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什么是机电产品的成本
扩展阅读
金诚石油质量怎么样 2025-02-04 03:49:26
石油定额卡怎么办 2025-02-04 03:44:46
哪些票能当成本票 2025-02-04 03:43:30

什么是机电产品的成本

发布时间: 2023-09-22 14:14:01

㈠ 什么是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简单的可以这样理解,就是你生产的产品所耗用的直接原料、直接人工及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是生产产品发生的各项费用,与生产产品有关的费用 比如 水电费、折旧费 租赁费等

㈡ 生产费用和产品成本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生产费用和产品成本的区别有如下四点:

1、对费用的分类不同

生产费用是按照费用的经济性质分类,即按照生产费用的原始形态划分类别的。通常按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活劳动消耗三大要素分类。再具体划分为原材料费、工资及附加费、折旧费、外购动力费、其他费用等费用要素。

工业产品成本,是在生产费用按经济性质分类的基础上,再按经济用途进行分类,划分为若千个成本项目。具体分为原材料费、工资及附加费、车间经费、企业管理费等成本项目。

2、包括的费用范围不同

生产费用不仅包括生产工业产品所发生的工业生产费用,还包括进行其他生产活动所发生的各项非工业生产费用,如新产品试制成本大于售价的差额;在产品、自制半成品盘亏净额;对生活福利部门提供劳务作业费;固定资产大修理作业费用;对专用工程提供的劳务费用,还有自制设备费用等。

产品成本只包括应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不包括进行其他活动所发生的非工业生产费用,也暂不包括尚未计入产品成本的待摊费用和实际支付的预提费用。其计算公式是:本月生产费用中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小计=本月生产费用合计一非工业产品生产费用-实际支付预提费用一待摊费用。

3、会计处理基础不同

会计处理基础主要有两.种,-是现金收付基础,也叫收付实现制,它是按费用和收入是否在本期实际发生为标准进行记帐核算的。二是应计基础,也叫权责发生制,它是按费用和收入是否应计入本期为标准进行记帐核算的。

工业产品成本是按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计算的,包括应计入本月产品成本的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其计算公式是:应计入本月产品成本的费用合计=本月生产费用中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小计+摊销的待摊费用+计提的预提费用。

4、费用归集的期问不同

生产费用是以发生的期间进行归集的。

产品成本是与一定产品相联系的,它是以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期间进行归集的。比如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既包括应计入本月产品成本的费用,也包括月初在产品成本,再扣除月末在产品成本。

生产费用和产品成本的联系:

生产费用是构成产品成本的基础,而且两者的某些费用名称(如原材料费)也是相同的。有些小型乡镇工业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时,如果没有期初、期末在产品,也没发生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一般地说,生产费用就等于工业产品成本。

(2)什么是机电产品的成本扩展阅读:

生产费用是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活动所耗费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总和。计算生产费用,考核生产费用计划执行情况,分析各项费用要素的比重的变化,有利于寻找降低成本的途径。包括进行商品生产发生的费用和企业自制设备和各项劳务作业所发生的费用。

但不包括来料加工所耗用订货者的原材料价值和未经加工转售的原材料、燃料的价值。但一般说来,生产费用范围要广于产品成本范围。生产费用的发生过程,是产品成本的形成过程,因而生产费用是构成产品成本的基础。

产品成本是指企业为了生产产品而发生的各种耗费。可以指一定时期为生产一定数量产品而发生的成本总额,也可以指一定时期生产产品单位成本。产品成本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产品成本是企业在生产单位内为生产和管理而支出的各种耗费,主要有原材料、燃料和动力,各项制造费用。

广义的产品成本包括生产发生的各项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等。可以作为产品成本列示的具体内容必须要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企业不得随意乱挤和乱摊成本。

