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计算庄家的建仓成本
庄家坐庄,正如做其他生意一样,也需要从“销售收入”中减去成本。销售收入减去成本为正值,庄家才能获取利润。投资者在买人股票前,不妨先帮庄家算算账,看看目前价位庄家有无获利的空间。若目前价位庄家获利微薄,甚至市价低于庄家坐庄成本,那么投资者买入该股的话,获利的前景就非常光明;若目前价位庄家已有丰厚的账面利润,这时庄家关心的就是如何将账面利润变成实际利润,也就是说,在目前的价位上,庄家不会再处心积虑地拉升股价,而是伺机出货脱逃。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如果还要指望股价再攻城夺寨,勇创新高,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当股价已经远离庄家建仓和控盘成本时,投资者不宜在目前价位买入该股,将获利的希望寄托在这样的庄股身上。 散户要跟庄,或者是分析一只股票在目前的价位是否值得买入,就必须了解庄家的“底细”,也就是说要了解庄家的控盘程度即持仓量,以及庄家的建仓成本。一般来说,投资者可以通过K 线图以及成交量来分析、研判庄家的持仓量和建仓成本,其中,用换手率计算庄家的持仓量和建仓成本,是一种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换手率的计算公式为: 换手率=成交量/流通盘×100 % 公式中的换手率,是从庄家开始建仓,到庄家开始拉升股价这段时间的股票换手率。怎样确认庄家已经开始建仓了呢?这里,周K 线图的参考价值最大。周K 线的均线系统由空头排列转为多头排列,证明有庄家介入,所以周K 线的MACD 指标金叉,可以视为庄家开始建仓的标志,这也是计算换手率的起点。在中国的股票市场上,大多数庄家都是中线庄家,其控盘程度大约在35%~60 %之间,即庄家相对控盘,这种持仓量下的股票活跃程度较好。超过60 %的持仓量,即达到绝对控盘的程度,这种持仓量大多是长线庄家所为。在一只股票中,持有20 %筹码的投资者,属于绝对的长线投资者,长线投资者对于庄家来说,相当于为庄家锁仓。对于庄家来说,控盘程度当然是越高越好,因为个股拉升股价的升幅与持仓量大体成正比关系。 一般而言,股价在上涨时,庄家所占的成交量比率大约在30 %左右。而在股价下跌时,庄家所占的成交量比率大约是20 %左右。股价运行时,一般上涨时放量,下跌时缩量,初步假设放量/ 缩量=2 / 1 。另外再假设股价上涨时换手率为200 % ,则下跌时的换手率应是100 % ,这段时间的总换手率为300%。由此可以得出: 庄家在这段时间内的持仓量=200 %×30 %一100 %×20%=40 %即股票在这段时间的换手率达到300 %时,庄家的持仓量只达到40 % ,即每换手100 %时,庄家的持仓量为40%×300 %×100 % = 13 . 3%。 当然,这里存在一定的误差,所以一般从MACD 指标金叉的那一周开始,到终止的那一周为止,把所有各周的成交量加起来再除以流通盘,可以得出这段时间的个股换手率。然后再把个股换手率×l3 .3 % ,得出的数字即为庄家的控盘度。一个中线庄家,建仓期间的个股换手率应在300%~450 %之间。只有足够的换手,庄家才能吸足筹码。 至于庄家建仓的成本,可采用上面计算的那段时间内股票的最低价加上最高价,然后除以2 ,所得数值即为庄家的成本区。这种计算方法虽然简单,但却相当实用,计算误差不超过10%。 当然,计算庄家建仓成本,还有其他更精确的方法,由于这些方法计算起来比较复杂,其误差率也在3 %以上,因此这里不再详细介绍。 