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计算收益时的增值税成本如何计算
计算收益时的增值税成本如何计算猜模
在计算增值税时,其组成计税价格是不含税价格.
组成计税价格是指在没有实际销售价格时,按照税法规定组成专门用以计算应纳税款的价格.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是在已知部分因素的基础上,加上其它因素组成的价格;
二是从已知的商品价格中,减除一部分因素组成的价格.
组成计税价格是指在没有实际销售价格时,按照税法规定组成专门用以计算应纳税款的价格.我国现行增值税规定,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价格明显偏低并无正当理由的,或者有视同销售行为而无搭告销售额的,可组成计税价格按组成计税价格确定.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
当货物属于应征消费税货物时,其组成计税价格中还应加计消费税额.则计算公式为: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1÷(1-消费税率)×消费税率)]
纳税人进口货物时,应纳增值税的计税价格也须按一定的计算公式所组成.其计算公式为:
组成计税价格=到岸价格+关税+消费税.
材料采购成本包含增值税吗?
一般情况下,购买原材料增值税都会抵扣,所以材料采购成本里不包括增值税.
存货的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扣除商业折扣)、相关税费(关税、知兆明消费税、资源税、不能抵扣的增值税等)、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
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如在存货采购过程中发生的仓储费、包装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等.
计算收益时的增值税成本如何计算?
2. 企业成本费用利税率如何计算
成本费用利税率=利税总额/成本费用总额x100%
利税总额=净利润+当期实现的税金
成本费用总额=主营业务成本+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
成本费用利税率反映企业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一般来讲,成本费用水平低,则说明企业盈利(贡献)水平高;反之,成本费用水平高,则说明企业盈利(贡献)水平低。值得注意的是,为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盈利水平,还可以通过成本费用利润率来分析: 利润总额成本费用利润率=—— X100% 成本费用总额
一些企业成本费用利税率虽然较高,但并不能说明它就一定是盈利企业。只有结合成本费用利时率的分析,才能准确反映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和自身的盈利水平。
3. 企业所得税如何倒推成本
企业所得税倒推成本:
首先应纳所得税=利润总陪销额*所得税税率,已知所得税金额和税率,可以求出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可以求出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租蔽值损失 +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弊乱州益,可以倒推出主营业务成本。
4. 税前利润,税后净利,所得税关系
剩余价值和利润不仅在质上是相同的,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表现形式,而且在量上也是相等的。剩余价值和利润所不同的只是,剩余价值是对可变资本而言的,利润是对全部资本而言的。因此,剩余价值一旦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的起源以及它所反映的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关系就被掩盖了,被抹杀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56页),因而就具有了令人眼花缭乱的神秘化形式。在资本主义社会,利润所造成的假象就是:它是资本的产物,同劳动完全无关。
公式
如果以W代表商品价值,k代表成本价格,以p代表利润,那么,随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则资本主义条件下商品价值的构成,即W=c+v+m=k+m,就进一步变成W=k+p,亦即商品价值转化为成本价格+利润。
剩余价值这个范畴明显地反映了资本同劳动的对立,因为它是可变资本的增殖额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而利润这个范畴,似乎意味着资本自身就能够创造出一个新价值来。这种颠倒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首先,因为资本家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可变资本(c+v)转化为成本价格,从而掩盖了不变资本(c)同可变资本(v)之间的本质区别;其次,因为劳动力价格转化为工资,表现为劳动的报酬,所以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表现为似乎同雇佣工人的劳动无关,而只是预付总资本的产物;最后,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以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为前提,即借助于利润率,才把已转化为成本价格超过额的剩余价值,进一步转化为预付总资本在一定周转期间内超过它自身价值的余额。在现实生活中,产业资本家通常也是从既定的利润率水平出发,然后以利润率乘预付总资本得出预期的利润量,而它并非主观幻觉之物,而是客观上完全有可能实现的东西。科学的论证和实践表明:这个利润量其实是由可变资本所带来的增殖额。总之,剩余价值是内在的本质或实体,而利润则是外在的现象或形式。
商品价值
商品价值转化为成本价格+利润(k+p)之后,就包含着利润同剩余价值相偏离的可能性。因为利润作为超过成本价格的余额,而成本价格又小于商品价值,这就为单个资本家提供了在成本价格以上而在价值以下出售商品的可能性,从而使实现了的利润同商品中实际包含的剩余价值在数量上并不一致。资本家无不利用商品价值同成本价格之间的差额,作为市场竞争中的一个推动力。随着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竞争和资本的自由流动,促使不同的特殊利润率均衡化为平均利润率或一般利润率,从而使利润进一步转化为平均利润,实现等量资本取得同量利润。在通常的情况下,平均利润和剩余价值在量上是不一致的。平均利润的多少,仅仅与预付总资本量的多少成正比,而不与单个资本所支配的活劳动量成比例。这又造成一种假象,似乎利润只是资本的产物,它同劳动完全无关,这样,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就被进一步掩盖起来了。
5. 成本是未税100元的产品含税30%的利润怎么算,税率是13%
含税成本:100*(1+13%)=113元
产品含税30%利润:113*(1+30%)=146.90元
此为毛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