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鸭饲料配方
肉鸭饲料配制要保证肉鸭既能正常生长发育又能充分发挥其遗传潜能,饲料应根据其不同生理阶段和营养需求特点配制。若肉鸭采用放牧方式饲养,其生长速度较慢,应依据放牧获得食物的营养特性配制饲料,以提高饲喂效果,降低饲养成本。
雏鸭中鸭饲料配制
玉米占50%,菜饼占20%,碎米占10%,麸皮占10%,鱼粉占7.5%,肉粉占1%,贝壳粉占1%,食盐占0.5%。中鸭在育肥期饲料配比:玉米占50%,小麦占17%,麸皮占12%,碎米占10%、菜饼占5%,鱼粉占4.5%,贝壳粉占1%,食盐占0.5%。饲料的适口性要好,营养成分要稳定,便于储存。禁止使用违禁药物,特别是在肉鸭生长后期饲料中,禁止使用任何药物性饲料添加剂,以确保鸭肉产品安全。
蛋鸭饲料配制
要求饲料原料的品质稳定、数量充足、价格适宜,具有地方资源优势。增加营养要适宜,配制蛋鸭日粮应根据鸭的年龄段和采食量,来确定配合饲料的适宜营养浓度。其参考配方是,蛋小鸭(1周~8周):玉米占58.7%,豆粕占26%,菜粕或棉粕占7%,石粉占4%,特预6号预混料占4%,食盐占0.3%。第一周雏鸭建议全部饲喂全价颗粒饲料。蛋中鸭(8周~开产):玉米占64%,豆粕占16%,菜粕或棉粕占6%,石粉占9.7%,特预6号预混料占4%,食盐占0.3%,金赛维适量。
产蛋期鸭饲料配制
玉米占51%,豆粕占22%,菜粕或棉粕占3%,次粉占10%,石粉占9.7%,特预6号预混料占4%,食盐占0.3%。添加剂的主要成分有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维生素添加剂完全可以代替青饲料所含的营养功能,不仅可以起到补充维生素的作用,还能节省大量青饲料,减轻养鸭户的劳动强度,降低养鸭生产成本。
2. 养一只蛋鸭,从幼鸭到生鸭要多长时间,成本
这个问题好笼统,我想很难找到答案
3. 蛋鸭规模化养殖成为趋势,蛋鸭规模化饲养管理的要素有什么
1000只蛋鸭子挖池子不是很划算就算不需要钱请挖掘机大点也需要200-300只左右随时开工几天算下来不是个小数目哦! 而且鸭子喜欢经常在水里游泳有时还在水里睡觉经常在水里里拉粪便你再挖大点不需要多长时间你的水就太肥了养鱼都翻肚皮了养鸭子容易得病!
养鸭子不能没有水,再好的鸭子也可以去野外找食物,晚上回家补充一些营养,这样才能有一点利润。我们养鸭人一般都会计算好秋收稻谷的日期,提前一个月买几百只小鸭子。等到水稻收割了,鸭子有一斤多了,就把鸭子放到田里去。让鸭子捡起散落在喂养田里的稻谷! 鸭子在11月开始下蛋,正好赶上春节卖蛋的季节,等到第二年春耕的时候再卖鸭子。以此类推...
4. 限制饲喂的目的是什么如何对青年蛋鸭实施限制饲喂
限制饲养就是对青年鸭限制饲料采食量,降低饲料营养水平的饲养方法。其目的主要是防止在育成期将鸭养得过肥,防止体重过大从而影响产蛋期的产蛋。限制饲养主要是针对从50日龄至开产的青年鸭而采用的一种饲养方法,其好处如下:
(1)节约成本 通过限制饲养可以节约饲料成本。
(2)控制性成熟 青年鸭在良好的营养条件下发育快,性成熟早,往往造成早产、早衰、产蛋高峰持续期短。通过限制饲养可使性成熟延迟,使卵巢和输卵管得到充分的发育,机能活动加强,从而提高整个产蛋期的产蛋量。
(3)控制生长速度 母鸭沉积脂肪能力强,营养条件较好,造成卵巢沉积脂肪过多,影响产蛋量和蛋壳品质。通过限制饲养,可以防止母鸭过肥,避免体重过大。
(4)提高产蛋鸭的存活率 通过限制饲养使不能耐受的病鸭和弱鸭自然淘汰,从而提高产蛋期鸭的存活率。
限喂前应根据出雏日期、体重标准、饲料及饲养方式等条件制订限喂计划。限制饲养有限时、限质、限量等多种方法。限时,主要指减少饲喂次数或缩短饲喂时间;限质,主要是降低日粮中粗蛋白和能量的含量,但为了保证鸭体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钙、磷、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仍应满足其需要;限量,是指在不限制采食时间的情况下把配合好的日粮按限制量喂给。限制饲养的注意事项:限饲前应将体重过小或体弱的鸭移出或淘汰,因这些鸭不能采取限制饲养;应定时进行体重抽测,最好每周或每2周抽测1次体重,每次抽测的数量为群体的10%左右,以观察体重增减情况,然后根据体重要求,适当调整日粮;应有足够的料槽、水槽,防止鸭群饥饱不均,影响限饲效果;限饲时注意鸭的健康状况,鸭群患病时应暂停限饲,个别病弱鸭挑出单养;在限制饲养时,严格实施限饲计划,不可因鸭的饥饿叫唤而补喂饲料,这样会影响限饲效果;限制饲养应与控制光照结合进行才能收效更大。