计算出庄家的建仓成本和持仓量以后,庄家拉升出货的第一目标为:成本x ( 50 % + l ) ,假设庄家的每股成本为l0 元,则其拉升出货的最低目标价位即第一目标位为15 元。 了解了庄家的持仓量和建仓成本,在跟庄时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如何计算庄家的持仓量计算庄家的持仓量,可以帮助投资者很好地判断庄家目前的坐庄过程处于何种阶段。如果庄家处于建仓阶段,投资者就应该伺机跟进;如果庄家处于出货阶段,就应该赶快平仓出局。 计算庄家的持仓量,是股市跟庄制胜的一个关键内容,但要做到非常精确地判断庄家的持仓量,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投资者只能根据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的时间,用基本合理的方法大致估算庄家的持仓量。 下面为大家介绍两种计算庄家持仓量的方法,仅供大家参考。(一)方法一首先确定某股某一段时期属于庄家的建仓期,然后将该股这段时期内的成交量相加,得出一个总数,再分别除以2 和3 ,得出两个数字,庄家建仓的持仓量就处于这两个数字之间。 例如,有一个流通盘为9000万股的中盘股,该股经历长期下跌后进人横盘整理阶段。最近一段时期,有迹象表明庄家正在积极吸筹。从K 线走势图上反复辨认,确定某一天为主力吸筹的起始日。从主力吸筹起始日至今,已经有60 个交易日,累计成交量为9500 万股。将9500 万股分别除以2 和3 ,就得出两个数字,即4750 和3167 。据此,就可以估计庄家这段时期的吸筹量在3167 ~4750 万股之间。 这种方法计算庄家持仓量的根据是:股票的成交量包括三部分,其一是庄家低位收集筹码的量,及其为了降低建仓成本实施的高抛低吸的量;其二是短线操作者买进卖出的量;其三是一部分长线买家买人的量。因此,这段时期的成交量不能全部算在庄家的身上。根据多年操盘的经验,庄家每次吸筹的量,大致占该阶段总成交量的1 / 3 ~1 /2 ,很多还达不到这个数字。(二)方法二这种计算方法比较复杂,但准确性更高一些。计算方法是: 假设个股流通盘为A , A×(个股某段时期换手率-同期大盘换手率)可以得出一个数值;将该数值分别除以2 和3 ,得出两个数值。最后确定庄家的持仓量就位于这两个数值之间。 例如,某股流通盘为3000万股,2007 年下半年该股连续60 个交易日的换手率为260 % ,同期大盘的换手率为140 % ,据此可以算出: 3000万股x ( 260%-140 % ) = 3600 万股 3600万股/2 =1800 万股 3600万股÷3 = 1200 万股因此,庄家实际的持股数可能在1200 ~1800 万股之间。也就是说,庄家的持仓量可能在流通盘的40%~60 %之间。 由于其上限已经超过流通盘的50 % ,下限也已达到流通盘的40%。据此分析,可以得出庄家坐庄的时间不会太短,至少是个中线庄,甚至是个长线庄。 使用以上方法计算庄家的持仓量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①这些计算方法一般适用于长期下跌的冷门股。一个股票之所以成为冷门股,说明这个股票已经没有庄家,筹码绝大部分都分布在散户手里。因此,新的庄家一旦坐庄冷门股,利用以上方法就能相对容易地测算出庄家手中的持仓量。②在计算庄家持仓量时,选取的建仓周期不能太短。
⑵ 谁知道股票知识:如何计算庄家建仓成本计算庄家持仓量方法
建仓、持仓、平仓是股票交易整个流程的总结,通俗的讲就是买入、持股、卖出。在股票投资的时候,第一个步骤基本都是建仓,今天就跟大家说一说关于炒股建仓的这些事儿。开始之前,不妨先领一波福利--机构精选的牛股榜单新鲜出炉,走过路过可别错过:【绝密】机构推荐的牛股名单泄露,限时速领!!!
