种含氧、氮、硫的官能团,各结构单元通过醚键或非芳香烃连接,煤分子量很大,一般认为>5000。石油是液体,氢含量高(11%~14%),氧含量低(<1%),H/C原子比大,石油分子结构以烷烃、环烷烃为主,分子量小,约200。煤的直接加氢液化,实质就是煤在溶剂、催化剂和高压氢存在的条件下,切断煤的化学键,在键的断裂处用氢来补充,使煤变成低分子量、含氢高的油和气。加氢液化时,煤要破碎至<0.3mm,与蒽油(或四氢萘)混合制成煤糊,反应塔中温度为400~480℃,有CoMo催化剂,10~20MPa压力,煤糊在反应塔中被裂解,加氢液化,生成的液态产物可分馏出各种组分,气态产物可作燃料气用。据需要可改变反应温度和压力,生产产品可以液态为主,也可以固态为主。固态产品称溶剂精炼煤,是优质清洁燃料和化工原料,可用于炼焦配煤,做型煤的粘结剂,生产高级碳素材料、碳素纤维等。
加氢液化要采用低煤级的煤,如褐煤、长焰煤或Vdaf>35%的气煤。碳氢比要小,C/H<16,壳质组和镜质组含量要高,惰质组含量要低(I<10%,因其不液化),煤的灰分要低(Ad<5%),灰熔点要高(ST>1200℃)。
(2)煤间接液化(又称一氧化碳加氢法)
其原理是先将煤气化得原料气(CO+H2),然后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经催化合成,得到液态烃和液化石油气。产品有合成石油气、汽油、柴油、燃料油、蜡、醇、酸、酮等。目前南非有正式生产厂,年产量超过200×104t。
煤间接液化对煤质的要求与气化炉有关。如移动床加压气化炉,要求用块状无烟煤或焦炭,粒度均匀,灰分低,灰熔点高,抗碎强度高,热稳定性好,硫分低,水分低,挥发分低。
(3)煤的部分液化
即低温干馏,要用含油率高的褐煤或高挥发分烟煤,如长焰煤、气煤等。
4.火力发电用煤
我国约有30%的煤用于火力发电,年耗煤约4×108t,是用煤大户。我国火力电厂大多采用粉煤锅炉,装机容量越大的发电厂,对煤的热值及可磨性要求越高。煤的粒度越细越好,要求<200网目(筛孔边长<0.074mm)的粉煤要占85%以上(褐煤80%以上),所以要求煤的可磨性越大越好,可减少电耗。影响电厂用煤指标的主要有挥发分(Vdaf)、灰分(Ad)、水分(Mar)、硫分(St,d)、发热量(Qnet,ar)、灰熔点(DT,ST,FT)等。
1)发热量等级(表7-10):不同煤级的煤,挥发分不同,发热量不同,要根据不同炉型的煤来燃烧。如用任意煤级的煤,则燃烧的稳定性及效率会受影响。
表7-10 火力发电用煤对发热量的要求
2)灰分等级(Ad):分3等:A1≤24%;A2为24%~34%;A3为34%~46%。灰分降低发热量,粘污设备,造成显热损失,故对灰分有一定的要求。
3)水分等级(Mt%):
Vdaf≤40%时,M1≤8%,M2在8%~12%范围内;
Vdaf>40%时,M1≤22%,M2在22%~40%范围内。
煤中含水分Mt>60%时,要先干燥,不能直接燃烧。
4)硫分等级(St,d%):S1≤1.0%或S2在1.0%~3.0%之间。硫分高于3.0%会造成严重的腐蚀和环境污染。
5)灰熔点(ST):固态排渣炉要求高的灰熔点,液态排渣炉要选用低灰熔点的煤。当Qnet,ar>12.54MJ/kg时,要求ST>1350℃;当Qnet,ar≤12.54MJ/kg时,对灰熔点不限。
5.铁路机车用煤
机车锅炉的烟道较短,要求水蒸气的蒸发量大(70~80kg/(M2·h)),通风强度大,流速快(>30m/s),故需使用块煤。如果用末煤就会产生飞扬损失,粉煤没充分燃烧即被吹出,热能不能得到充分利用,损失率可达15%~20%,大供气时可达25%~30%。块煤的粒度以6~50mm为好。块煤供应不足时,也可供原煤,但含矸率要不大于1%,用混煤则要粒度为0~50mm。供应颗粒煤时限下率要小于15%,含末率要小,含末率增大1%,则煤耗增加0.4%。煤种可用长焰煤、弱粘煤、1/2中粘煤、1/3焦煤、气煤、肥煤、气肥煤等,要求挥发分大一些(Vdaf≥20%)。一般不使用褐煤,褐煤燃烧时火力不猛,使蒸气压力达不到要求。
