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如何提升仪表质量和成本
扩展阅读
开模产品前后需要多久 2024-10-23 01:34:36
荣耀钻石上边是什么 2024-10-23 01:34:30

如何提升仪表质量和成本

发布时间: 2023-09-19 08:35:35

A. 对提高产品质量 降低成本 有什么建议

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案

企业要生存,求发展,就必须苦练内功,采取各种措施降低成本,以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进行生产经营,企业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现代企业管理必须更加关注成本,管理方法必须更加科学。

就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提一点建议:

一、培养全员的成本意识,在成本管理中,对企业成本产生影响的主要原因是人,培养全体职工的成本管理意识,营造使每个职工关心成本的氛围,增强全体员工成本管理理念,每个员工都是企业的主人,每个岗位都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树立降低产品成本的观念,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产品的成本。

二、组织均衡生产,落实生产计划。生产部要根据厂部下达的生产任务,充分有效的利用生产设备,合理安排劳动力,把任务落实到工序或班组,实际产品的均衡性,这样有利于提高劳动效率,保证产品质量,为降低生产成本创造条件。

三、采用先进的工艺和先进的技术。生产部门要协助技术部门做好产品的标准和工艺设计,在生产过程中,抓住薄弱环节,挖掘潜力,尽量降低原材料、能源的消耗,节约工时,降低产品成本。

四、加强质量检验,提高产品质量。从投产到完工,生产部各道工序和环节都要加强检验,做好自检和互检;严格把好质量关,以保证产品质量,减少废品损失,这是降低成品的重要措施。

五、优化劳动组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劳动组织合理,既要有精细的劳动分工,又要有严格的协作配合,充分发挥劳动者的特长及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劳动和生产效率。

六、加强设备的维修、保养,提高设备完好率和运用率。各部门(车间)制定机械设备运转、维修、保养计划,按计划进行维修保养工作,这样既可以减少维修、保养费用,又可以提高产品和质量,使生产成本不断降低。

七、根据公司的情况,完善采购制度,并且及时执行,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严格执行采购审批和入库流程,杜绝五金库过多的积压和劣质配件入库。

八、全员开展勤俭节约的宣传活动。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弘扬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从节约费一张纸,一滴油,一个螺丝开始。建立相关制度,奖励勤俭节约(包括利旧)的部门和员工,让每个员工意识到勤俭节约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B. 提升产品质量要从几个方面入手

提升产品质量可以从下述几方面入手、好的原料(上游)、好的辅料、好的工艺、好的设备、好的生产过程管理等。
好的质量控制、好的产品质量检验、好的售后服务、产品招回制度等等,都能从制度上确保为客户提供良好的产品质量。
其次好的产品质量是来自于好的产品设计理念,因此,提高产品质量,根本上是应该从研发设计入手。
(2)如何提升仪表质量和成本扩展阅读:
产品质量问题的规定:
产品质量问题的法律规定产品瑕疵是指销售者交付的产品未达到法定的质量标准以及约定的技术要求,未能达到买受人所期望的质量状况,从而使买受人不能按计划使用产品。
一、产品瑕疵一般包括三种情形:
1、不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而没有事先说明的。
2、不符合在产品或其产品质量问题的法律规定产品瑕疵是指销售者交付的产品未达到法定的质量标准以及约定的技术要求,未能达到买受人所期望的质量状况,从而使买受人不能按计划使用产品。
二、产品瑕疵一般包括三种情形:
1、不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而没有事先说明的。
2、不符合在产品或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
3、不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
产品缺陷是指产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
产品有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是指不符合该标准。
产品缺陷具体包括设计缺陷、原材料缺陷、制造缺陷和指示缺陷。
三、产品缺陷和产品瑕疵区别如下:
1、产品瑕疵责任属于合同责任,产品缺陷责任属于侵权责任。
2、产品瑕疵责任免责事由包括经营者做出了明确的说明或者用户、消费者在购买该产品前已经知道瑕疵的存在。
产品缺陷责任的免责事由包括未将产品投入流通、产品投入流通时,引起损害的缺陷尚不存在、将产品投入流通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尚不能发现缺陷的存在。
3、对于瑕疵,直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对于缺陷,可以向销售者,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
4、责任形式不同,对于瑕疵,由销售者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负责修理、更换、退货以至赔偿损失。
对于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缺陷遭受人身、财产损害时,生产者和销售者应承担连带责任,受害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求偿,也可以向销售者求偿。
一方赔偿后,如果责任属于另一方,其有权向另一方追偿。这是两种责任的重大区别。
5、诉讼时效不同,出售质量不合格产品的商品未声明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
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限为二年,自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益受到损害时起计算。
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请求权,在造成损害的缺陷产品交付最初用户、消费者满十年丧失;但是,尚未超过产品保证期的除外。

