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宏观经济学 答案 通货膨胀的成本有哪些
通货膨胀的成本:
1、菜单成本:大多数企业并不是每天改变其产品的价格。相反,企业往往公布价格,并使用其在几周、几月甚至几年内保持不变。企业不经常改变价格是因为改变价格有成本。调整价格的成本被称为菜单成本。包括决定新价格的成本、印刷新清单和目录的成本。
2、鞋底成本:当通货膨胀高时,通常名义利率上升以补偿价格水平的上升。结果,把现金放在口袋里的成本更高了,因为现金不能赚取任何利息。通货膨胀的鞋底成本似乎是微不足道的,但在经历超级通货膨胀的经济中,这种成本就很重要了。
3、税收扭曲:在现实中,一个经济的税率不会对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做出充分调整,这会对经济中的当事人产生一种成本。通货膨胀扩大了资本收益的规模,无形中增加了这种收入的税收负担。
4、相对价格变动导致的资源配置不当:在通常情况下,市场经济依靠相对价格配置稀缺资源。市场决定稀缺的生产要素如何在个人与企业中配置。
拓展资料:
通货膨胀(inflation)是造成物价上涨的一国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和一般物价上涨的本质区别:一般物价上涨是指某个、某些商品因为供求失衡造成物价暂时、局部、可逆的上涨,不会造成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则是能够造成一国货币贬值的该国国内主要商品的物价持续、普遍、不可逆的上涨。
造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一国流通的货币量大于本国有效经济总量。一国流通的货币量大于本国有效经济总量的直接原因是一国基础货币发行的增长率高于本国有效经济总量的增长率。一国基础货币发行增长率高于本国有效经济总量增长率的原因包括货币政策与非货币政策两方面。
货币政策包括宽松的货币政策、用利率汇率手段调节经济;非货币政策包括间接投融资为主导的金融体制造成贷款膨胀,国际贸易中出口顺差长期过大、外汇储备过高,投机垄断、腐败浪费提高社会交易成本降低经济发展质量、经济结构失衡、消费预期误导等。所以通货膨胀不仅仅是货币现象,实体经济泡沫也是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
不管是货币政策还是非货币政策、货币现象还是实体经济泡沫,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是GDP增长方式造成GDP水分过高、无效经济总量过大有效供给严重不足造成货币效率降低。
当一个经济中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物价水平以不同形式(包括显性和隐性)普遍上涨时,宏观经济学就称这个经济经历着通货膨胀。按照这一说明,如果仅有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这不是通货膨胀。只有大多数商品的价格和劳务的价格持续上升才是通货膨胀。
经济学界对于通货膨胀的解释并不完全一致,通常经济学家认可的概念是:在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经济实际需要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水平全面而持续的上涨。通俗的讲就是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通货膨胀。
定义中的物价上涨不是指一种或几种商品的物价上升,也不是物价水平一时的上升,一般指物价水平在一定时期内持续普遍的上升过程,或者是说货币价值在一定时期内持续的下降过程。
可见,通货膨胀不是指这种或那种商品及劳务的价格上涨,而是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物价总水平或一般物价水平是指所有商品和劳务交易价格总额的加权平均数。这个加权平均数,就是价格指数。
衡量通货膨胀率的价格指数一般有三种:消费价格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国民生产总值价格折算指数。简单说,当政府发行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❷ 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有哪些
通货膨胀对居民收入和居民消费的影响:
1、实际收入水平下降
2、价格上涨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导致福利减少