机车用煤的硫分要低(St,d<1.5%),隧道多的地方要求St,d<1.0%,灰分要低(Ad≤24%)。煤的灰熔点越高越好,要求软化温度ST>1200℃,以免结渣影响炉子通风。煤的发热量分3级:①Qnet,ar为20.9~23.00MJ/kg;②Qnet,ar为23.00~25.09MJ/kg;③Qnet,ar≥25.09MJ/kg。用弱粘结性煤较好,用不粘结煤易漏失,用强粘结性煤则阻碍炉子通风。
6.船舶用煤
船舶用煤对质量要求更严,因船的体积小,供煤不方便,故要求高热值的低灰块煤。粒度为13~50mm间的小块和中块煤或者混块煤,灰分Ad<14%,发热量Qnet,ar≥25MJ/kg,挥发分(Vdaf)最好在25%~40%之间,煤灰熔点ST≥1250℃。可采用单种煤,也可用配煤燃烧,一般无烟煤和褐煤不宜做船舶用的配煤。
7.高炉喷吹用煤
为了降低高炉炼铁时的焦比,国内外普遍采用喷吹无烟煤粉、天然气和重油等燃料来代替部分焦炭,可降低生铁的成本,每喷吹1t优质无烟煤可节约焦炭800~900kg。喷煤粉率可达24%~30%,比用焦炭成本低一半。
喷吹用的无烟煤,要求可磨性好,HGI指数越大越好,可减少磨煤电耗;灰分、硫分要低,Ad≤12.5%,St,d<1.0%,Vdaf=10%左右,Mt<8%。水分高的无烟煤粉在喷吹时的黏滞力大,甚至使煤粉粘在一起而无法喷吹。煤灰成分中SiO2/CaO要小于1,因为CaO增高有助于降低酸性炉渣的黏度。无烟煤粉的细度,要求大于160网目的数量小于10%,最高不超过15%。我国新密、阳泉、汝箕沟、焦作、晋城等地的无烟煤可用于喷吹。低灰、低硫、强爆炸性的烟煤也可用于喷吹,如山西大同优质的弱粘煤。高变质的超无烟煤由于不易研磨成粉,一般不用于高炉喷吹。
8.烧结矿用煤
炼铁时对品位高的铁矿石经一定的破碎和筛分即可入炉冶炼,但对含铁量较低的贫矿则要预先破碎、洗选,提高品位后,把精矿粉与无烟煤和溶剂等在温度1300℃左右烧结成球,再送入高炉冶炼,把精料烧结成块,即为烧结矿。烧结用煤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生铁的质量。烧结用的无烟煤粒度为0~3mm,灰分,硫分要低(Ad≤15%,St,d≤1.0%),发热量要高。
9.制活性炭用煤
活性炭是一种带有活性的炭制品,具有强吸附作用。活性炭是黑色、无味、无嗅的固体,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它具有发达的微孔结构,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每克活性炭比表面积可达500~1500m2,最高可达2500m2,使活性炭具有很高的吸附能力。活性炭的化学稳定性高,可在很广的酸碱度范围内使用。
活性炭是一种疏水性的吸附剂,能在气体和污水净化中发挥作用。它能从被污染的潮湿空气中吸附SO2,NO2,CO2,H2S,氯、汞蒸气以及苯、醇、醛、酚、汽油等多种气态烃,及多种细菌、病菌、臭气,还能吸附污水中各种化学物质、石油和细菌、病毒等,使水净化至地面水标准。活性炭又是一种优良的催化剂及载体,用于氧化、还原、脱氢、合成等化学反应中。活性炭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工业用油剂、橡胶加工、石油炼制、染色、无机试剂的制备、有机合成、气体净化、溶液中贵金属和溶剂的回收、防毒面具、解毒剂以及航空、军工、消防等方面。
活性炭的品种有粉状和粒状等。生产时先将煤在温度600℃下进行干馏,除去挥发分,然后将碳化物在温度900℃下进行焙烧,用含氧气体和水蒸气、ZnCl2等活性剂进行活化,清除被吸附在碳表面的各种污染物,把被堵塞的微孔打开,从而增加活性炭的内表面积,恢复其活性。