一、建仓是什么
建仓其实就是开仓,是指的交易者在买入或者是卖出一定数量的期货合约。建仓的意思就是在股市当中进行买入或者融资卖出证券的做法。
二、中小投资者有哪些建仓方法
建仓在股民炒股的时候,是非常重要的阶段,入场时间的选择也非常重要,这关乎着投资者交易能否盈利。对于股民来说,有一个好的建仓技巧,能够降低成本,放大收益,在这个方面,确实值得各位股民学习。
中小投资者的股票建仓方法:
1、金字塔形建仓法,就是在买进股票时先投入大部分的资金,假如买进之后股市继续下跌,再继续投入比之前少的资金买入,买进股票的全过程,仓位会是个金字塔形状。
2、柱形建仓法,这个方法有助于在建仓的过程当中平均买入股票,购入个股之后要是个股继续下跌,那么还要接着投入进相同数额的资金去买入股票。
3、菱形建仓法,是指开始先买入一部分筹码,等到有确切消息或机会的时机出现时,能把握机会再次加大买入力度,当再次出现上涨或者下跌的情况,再进行少量的补仓。
对于股民来说,建仓的时候千万不要一次性买入,而要谨记分批买入的原则,这样能最大限度的把判断失误带来的风险和损失进行规避,并且建仓完成之后,还要成功将止损点和止盈点设置完成。想在股票上赚钱,股票建仓的时机尤其重要!小白必备的炒股神器,买卖时机尽收眼底,大盘趋势一目了然:【AI辅助决策】买卖时机捕捉神器
三、识别主力建仓动向
股票的上涨是通过资金的推动来完成的,所以股票中的主力资金动向分析尤其重要。这里我来告诉大家主力是如何建仓的。主力建仓与散户的区别是主力建仓的资金量较大,建仓的资金致使买方力量加大,很大程度影响了股价。一般的建仓方法有两种,低位建仓和拉高建仓。
1、低位建仓,是主力在建仓时的惯用手法。主力的建仓时机一般会选择在股价下跌到相对低位的时候,这样能让持股成本减少,然后也有更充裕的资金去推动股价的不断上涨。低位建仓一贯是长周期的,在主力还未收集到足够筹码之前,可能会采取多次打压股价的做法来达到诱空获取筹码的目的。
2、拉高建仓,这是一种反向操作散户惯性思维的手法。主力采取逆反手段,短期通过把股价推升到相对高位从而获取大量筹码的一种建仓形式。当然主力不可能把钱白白给我们,必须达到条件才能拉高建仓:
①股票绝对价位比较低;
②大盘一定是处于牛市初期或中期;
③公司后市有后援支撑,比如说重大好利或大题材;
④方案中按大比例进行分配;
⑤有充足的资金控盘,准备中长线运作。
在股市赚钱还是要看手里的股票,想知道手里股票好不好?点击链接一键诊股,实时解盘快人一步:【免费】测一测你的股票当前估值位置?
应答时间:2021-09-25,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⑶ 如何准确分析庄家的成本
1、进仓成本。庄家资金量大,进场时必然会耗去一定升幅,有人看见股价从底刚涨了10%,便担心升幅已大,不敢再买。其实,升20%、甚至50%有可能为庄家在吸筹,关键要看在各价位区间成交量的多寡。低位成交稀少,庄家吸筹不充分,即使已有一定的涨幅亦不足惧。
庄家成本如何分析
2、利息成本。庄家资金多数为拆借资金,通常是要付出利息成本的。若某个庄股运作的时间越长,利息成本越可观,越需向上拓展空间。投资者可仔细寻找前期有一定表现后便长期默默无闻的个股,这些在利息方面付出了“血本”的个股一旦重新启动都有可观涨幅。3、拉升成本。正如庄家无法买到最低价,同样亦无法卖到最高价,通常有一大截涨幅是为人作嫁:船小好调头的跟风盘跑得比庄家还快。有的庄家拉升时高举高打,成本往往很高,短期会有大涨幅;有的喜欢细水长流,稳扎稳打,成本较低,为日后的派发腾出空间。投资者可观察手中的货色,若比庄家进价的还便宜,不妨多放一段时间,股市的“通风性”良好,多放些时间并不会长霉,等到春风吹拂往往老树亦能发出新芽。
⑷ 如何计算主力的筹码比例和持仓成本
如何统计股市主力的持仓量和持仓成本?以下内容是转他人写的,不代表我的意见,仅供参考。
兵法云:知已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投资者要想在股市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跟庄。要跟庄,就必须摸清庄家的底细,最重要的当然是庄家的持仓量和成本。这两样是庄家的最高机密,是不可能泄露的,我们怎样才能从K线图和成交量中巧算庄家的持仓量和成本呢?据认真分析和研究,认为用换手率来计算应当是准确的。
换手率=成交量/流通股总数X100%。因为我们要计算的是从庄家开始建仓到开始拉升时这段时间的总换手率,因此,根据经验,以周线图的参考意义最大。
