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生产成本一般采用哪种方法分配
一、在实际工作中,商业零售企业,一般采用哪种方法分配成本?
零售价法是商品零售企业经常采用的一种存货计价方法。在这种方法下,首先用成本占零售价的百分比计算出期末存货成本,然后倒挤出本期的销售成本。采用这种方法的程序如下:
(1)在商品存货明细账上同时按成本价和零售价登记期初存货和本期购货,计算出本期可供销售的存货的成本和售价总额。
(2)本期销售的存货,在其明细账中只登记售价,不登记成本价,并据此计算出期末存货的售价。
(3)计算成本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成本率=(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期初存货售价+本期购货售价)×100%
(4)计算期末存货的成本,其计算公式如下:
期末存货成本=期末存货售价总额×成本率
(5)计算本期销售成本,其计算公式如下:
本期销售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例1】某商店2007年5月份的期初存货成本为289
480元,售价总额为360
000元,本期购货成本为620
000元,售价总额为806
000元;本期销售收入为820
000元。请计算该商店5月份的期末存货成本和本期销售成本。
按照前述所列程序,计算结果如下:
本期可供销售的存货成本=289
480+620
000=909
480(元)
本期可供销售的存货售价总额=360
000+806
000=1
166
000(元)
期末存货的售价总额=1
166
000-820
000=346
000(元)
本期成本率=(909
480/1
166
000)×100%=78%
期末存货成本=346
000×78%=269
880(元)
本期销售成本=909
480-269
880=639
600(元)
目前我国商品零售企业广泛采用的售价金额核算法,实际上是零售价法在我国会计实务中的具体运用。售价金额核算法的具体账务处理程序如下:
(1)平时商品存货明细账的进销存均按售价记账,售价与进价的差额记入“商品成本差异”账户。
(2)期末,计算进销差价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进销差价率=(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发生的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发生的商品售价)×100%
具体计算时也可按以下方法计算:
进销差价率=月末分摊前[“商品进销差价”账户余额÷(月末“库存商品”账户余额+月末“受托代销商品”账户余额+本月“主营业务收入”账户贷方发生额)]×l00%
(3)根据进销差价率计算本期已销商品应分摊进销差价,其计算公式如下:
本期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进销差价率
或,
=本期“主营业务收入”账户贷方发生额×进销差价率
(4)调整本期已销商品的销售成本。
本期已销商品实际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
【例2】接例1,本期购销业务及有关的计算程序,在“售价金额核算法”下的会计处理如下(有关增值税的分录略):
(1)结转入库商品成本:
借:库存商品
80
600
贷:材料采购
620
000
商品进销差价
l86
090
(2)本期销售商品:
借:银行存款
82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820
000
(3)平时结转商品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820
000
贷:库存商品
820
000
(4)计算进销差价率:
进销差价率=(70
520+186
000)/(360
000+806
000)×l00%=22%
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820
000×22%=180
400(元)
(5)根据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冲转销售成本:
借:商品进销差价
180
4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180
400
经过调整,本期商品销售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639
600(=820
000—180
400)元;“库存商品”的期末借方余额为346
000元,“商品进销差价”账户的贷方余额为76
120元。企业在会计期末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存货项目中的商品存货部分,应根据上两个账户的期末余额的差额列出。上述两个账户期末余额的差额为269
880(=346
000-76
120)元,该项数额与按存货成本率计算的期末存货成本完全一致。
二、产品制造成本构成项目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一)直接材料成本的核算
基本生产车间发生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材料成本,包括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燃料和动力成本,应专门设置“直接材料”等成本项目。这些原料和主要材料一般分产品领用,应根据领料凭证直接记入某种产品成本的“直接材料”项目。如果是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材料成本,则应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各有关产品成本的“直接材料”成本项目。
公式:某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某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
材料分配率=全部产品的材料实际耗用量÷各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之和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实际耗用量=某种产品的材料定额耗用量×材料分配率
某种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或成本)=某种产品的材料实际耗用量×材料单价