各种煤都可作为生产活性炭的原料。高煤级烟煤和无烟煤制出的活性炭微孔发育,中孔少,适于气体和蒸汽的吸附,也可作催化剂载体,用于水的净化。低煤级烟煤和褐煤制成的活性炭中孔发育,微孔少,适于气体脱硫、脱色及大孔径的催化剂载体。对原料煤的要求是灰分越低越好,最高不超过10%,硫分越低越好,制颗粒状活性炭,则要求无烟煤的热稳定性要好。
10.制造电石用煤
在电炉内2200℃的高温下,将生石灰与焦炭进行反应,生成电石(CaC2)。电石与水反应,生成乙炔(C2H2),乙炔在氧气中燃烧可产生3500℃的高温,可用来切割金属;电石还可用于制造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化肥和农药等。
制造电石可用焦炭或无烟煤。对无烟煤的质量要求:固定碳含量要高,挥发分Vdaf<10%,灰分要低(Ad<7.0%),全硫St,d≤1.5%,磷含量Pd<0.04%,煤的密度以小于1.6g/cm3为佳,粒度最好是3~40mm。
11.制腐植酸用煤
制造腐植酸一般采用腐植酸含量高的泥炭、年轻褐煤和风化烟煤及严重风化的无烟煤。要求煤的腐植酸产率大于30%,煤的灰分不宜超过40%。煤灰成分中以含氧化钾和五氧化二磷较多为好,这样可制成含多种肥效的复合肥料。
12.提取褐煤蜡用煤
褐煤蜡是轻工业、化学工业中不可缺少的原料,制电缆、皮鞋油、复写纸、电子产品都少不了它。适于提取褐煤蜡的煤是年轻褐煤,要求苯抽提物EB,d>3%,灰分不宜太高。老褐煤的蜡含量低,不宜作为原料。
13.水泥工业用煤
大、中型水泥厂的砖窑烧成用煤对煤质的要求较高。首先是煤的灰分越低越好,一般要求Ad在20%~26%的范围内。灰分太高,煤的发热量太低,达不到熟料的烧成温度(1450℃以上,燃烧火焰温度达1600~1700℃),要求煤的发热量>21MJ/kg,温度低影响熟料的矿物成分和结晶状态,使水泥的安定性强度(标号)降低;要求灰分的成分稳定,因为煤灰成分会影响水泥的配料,煤的挥发分以Vdaf>25%为宜,但不要超过40%。挥发分适中,火焰明亮,升温快,熟料的质量好,煤的硫含量St,d<3%;煤种以焦煤、1/3焦煤、不粘煤、弱粘煤、1/2中粘煤、气煤等较合适,也可采用配煤的方式。粒度以末煤、粉煤、混煤等小粒度最适宜,可减少磨煤电耗,粒度过细,易发生自燃爆炸,不安全。
14.陶瓷工业窑炉用煤
陶瓷工业窑炉可以用柴、煤、油、煤气、天然气作为燃料,也可用电。以煤作为燃料对煤质的要求是:发热量Qnet,ar≥21MJ/kg,挥发分Vdaf为25%~30%,灰分Ad≤20%,灰熔点ST≥1300℃,硫分St,d<2%。
15.工业锅炉的用途与用煤量
(1)工业锅炉
锅炉是生产水蒸气和热水的设备,按用途可分为动力锅炉(火力发电厂)、工业锅炉和采暖锅炉、废热锅炉。动力锅炉产生高温、高压过热蒸汽,工业锅炉产生饱和蒸汽或中、低压过热蒸汽,采暖锅炉只产生低压饱和蒸汽和热水。工业锅炉广泛用于化学工业、造纸、印染、纺织等行业。我国工业采暖锅炉有几十万台,年耗煤近4×108t。约占我煤产量的30%。
(2)工业锅炉分类
层燃炉:燃料在炉排上铺成层状,空气由炉排下送入。燃料一部分在炉排上燃烧,一部分在炉膛中燃烧,可储存较多的煤,燃烧稳定。按操作方式可分为手烧炉、链条炉、抛煤机炉、振动炉排炉等。
悬燃炉:又称煤粉炉,没有炉排,燃料在炉内呈悬浮状态燃烧,燃烧稳定性差,但燃烧效果好,机械化程度高,适于大炉。
沸腾炉:把煤料破碎至一定粒度,从炉排下送入压力较高的空气,将燃料层吹到一定高度燃烧。燃料在炉内上下翻滚,完成燃烧过程。该炉可烧劣质煤、油页岩、煤矸石、石煤,但飞灰量大,热损失大,耗电量大。管道易磨损。
(3)各种工业锅炉对煤质的要求
链条炉:煤的发热量Qnet,ar一般在19~21MJ/kg之间,挥发分Vdaf>15%,灰熔点ST>1200℃,弱结渣性;用烟煤,粒度为10~50mm。适于10~75t/h蒸汽量的中型锅炉。