C. 品管科长如何管理好产品质量和质量成本

品质管理的工作是全面的,贯穿于生产从进料到产品产出的全过程的每个环节。对于一个公司的品管部门的工作内容包括作业过程的品质管理 、进料作业品质管理、制程检验与管理、成品品质检验管理、工序品质管理与作业行为品质管理 、品质成本管理和供应商管理、品质不良的改善管理 、品质资料档案、检测工具管理及部门内部事务管理等等 以下列出品管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可以帮你了解品管工作的工作内容有哪些。 一. 品质经理: 1.督导各部门提升产品质量,防止异常发生,达到公司的品质目标. 2.协调及推动各部门按ISO9000各要素运作. 3.召开各种品质会议,协调各部门处理品质异常问题. 4.审核相关部门呈交的品质文件. 5.对进料品质进行最终判定,并推动IQC、QE部门对供应商进行辅导、稽核、评估、追踪改善等. 6.定期主持召开供应商评审会议及对供应商评估 7.督导QE主管及时处理生产品质异常问题和客户投诉的回复追踪,确保纠正与预防措施的有效实施. 8.督导产品可靠性测试和新产品试投产的品质改善及可靠性测试 9.对成品的品质进行最终判定, 10.协调IQC验货的各项工作. 11.督导并审核品质周报、月报表. 12.对下属进行考核、评定. 二、品质保证主管: 1.确认及更改公司之品质体系有效文件,维护公司品质体系有效运行. 2.根据公司程序文件指引指定切实可行的二、三级支持文件 5.定期制定内部评审及管理审查计划,推动各部门人员执行ISO9000之要素. 6.协调及督导各部门对品质体系中出现不符合项目的改善和追踪是否有效,并记录存档,汇报管理者代表审批. 7.分配及安排外部评审之时间和评审前准备工作. 8.督导各部门正式文件之排版及校正,并进行统一编号的标准化管理. 9.督导内部文件之文件分发、回收、保存、更改作业. 10.协助品质经理相关的品质管理工作 11.对下属进行考核、评定 三、QE主管: 1.根据工程资料内部要求及时对产品的有关项目组织实验室测试 2.制订品质计划. 3.对各种材料及成品之检验标准书进行审核. 4.即时处理客户抱怨及退货,以确保客户满意. 5.主持每周品质会议,并推动全公司相关部门人员共同提升品质. 6.统计、分析各品质会议,并推动全公司相关部门人员共同提升品质. 7.统计、分析各阶段品质不良,并推动各部门改善,以达到目标. 8.针对材料不良辅导供应商分析、改善. 9.做好品质记录,以便追溯. 10.稽核评估供应商,并做好相应记录. 11.考核下属业绩. 四、IQC主管 遵照并执行公司的品质管理制度.并督导全体IQC人员确实执行;,尽最大能力完成任务. 2对IQC的总体事物进行规划,制定IQC内部之品质检验计划、目标,并督导完成. 3.工作的合理分配.合理分配IQC的日常事务至组长,并督促其完成. 4.培训计划的执行.制定IQC年度、季度、月份的培训计划,并对实验员的指导考核. 5.完成对检验标准书、作业指导书的制订工作. 6.品质鉴定与判定.针对IQC进料检验时的材料异常,相关标准作鉴定与判定,并签署意见. 7.对每日、每周、每月的品质检验表的审核. 8.对内与各相关部门沟通、配合、协调处理IQC日常事务,对外与各供应商主动沟通,了解供应商品质状况,并督促其进行品质改善. 9.每月协助品质经理定期召开三级供应商评审会议,督促供应商的品质改善。 10.对下属业绩考核 五、职员 1. IQC 中专含以上学历,年龄20—25周岁.熟悉IQC的工作流程,至少1年外企IQC工作经验.了解ISO9000质量体系.会使用卡尺,光普仪,投影机等量测仪器.会电脑基本操作. 2. 量测仪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3. 压铸模产品和需外加工产品的品质重点及注意事项. 4. 不合格品的处理. 5. 相关表单的填写. 6. 其它. 2.SQC 中专含以上学历,年龄20—25周岁,至少1年外企SQC工作经验.熟练操作电脑(WINDOWS OFFICES等软件),熟悉QC七大手法,能用电脑绘制”柏拉图,管制图”等.对ISO9000有所了解. 1. 日常报表及统计图的制作. 2. 具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3.产品的检验重点及相关表单的填写. 4.其它. 3 QA . 6. 大专含以上学历,年龄22—30周岁,熟悉ISO9000质量体系.会使用三次元,投影机,深度规等量测仪器.熟悉SQE的工作流程及客诉客退的日常处理.电脑操作熟练. 1.量测仪器的使用. 2本公司所有产品的品质重点及注意事项. 3不合格品管制及客诉客退处理. 4相关表单的填写. 5了解相关工作流程