㈢ 什么是生产成本,生产成本都有哪些分类构成

生产成本亦称制造成本是指生产活动的成本,即,企业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成本。生产成本是生产过程中各种资源利用情况的货币表示,是衡量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
生产成本是生产单位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各项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直接支出包括直接材料(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燃料及动力等)、直接工资(生产人员的工资、补贴)、其他直接支出(如福利费);制造费用是指企业内的分厂、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分厂、车间管理人员工资、折旧费、维修费、修理费及其他制造费用(办公费、差旅费、劳保费等)。
生产成本账户应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明细表账户。为了具体反映每一种产品的生产费用和实际生产成本,该两个明细账户可按产品种类进行三级明细核算。
生产成本的构成:
生产成本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部分组成。直接材料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对象,通过加工使之成为半成品或成品,它们的使用价值随之变成了另一种使用价值;直接人工是指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人力资源,可用工资额和福利费等计算;制造费用则是指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厂房、机器、车辆及设备等设施及机物料和辅料,它们的耗用一部分是通过折旧方式计入成本,另一部分是通过维修、定额费用、机物料耗用和辅料耗用等方式计入成本。
生产成本的分类,按照生产成本计入方式的不同可分为:
1、直接费用。直接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所发生的直接材料耗费、直接人工工资和其他直接费用。
(1)直接材料费用,指企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主要材料、外购半成品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和其他材料费用。
(2)直接人工费用,指企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以及按生产工人工资总额和规定的比例计算提取的职工福利费等。
(3)其他直接费用,指企业发生的除直接材料费用和直接人工费用以外的,与生产产品有直接关系的费用。直接费用应当按照其实际发生数进行核算,按照成本计算对象进行归集,直接计入产品的生产成本。
2、间接费用,即制造费用。间接费用是指应有生产成本负担的,不能直接计入各产品成本的有关费用。主要是指企业各生产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工资和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以及其他制造费用。间接费用应当按一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分配,计入相关产品的生产成本。
企业一定期间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发生的生产成本,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定当期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构成企业一定期间的生产成本总额,对于当期选择合理的成本计算方法,进行成本计算,按照生产成本的经济内容不同可分为:
1)外购材料费用。指企业为生产而耗用的一切从外部购入的原材料、半成品、辅助材料、包装物、修理用备件和低值易耗品等。
2)外购燃料费用。指企业为进行生产而耗用的一切从外部购进的燃料。
3)外购动力费用。指企业为进行生产而耗用的从外部购进的各种动力。
4)工资费用及职工福利费用。指企业应计入生产费用的职工工资以及按照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的职工福利费。
5)折旧费用。指企业所拥有的或控制的固定资产按照使用情况计提的折旧费用。
6)利息支出。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资金而发生的利息支出。
7)税金。指企业应计入生产费用的各种税金,如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
8)其他支出。指不属于以上各项目的费用支出。
生产成本按经济内容进行分类,可以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发生了哪些费用,数额各是多少,用以分析企业各个时期各种费用占全部费用的比重,考核费用计划的执行情况。

㈣ 什么是产品成本,如何理解产品的理论成本与现实成本

产品成本指的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实际耗费,包括材料成本、设备折旧、包装材料成本、人工费等,理论成本通常是指在通常条件下的上述成本之和,而现实成本是指在现有条件下上述成本之和,通常由于现实成本会大于理论成本。

㈤ 产品成本和生产成本的区别是什么

生产成本:是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产品成本: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
两者有如下区别:
1、内容不同。生产成本包括生产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等。工业企业产品成本只包括为生产一定种类或数量的完工产品的费用。不包括未完工产品的生产费用和其它费用。
2、计算期不同。生产成本的计算期与会计期间相联系,产品成本一般与产品的生产周期相联系。
3、对象不同。生产成本的计算是按经济用途分类,产品成本的计算对象是产品。
4、计算依据不同。生产成本的计算是以直接费用、间接费用为依据确定。产品成本是以一定的成本计算对象为依据。
5、帐户和原始凭证不同。生产成本是以生产过程中取得的各种原始凭证,账户是生产成本等。产品成本是以成本计算单或成本汇总表及产品入库单,帐户是库存商品等。
6、总额不同。一定时期内,生产成本总额不等于产品成本总额。因为两者的内容和价值量不同。产品成本是费用总额的一部分,不包括期间费用,和期末未完工产品的费用等。
7、作用不同。生产成本指标,分析其比重,了解结构变化从而加强费用管理等。产品成本指标,一是反映物化劳动与活劳动的耗费,二是资金耗费的补偿,三是检查成本和利润计划,四是表明企业工作质量的综合指标。
会计建账实操视频教程_会计建账新手入门_会计账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