振动炉排炉:用于容量2~10t/h的锅炉,适于低挥发分的烟煤和无烟煤,不宜用粘结性强、灰熔点低、水分高的煤。炉排振动易漏煤、飞灰多。
往复推动炉排炉:可用高灰分、高水分低煤级煤,不宜用无烟煤及粘结性强的烟煤,用于6t/h的小锅炉。
抛煤机炉:适用各种煤种,但粒度要在30~40mm范围内,水分Mt≤15%。适于蒸发量<10t/h的锅炉。
悬燃炉;适于任何煤种,但要有磨煤设备,适于蒸发量大于75t/h的大中型锅炉。
沸腾炉:可用劣质煤、油页岩、石煤等。
手烧炉:条状炉排,适用褐煤和高挥发分煤;板状炉适用无烟煤。
16.生活用煤
包括居民生活用煤、服务行业、机关团体用煤、冬季采暖用煤、城乡小企业生产用煤,约占我国煤年产量的20%,每年用煤超过2×108t。
烧散煤热效率仅为10%,煤球为20%,蜂窝煤为30%,上点火蜂窝煤达40%~50%。上点火蜂窝煤对煤质的要求是:易燃、上火快,发热量高,硫低,火旺耐烧,使用方便,发热量Qnet,ar在23~25MJ/kg之间,Vdaf在15%~20%范围内,St,d<0.5%,着火点低。
E. 如何让饲料厂成本降低
饲料生产加工成本是饲料厂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各项直接材料费用和制造费用。直接材料费用包括原材料支出(又可分为原料消耗和原料损耗)、运输费用、编织袋、标签、缝包线。制造费用是指饲料厂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车间员工工资、计件工工资、福利费、劳保费、社保费、折旧费、租赁费、环保支出、动力费(电费、煤费、柴油)、维修费及其他制造费用(办公费、差旅费、接待费、日常用品等)。饲料厂的挖潜降耗主要是在剔除饲料原料消耗成本后,针对饲料加工过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费用控制,以达到降低加工过程成本费用,为企业创造效益的目的。
1、电费
电费是饲料厂动力费用占比最大的部分,而粉碎不仅是饲料加工中的必要工序,也是电耗最高的工序之一。粉碎机的电耗大概占饲料厂总耗电的40%左右。粉碎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耗电成本。粉碎效率与公司所要求使用的原料品种、粉碎粒度、粉碎机的性能、锤筛间隙的调整(例如使用2.0mm的筛网,锤筛间隙为10-13mm;锤筛间隙依据筛网孔径调整)、锤片磨损、粉碎机是否满负荷运转、沙克龙和脉冲除尘效果等因素有很大关系。制粒机电耗大概占饲料厂总耗电的30%左右,制粒机操作有三个关键的操作参数:即蒸汽供应量、喂料速度、环模和压辊间隙。蒸汽供应量和喂料速度这两个操作参数主要取决于待制粒物料的水分含量与配方组成。这两个参数如果调节不当,很容易出现堵机现象,从而降低制粒机产能,加大制粒机的每吨电耗。环模与压辊间隙偏小,会导致压辊环模容易磨损;如果间隙过大,将导致压辊与环模之间的物料过厚与分布不均,造成物料被挤压不出去而出现堵机现象。此外,环模压缩比越大,颗粒硬度越高,但产量越低,电费越高;环模开孔率越低,越容易出现堵机现象;压辊磨损程度越大,产量越低,对环模的磨损越大。
降低饲料厂电耗的主要方法有:
1、生产过程准备充分,衔接安排紧凑,减少生产准备时间和设备的空转,避免人力、电力、燃料、时间成本的浪费。2、利用阶梯电价组织生产,降低生产用电成本。用电高峰期的电价一般是用电低谷时的3倍左右。由于晚上电费处于谷期,因此,要尽量安排晚班生产粒料,且减少晚班制粒机出现堵机现象。3、尽量减少转料品种和次数(必要时适当增加成品库存,便可减少转料次数)。