5. 请问如何通过蛋鸭生态养殖模式致富呢
一说起蛋鸭养殖,我就想到隔壁村,经过短短几年,养殖蛋鸭就已形成规模,实现高收入,这不,我最近向他们请教了一些关于养殖模式的相关经验,在此和大家分享。常见的生态养殖模式有以下几种:
以上就是隔壁村养鸭致富的宝贵经验,在此和大家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6. 如何养殖蛋鸭
蛋鸭育雏的饲养管理与肉鸭基本相同,在育成期应采取轻度的限制饲养,适当多喂些青、粗饲料,或在原来的混合粉料中,掺进一部分稻谷后拌湿喂,每日饲喂两次,保证每个鸭子都能同时吃到饲料,避免饥饱不匀。同时要加强运动,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发育,防止过肥。夜间弱光照明30~40平方米的鸭舍用1盏15瓦的电灯照明,白天用自然光照。要根据鸭子的生活习性,定时作息,制定操作规程,尽量保持稳定,不要经常变更。蛋鸭开产以后各阶段的管理有所不同,因此把开产以后到300日龄分为产蛋前期,此后到400日龄为产蛋中期,400日龄以后到500日龄为产蛋后期。产蛋前期应尽快把产蛋推向高峰,在营养方面应根据产蛋上升的趋势,增加日粮的营养浓度,适当增加饲喂餐数,除白天继续喂3餐外,在夜间关灯以前增喂一餐,每只鸭平均精料采食量150克左右。光照时间应达到17小时,人工光照时,开灯关灯的时间应该稳定,不能随意变更。此段时间的管理是否恰当,应从下列几个方面去观察:初产蛋蛋重较轻,但随着日龄的增加,蛋重增加,到230~250日龄时蛋重应达到本品种的标准蛋重;而且产蛋率也是不断上升的,在230日龄时,产蛋率应达到90%左右;210~300日龄时,每月随机抽取10%的母鸭测定体重若是维持原来的体重,说明饲养管理是恰当然。相反的,若蛋重增加不快或者又低下来;产蛋率时高时低,甚至出现持续下降;母鸭体重较大幅度的增加或下降都说明饲养管理有问题,应及时查明原因,加以改进。经过100多天的连续产蛋后,进入产蛋中期,此时体力消耗较大,健康状况已不如产蛋前期,在饲养管理上稍有不慎,产蛋量就要下降,甚至出现换羽,这是比较难养的阶段。此阶段的饲养力求保高产,使产蛋高峰期尽可能延长,在这一阶段首先是在营养上保证满足高产的需要,营养水平较上一阶段略有提高,配合饲料的粗蛋白质19.5%~20%。随着日龄增加,蛋鸭对钙的利用率略有下降,应适当增加钙的喂量,在配合饲料中添加1%~2%、直径为1~2毫米的颗粒状石灰石(或贝壳),或在鸭舍内单独放盆,装有上述规格的贝壳或石灰石颗粒,任其自由采食。气温在5℃以下时要保温升温,超过30℃时要防暑降温。此阶段管理是否洽当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观察:如壳蛋光滑厚实,有光泽;产量时间集中,在早晨2~4时产蛋;鸭子精力充沛,下水后潜水时间长,出水后羽毛光滑不湿。说明饲养管理得当。相反的,若是蛋形变长,蛋壳薄,有沙点,甚至生软壳蛋;鸭群出现每天推迟产蛋时间,甚至在白天生蛋,蛋生得稀稀拉拉,非常分散;鸭子精神不振,行动无力,下水后羽毛沾湿,甚至下沉。上述情况表明饲养管理不当,应及时查明原因,加以改进。400日龄以后进入产蛋后期,此阶段要根据蛋鸭的体重和产蛋率来确定饲料的质量和饲喂量。若鸭群产蛋率仍在80%以上,而鸭子的体重略有下降的趋势,在饲料中要适当增加动物性蛋白质饲料;若产蛋率仍有80%左右,体重有增重的趋势,则适当降低饲料中的代谢能,或增喂青粗饲料;若体重正常,产蛋率也较高,饲料中的蛋白质比上阶段略有增加;如果产蛋率已降到60%左右,此时已很难将产蛋率再提高,无需加料。在管理上要多放少关,促进运动;光照时间不能减少,操作规程要保持相对稳定,避免一切突然的刺激而引起应激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