3、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具体表现为:低收入者(拥有较少禀赋者)福利受损,高收入者(拥有较多禀赋者)却可以获益;以工资和租金、利息为收入者,在通货膨胀中会遭受损害;而以利润为主要收入者,却可能获利。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2-01-04,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❸ 通货膨胀会引起哪些社会成本
1、鞋底成本:
高的通货膨胀率会导致公众对存款信心的下降,比起储蓄人们也许更加愿意将货币置换成其他商品,比如房产或者黄金,以避免实际购买力的降低。
这样的话,银行所持有的货币减少,银行持有的货币量直接影响着银行的利润,所以银行会提高利率来吸引储蓄。这样就导致了名义利率的上升(这个现象叫做费雪效应,前篇已经提到)。
名义利率的上升又减少了实际的货币余额,如果人们都减少了所持有的货币余额,他们就必然更频繁的跑去银行存款取款。
这种因为通货膨胀造成的货币持有量下降而带来的不方便用术语说就叫做“鞋底成本”,这个词源于因为常常去银行所造成的鞋底的磨损。
2、菜单成本:
高通货膨胀会使企业更频繁的改变自己的报价,改变物价有时是有成本的,例如,它需要经常印刷并发送新的报价表。由于高通货膨胀率,微观经济资源配置无效率所带来的成本被称为“菜单成本”。这个词源于因为高通胀率时,餐馆需要经常的印刷新菜单。
3、税收扭曲:
通货膨胀的第三种成本产生于税法,许多的税收法则并没有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影响。通货膨胀会以法律制定者没有想到的方式改变个人所得税负担。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在年初购买了一定量的股票,购入价每股100元,股票一年升值12%,年底你以每股112的价格将股票售出,假设当年的通货膨胀率同样为12%,那么这一笔股票投资并没有为你赚到钱,你的实际购买力与年初你购进股票时是相同的。
但在这种情况下,税收法则并没有考虑通货膨胀所带来的影响。你依然需要为你每股12元的收益缴纳个人所得税。这就在无形中加大了民众的个人所得税的负担。
除了这三种显而易见的通胀成本以外,通货膨胀还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很难感觉到的成本,这种未能预期到的通胀成本比任何一种可以预期的通胀成本都更加有害。
它在人们中间任意的再分配财富。我们可以通过考察长期贷款来说明这种影响在如何发挥作用。
(3)高通货膨胀率会给经济带来哪些成本扩展阅读:
通货膨胀的主要类型:
1、以通货膨胀的剧烈程度分类
(1)低通货膨胀
低通货膨胀(Low Inflation)的特点是,价格上涨缓慢且可以预测。可以将其定义为年通货膨胀率为1位数的通货膨胀。此时的物价相对来说比较稳定,人们对货币比较信任。
(2)急剧通货膨胀
当总价格水平(a stander of price level)以每年20%,100%甚至200%的2位数或3位数的比率上涨时,即产生了这种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局面一旦形成并稳固下来,便会出现严重的经济扭曲。
(3)恶性通货膨胀
最恶性的通货膨胀(Hyperinflation),货币几乎无固定价值,物价时刻在增长,其灾难性的影响使市场经济变得一无是处。
2、以引发通货膨胀的原因分类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因社会总需求过度增长,超过了社会总供给的增长幅度,导致商品和劳务供给不足、物价持续上涨的通货膨胀类型,其特点:自发性、诱发性、支持性)。
(1)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又称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着的上涨。
(2)输入型通货膨胀
输入型通货膨胀是指由于国外商品或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引起国内物价的持续上涨现象(汇率所致)。
(3)结构型通货膨胀
结构型通货膨胀指物价上涨是在总需求并不过多的情况下,而对某些部门的产品需求过多造成部分产品的价格上涨现象。
二、菜单成本例子
假设马兰小吃店每年1月印一份新价格菜单并使其价格在一年中其他时间不变。如果没有通货膨胀,马兰的相对价格——与经济中其他价格相比的其饭菜价格——将会在一年期间不变。
与此相比,如果通货膨胀率是每年12%,马兰的相对价格每月自动下降1%。在刚刚印了新菜单后一年的前几个月,餐馆的价格相对较高,但在后几个月相对较低。
而且,通货膨胀率越高,这种自发的变动越大。因此,由于在一段时期内价格只变动一次,通货膨胀引起的相对价格的变动就大于没有通货膨胀时。
市场经济依靠相对价格来配置稀缺资源。消费者通过比较各种物品与劳务的质量与价格决定购买什么。通过这些决策,他们决定了稀缺的生产要素如何在个人与企业中配置。
当通货膨胀扭曲了相对价格时,消费者的决策也被扭曲了,市场也就不能把资源配置到其最好的用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