D. 质量成本达到优化的措施有哪些

质量成本优化是指在保证产品质量满足用户的前提下,寻求质量成本总额最小.质量成本优化就是要确定质量成本各项主要费用的合理比例,以便使质量总成本达到最低。
质量成本优化分析:
主要用质量特性曲线进行分析。通过总成本变动趋势来分析。
(1)增加预防和鉴定成本(总成本下降)
(2)降低预防和鉴定成本(总成本上升)
I,II,III等三个区域,它们分别对应着质量成本各项费用的不同比例。
(1)I区是质量损失成本较大的区域,一般来说,内外部损失成本占质量总成本的70%,而预防成本不足10%的属于这个区域。这时,损失成本是影响达到最佳质量成本的主要因素。因此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加强质量预防措施,加强质量检验,以提高质量水平,降低内外部损失成本,这个区域称为质量改进区。
(2)II区是质量成本处于最佳水平的区域。这时内外损失成本约占总成本的50%,而预防成本达总成10%。如果用户对这种质量水平表示满意,认为已达到要求,而进一步改善质量又不能给企业带来新的经济效益,则这时的质量管理的重点应是维持或控制现有的质量水平,是总成本处于最低点A附近的区域,这个区域称为质量控制区。
(3)III区是鉴定成本较大的区域。鉴定成本成为影响质量总成本的主要因素。这时质量管理的重点在于分析现有的标准,降低质量标准中过严的部分,减少检验程序和提高检验工作效率,使质量总成本趋于最低点A,这个区域称为质量至善区或质量过剩区。
根据上述的分析,可以大致地归纳出质量成本达到优化的几项措施:
(1)处于最佳点A的左面时,即当质量总成本处于质量改进区时,应增加预防费用,采取质量改进措施,以降低质量总成本;当处于质量最佳区时,应维持现有的质量措施,控制住质量水平的最佳状态;若处于最佳点A的右面,即处于质量过剩区时,则应撤消原有的过严质量要求措施,减少一部分鉴定和预防费用,使质量总成本退回到最低点A处。
(2)增加预防成本,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鉴定成本。
(3)增加鉴定成本,可降低外部损失,但可能增加内部损失成本。
另外还要注意的是,为了实现质量成本优化,不能孤立地去降低质量成本构成中的每项成本,还应考虑各项成本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为了确定某项质量成本的最佳水平,还应考虑其他成本所处的情况。
参考准则:
1、在一定条件与时间范围内,不能够继续改进质量,降低内外损失成本;
2、内外部损失达到最佳区域;
3、大部分预防质量事故工作已经列入质量改进计划,预防成本达到最佳区域。