参看个股的周K线图,周均线参数可设定为2、10、20,当周K线图的均线系统呈多头排列时,就可以证明该股有庄家介入。只有在庄家大量资金介入时,个股的成交量才会在低位持续放大,这是庄家建仓的特征。正因为筹码的供不应求,使股价逐步上升,才使周K线的均线系统呈多头排列,我们也就可初步认定找到了庄家。
无论是短线、中线还是长线庄家,其控盘程度最少都应在20%以上,只有控盘达到20%的股票才做得起来,少于20%除非大市极好,否则是做不了庄的。如果控盘在20%-40%之间,股性最活,但浮筹较多,上涨空间较小,拉升难度较高;如果控盘量在40%-60%之间,这只股票的活跃程度更好,空间更大,这个程度就达到了相对控盘;若超过60%的控盘量,则活跃程度较差,但空间巨大,这就是绝对控盘,大黑马大多产生在这种控盘区。
为什么会有这种规律呢?因为一只股票流通量的20%一般是锁定不动的,这些是绝对的长线投资者。而剩余的80%流通筹码中,只有其中的20%是最活跃的浮动筹码,如果你把这20%的筹码收集完毕,市场上就很少浮筹了,所以能够大体控盘。而最后的60%就是相对稳定的筹码,若庄家再吸纳一半,即30%,那么庄家手中的筹码就是50%的控盘,加上长线投资者的20%,等于庄家控制了70%的筹码。这样,庄家就能控制股价的运动方向。这也是大多数庄家所采用的控盘程度。若庄家控盘60%以上,外面的浮筹只有20%。庄家就可以随心所欲的控制股价。投资者要跟庄时,最好跟持仓量超过50%的庄。当然持仓量越大越好,因为升幅与持仓量大体呈正比的关系。
一般而言,股价在上升时庄家占的成交量为30%左右,而在下跌时为20%,而上涨时放量,下跌时缩量,我们可初步假设放量:缩量=2:1,则在一段时间内,庄家持仓量为(230%)-(120%)=60%-20%=40%,即在上升时换手率为100%,以及下跌时换手率亦为100%时,庄家的控筹程度初算结果。
但这样计算过于复杂,我们可粗略计算,在这段换手总率为200%的时间内,庄家可能持筹40%,则当换手总率为100%时可吸纳的筹码应为(40%)/(200%)100%=20%。
我们从周KD指标低位金叉以及周成交量在低位温和放大之时开始计算,至你所计算的那一周为止,把各周成交量加起来为周成交量总量,然后再除以流通盘再乘以100%,即为换手总率。若换手总率为100%时,主力的轿没虚持仓量为20%,若换手总率为200%时,庄家的持仓量为40%,若换手总率为300%时,庄家的持仓量为60%,若换手总率为400%时,庄家的察拆持仓量为80%。这是依据每换手100%,庄家可吸筹20%的结果推算的,依此类推。
一般而言,当换手总率达到200%时,庄家会加快吸筹,拉高建仓,因为低价筹码已没有了,这是短线介入的良机,而当换手总率达到300%时,庄家基本都已吸足筹码,接下来庄家是急速拉升或强行洗盘,应从盘口去把握主力的意图和动向,切忌盲目冒进而被动地从短线变为中线,这时,我们就要参考一下短线指标KDJ了,特别是60分钟KDJ指标,若处于较高位置,可等待指标调低后再介入。这样既可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又可避免短线被套。
通过计算换手总率,我们就可大致判断主力的建仓及锁筹程度,这样可使自己的利润最大化、时间最短化。特别对分析那些刚上市不久的新股准确率较高。在平时的看盘中,我们可跟踪分析那些在低位换手率超过300%的个股,然后综合其日K线、成交量以及结合一些技术指标来把握介入的最佳时机,必有厚报。
接着,我们还要计算庄家的成本,我们将采用下列两种方法来估算:
1、若你用分析软件则最简单,用相应的键就可估算出换手率及成本价,这是最精确的算法;
2、一般而言,中线庄家建仓时间大约在40-60天,即8-12周,取闭燃其平均值为10周,则从周K线图上,10周均价线我们可客观认为是主力的成本区这种算法有一定的误差,但不会偏差10%。
作为一个庄家,其操盘的个股升幅最少在50%以上,多数为100%。一般而言,一个股票从一波行情的最低点到最高点的升幅若为100%,则庄家的正常利润是40%,我们把主力的成本算出以后,然后在这价位上乘以150%,即为庄家的最低目标位,不管道路是多么曲折,股价迟早都会到达这个价位,因为庄家若非迫不得已,绝不会亏损离场,庄家资金大,进出两难,有时,你也抛也抛不出去呢?这是庄家永远的心痛。
这就是我们所应算出来的庄家的底细,我们看清了庄家的底牌,就可以做到在操作上有的放矢,不再惧怕庄家的软硬兼施,看清了股价的涨跌,不过是庄家跟我们玩的心理游戏,如此这般,岂有不胜之理?
