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想多交企业所得税成本如何降低
扩展阅读
残疾人哪些费用免除 2025-02-04 01:07:02
物流活动成本有哪些 2025-02-04 01:01:22
淘宝卖虚拟产品哪个好用 2025-02-04 00:43:35

想多交企业所得税成本如何降低

发布时间: 2023-09-23 20:01:47

❶ 公司如何合理少交税

想要少缴税,需要纳税筹划,多了解税法,合理避税;

企业要想降低纳税成本,除了降低企业的税款成本以外,还应设法降低企业的办税成本和风险成

本。

避税的种类按其特征和内容分为国内避税、国际避税和税负转移三种形式。从实用角度来看,

国内的避税就是指企业通过各种方法、途径和手段避开国内纳税义务。方法如下:

1、换成“洋”企业

中国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税收倾斜政策,因此由内资企业向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等经营模

式过渡,不失为一种获取享受更多减税、免税或缓税的好办法。

2、避税绿洲

凡是在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发区、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城市的老市区以及国家认

定的高新技术产业区、保税区设立的生产、经营、服务型企业和从事高新技术开发的企业,都可享

受较大程度的税收优惠。

3、特殊行业

比如对服务业的免税规定:托儿所、幼儿园、养老院、残疾人福利机构提供的养育服务,免缴

营业税。

4、管理费用

企业可提高坏帐准备的提取比率,坏帐准备金是要进管理费用的,这样就减少了当年的利润,

就可以少交所得税。

企业可以尽量缩短折旧年限,这样折旧金额增加,利润减少,所得税少交。另外,采用的折旧

方法不同,计提的折旧额相差很大,最终也会影响到所得税额。

5、职工福利

中小企业私营业主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考虑在不超过计税工资的范畴内适当提高员工工资,

为员工办理医疗保险,建立职工养老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和职工教育基金等统筹基金,进行企业财

产保险和运输保险等等。这些费用可以在成本中列支,同时也能够帮助私营业主调动员工积极性,

减少税负,降低经营风险和福利负担。企业能以较低的成本支出赢得良好的综合效益。

❷ 企业所得税如何合理避税

一,企业缺成本是通病,有些行业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大量的欠缺成本发票,导致自己的企业所得税税负虚高。进而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针对这种情况,

推荐两种模式:

第一可以降低企业所得税税负。

第二可以做到合理,合法,合规!

一,设立一个或者多个个人工作室并申请核定征收

在税收优惠地区设立个人独资工作室后可以申请核定征收,企业欠缺的成本费用发票变成了工作室收到的服务咨询费用。对于注册在税收优惠地区的工作室来说,申请核定征收后,综合税率只需要:0.5%-3.16%就可以全部完税。相对于缺成本发票导致多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和分红税,

至少节税:80%以上

二 ,在税收优惠地区设立有限公司并申请,所得税,增值税的高额奖励返还

具体的政策为:

1,增值税奖励地方财政留存部分的 : 70%-85%

2,企业所得税奖励地方财政留存部分的 : 70%-85%

3,税收奖励返还按月兑现,入驻当地企业当月纳税,税收奖励返还次月兑现到账,注册式招商模式,不改变企业现有的经营模式和经营地址,外省市,外区域的企业都可以申请享受。

以上两种方法都能有效解决缺成本费用发票的问题。成功的税务筹划是以税后收入最大收益为目标的,但是在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还需在税法合规框架内来进行合规的税务筹划。

税务筹划,需要统筹规划,切勿盲目避税,以免因小失大。

纯手打,望采纳,更多税收优惠政策,及财税问题。欢迎您的关注。

❸ 社保入税,社保成本增加,成本太高、企业所得税太高、个税太高,怎么降低

在充分研究劳动法、会计法与税法基础上,充分研究新政要点,伯特咨询基于多方实践论证及总结认为,企业可以进行工资发放时间、发放地点、发放项目、发放途径上筹划,科学进行收入类型设计、核算与发放并进行各类税费申报,合规降低社保、公积金、个税、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单位客户在提升劳动效率与员工实际收入的基础上,降低薪税成本,实现多发工资的目的。

伯特咨询将企业在社保新政下的应对策略总结如下:一、调整企业的工资结构和总额;二、调整企业用工方式,考虑采用非全日制、劳务合同、劳务派遣等用工方式;三、合理提高雇员素质,提高人效,梳理优化业务流程。

具体来看:
第一、优化业务流程,寻求新的业务合作方式。 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是,企业雇佣员工,员工为企业服务。在新形势下,企业梳理工作流程,充分考虑外包、分包、众包、内包等新的合作方式。这些方式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新思路。首先,让我们来了解新型合作方式的内在定义和关键区别。外包是指利用企业外部的人力资源为企业内部的生产和经营服务。分包是指施工承包单位或者专业分包单位(发包人)将其承揽工程中的劳务作业发包给劳务分包单位。众包是指把过去由员工执行的工作任务,以自由自愿的形式外包给非特定的大众网络的做法。内包是指企业内部员工承包企业某部分工作任务或生产经营任务。在劳动关系的认定上,内包是最容易与劳动关系混淆的。

第二、调整用工方式,有效降低人工成本。过去,企业为加强对员工的管理,以劳动合同制员工为主,未来企业为轻装上阵将根据企业各岗位职责的不同,个性化的选择用工方式。除劳动合同制外,其他几项用工方式分别为:非全日制用工、劳务派遣、民事雇佣。

第三、调整工资结构,合理降低人工成本。 在利润率不变的前提下,企业很难接受人工成本的增长;为了合理合规的降低人工成本,必然调整员工工资结构。如何适当的调整工资结构既能为企业降低成本,又能规避法律风险,最后还能有效激励员工,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话题。由于,每个企业都有不同的工资结构,在此不一一详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