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降成本和补短板怎么区分
扩展阅读
同类产品哪个好用 2025-02-02 09:34:05

降成本和补短板怎么区分

发布时间: 2023-10-03 13:53:14

❶ 三去一降一补的一降是指

“三去一降一补”是指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1、去低利润、高污染的过剩产能

2、去库存是为新的产能提供空间

3、去杠杆是降低长期性和系统性风险

4、降成本是提高效率的基础

5、补短板是提高整体资源配置效率必要条件,补短板也是平衡供需关系的必然手段
补短板。“三去一降一补”是指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其中一补指的是“补短板”,补基础设施建设短板,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短板,补科技创新进步短板,补城乡统筹发展短板,补民生建设短板,补对外开放短板,补人才队伍建设短板。主要的目的是平衡供需关系,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❷ 如何理解2016年五大任务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1、去产能
主要讲的是钢铁、煤炭等行业,该破产的就破产关掉。失业的企业职工,安排转岗和再培训再就业。目前这些僵尸企业都是靠银行贷款,还有一口气。
2、去库存
主要说的是房地产开发的空置楼房,要卖掉空房、去掉库存。据说各地政府都有去库存的任务指标。
3、去杠杆
就是减低负债,政府、企业、个人都可以有负债,政府举债搞某某项目即在加杠杆。
4、降成本
就是降低整体的税负水平,5月1号开始实行的营改增即为具体的举措。
5、补短板
诸如脱贫、基础设施建设等等。
核心问题是所谓去杠杆,即减低负债。持续亏损,资不抵债的大型企业,持续向银行借钱,不会因为“债转股”而好转,窟窿只能越来越大,银行自身的风险就越来越大。个人方面的负债,主要还是供房一族。

❸ 何为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市场机制下,产能与需求不匹配是常态,所谓去产能就是去“过剩产能”、“落后产能”。
一般行业过剩20%,恶性竞争就会出现,过剩>40%,则形成行业性亏损。对>30%的部分就要用行政手段坚决去掉。去库存:当供大于求时,就会库存过剩。实际上就是过剩产能导致的。例如一些地方房子很多,但没人买。措施主要是引导市场合理预期,因地制宜出台调控政策等。去杠杆:杠杆率就是负债率。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我国有些房地产公司负债率超过80%,90%,甚至资不抵债。

❹ 去产能 去库存 去杠杆 降成本 补短板什么意思

1、去产能,即化解产能过剩,是指为了解决产品供过于求而引起产品恶性竞争的不利局面,寻求对生产设备及产品进行转型和升级的方法。 2017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确定了2017年去产能目标。

2、狭义去库存化仅指降低产品库存水平,譬如企业降低原材料库存,这一点可能较快实现。广义去库存化,即消化过剩产能的过程不会很快结束,投资过度和消费不足,使得消化过剩产能要比狭义的去库存化更长期、更痛苦。

3、“去杠杆化”是指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减少杠杆的过程,而“杠杆”指“使用较少的本金获取高收益”。这种模式在金融危机爆发前为不少企业和机构所采用,但在金融危机爆发时会带来巨大的风险。

4、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人们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人力、物力和财力),其所费资源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化称之为成本。

5、补基础设施建设短板,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中心城区地下管网老旧、水电气暖及环卫设施不配套等问题。

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短板,解决结构优化调整缓慢,实体经济发展不快,金融产品有效供给不足,企业融资成本过高,产业投资增量减少,增长新动力不足,投资需求降低等问题。

(4)降成本和补短板怎么区分扩展阅读: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国际市场持续低迷,国内需求增速趋缓,我国部分产业供过于求矛盾日益凸显,传统制造业产能普遍过剩,特别是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高消耗、高排放行业尤为突出。

当资本市场向好时,高杠杆模式带来的高收益使人们忽视了高风险的存在,等到资本市场开始走下坡路时,杠杆效应的负面作用开始凸显,风险被迅速放大。

对于杠杆使用过度的企业和机构来说,资产价格的上涨可以使它们轻松获得高额收益,而资产价格一旦下跌,亏损则会非常巨大,超过资本,从而迅速导致破产倒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