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市场营销单位总成本怎么计算
扩展阅读
同类产品哪个好用 2025-02-02 09:34:05

市场营销单位总成本怎么计算

发布时间: 2023-10-28 07:38:06

❶ 销售成本的计算公式

销售成本是指一个企业在销售过程中所产生的全部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计算销售成本的公圆销式如下:

总之,在计算销售成本时,企业需要全面考虑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以确保其能够准确反映销售活动所带来的所有成本,并合理确定产品的销售价格和利润率。

❷ 营业费用总额怎么计算成本费用总额怎么计算谢谢

成本费用总额是指企业的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之和。

成本费用总额即为广义上的总成本。按企业会计制度划分,又分成营业成本和期间费用。营业成本是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直接发生的人工、水电、材料物料、折旧等。期间费用则包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成本费用总额的计算公式
成本费用总额=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 .

营业费用
★1.营业费用—工资—基本工资
—加班费
说明:本二级科目包含两个三级科目,“基本工资”指公司营业部正式职工应的工资扣除“加班费”后的全部工资。“加班费”指营业部职工加班所的工资。
★2.营业费用—职工福利费—福利费
—医疗补助
说明:本二级科目包含两个三级科目,“福利费”指营业部职工体检费,误餐补助,租房补贴,节日礼金,保洁员工资,医疗费,冬季取暖费,购液化气等,“医疗补助”指公司和个人按一定工资比例交纳的一种医疗基金。。
★3.营业费用—职工教育经费
说明:本二级科目指公司营业部按照一定工资标准计提的公司职工教育基金。
★4.营业费用—待业保险费
说明:本二级科目阐述的是公司和营业部个人按一定工资比例交纳的社会保险的一种。
★5.营业费用—劳动保险费
说明:本二级科目阐述的是公司和营业部个人依据一定工资比例交纳的社会保险的一种。
★6.营业费用—工会经费
说明:本二级科目指的是公司和营业部个人按一定工资比例交纳的工会费。
★7.营业费用—住房公积金
说明:本二级科目指公司和个人按一定工资比例交纳的购房基金。
★8.营业费用—劳动保护费
说明:本二级科目指营业部职工购买劳保用品所发生的费用。
★9.营业费用—办公费—书报费
—印刷费
—日常办公用品费
—消耗用品费
—其他
说明:本二级科目包含五个三级科目,其中“书报费”指营业部门购书,订报刊杂志的费用,“印刷费/复印费”指营业部印名片、劳动合同、公司内部报纸等,“日常办公用品”指营业部门每月按预算标准购买的办公用品及为新员工购买的小件办公品,以及传真机、打印机、复印机用色带、墨盒、墨粉、复印纸等,“消耗用品费”仅限各营业部购咖啡,茶叶,纸杯,纯净水,矿泉水,纸巾等的费用,“其他”包含营业部分支机构登记注册费,刻章费,复印费等。
★10.营业费用—物料消耗
说明:本二级科目包括营业部购买硬盘、光盘、软盘等电脑用品,及维修零件,其他扣除“办公费—日常办公用品费”和“低值易耗品”外的办公用品。
★11.营业费用—运输费
说明:本二级科目主要指营业部发生的运输费。
★12.营业费用—装卸费
说明:本二级科目指营业部发生的装卸货物等的费用。
★13.营业费用—包装费
说明:本二级科目指营业部门在手机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对产品包装的费用。
★14.营业费用—广告费
说明:本二级科目指营业部对产品宣传所产生的广告费用。
★15.营业费用—租赁费
说明:本二级科目指营业部发生的租房、租办公室费用,以及办公地的物业管理费等。
★16.营业费用—水电费
说明:本二级科目指营业部发生的用水,用电的费用。
★17.营业费用—邮电费—快递费
—上网费
说明:本二级科目包含两个三级科目,“快递费”指其中“快递费”主要指管理部门日常发快件的费用(例如EMS),“上网费”指Internet使用费,LGE-NET使用费。
★18.营业费用—电话费—固定电话费