⑸ 股市庄家的成本要怎么判断
首先,炒股开户一定是要本人用本人的身份证办理的,不能代理其他人开户,也不能用自己家人的身份证和银行卡为自己开户。深厚的“童子功”。那是不是他出生在一个
⑹ 股票加仓的成本价怎样计算
股票加仓后成本价的计算方法是补仓需n股 = [补仓后股票的价格×(第一次买股数 + 补仓时买股数)-(第一次买入股票的成本价 × 第一次买股数量)]÷补仓时所买股票的成本价。
1、股票补仓是指投资者在持有一定数量的股票的基础上,又买入同一股票。补仓是被套牢后的一种被动应变策略。同时补仓,就是因为股价下跌被套,为了摊低该股票的成本,而进行的买入行为。
2、例子:(不计税费)
第一次买入=5.00*5000=25000元 成本价5/股;
第二次买入=4.00*5000=20000元 成本价=(25000+20000)/(5000*2)=4.50/股;
第一次卖给=4.60*5000=23000元 成本价=(25000+20000-23000)/(5000)=4.40/股;
第三次买入=4.00*5000=20000元 成本价=(25000+20000-23000+20000)/(5000*2)=4.20/股;
拓展资料:
1、满仓:就是把你所有的资金都买了基金,就像仓库满了一样。大额资金投入的叫大户,更大的叫庄家;小额资金投入的叫散户,更小的叫小小散户。
2、半仓:即用一半的资金买入基金,帐户上还留有一半的现金。如果是用70%的资金叫7成仓
⑺ 如何知道股票主力的成本价
股票计算出主力的成本价,也就是指主力的持仓成本,持仓成本是主力的最高机密,但我们可以通过两种方法获得这一机密。
一、从操盘软件中直接获取。
一般来说,所有券商提供的实盘操作系统都可以查询。从F10资讯中,我们可从“股东研究”一栏了解机构的进出情况。
首先,从“股东户数”及“人均持筹”数据的变化可以从整体上判断机构动向以及个股筹码的变动趋势。一般地,股东人数越少,表明筹码越集中;股东人数越多,则表明筹码趋于分散,盘中缺乏主力关照。
其次,预测机构介入成本。由于公布报表的时间和股东人数的统计时间有一段时间差,所以我们要预测机构介入的成本,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如果目前的股价比三季度的平均成本还低,说明主力也被套;如果涨幅不大且成交量平平,说明主力短期并没有出局;如果涨幅较大了,再看近期的量能变化情况再作研判。比如说,新北洋(002376,股吧)(002376,,资讯,)季报显示,三季度末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全部为基金公司,占流通股35.73%。除一家基金公司持股数未变之外,新进三家,其余六家全部加仓,其中中银基金旗下的一只基金以所持257.9万股位列第一位。如图所示,第三季度期间,主力建仓的加权均价为39.38元,区间换手率为243%,而三季度报公布的时间是2010年10月22日,以22日的开盘价41.8元来计算,也仅仅上涨6.14%,涨幅不大,且期间成交量不温不火,说明机构短期并没有出局。若再结合二季度进驻的机构来估算成本,在目前的价位上,部分机构也可能被套。因此,根据推算结果,我们可以在当前价位或逢低大胆介入,因为主力的建仓成本就在附近。
值得一提的是,股东人数的增加与减少并非决定股价涨跌的唯一因素。在用该指标选择个股时,应注意该指标的局限性。比如主力机构有可能期末采用突击重仓或分仓的方法来达到迷惑中小投资者的目的等。特别是那些典型的庄股,即使股东人数再减少我们也应该岿然不动。正确的方法应该是与公司基本面的变化结合起来判断。
