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商品房和成本房有什么区别
商品房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经营资格的房地产开发公司通过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后经营的住宅,均按市场价出售。由于中国长期以来在住房体制上实行的是供给制,所以,商品房是80年代以后才在中国出现的。其价格由成本、税金、利润、代收费用以及地段、层次、朝向、质量、材料差价等组成。另外,从法律角度来分析,商品房是指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可在市场上自由交易,不受政府政策限制的各类商品房屋,包括新建商品房、二手房等。
成本房是国家对职工工资中没有包含住房消费资金的一种补偿,是住房制度向住房商品化过渡的形式,它的价格不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而是由政府根据实现住房简单再生产和建立具有社会保障性的住房供给体系的原则决定,是以成本价出售的住房。
㈡ “成本价出售”的房子如何进行买卖,和一般商品房买卖有何不同
通常房产证上标注“成本价出售住房”货“房改房(成本价)”这两种情况就属于公房。
公房取得上市资格后,可以和正常商品房一样买卖。
只要通过售房单位取得《放弃回购证明》就算是有上市资格了。
1、这类房子的产权是不是完全产权,和商品房相比有何不同?
答:这类房子不是完全产权,不能自由买卖,要在取得得上市资格后,才能和正常商品房一样买卖。 只要通过售房单位取得《放弃回购证明》就算是有上市资格了。
“公房”和一般商品房买卖的不同点有以下4条:
① 出售公房缴纳个人所得税时,视为“无原值”房产,按全额1%的征收率计征个税。
而不是商品房的“差额20%个税”。
因为公房在购买时免征个税,出售时没有原值记录。
② 出售公房缴纳营业税时,始终视为“普通住房”,不会因“超过普通住房标准”产生差额营业税。
③ 出售公房后,一年内买房,可以用售房金额抵减契税计税金额,减免契税。
举例:出售一套100万元的公房,一年内又买了一套120万元的房子(任意类型房产均可),减按20万元的基数计算契税。如果买的是一套90万元的房子,则全额免契税,剩下10万元的减免份额可以今后再用(1年内)。
补充:减免契税的待遇,售房人本人或售房人的直系亲属(父母、子女、祖父母、孙子女、配偶)买房都可以用。买一手房、二手房、车位、商铺等所有缴契税项目也都可以用。
④出售公房时,在房管局领取新房产证的环节中,要补交 土地出让金/综合地价款,这项费用不属于税金,各地计算标准不同。
2、是否影响我以后再次出售?如果以后遇到小区拆迁之类的事情会不会影响我的权益?
答:公房在进行过一次买卖(并交齐土地出让金)后,房屋性质就会变成普通商品房,房产证上也不会再有“成本价出售住房”或“房改房(成本价)”字样。从此和商品房性质完全一样,不会影响未来利益。但是再次出售时也不再前面提到的公房减免税待遇。
3、如果我现在要买,不通过中介的话,需要交纳哪些费用?
答:卖方需要缴纳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楼主作为买方只需要缴纳契税。
4、我在买卖的时候是否必须把房主的《土地使用权证》(土地证?)也过户过来?如果房主没有土地证怎么办?会对我以后的权益造成哪些影响?答:如果原房主持有土地证,可以在过户时一并变更过来。但是公房通常是没有土地证的,不影响买房人的未来权益。实际上,除了【公寓】类房产,大多数房屋都是没有土地证的。
㈢ 谁知道什么是;成本价房,什么是标准价房什么是商品价房!具体点 谢谢
成本价房:
标准价与成本价房是指房改中职工家庭购买的单位公有住宅用房,通常根据职工的工作年限及所购房屋的实际情况,售房单位给予一定折扣,标准价房的价格低于成本价房,房改初期购房时多采用标准价购买。以标准价购买的房屋产权是单位和职工家庭共有产权。在房屋需要进行买卖转让时,必须与单位协商,除补交相应的土地出让金外,还要给予单位相应的效益。单位有权限价出售并享有优先购买权。近两年国家提倡用成本价购房,以成本价购买的单位住房,所有权属职工家庭,可以上市转让或继承,届时需补交土地出让金并按规定缴纳相关税费。
标准价房:
标准价与成本价房是指房改中职工家庭购买的单位公有住宅用房,通常根据职工的工作年限及所购房屋的实际情况,售房单位给予一定折扣,标准价房的价格低于成本价房,房改初期购房时多采用标准价购买。以标准价购买的房屋产权是单位和职工家庭共有产权。在房屋需要进行买卖转让时,必须与单位协商,除补交相应的土地出让金外,还要给予单位相应的效益。单位有权限价出售并享有优先购买权。近两年国家提倡用成本价购房,以成本价购买的单位住房,所有权属职工家庭,可以上市转让或继承,届时需补交土地出让金并按规定缴纳相关税费
商品价房:
拆迁的话房改房和商品房没什么区别.
你买的房子原产权证是房改房,等过完户以后产权证就变成上市房改房了,如果你再卖的话产权证就变成存量房了.
如果你买商品房的话卖了以后也变成存量房了.
㈣ 成本价购房与标准价购房有什么区别
成本价购房与标准价购房的区别:
1、成本价、标准价都属于房改房的一个类型。
2、区别就在于该房产在房改的时候采用了不同的房改价款支付方式。
3、成本价是按照房改当年政府制定的房改房成本价标准来支付房改价款。
4、标准价则是在该房产房改过程中比成本价更为优惠的房改价款标准。所谓标准价,是指“以成本价向中低收入职工家庭售房确有困难的市(县),依据该市(县)职工家庭平均经济承受能力确定的售房价格。”一般也将标准价理解为比成本价更优惠的售房价格,也叫做准成本价。 标准价是房改中的一种过渡性措施。
5、标准价是不能直接上市交易的,需要先变更为成本价,变更的计算公式为:败铅脊当年成本价×建筑面积×6%。
6、成本价的房改房购买的时候需要交纳土地出让金,公式为:当年成本价×建筑面积×1%。
(4)用成本价买的房子叫什么房扩展阅读
职工按成本价或标准价购买公有住房,每个家庭只能享受一次,购房的数量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和各级人民政府规定的分配住房的控制标准执行,超过标准部分一律执行市场价。
售房价格要逐步从标准价过渡到成本价。当年的标准价要根据各市(县)职工上年平均工资增长的水平、单位发给住房补贴和资助职工建立住房公积金年增长水平确定,一年一定;新房负担价与双职工家庭年平均工资的倍数,要逐步提高,2000年以前达到察渗3.5倍。各市(县)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加快标准价向成本价的过渡。
标准价按负担价和抵交价之和测定。一套56平方米建筑面积标准新房的负担价,1994年应为所在市(县)双职工年平均工资的3倍。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市激盯(县)应高于3倍,具体倍数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双职工年平均工资按当地统计部门公布的上年职工平均工资乘以2计算。抵交价按双职工65年(男职工35年,女职工30年)内积累的由单位资助的住房公积金贴现值的80%计算。
在起步阶段,为鼓励群众买房,按标准价计价时,征地和拆迁补偿费暂可以考虑由单位适当负担。按标准价购房后拥有部分产权,即占有权和使用权、有限处分权和收益权,可以继承,可以在购房5年以后进入市场出售或出租,原产权单位有优先购买权和租用权。售房收入扣除有关税费后所得收益,按政府、单位、个人的产权比例进行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