—手机费
说明:本二级科目含两个三级科目,其中“固定电话费”指营业部门办公室有线电话使用费,“手机费”指手机部门移动电话使用费。
★19.营业费用—差旅费—国内
—国外
—市内交通费
—培训差旅费
说明:本二级科目包含四个三级科目, “国内”指营业部职工国内出差发生的费用,“国外”指营业部职工国外出差发生的费用,“市内交通费”指营业部
职工市内办公发生的交通费“培训差旅费”指营业部职工培训期间发生的住宿费,交通费等。
★20.营业费用—低值易耗品摊销
说明:本二级科目是指月底时将用于营业部的“低值易耗品”结转费用。
★21.营业费用—车辆费—油费
—养路费
—租车费
—修理费
—车辆维护用品费
—车辆租金
—其他
说明:本二级科目包括七个三级科目,“油费”指营业部车辆使用汽油、机油的费用,“养路费”指营业部使用的车辆按国家规定所交的公路维护费,“修理费”指营业部车辆的修理维护费,“车辆维护用品费”指营业部为车辆购买的日常维修用具及轮胎等,“车辆租金”指公司租用车辆的费用,“其他”指营业部车辆过路过桥费、停车费、交通违章罚款以及车辆年审和驾驶员证件审查费用等。
★22.营业费用—招待费—招待费
—活动经费
说明:本二级科目包含两个三级科目,“招待费”指公司营业部对外招待客户发生的餐费,“活动经费”指公司营业部职工内部聚餐发生的费用。
★23.营业费用—通关费—通关费
—商检费
说明:本二级科目包含两个三级科目,“通关费”指营业部进出口货物时发生的通关费用。“商检费”指营业部进出口货物时发生的商检费。
★24.营业费用—售后服务—运输费
—修理费
—材料费
—其他
说明:本二级科目包含四个三级科目,“运输费”指营业部售后服务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修理费”指营业部售后服务过程中发生的维修费,“材料费”指营业部售后服务过程中发生的材料费。 “其他”指营业部售后服务过程中发生的不包含在其他三级科目中的售后服务费。
★25.营业费用—样品费
说明:本二级科目指营业部展示过程中使用样品的费用。
★26.营业费用—劳务费
说明:本二级科目主要指营业部发生的资料翻译费等劳务费。
★27.营业费用—市场基金
说明:本二级科目指公司按一定比例计提的一种基金,主要为代理商发生的费用所计提的基金。
★28.营业费用—维修基金
说明:本二级科目指公司按一定比例计提的一种基金,主要为产品售后服务产生的维修费用所计提的基金。
★29.营业费用—销售风险基金
说明:本二级科目指公司按一定比例计提的一种基金,主要为产品销售过程中发生的产品跌价所产生的风险而计提的基金。
★30.营业费用—修理费
说明:本二级科目包含电脑,空调,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的修理安装费,硬件升级费,办公楼和宿舍装修费,其他营业部部办公用品移动和安装费等,但不包括公司生产的产品的修理费。
★31.营业费用—业务宣传费 —促销费—促销员工资
—促销费—促销赠品费
—宣传品费
—其他
说明:本二级科目包含三个三级科目,其中“促销费”又包括两个四级科目,“促销员工资”指促销员的工资等费用,“促销赠品费”指促销活动中发放赠品的费用;三级科目“宣传品费”指业务宣传品的制作费用以及购买宣传品的费用 “其他‘指业务宣传活动中发生的其他费用。
★32.营业费用—会议费—会议费
—餐费
说明:本二级科目包含两个三级科目,其中三级科目“会议费”指营业部发生的参加同行业的联席会议费等,“餐费”指营业部会议期间的餐饮费。
★33.营业费用—培训费—讲师费
—资料费
—餐费
—其他
说明:本二级科目包括四个三级科目,其中“讲师费”指聘请讲师的讲课费, “资料费”指购买培训材料的费用,“餐费”指培训期间公司员工发生的餐费,购食品费用, “其他”包含培训期间的场地使用费及其他杂费。
★34.营业费用—中介费/代理费
说明:本二级科目包含营业部发生的人事档案代理费,招聘中介费。
★35.营业费用—咨询费
说明:本二级科目包含公司聘请律师顾问费、会计税务咨询费及其他信息咨询费用。
★36.营业费用—保险费
说明:本二级科目指营业部发生的车辆保险费等。
★37.营业费用—折旧费
说明 :本二级科目是指营业部使用的固定资产每月所计提的折旧。
★38.营业费用—其他—签证费
—清洁费
—其他
说明:本二级科目包含三个三级科目,“签证费”指办理出国护照签证或签证居留证延期费,国外工作人员专家证延期费等, “清洁费”指营业部雇佣保洁员费用,“其他”指营业部“营业费用”其他二级科目所未包括的费用。

