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存货的初始入账成本如何计量
存货是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存货的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和其他归属于存货成本的费用,比如采购途中所发生的仓储费包装费,运输途中发生的合理损耗和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
⑵ 管理会计的完全成本法的期初存货怎么计算
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
完全成本法就是在计算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时,把一定期间内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的全部成本都归纳到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中去。所以这种方法也称为“归纳(或吸收)成本法”。
在完全成本法下,单位产品成本受产量的直接影响,产量越大,单位产品成本越低,能刺激企业提高产品生产的积极性。但该法不利于成本管理和企业的短期决策。
销售成本
加权平均
本月出库单价 =(本月入库成本金额+上月库存金额)/(本月入库数量+上月库存数量)
本月销售成本=本月出库单价*本月销售数量
如:本月初库存100件A产品,成本为10元,本月入库的A产品有2批,如下:
1、10日,入库的A产品200件,成本为12元;
2、20日,入库的A产品150件,成本为9元
本月销售A300件,月末转成本应为:
本月A产品单位成本=(100*10+200*12+150*9)/(100+200+150)=10.556元
销售成本=300*10.556=3166.8元
本月结存=(100*10+200*12+150*9)-3166.8=1583.2元
⑶ 期初存货成本怎么算
问题一:请问这个期初存货成本怎么算 20分 虽然我是读金融的 虽然我正在读会计 虽然我有想过考会计证 但是 事实就是这么不如愿 不好意思 我不会啦
问题二:指山拦管理会计的完全成本法的期初存货怎么计算? 完全成本法就是在计算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时,把一定期间内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的全部唯搜成本都归纳到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中去。所以这种方法也称为“归纳(或吸收)成本法”。在完全成本法下,单位产品成本受产量的直接影响,产量越大,单位产品成本越低,能 *** 企业提高产品生产的积极性。但该法不利于成本管理和企业的短期决策。
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
问题三:管理会计的完全成本法的期初存货怎么计算?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
作为全球领先的财经证书网络教育领导品牌,高顿网校集财经教育核心资源于一身,旗下拥有公开课、在线直播、网站联盟、财经题库、高顿部落、app客户端等平唯胡台资源,为全球财经界人士提供优质的服务及全面的解决方案。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您解决问题,如您满意,请采纳为最佳答案哟。
再次感谢您的提问,更多财会问题欢迎提交给高顿企业知道。
高顿祝您生活愉快!
问题四: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本期发出(或销售)成本 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本期发出(或销售)成本 这句话是对的。
这样可能你更好理解: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饥成本-本期发出(或销售)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问题五:期初账面库存怎么算 1.库存在账面上是这么做的:
首先,有一个上期结转的库存,包括库存明细项目名称、数量、单位、金额。由于存货类别不同,计量单位也不尽相同,有可能有米、条、公斤、吨、台、套等等。
其次,本期入库,按实际采购或生产的入库单数量入账,按采购成本或核算出来的产成品生产成本金额入账。
2.永续盘存法下:
本期减少数,按本期领料单及其他出库单等登记的出库数量入账。单价如果采用一次加权平均法(常用方法),采用(期初结存金额+本期入库金额)/(期初结存数量+本期入库数量)计算单价(1)后,用减少数量*单价算出减少金额
账面期末库存数量=期初库存数量+本期入库数量-本期减少数量
盘点后,账面期末库存数量与实际盘存数量乘以上述计算的加权平均单价后,先转入待处理财产损益,再做调整。
将账面与实盘差异转入待处理财产损益后:期末库存数量=实际盘存数量;期末库存金额大致等于期末库存数量*(1)中计算出来的单价(实际入账用期初结存金额+本期入库金额-本期减少金额计算,因为可能会有尾差)。
3.实地盘存制下:
先盘存,后做本期减少的账务处理
本期减少数量=期初库存数量+本期入库数量-期末库存数量
本期减少金额=期初库存金额+本期入库金额-期末库存金额
期末库存金额=期末库存数量*(1)中计算出来的单价
账务处理根据实际业务发生内容做穿。
一般为:
销售成本结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生产成本领用:
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
等等。
问题六:期末存货计价和期初存货计价是什么意思 这是由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引起。
存货计价方法常用的有
(一)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是以先购入的存货应先发出这一实物流转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先购入的存货成本在后购入存货成本之前转出,据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
(二)后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是假定后收进的存货先发出,按最近收进存货的单位成本计算确定发出存货实际成本的一种方法。在这种方法下,月末存货通常是按较早成本确定,而发出存货的成本则按最近一次的单位成本计算,如果发出存货数量超过最近一次收进存货的数量,超过部分要依次按上一次进货的单位成本计算。
(三)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又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本月全部进货数量加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当月全部进货成本加本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
企业采取不同的存货耿价方法,直接影响期末存货计价和期初存货计价的高低。
期末存货计价如果过低 当期的收益可能因此而相应减少,可以这样理解:期末存货计价如果过低,说明发出的存货价值过高,而发出存货的价值直接记入了主营业务成本,成本记高了,当期的收入就减少了。(此处指利润减少了)。发出存货的价值是过高地发出还是过低地发出由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决定。
问题七:期末存货成本的计算方式? 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加入CMA的学习是时代发展对财务要求的现实需要
众所周知,在财会领域,证书是必不可少的,而对于财务人士来说学习CMA正当其时,适应市场需求,大大提高就业竞争力。
拥有了CMA证书,就拥有了打开辉煌职业发展之门的金钥匙。CMA在中国的影响力也在不断发展,中国大陆CMA证书持有者在摩托罗拉、GE、百事、NIKE等世界500强企业担任财务及管理高层,年薪达到80万之多。
问题八:已售产品生产成本等于期初存货成本加本期生产成本减期末存货成本。那么期初和期末的存货成本怎么算 这个问题问的很搞笑 期初和期末的成本题目如果不告诉你 按上面的公式你是做不出已售产品成本的
问题九:管理会计的完全成本法的期初存货怎么计算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您解决问题,如您满意,请采纳为最佳答案哟。
再次感谢您的提问,更多财会问题欢迎提交给高顿企业知道。
高顿祝您生活愉快!
