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中国人力资源成本上升的原因
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深层原因
(一)劳动力成本上升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从宏观面来看,我国正进入一个生产要素成本周期性上升的阶段,成本推动的压力趋于加大。1、劳动力价格,除了由供求关系导致的低成本外,也存在着体制和政策上人为压低劳动力成本的因素。随着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理念的逐步落实,调整或改革不可避免,中国廉价劳动力时代即将成为过去。2、我国经济发展到目前这个阶段,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以后,多种生产要素价格走势都出现了拐点。价格的提升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土地价格大幅上升,能源、资源包括水资源价格也在大幅上升,最典型的还是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改革开放之初,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民纷纷进城打工,为城镇提供了充足的廉价劳动力,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能吸引众多外资来华淘金,内外资企业都曾经享受过廉价劳动力的盛宴。从20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初的20多年时间里,如果剔除通货膨胀的因素,农民工的工资几乎没有什么增长。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府提出让全民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国家战略从不平衡转向平衡发展,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村村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农民增收了,如果工资不上涨,在城市打工不如回乡养猪、种白薯,便出现了“民工荒”。“民工荒”并不是指中国现在没有民工了,而是指如果继续按过去的价格支付工资,那些工作现在没人做了。也就是说,我国低价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格局已经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是历史性的,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人均GDP提高了)的必然结果。此时。就算没有新法的推出,劳动力成本也一样上升,其他生产要素成本也存在同样的趋势。
(二)全球经济一体化,输入型通货膨胀导致成本上升
2008年3月底,香港特区政府公布:猪肉涨56%,牛肉涨49%,蔬菜涨32%,大米涨23%,食用油涨20%……在基本生活消费品特别是食品价格大涨的带动下,同年2月份的整体物价上升5.1%。与此同时,涨价潮带动了加薪潮,汇丰银行、长江实业、太古集团等多家大公司宣布加薪,且幅度高于通胀率。大部分公私机构也跟随加薪。2008年3月27日消息:因为需求旺盛以及泰铢走强。泰国大米出口价格上涨。泰国100%B级大米报价为每吨720~730美元;破碎率5%大米报价为每吨710~715美元。蒸谷米报价为700美元。而2007年12月26日的报价为390美元,涨幅近80%。我国经济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全球初级产品价格的波动对我国的影响越来越大。随着中国、印度还有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和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对全球初级产品的需求量不断上升,导致初级产品进入一个成本上升的周期。在我国对外开放度已经较高、初级产品对外依赖性加大的背景下。全球初级产品价格的上升必然导致国内初级产品价格的上升。从而推动企业成本包括劳动力成本的上升。
2. 京东物流为什么会出现人力成本高
京东物流的成本管理问题