E. 质量成本控制都有哪些方式内容

质量成本控制的内容:
一、严把产品的设计试制关
产品的设计质量决定着产品质量,它是生产过程中必须遵守的标准和依据。如果开发设计过程的质量管理薄弱,设计不周,铸成差错,则后来一切工艺和生产上的努力都将失去意义,而给产品留下的后遗症.不仅严重影响质量以及投产后的生产秩序和其它一系列准备工作,使内部故障成本上升.而且会导致产品销售后,大量的退货、保修、索赔事件发生,使得外部故障成本增大。因此,要严把产品设计试制关.不断提高产品设计质量。
然而,提高产品的设计质量,往往会导致质量成本的上升,特别是用于预防和鉴定方面的成本开支增大。如提高零件精度、光洁度,就会增加工时消耗,要求采取必要的工艺措施,增加工艺装备和检验工具,进行试验和研究.或改用较贵重的原材料等,从而引起相应费用增加。不可否认的是,在优质优价条件下,产品质量的提高也会相应地提高产品的销售价格,使企业获得更多的收益。从经济学角度而言,产品的质量、成本和价格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二、注重生产过程中质量成本的控制
分析产品质量成本的构成,不难发现占总质量成本很大比重的内部故障成本是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造成内部故障成本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由于检测手段不先进和检验人员的素质不高而造成的复检费用,也有由于操作工人技术水平不高,或操作失当而造成的废品损失和返修费用等。因此,对于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成本控制应抓好以下工作:
(1)组织好技术检验工作
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产品质量成本的控制,必须根据技术标准,对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产品以及工艺过程质量都要进行检验,严格把关。因为不合格的原材料、零件、半成品等由于验不严而转入后序生产,既消耗了人力、物力资源,又使质量成本大幅上升。因此,要保证不合格的原材料不投产,不合格的零部件不转序,不合格的半成品不使用,不合格的成品不出厂,这是降低质量成本的关键。
技术检验工作质量水平的高低,受制于两大因素:一是检验手段是否满足检验工作质量的要求,低水平的检验工具、设备、仪器等难以满足高质量产品检验工作的要求;二是检验人员的素质,质量检验人员业务素质的高低不同,对产品质量存在的或可潜在存在的问题地分析、判断、处理的结果也是不相同的。这都危及到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成本控制,因此,在适当投入满足质量检验工作要求的仪器、设备的同时,要不断提高检验人员的业务水平。
(2)不断提高生产操作人员的素质
产品的生产是由生产工人直接来完成的,产品质量的好坏,与操作人员业务素质水平的高低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应不断提高生产人员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要严格按照规章翩度、操作标准办事,树立“质量是产品生命力”的观念,由被动的接受检验转变为我要检验、自我检验、相互检验,使整个生产过程处于质量监督保证体系之下,只有这样才能在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产品的质量成本费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建立健全质量成本控制制度
(1)建立质量成本控制责任制
在质量成本控制过程中,应明确质量总成本由质量检验部门负责,各类质量成本应分解、落实到各责任部门。具体来讲,预防成本应由技术部门负责,控制那些在质量管理、产品开发设计、工艺和检验等阶段所发生的质量预防费用;鉴别成本应由质量检验部门负责,控制那些在原材料、工序检验、成品检验、设备检验以及其他检验方面所发生的费用;内部故障成本应由生产车间负责,控制那些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废品损失、降级损失、停工减少损失以及其他损失;外部故障成本由销售部门负责,控制那些在产品销售后可能发生的保修费用、退换损失、索赔费用等。只有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质量成本控制责任制,才能使质量成本控制工作真正在良好、稳定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和发展。
(2)建立质量成本核算管理
制定质量成本核算的目的是为了加强考核和管理,企业可按照质量成本的4个类另4设置对应的台帐,“预防成本台帐”、“鉴别成本台帐”、“内部故障成本台帐”、“处部故障成本台帐”,反映各种费用的归集情况,以便确定质量成本发生的结构及质量总成本。质量成本核算涉及到企业的许多部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建立完整的管理制度。一般可按照“职能部门归口统计、分级管理、集中核算、财务部门统一汇总”的原则进行。要明确领导责任,和归口管理部门,同时把分工原则、分工方法、所用资料、编写质量成本报告、进行质量分析和控制等纳入质量成本控制管理制度中去,以完善规范的制度,保证质量成本控制的实施。
从控制活动中不同使用信息的方式分类,可以有三种不同的基本控制方式:
(1)事后控制
是指在事情发生后,回过头来总结经验教训,分析事故原因,研究预防对策,争取在下个计划期内把事情做得更好一些。用控制论原理解释,是基于信息的负反馈控制。这一控制方式在管理中有普遍应用,最早出现在质量控制活动中。当质量偏离了目标值,往往是已经产生了不合格品,损失已经造成,再通过查找原因采取措施,以达到控制目标。这种方式虽然不能及时控制,但由于操作简单,仍然有着广泛的使用价值。
(2)事中控制
是指在事后控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指导思想是当有迹象表明将要出现质量问题时,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避免质量问题的产生。显然这种控制方式比事后控制更有效,它可以减少、甚至避免损失。使用这种方法的关键是需要有一种有效手段来监测受控对象,及时发现不正常的征兆,以便采取措施。问题是这种手段并非对每一种质量成本控制对象都是存在的,所以事后控制仍是十分有用的控制方式。
(3)事前控制
事前控制是指在事情开始以前就采取的种种措施,完全避免不利因素的冲击。它的控制论原理是前馈控制,事实证明只要能够事前预测到不良因素的发生,及时采取预防对策,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控制效果。在质量控制和成本控制中已普遍意识到最好的控制在产品设计阶段,设计阶段的工作可以控制住60%的质量问题和产品成本。