问题十:会计科目里的期初库存是什么意思? 期初库存就是在一个库存会计时期开始时,可供使用或出售的存货(如:货品、物资或原料)的账面价值。
相关信息:
根据国家有关流转税新老税制衔接等几个问题的规定,现就有关会计处理规定如下:
关于企业期初存货已征税款的处理
我部(93)财会明电传10号“关于增值税会计处理的补充通知”,已要求企业将期初用于增值税应税项目的各类存货余额中伐支付的、按规定计算应予抵扣销项税额的期初进项税额,转入“待摊费用――期初进项税额”科目。这部分数额应区分以下两种情况处理:
1.按照规定,企业1993年12月31日账面“待扣税金”科目的余额可以转作1994年的进项税额继续予以抵扣。企业应将已转入“待摊费用――期初进项税额”科目按规定可予以抵扣的部分,转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小规模企业应转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小规模企业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贷记“待摊费用――期初进项税额”科目。
2.对于企业其他已转入“待摊费用――期初进项税额”科目的数额,待国家有明文规定可以抵扣时,再将按规定计算可以抵扣的部分,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贷记“待摊费用――期初进项税额”科目。
关于库存汽油、柴油补交消费税的处理
1.经营汽油、柴油的企业,对其1993年12月31日库存及在途汽油、柴油补交消费税的,补交的消费税应计入年初库存及在途的商品成本中,借记“库存商品”、“商品采购”等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科目。
企业在1993年12月31日前已向购买者收取货款、定金等尚未作销售的,按规定应补交的消费税,比照上述规定办理。
2.凡1993年12月31日以前已作销售处理,按规定应由销货方补交消费税的,补交的消费税作为对购货方的应收款处理,借记“应收账款”等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科目。购货方应将补付销货方的消费税计入商品存货成本。
3.委托代销的汽油、柴油,由受托方代补消费税,受托方补交的消费税,借记“受托代销商品”科目,贷记“代销商品款”科目;同时,借记“应付账款”等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科目。委托方应将代补的消费税计入该部分汽油、柴油的成本,借记“库存商品――委托代销商品”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等科目。
4.企业交纳消费税时,借记“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⑷ 怎样计算存货的成本
毛利率法计算存货成本方法如下:
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毛利率*销售收入。
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当月购货成本-销售成本
毛利率的定义:
毛利率是毛利与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的百分比,其中毛利是收入和与收入相对应的营业成本之间的差额,用公式表示:毛利率=毛利/营业收入×100%=(主营业务收入桐猜谨-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100%。
从构成上看毛利是收入与营局基业成本的差,但实际上这种理解将毛利率的概念本末倒置了,兆困其实,毛利率反映的是一个商品经过生产转换内部系统以后增值的那一部分。也就是说,增值的越多毛利自然就越多。比如产品通过研发的差异性设计,对比竞争对手增加了一些功能,而边际价格的增加又为正值,这时毛利也就增加了。
⑸ 企业存货成本计算方法有哪些
企业发生的存货成本是指企业为存货所发生的一切费用支出,比如采购成本、存储成本等。对于存货成本,应如何计算?
