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利用ERP软件实现订单成本核算
一、前期准备工作
第一步:制订产品BOM
该公司每道生产工序完工后,将产品及其成本都转入下一工序,按照成本要素归集的方法,使用逐步结转分步法。这种方法最为复杂,完全按照产品结构与工艺流程计算成本,但这种计算方法最符合U8成本管理核算思想,通过多层次BOM即可实现。因此,首先我们要制订一份准确的产品BOM(bill of material),即物料清单。在软件的物料清单模块中,录入产品结构,通过表体的领料部门指明生产部门(对应工作中心)。BOM这项工作十分重要,可以说是成本计算的基石。
第二步:参数配置
在成本模块中对参数进行配置。
此外,还要定义成本中心,成本中心指企业内部可以归集成本费用的末级部门或工作中心,是基本的成本核算单位。本例中我们将发动机厂、总装厂设为成本中心。接着我们要定义产品属性。按照在物料清单中定义的领用部门,点击刷新取到成本中心对应的产品。
第三步:录入期初在制品成本
对软件的一些参数进行设置以后,我们将要在系统中进行期初在制品成本的录入。因为在设置时选择了“启用生产制造数据来源”,其作用相当于在U8 52成本管理选项中的“是否严格按照生产订单”,其直接后果就是没有生产订单,成本管理模块没法使用,因为所有的成本资料都要求对应到生产订单上,所以建账期初余额也要求将上月未完工产品以生产订单的形式录入系统。同时材料余额要求依BOM结构按明细录入软件。这项工作在使用软件前是有工作量的,但如果生产部门能够配合整理在产生产订单,结合上线前的存货盘点工作,这份数据还是能够达到初始化要求的。
二、订单成本的核算过程
第一步生成生产订单
第二步按订单领料生产
第三步完工录入产成品入库单
第四步进行材料费用、人工费用、制造费用的取数和归集
第五步处理订单产品、完工产品和在产品账表
第六步运行成本检查,进行成本计算。
‘贰’ erp系统中的产品成本如何计算
ERP系统的成本计算方法有以下几种:
1、先进先出法,即产品的成本严格按产品的每一笔出入的先后顺序核算;
2、移动加权平均法,即每发生一笔业务,都做加权平均计算;
3、月加权平均法,即月底对整月发生的业务做加权平均计算,(每月只做一次,大部分企业都选用这种方法)
如果要做完整的制造成本,在计算时要从财务部门提取人工、及制造费用,进行分摊,ERP系统一般都能做到自动提取,或有提取按钮,当然也可以从财务部门提供的数据手工录入。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及ERP系统应用的程度而定。
‘叁’ 利用ERP怎么计算成本核算
你好,我们用的是台台阶ERP
1.因为各个行业成本计算的方法和侧重点都不同,可以说是千差万别。所以本文以机械制造业为例浅谈成本计算的方法与优化措施。
平行结转分步法
平行结转分步法是计算产品成本的基本方法之一。它的关键是计算各机械生产步骤的生产费用中应该计人成品成本的部分。正因为这样,所以计算时需要正确地将各机械生产步骤的生产费用在成品与月末广义在产品之间进行合理的分配。而对这项工作而言,其关键又在于准确理解广义在产品的含义,正确确定广义在产品的数量及其约当产量或其定额工时。
逐步结转分步法
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是将各个生产步骤所耗用的成本。综合之后再记入各该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的“直接材料”、“原材料”或“半成品”成本项目中。半成品成本的逐步结转可以按实际成本结转,也可以按计划成本结转。因此,逐步结转分步法,又有按实际成本逐步结转法与按计划成本(或定额成本)逐步结转法之分。按实际成本逐步结转法是指采用这种结转方法时,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的半成品费用,应该根据所耗半成品的数量乘以半成品的实际单位成本计算,而在具体的计算过程中。因为各月所产半成品的单位成本的不同,因而所耗半成品的单位成本要采用先进先出法或加权平均法等方法计算;按计划成本逐步结转法是指采用这种结转方法时,半成品的日常收发均按计划单位成本来进行核算,在半成品实际成本算出以后,再计算半成品的成本差异率,调整所耗半成品的成本差异率,调整所耗半成品成本差异。
成本计算方法最先进的还是滚加法,其主要应用于ERP环境下,下面会详细介绍。
2 ERP环境下的成本管理
ERP环境下成本计算的基本数据应该包括采购需要的成本和其他费用。这些基本数据的准确性是成本计算准确性的重要保证,也是ERP环境下成本计算的关键所在。
ERP环境下成本计算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集成性。该特性使得在ERP平台上工作的人们能够拥有同样的资源和消息,他们所面对的是同一套数据。在ERP的成本管理系统中,这套数据被广泛应用于各个环节,并且使用一个标准化的报告系统。一旦这套数据出现差错则可以在源头纠正,避免了各个环节都需要纠正的麻烦,省时省力,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
3 ERP环境下成本计算的优化措施
在传统的手工管理成本计算模式中,存在很多不足。其中最大的缺憾在于成本计算不及时、工作量大等,并且也不利于各个环节的统一控制和协调计算。ERP环境下的成本计算首先要解决这些问题。
利用滚加法及时计算成本
在ERP系统下,成本计算是如何达到及时有效的呢?我们举个例子来看一下。在制造业中,制造费用是一种间接成本,是难以直接计算的一种成本,也就是说这在传统的计算模式中是无法计算的,但在ERP矫境下却可以及时计算出来。因为在传统模式中,要对制造费用先行归集,再定期分摊,而归集和分摊比较困难。因此,制造费用的计算和分摊都有某种程度的滞后,影响了成本计算的及时性。而在ERP标准成本体系下。则可以完全及时计算出成本,因为在ERP系统中存在着制造费率这一过程,它是事先计算出来的,计算出制造费率之后就可以将费用分摊到各工作中心,然后再乘以需要花费的工时数,然后利用滚加法,制造费用的计算和直接费用的计算就会同步进行,提高了成本计算的及时性。
‘肆’ 成本核算在金蝶ERP中怎么实现
简单说一下成本核算流程:
1、所有原始单据录入并审核完毕后,从成本管理模块-----产量录入----投入产量录入---引入-----产品入库单。然后点在产品盘点产量录入,把每个车间的核对后保存,如果没有在制品结存,期末是0就可以了。
2、检查仓存有没有负数或者异常,有没有有数量没有金额,或者没有数量有金额的情况,如有做成本调整单做调整。
3、开始初步核算,存货管理------入库核算----外购入库核算----核算----分配----勾稽,如有委外加工入库的单子,要核算没有的话就不用了。
4、存货管理----出库核算----材料出库核算
5、成本管理---费用分配------部门间共耗费用分配
6、成本管理---费用分配------材料费用分配
7、成本管理---费用分配------其他费用分配
8、成本管理---费用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分配
9、成本管理---费用分配------制造费用分配
10、成本管理--成本计算---成本数据合法性检查
11、存货管理---出库核算---产成品出库核算
12、成本管理---成本计算---成本计算
13、存货管理---出库核算---产成品出库核算
14、初步核算没有问题后录入工资,折旧,制造费用,电费等费用,然后按上述程序在进行核算。
15、为了核算的正确性,建议最好多核算几遍,然后在做凭证。
16.做完凭证后看一下仓存跟总账是不是平衡的,从存货核算期末处理-----期末关账----期末对账。
17.打开生产成本的明细账看看所有的生产车间的人工、电费、制造费用、折旧、有没有转走,如果期末有在制品的把 期末在产品的材料费跟成本计算汇总表里期末在制材料费进行核对,确保无误后才可点击结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