(一)仓储成本过高。众所周知,京东商城以销售电子产品为主,利润极低,如果对经销商的商品处理不到位,会导致收入减少、商品成本增加,而京东仍会从经销商处购置商品,如此一来,便会造成恶性循环。在仓库中,有许多的售后退货需要得到及时解决,这种退货现象直接导致仓库空间不足,此外,对于第二次录入的退货订单,需要进行成本核算和重新发货,一旦货物被退回或调换,整个公司的品牌效将受到损害,退回的货物无处安放,只能被放在仓库里,退货数量多了,仓库容积越来越小,将会占用大量公共资源,还有可能影响物流流程,因此,解决过多的售后退货订单的问题迫在眉睫。(二)人员成本过大。京东在稳定业务量之后,便开始了扩展,与此同时,所雇用的员工也在不断增多,京东对员工的待遇没有下降,如此庞大的员工数量,意味着京东需要承担的人力成本的压力。京东最大的特佂是自营,在销售同时保证了产品质量,但也制约了自身的业务发展,使人力资源增加,成本翻倍增长,进而总成本上升。有报道称,京东将取消快递人员的基本工资,并将采购业务纳入其业绩,这会直接影响快递人员的收入,且京东物流已将员工公积金存款金额进行下调。无论采取何种措施,都说明京东物流的成本受到了巨大影响。对比三通一达的网点加盟制,多数快递员没有社会保障。京东物流采取直营制度,为基层员工缴纳了五险一金,一方面塑造了品牌效应,另一方面,却也增加了企业在人力成本环节的支出。是以,京东物流整体人员成本远高于常规物流企业。2020年,京东物流将继续招聘员工,这样一大笔人员成本,可能会因经济冲击而造成巨大影响。(三)隐性成本高。虽然京东物流大多数问题都来自成本。除了成本,隐藏成本的控制在物流中也相当重要,譬如土地租金、工资等,这些都是自己支付的,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近年来,京东物流需要更多的资金来发展,因此,要靠融资来建设物流系统,如果资金运转出了问题,会导致资金供应不足,从而造成资金崩盘等现象的出现由此,京东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就会下降,潜在危机逐渐加大。京东物流的快递量相较其他公司略微薄弱,其快递网点也依赖于电子商务的发展,外部需求比例的增加几乎不可避免。京东物流在分发方面存在着明显问题,仓库分配成本占绝大多数,且服务效率比行业平均线低。因处劣势地位,客户难以完成有效的诉求,任何环节的问题都会给客户、企业带来更多的麻烦,终端客户和未能实现的第三方机制将无形中增加客户的风险。同时,京东目前大规模发展的快递范围可能会面临来自资金链的压力。(四)物流系统不完善。在物流企业管理中,控制物流成本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现代物流企业通常实施全过程的成本管理控制,严格把控成本,在日常管理中多侧重于与成本控制相关的因素,也是由此将会催生出更多的B2C网站增加,这将带给其他物流公司相当大的压力。而京东物流的投资负担与物流企业的模式相关,京东于2007年开始自建物流,京东物流一直是京东最有价值的资产,是京东多年来投入人力、物力最大的业务,也是京东当年能从阿里围攻战中突围的重要原因。但同时它的专有物流也增加了支出,削弱了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且在京东的固有模式确定前,京东系统管理跟不上市场变化,专业化程度不高,这样的自建物流存在极大的问题,在2019年,京东收益状况并不理想,乃至出现负增长现象,大部分原因是京东投入自建仓储物流网络和物流设施的资金过于庞大,导致成本增加。虽然京东物流高度重视仓储成本,装卸成本,运输成本,配送成本等明显成本,也在积极寻找降低成本的有效措施,但是,企业往往会忽视隐藏在绝大费用后的成本,如设备折旧成本,资金占用成本,库存折旧损失,人员培训和教育成本等,尤其是因为自身物流行为不当造成的风险。但出现这种问题并不是企业的责任,事实上,许多物流企业都存在这种现象。
3. 劳动力成本为什么会越来越高
首先说劳动力成本。劳动力成本的升高是绝对值的升高,是与过去相比,是纵向相比。过去骑多少人自行车上班,现在大部分要坐车、骑电动车上班,还有通信费等等与工作相关的成本上升。过去多数人是中小学文化,现在多数都要上到中专、大学,为工作而付出的教育成本上升。过去人们生活水平都低,现在社会整体生活水平不断上升,企业如果还是付80年代二三百元的月薪,工人肯定是活不下去的,这是劳动者的生活成本在提高。还有其他方方面面的成本都在上涨。所有这些都构成了劳动力的成本。
再说劳动力价值。劳动生产力越高,生产效率越高,生产同样的商品,工人在每件商品中所付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越少,工人的价值就越低。之所以工资还是会涨,是因为工人同样的劳动时间,生产了比过去更多的商品。比如过去10个工人一天可以生产1000个面包,而现在老板只需一个工人就可以做到。
4. 为什么我国的人力成本上升了
一是物价上涨了,人力成本不涨没道理,低工资已经无法生存;二是生活水平提高了,人民的需求档次也提高了,必然会拉动工资上涨
5. 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存在的问题