4、生产中,中控、制粒工由于担心出现设备堵机等问题,把粉碎机和制粒机的电流控制在额定电流的60%-70%,甚至更低,使饲料厂大部分粉碎机、制粒机等设备存在欠载和空转现象,没有将粉碎机、制粒机等设备开至满负荷运转,因此电耗增加,这需要厂长和助理的亲自监督,每次发现需及时警告,必要时,给予适当考核和奖罚;5、减少设备故障停机和维修时间。6、采用不同性能的设备及工艺,电耗量相差巨大。例如对豆粕进行细粉碎时,采用同功率的宽式多腔粉碎机比普通的水滴式粉碎机的电耗降低1/3以上。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电的浪费在部分饲料厂(尤其是管理不善的饲料厂)普遍存在,降低生产过程的电耗有很大的潜力。
2、煤费
有的饲料厂使用天然气或油作为锅炉燃料,燃油燃气锅炉的蒸汽成本比燃煤锅炉高出3倍以上。使用燃煤锅炉时,饲料厂可以推行按蒸汽量结算煤款,而不是按重量结算煤款。因为按重量结算难以保证煤炭的质量,容易掺假。饲料厂在推行按蒸汽量结算煤款时,要注意每月结算的蒸汽量,因为蒸汽流量计的数据是可以调整的,饲料厂需要防止锅炉工和供煤商有不合法的利益输送,从理论上讲蒸汽使用量应小于制粒总量的5%。
饲料厂还需定期检查蒸汽管道有否泄露、汽水分离器工作是否正常,燃烧器是否发挥最大效率等。特别需注意煤炭的质量,煤炭质量差导致减压前的蒸汽压力达不到0.6-0.8 MPa,难以提供干饱和蒸汽供制粒机使用,从而影响制粒效率和颗粒质量,同时也会导致饲料调质水分低,加大了原料的损耗。定期检查蒸汽管道的保温,尽量减少热量损失、降低煤耗。饲料厂要合理安排生产,避免生产衔接不畅。例如蒸汽达到使用压力时,用汽设备没有准备好;或者用汽设备准备好了,蒸汽长时间达不到要求,造成蒸汽的浪费和生产效率的降低。在颗粒料的生产安排上最好能做到连续生产,避免每次颗粒机开机时的排气与排冷凝水造成的浪费。
3、合理控制配件库存
饲料厂直接用于生产的易损件有环模、压辊、锤片、筛片、料斗、皮带、轴承、电机、缝包机配件、齿轮、链轮等。厂长应分析每月维修费的开支,加强维修配件采购的全过程管理,重点做好:1、制定配件的合理库存,减少资金积压。2、建立配件领用和耗用记录。3、确定正常耗用的标准范围。4、定期评估和考核供应商所提供的配件质量。例如,同样压缩比、同样口径的不锈钢环模虽然比合金钢环模价格要高很多,但不锈钢环模的品质保证时间、环模使用寿命与耐磨性却是合金钢环模所无法比拟的,使用成本低于合金钢环模。即使都是不锈钢环模,各个厂家之间的质量也参差不齐。按420机不锈钢压膜6500元/个计算,若每个环模能生产1.6万吨,则压膜成本为0.41元/t;若每个压膜只能生产0.8万吨,则压膜成本为0.81元。此外,应注意频繁换膜会对压膜使用时限和产量产生严重影响。
4、合理控制维修费用
造成维修费居高不下的原因:一是不注重设备和工具的复原性维修,动不动就买新的;二是维修水平低下,造成多次重复维修的高成本,特别是中大修次数多;三是维修配件损耗大,包括采购质量差、以次充好,配件丢失、被盗、损坏等;四是各饲料厂配件采购缺少监控,导致采购费用高;五是维修辅助材料费用高(钢材、焊条、氧气、乙炔、砂轮、切割锯片等);六是设备的预防性维修不够,造成设备彻底瘫痪后的高维修成本。设备的故障应该以防为主,以修为辅。通过健全的日常维护,能**地降低故障率,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
5、加快工艺设备更新换代
随着饲料工业的发展,近几年来,我国饲料加工设备升级换代的进度加快,饲料加工设备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饲料设备制造企业向饲料厂推出了节能高效的专业化新型加工设备,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产品加工质量的稳定、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有明显的作用。饲料厂应积极采用能够节能降耗、操作成本低的设备,特别是对于那些已经运行使用多年、能耗大、生产效率低、安全性能差的生产线和设备,应加大技术改造的力度,降低生产过程的综合成本。