会计处理时,按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专设成本项目的各种材料成本,应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科目及其所属各产品成本明细账“直接材料”成本项目。
企业应根据发出材料的成本总额,贷记“原材料”等科目。
(二)直接人工成本的核算
直接进行产品生产、设有“直接人工”成本项目的生产工人工资、福利费等职工薪酬,应单独记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科目和所属产品成本明细账的借方(在明细账中记入“直接人工”成本项目),同时,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生产一种产品,发生的工资等人工成本直接计入该种产品的“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若生产二种及以上产品,应采用一定方法分配计入各产品的成本中。如,按计时工资分配直接人工成本。
(三)制造费用的分配
在基本生产车间只生产一种产品的情况下,制造费用可以直接计入该种产品的成本。在生产多种产品的情况下,制造费用应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计入各种产品的成本。
企业应当根据制造费用的性质,合理选择制造费用分配方法。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很多,通常采用的方法有: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机器工时比例法和年度计划分配率法等。
1、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
这是按照各种产品所用生产工人实际工时数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
2、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
这是按照计入各种产品成本的生产工人实际工资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由于工资成本分配表可以直接提供生产工人工资资料,因而采用这种分配方法,核算工作比较简便。
3、机器工时比例法
这是按照生产各种产品所用机器设备运转时间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产品生产的机械化程度较高的车间。采用这种方法,必须具备各种产品所用机器工时的原始记录。
② 如何倒挤主营业务成本
你们公司是商业企业,那要看你们公司是采用的什么样的存货核算法。一般商品流通企业都是采用毛利率法和售价金额核算法。如果是毛率法存货成本为: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净额,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退回与折让,销售毛利=销售净额*毛利率,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如果是售价金额核算法。商品进销减价率=(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库存商品售价),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己销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
③ 外帐如何倒推成本
当产品完工或销售时,倒过来计算在产品、产成品等生产成本。
举例:企业只生产一种甲产品;原材料期初余额为零,在产品没有期初、期末余额;没有直接材料差异(如果有,差异的核算与标准成本法处理基本一致)。该企业200×年5月份发生下列会计交易和事项:
1、用银行存款购入原材料114600元。
2、该月实际发生加工成本68000元。
3、该月生产完工甲产品1100个,甲产品的标准单位成本为直接材料100元,加工成本为60元,两者之和为160元。
4、该月出售甲产品1080个。
以材料购进、产品完工为记账时点,则该企业200×年5月份业务交易的会计分录如下:
1、购进材料:
借:原材料与在产品是114600。
货:银行存款是114600。
2、该月发生加工成本:
借:加工成本是68000。
贷:有关账户(应付工资、累计折旧等)是68000。
3、计算完工产品成本:
借:库存商品(1100×160)是176000。
货:原材料与在产品(1100×100)是110000,加工成本(1100×60)是66000。
4、结转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1080×160)是172800。
贷:库存商品(1080× 160)是172800。
(3)怎么倒挤产品分摊成本扩展阅读:
倒推成本法的条件
1、企业管理当局需要一个会计体系,认为详细的成本记录是多余的;
2、每种产品都有一套标准成本,存货数量相对较少;
3、倒推成本法下的财务结果与传统成本法下的财务结果相差不大,不会扭曲成本。
在采用JIT制度的企业,由于存货水平很低,产品成本就会直接进入销售成本,而不必经过存货环节。所以,企业管理人员认为不值得在在产品、产成品及销售成本的追踪上浪费时间。因此,倒推成本法适用于那些采用适时生产制度而使存货水平很低的企业。
④ 怎样用倒挤成本法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
倒挤成本法计算发出存货成本,首先,在保证各明细存货的计量单位在收发一致的情况下,做好相应的两点:
一、计算出各个存货明细在当期的加权平均单价(如果采用最后一次进价法保留存货成本的,期末存货的单价就以最后一次的进价为准):
单个存货加权平均单价=(期初存货金额+本期购进金额)/(期初该存货数量+本期购进该存货数量)
二、进行实地盘点,盘存各个明细存货的明细。计算出期末存货的总金额。
单个明细存货的期末金额=盘存数量*该存货的当期加权平均单价(或者最后一次的进价)。
期末存货总金额=各个明细存货的金额之和。
最后,根据下面公式倒挤出发出存货的成本:
发出存货的总成本=期初存货总金额+当期购进存货总金额-期末存货总金额
⑤ 家具厂实行倒挤成本法如何计算出库存产品和半成品的成本价
库存商品、库存半成品要分别计算库存成本。
倒挤计算出库成本的公式(月末要做盘点,并且要有库存商品的单位成本,计算得出结存的成本)。
销售成本=期初库存成本+本期完工入库成本-期末库存成本
⑥ 会计中的倒挤成本法什么意思
倒挤法成本,就是通过月末盘点库存,用本月成本=上月库存结存+本月入库库存-月末盘点库存倒挤出来的。
倒挤成本方法的计算: 消耗成本=期初原材料结存+本期原材料增加-本期原材料减少-期末原材料结存(厨房盘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