国内企业用于人力资源方面的资金越来越多,但资金使用的效益不高,数额庞大的人力资源管理成本与有限的利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它已成为现代企业快速发展的一大障碍。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对国内许多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第一,招聘机制不合理导致的聘用成本上升。
人才竞争是新时代企业竞争的重要因素,招聘到优秀的、合适的员工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梦寐以求的。企业在人才招聘中招聘机制不合理也可能使得企业的人力资源取得成本上升。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常常凭借人际关系,而不是根据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进行人员招聘。企业中论资排辈现象严重,没有专业才能的人占据管理岗位,一些优秀人才无法发挥专长,使得工作的整体效率下降,从而导致人力资源成本相对上升。同时,这些优秀员工潜能得不到发挥,也看不到职业发展的前景,所以优秀员工大量离职,从而加剧了企业的`人力资源离职成本。
第二,企业内部各项管理制度不合理导致使用成本上升。
人力资源的使用成本主要是直接支付给员工的工资。企业如果不能给员工支付合理报酬,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有些企业的绩效评估标准及过程不合理,科学评估系统异常缺乏。大多数企业的考核机制表现为高度集中的方式。而企业的薪酬制度也偏重传统的物质激励,忽视非物质激励,这样的薪酬制度对于一些具有成就需要的员工能起到的激励作用有限,造成企业人力资源的浪费和成本的相对增加。
第三,员工培训机制不健全导致开发成本的上升。
一方面,目前国内的许多企业内部并没有建立专门的培训体系,对员工的培训行为基本上都是委托外部机构进行,这些行为都存在短期性。而且许多企业将员工的培训资金作为一种费用,而不是作为一种投资看待,因此在资金的安排使用中,用于员工培训方面的经费很少。委托外部机构所进行的员工培训很难根据员工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因此这部分培训费用实际使用的效益较低,导致人力资源培训成本的相对上升。另一方面,有一些企业在内部设有培训机构,但在对员工培训过程中注重对高管人员的培训,而忽略了基层员工的需求,因此出现管理者决策效率高,但基层员工因为技能不足等因素执行效率低的状况,从而导致人力资源成本的相对上升。
第四,忽视企业员工的流动率导致离职成本上升。
企业员工离职分为两种,员工自愿离职;员工非自愿离职,不论是哪种离职方式,企业都要为此付出成本。经过研究显示,员工离职率如果超过10%,特别是企业,非自愿离职情况增加时,则会对企业带来不利影响。首先,员工在离职前,工作效率会毫无疑问地降低,或者缺勤增加,或者工作量减少。其次,对于离职的员工,企业要支付离职的工资,失业的工资。如果管理者对离职处理不当而导致员工的诉讼,还会导致相应地诉讼费用。然后,职位的空缺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如可能丧失销售的机会和潜在的客户,可能支付其他加班人员的工资,这些问题都需要企业付出空缺成本。
6. 企业的生产成本上升的原因有哪些
1:原材料成本上升
2:账期增加
3:人工成本上升
4:销售fei用增加,
5:动力成本上升等
6:固定成本增加
7:工艺复杂化游销
8:生命周期短
9:品牌效应低
10:研发成本过高
11:市场竞争激烈槐耐
12:技术成本高
13:管理成本过高
14:销售fei用过高
15:促销神明游活动频繁
16:招工难
17:资金周转能力差
18:税收增加
7. 企业人才浪费导致人力资源成本增加的具体表现
企业人才浪费,直接影响以下人力资源成本:
薪酬福利、办公等直接成本。企业招来的人才绩效因为人才浪费的状况,达不到应有的水准,造成成本的增加。
招聘、选拔、录用成本。比如,招聘计划不合理,或者招聘团队费了很多功夫招到了人才,却发现岗位缩编甚至取消,造成浪费;或者造成岗位急招, 招聘团队不得不增加外部渠道投入,保证岗位正常运转。
培训引导、人才开发的成本。比如,引进的人才确有能力,但是需要和岗位有一段时间磨合,企业没有给予充分的培训引导或者培训安排不合理,导致人才无法发挥价值,不得不招聘更多的人来完成工作;或者,企业和人才都投入了时间和资源进行磨合,刚刚开始见效,企业却进行了岗位调整,造成人才流失,之前投入的培训成本完全浪费了。
离职重置的成本。比如,由于人才不能发挥价值,造成人才另谋高就,不仅需要再次投入招聘、安置、培训资源,还造成岗位空缺、工作绩效下降、业务交接问题等。
雇主品牌的损失。核心人才的流失,对雇主品牌会造成较大伤害,甚至会引起客户对企业品牌的信心。
企业经营以人为本,人才的浪费给企业造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以上只是部分列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