设备更新换代时,尽量考虑全面实行自动化作业。例如,一个时产5t的人工投料、自动配料与人工成品堆垛的生产线和一个时产40t的自动投料、自动配料与机械化堆垛的生产线比较起来,后者需要的生产工人数量更少,但产能相差悬殊。在生产相同数量饲料前提下,后者的人工成本远低于前者。人工成本高的原因是生产工艺受限,生产线的自动化、机械化程度低,不得不使用较多的人工,而且工人的劳动强度大,装卸过程费用高,人均生产效率低。因此,从原料进车间开始到成品堆垛的全过程,全面实行自动化作业,尽可能减少人工作业范围,不但可以节约劳动成本,而且可以节约时间、空间、安全等生产成本。更重要的是,只要设备正常,生产量和质量都是稳定的,而人工操作,受人的能力、工作积极性等影响,生产量和质量是不稳定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探索和推广自动散装进料和散装成品运输模式,节约投料、打包时装卸的人工成本和包装材料成本。
6、饲料厂的原料损耗
饲料厂的饲料原料成本约占生产成本的70-85%,能否将原料损耗控制在一个合理水平,是衡量一个饲料厂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饲料厂需严格执行原料和成品料的过磅制度和盘点制度,从而及时查找和分析每个月(或每半个月)异常损耗的原因。饲料加工过程中原料损耗原因包括:粉尘损耗(卸料、粉碎除尘、冷却除尘、设备和输送管道密封不严导致物料的跑冒滴漏);水分损耗(卸料、仓储、粉碎、冷却);计量误差损耗(原料过磅、配料秤、包装秤等);变质和其他损耗(原料或成品料变质、原料杂质含量高、料垢未及时清理、破袋、鼠害、被盗等)。
饲料厂需高度重视粉尘形式的损耗。例如,有些饲料厂玉米卸料棚和豆粕卸料棚是两面和顶棚密封的,可以将其改造成三面和顶棚密封,只留一面进出车辆,从而使对流的风量大为降低,让豆粕和玉米粉尘自然沉降,减少被风吹走的粉尘损耗。建议有条件的饲料厂尽量选择自动液压卸料平台,最大程度减少散装原料卸料过程的粉尘损耗。
对很多饲料厂而言,饲料加工过程中的水分损耗大概占了原料损耗的50%以上。饲料厂要密切注意成品料中的含水量,正常的含水量是一项重要指标,过高的水分含量会导致饲料容易霉变,过低的水分会加大饲料厂的损耗,且水分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成品料的适口性。一般成品料料温不高于环境温度5度,水分小于13%。水分损耗主要发生于仓储、粉碎、冷却环节。在仓储环节,饲料厂应尽量减少夏天筒仓内原料的库存,以免高温使水分大量蒸发。在粉碎环节,应避免过度粉碎、降低粉碎室内的温度、控制脉冲风机风压和吸风量、提高粉碎效率来控制粉碎的水分损耗。例如,某饲料厂更换粉碎机后,粉碎效率提高了25%。按正常粉碎过程水分损失0.5%计算,更换粉碎机之后,产量提高25%,保守估计,粉碎过程水分损失减少0.13%。按该饲料厂每月生产1万吨成品料计算(需粉碎的原料按80%计算),可减少损耗:1万吨*0.13%*80% = 10.4吨,按每吨成品料3000元计算,可以减少损耗31200元。在冷却环节,要根据不同季节调整冷却塔的通风量、时间、速度、料位器。一般冷却风管中风速控制在15-20m/s。此外,通过调整冷却塔料位器高度的方法控制成品料水分较为简便,这需要经常关注化验室成品料的水分结果,以便及时调整。此外,降低原料损耗的一个有效手段是对生产的全过程进行水分在线监控添加,特别是对饲料粉碎、混合、调质后、成品料的水分进行监控,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在混合机或调制筒实施水分添加,减少原料水分损耗。