F. 如何协调质量管理与成本控制两者的关系

其实不仅仅是质量和成本,还有交期,英文字母是Quality,Cost,Delivery,生产管理学上将这三个内容简称为QCD,好像是经营之神盛田昭夫曾经专门写过一本书,认真思考和分析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如果简单的话:
1、首先做好生产现场管理,主要包括5S现场管理、布局管理、定置管理、可视化管理等
2、建立标准化生产管理系统,主要包括标准工序、标准工时、标准用工和标准用料
3、在以上的基础上,认真召开好每月至少一次的质量分析会、成本分析会,而这两个会议很多公司做的都不到位
4、在公司逐步引入和推进QCC品管圈,引导多数员工参与到QCC活动中来
如果以上的四个方面能够做到一定的程度,那么QCD的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另外一部分,就是生产人员的管理,关于人的管理,探讨起来就会更大。
最后一句话:“持续改善,减员增效,精益制造”
希望能够进行更多的探讨!

G. 怎样才能提高产品质量

如何高效提升产品质量要抓好如下五个检验环节:

1、来料检验。

来料检验是对原材料、半成品、辅料等进行质量把关的第一道环节。来料质量都合格了,会给后工序生产加工减少不必要的返工,会大大节省时间、材料、空间、水电、管理上的各种浪费。来料检验需要注意的问题是:检验样本的取样比例,随机取样的正确性,要注意漏检和误判的错误发生;

2、首检。

首检就是在产品批量生产前的首件检验确认。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有效的防止批量错误导致的批量返工。需要注意的是当重新调机时、更换材料时、更换工艺时,都需要重新做首检,首检合格的样本先不要放进大货送往下工序,需等到批量加工完成后,最后一件随大货进行工序交接;

3、互检。

互检实际上就是三九控制法中横向控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当上一工位传送到下一工位的半成品,由下一工位在加工前,对上一工位移交的产品进行品质确认,如不合格,则停止加工,退给上一工位返工合格后再进行移交,如合格,则继续加工,依次转交到下一工位。

4、工序交接检验。

工序交接跟工位交接是不一样的,工位交接指的是不同的加工机台,工序交接指的是分段车间。当上一车间加工完成的半成品需要交到下一分段车间时,称为工序交接。在工序交接前,必须要设立检查站,对即将交付的半成品,进行抽检或全检,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转交下一工序。

5、成品终检。

当所有的半成品工序加工完毕后,产品进入成品包装环节,也是产品出厂前的最后一个生产环节。这个时候,一般要求对产品要进行全检,由专门的FQC在包装前对产品的整体质量进行检验合格后,才可以打包入库。

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性

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要提高产品质量,必须全员参与,每位员工都有义务和责任做好产品质量,并牢固树立质量意识,严格控制和执行好产品的操作流程。

领导和每位员工全身心地投入到产品质量管理当中,把质量目标灌输到每个员工的心中。主要从进料检验、生产过程、出厂检验、售后服务等方面去控制,从而确保产品的整体质量。

通过会议或其它形式来宣贯产品质量的重要性,强调人与产品质量的关系,每个人的工作不到位,都可能导致产品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