二、根据均线来推断。
一般而言,中短线主力建仓时间大约需要4-12周,平均约8-10周。从周K线图上,我们可以估算8-10周均价线是主力的成本区域(虽有一定误差,但不会偏差10%,所以谨慎起见,我们取10周线作为主力建仓成本)。作为主力,其操盘的个股升幅至少在50%以上,多数为100%甚至更多。一般地,一只股票从一波行情的最低点到最高点的升幅若为150%,则主力的正常利润是100%-120%左右。这是因为,主力要想在市场中获利,也必须要付出“代价”,这个“代价”是固定不变的,也是主力在“坐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这就是建仓成本。亦即主力的建仓成本大约需要付出20%-40%的利润空间。主力的建仓成本算出来以后,再在这个价位上乘以150%,即为主力将来拉升的最低目标位。举例说明:精功科技(002006,股吧)(002006,行情,,),如图所示,从周K线图可以看出,自7月初开始底部明显放量,有主力资金介入迹象。两个月的时间换手率达300%之多,涨幅达41.71%,加权均价为13.42元(10周线的平均成本也在13.4元左右),可以说,两个月的震荡盘整,为主力的吸货建仓期。这期间,主力的建仓成本大约消耗了20%-40%的利润。而行情启动之后,从启动价14.2元开始一路上扬,利润高达100%之多,而建仓期的最低价11.41元至最高价29.67元,振幅高达160%。
测算出主力的成本之后,也就摸清了主力的底细,看清了主力的底牌,就可以做到在操作上有的放矢,不再惧怕主力的“洗盘”、“挖坑”等操盘伎俩。只要目前价位没有大幅上涨,不管道路多么曲折,股价迟早都会到达测算的价位,因为主力若非迫不得已,绝不会亏损离场。而主力资金量大,进出两难,有时系统性风险来临时,想出也出不去,这是主力永远的心病。
总之,投资者如果能计算出主力的建仓成本,就能测算出当前主力有无获利空间或获利大小,从而以此来决定自己的投资策略。若目前股价低于主力成本,投资者可大胆重仓介入;若目前股价只能让主力微薄获利,投资者可积极逢低参与;若股价已使主力获利丰厚,则投资者应及时出局,或以观望为主。但也要注意一点,虽然能测出主力的成本价,也不是百分之百的准确,还要多观察主力的资金动向才行。
⑻ 如何测算庄家的持仓成本
根据平均价测算庄家成本。庄家若长期低位横盘筹集成本,形态类成交量均匀,没有异动的价格波动,可以排除其他非正常因素的干扰,这底部区间最高价和最低价的平均值就是庄家筹码的大致价格,此外圆形底、潜伏底、双重底等也可用此方法。庄家如果要拉高吸筹的成本价格会更高一些。
根据统计换手率测算庄家成本。对于老股票出现明显放量的大底部区域,可视其为庄家建仓的成本线,将该区域每日的换手率累加,直到统计换手率达到100%为止,再以此时段的市场平均价,作为庄家建仓的成本区,有时候庄家的成本区于最低点的价差也会有相当大的差距,对新股,很多庄家选择在上市首日就大量介入,一般可在上市首日的均价,或上市第一周的均价,作为庄家的成本区。
根据最低价测算成本。在最低价之上的成交密集区的平均价就是庄家建仓的大致成本。通常其幅度大约为最低价的15%-30%。举个例子,最低价的15%为4.07元,30%为4.62元,庄家成本区就在4.07-4.62之间,平均价为4.34元。
华尔通上其实有,也相对比较全面,希望能帮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