7、综合考量原料成本及其加工制造成本
综合考虑和平衡原料成本和饲料厂生产制造成本之间的关系,这可能是评价配方技术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例如,糖量大的黏性原料价格便宜,但其加工性能差,因其含糖量大,容易黏仓、黏设备,不仅影响混合的效率,长时间使用,输送设备会因黏满物料而变得负荷加重,导致混合机底绞龙去料变慢、生产效率低等问题。严重时,会发生提升机皮带断裂。再如,同一配方中添加多种液体成分,会造成混合时间延长、配料批次减少,使生产成本增加;配方组成越复杂,会使配料周期延长,即生产效率越低,因而生产成本也越高。因此,饲料厂要及时和配方师沟通不同原料的加工性能和加工成本,而配方师在考虑配方组成时,不仅要考虑原料成本,还要考虑原料的生产加工性能。
8、加强饲料厂员工和干部的培训
饲料厂员工的素质决定了饲料厂加工过程的成本和质量。为此,一方面,应当加强关键技术岗位员工的培训,鼓励员工进行职业技能鉴定,鼓励员工参加各种培训与学**,同时需要加强安全意识管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关键岗位如中控、机修、电工、制粒工、锅炉工等,这些人员作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设备效能和饲料的加工成本,在工资待遇方面可适当向这些关键的技术型岗位倾斜。另一方面,应加强员工对企业忠诚度的培养,做好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制定合理考核员工生产成本的过程奖励措施。
目前,饲料加工过程的成本控制涉及饲料加工的工艺、设备、电气和机械控制、饲料营养以及生产过程的作业管理、现场物流管理等。不仅要求饲料厂厂长有较强的管理能力、而且要求饲料厂厂长具有全面的专业知识,才能做好饲料生产过程的现场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从而做到对生产过程的合理调度和有效把握,这样才能控制好生产过程的成本。为此,需将饲料厂厂长培养和打造成职业生产经理人。
9、科学的管理
脏乱差是大部分饲料厂的通病。在仓库里原料堆码不整齐,不同原料之间相互混杂,库存原料无标示,原料散落满地,跑冒滴漏严重,鼠害猖獗。车间内垃圾多,原料随处堆放,包装与标签乱扔乱放,回收物料到处都是且无标示。地面、设备、门窗和屋顶全是灰尘和蜘蛛网等。为此,饲料厂要重视对生产现场的日常工作进行科学的精细化管理。只有采取科学的现场管理手段,掌握现场的真实情况,才可能有针对性地对饲料厂进行精细化管理,采取措施降低成本。饲料厂现场管理体系包括:品质控制体系、节能控制体系、环境控制体系、设备管理体系、物流控制体系、工艺流程控制体系、生产作业标准化体系等。饲料厂现场管理常用的方法有:6S管理、精益生产(Lean proction)管理、质量成本管理(QCM)、全员生产保养管理(TPM)、ISO14000、ISO18000等,在生产管理的过程中可交叉运用这些管理方法,不断实施生产过程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针对每个成本控制点,拿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并通过PDCA(计划、实施、检查、改进)和SCDA(标准化、实施、检查、改进)循环式的运行,达到循序渐进式的提高,不断降低加工过程的成本。
10、控制安全成本
饲料厂如果安全管理意识不强,生产现场存在安全隐患,会导致安全事故多,安全成本高。因此,饲料厂必须做好消防安全、防火、防粉尘爆炸、防设备损坏和防止出现人身安全问题的预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