存货成本计算方法
1.实际成本法:采用实际成本进行核算的,一般适用于规模较小、存货品种简单、采购业务不多的企业。
2.计划成本法: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方法的,一般适用于存货品种繁多、收发频码顷繁的企业。如大中型企业中的各种原材料、低值易耗品等。
存货成本是迟如陆企业取得存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成本的合计,一般包括存货的买价、运费、装卸费、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不能抵扣的进项税等。《企业会计制度 》第二章第二十条第1款规定:购入的存货,按买价加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仓储费等费用、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和按规定应计入成本的税金以及其他费用,作为实际成本。
存货成本和存货账面价值区别
存货成本指的是存货初始入账的价值,存货账面价值指的是存货账面余额减去存货跌价准备后的余额。
存货计价方法
存货计价方法是一种企业会计账务处理方法。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是制订企业会计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存货计价方法一共有3种,分别是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以及移动加权平均法。
存货的定义
存货指的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包括各类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商品以及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代销橡胡商品、委托加工物资等。
⑹ 存货成本计算方法
存货取得成本计算公式: 存货取得成本包括订单成本和取得成本。 订单成本=固定订单成本+年订单数×每单可变成本=固定订单成本+年库存需求÷每单订单订货量×每单可变成本 购置成本=年需求×单价
拓展资料:成本核算方法:移动加权平均法 概念:或称移动平均是指接收货物的成本加上原存货的成本除以接收货物的数量加上原存货的数量来计算加权单价,而采用发货存货的计价方法。特点:它的优点是允许管理人员及时跟踪库存余额,计算的平均单位成本和发放和持有的库存成本是客观的。缺点是平均单价需要每次收货计算一次,计算工作量较大,不适用于收货频繁的企业。 适用范围:是实际工作中使用最广泛的成本核算方法。
单项计价法 概念:又称个体鉴定法、具体鉴定法、批量实际鉴定法。该方法假设存货的成本流与实物流一致,根据各种存货确定每批存货的采购批次或生产批次和期末存货,并根据采购或生产时确定的单位成本,计算出每批出外库存和期末库存的成本。 特点:使用这种方法是合理和准确计算即将离任的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但这种方法的前提是确定外向的批次库存和剩余库存批次为了确定收入,所以实际操作的工作负载很重,困难。 适用范围:适用于易于识别、存货种类不多、单位成本高的存货计价,如房地产、船舶、飞机、重型设备、珠宝、名画等贵重物品
全月加权平均法 概念:加权平均法是指通过剔除当月收到的总成本和当月的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从而确定存货的交货成本和存货成本。 特点:该方法仅在月末计算一次加权平均单价,比较简单,平均单价是在市场价格涨跌时计算的,库存成本的分配更加均衡。但这种方法通常不能从账上提供已发行和已关闭存货的单价和金额,不利于加强存货管理。 适用范围:适用于每一时期存货成本变动不大。
⑺ 存货成本计算公式
存货成本计算公式是采购成本+订货成本+缺货成本+存储成本。
存货成本的构成从理论上讲,存货的成本应该包括从购入到使商品处于可供销售的地点和状态的一切直接和间接的支出。它包括:
(1)商品购买时的发票价格(价目表价格扣除商业折扣)减去购货折扣;
(2)商品在运输中由买方负担的运费、保险费、税款支出和在途正常损耗等;
(3)处理费用,例如对运输中弄皱的衣服重新加以烫平的费用。
在企业中,为了方便,同一种存货往往堆放在一起,并不问它们究竟是何时从何地购入的。而实际上在现实世界中,价格是千变万化的,不同批次购入的同种存货购价各不相同的情况经常发生,于是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个问题:企业在计算发出货品或期末存货的单价时,究竟以什么样的价格为基础呢,通常有四种方法来确定发出货品的成本,分别叫具体辨认、先进先出、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方法。它们都是企业经常采用的方法,各有优劣和使用条件。
⑻ 库存商品的成本计算公式
库存金额计算公式如下:
库存金额=(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 + 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 + 本期购入商品售价)* 100%
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 = 本期商品销售收入 * 商品进销差价率
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 = 本期商品销售收入 - 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
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 = 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 + 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 - 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
企业的商品进销差价率各期之间是比较均衡的,因此,也可以采用上期商品进销差价率分摊本期的商品进销差价。年度终了,应对商品进销差价进行核实调整。
对于从事商业零售业务的企业(如超市、百货公司等),由于经营的商品种类、品种、规格等繁多,而且要求按商品零售价格标价,采用其他成本计算结转方法均较困难,因此广泛用这一方法。
(8)存货初始成本怎么计算扩展阅读:
库存金额的作用:
1、聚敛功能
一般账户引导众多分散的小额资金汇聚成为可以投入社会再生产的资金集合功能。在这里,股票市场起着资金 “蓄水池”的作用。
2、配置功能
资源的配置,一般账户通过将资源从低效率利用的部门转移到高效率的部门,从而使一个社会的经济资源能最有效的配置在效率最高或效用最大的用途上,实现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3、调节功能
个人账户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股票市场一边连着储蓄者,另一边连着投资者,股票市场的运行机制通过对储蓄者和投资者的影响而发挥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库存商品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