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制造业成本核算的六个步骤
制造业成本核算是指从生产费用发生开始,到算出完工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为止的整个成本计算的步骤。一般分为6个步骤。
1、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并开立产品成本明细账。根据企业生产类型的特点和成本管理的要求,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并根据确定的成本计算对象开立产品成本明细账。
2、要素费用的分配。汇总要素成本,编制各要素成本分配表,根据其用途分配计入相关生产成本明细账。能够确认某一成本计算对象消耗的直接计入成本,如直接材料、直接工资等,应直接记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及相关产品成本明细账;对于无法确认的成本,应根据其产生的费用或用途进行收集和分配,并分别记入制造成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废物损失等综合成本账户。
3、综合费用的分配。对于记录在制造成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废物损失等账户中的综合成本,月末采用一定的分配方式进行分配,并记录在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及相关产品成本明细账中。
4、完工产品成本与在生产品成本的划分。通过要素成本和综合成本的分配,生产成本的分配和生产成本已收集在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和相关产品本明细账中。在产品不存在的情况下,产品成本明细账收集的生产成本为完成产品的总成本;在产品存在的情况下,产品成本明细账收集的生产成本应按照一定的划分方法在完成产品和月末产品之间进行划分,以计算完成产品的成本和月末的产品成本。
5、计算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在品种法和分批法下,产品成本明细账中计算的完成产品成本为产品总成本;在分步法下,产品总成本只能根据每个生产步骤的成本明细账逐步结转或平行汇总。产品的单位成本可以通过除以产品总成本来计算。
6、生产费用支出的审核。产生的生产费用,应当按照国家、上级主管部门和企业的有关制度和规定进行严格审查,制止或者追究不符合制度和规定的费用、各种浪费和损失的经济责任。
2. 制造业成本核算的方法
制造业核算成本分六个步骤:
1、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开设产品成本计算单。
2、审核原始凭证,归集和分配要素费用。
3、正确处理费用的跨期摊提工作。
4、归集和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5、归集和分配制造费用。
6、计算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
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成本是衡量生产消耗的补偿尺度,企业必须以产品销售收入抵补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支出,才能确定盈利,因此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生产成本的控制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生产成本法是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了一种成本计算方法,用生产成本法计算成本时,只将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计入产品成本。
生产成本是工业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直接费用、直档握接人工和间接制造费用的总和。企业原材料消耗水平,设备利用好坏,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产品技术水平是否先进等,都会通过生产成本反映出来。换言之,生产成本的控制能反映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效果。
3. 制造业成本核算方法
计算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
成本核算是指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一定的对象进行分配和归集,以计算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成本核算通常以会计核算为基础,以货币为计算单位。
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一定的对象进行分配和归集,以计算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制造业成本的计算,要从构成制造业成本的成本项目说起,要详细说明非常复杂。
简单的说构成制造业成本的成本项目一般有:直接材料和辅助材料、人工成本、制造费用,以上构成产品成本。
1、直接材料和辅助材料: 通俗的讲:直接用于产品、成为产品的一部分的原材料,是直接材料。辅助材料一般不构成产品的实体,只是在生产过程中用于耗用的消耗。举个例子:生产一辆汽车,钢板在生产中构成了汽车的车体,所以说钢板就是生产汽车的直接材料;生产中用于打磨汽车钢板的砂轮,不构成汽车车体,但是也是用于生产车体的,就是辅助材料。一般情况下,可以这样区分。
2、直接人工:这个好理解,直接参与产品生产的工人的工资、补助构成直接人工。一般和生产管理人员的工资区分开就可以了。
3、制造费用:通俗的讲制造费用是生产过程中能源、动力、仓储、车间设备折旧等辅助生产发生的费用,无法明确的归属到具体产品的费用。比如生产过程中用到的电力、切割气体等。
以上四项就是构成制造业成本的具体项目,供参考!
4. 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实务中,完全成本由哪几项组成制造成本由哪几项组成
完全成本=造价-利润-税金;直接成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措施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