❸ 市场营销全成本计算方法

这是成本加成法
所谓成本加成法就是在单位成本的基础上加上一定比率的加成率制定最后售价的方法。
其计算方法是:P=C(1+R)
P:单位产品的售价 C:单位产品的成本
R:加成率
售价=450*(1+30%)=585

❹ 在市场营销里产品价格公式是什么

159.产品总成本

产品总成本=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

=固定成本总额+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产品总量

或=期初在制品和半成品成本+本期支出的生产费用-期末在制品和半成品成本

160.产品单位成本

产品单位成本=(固定成本总额/产品总量)+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或=产品总成本/产品产量

161.上年预计平均单位成本

上年预计平均单位成本=(1~9月份累计实际总成本+第四季度预计总成本)/(1~9月份累计实际产量+第四季度预计产量)

=(1~9月份实际产量×1~9月份实际平均单位成本+第四季度预计产量×第四季度预计单位成本)/(1~9月份实际产量+第四季度预计产量)

162.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

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上年可比产品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划期可比产品单位计划成本)×可比产品计划产量

或=可比产品计划产量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计划总成本-可比产品计划产量

163.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率

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率=[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上年可比产品实际单位成本×可比产品计划产量)] ×100%

或=100%-[∑(本年计划产量×本年计划单位成本)/∑(本年计划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100%

=100%-(可比产品本年计划总成本/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计划总成本)×100%

164.单位产品目标成本

单位产品目标成本=预测的出厂价格×(1-税率)-利润目标/预测产量

165.成本降低目标率

成本降低目标率=(单位成本降低目标额/上年预计平均单位成本)×100%

单位成本降低目标额=上年预计平均单位成本-单位产品目标成本

166.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变动成本总额/(最高产量-最低产量)

变动成本总额=最高产量的总成本-最低产量的总成本

167.可比产品按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

可比产品按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各种可比产品本期计划单位成本×各种可比产品本期实际产量)

168.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

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各种可比产品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各种可比产品本期实际产量)

169.可比产品实际成本降低率

可比产品实际成本降低率=100%-[本期可比产品总成本/(上年可比产品实际单位成本×本期实际产量)]



100%

=[可比产品实际成本降低额/(上年可比产品实际单位成本×可比产品本期实际产量)]×100%

可比产品实际成本降低额=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可比产品本期实际总成本

可比产品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各企业该种产品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各企业该种产品本期实际产量)]/

170.全部商品产品按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

全部商品产品按计划单位成本计算总成本=∑(各种商品产品本期计划单位成本×各种商品产品本期实际产量)

商品产品本期计划单位成本=[∑(各企业该种产品本期计划单位成本×各企业该种产品本期实际产量)]/

∑各企业该种产品本期实际产量

171.单位产品实际成本降低率

单位产品实际成本降低率=(单位产品实际成本降低额/基期单位产品实际成本) ×100%

或=100%-(报告期单位产品实际成本/基期单位产品实际成本)×100%

单位产品实际成本降低额=基期单位产品实际成本-报告期单位产品实际成本

172.单位产品成本计划完成率

单位产品成本计划完成率=(单位产品实际成本/单位产品计划成本)×100%

173.全部产品总成本计划完成率

全部产品总成本计划完成率=∑(每种产品实际单位成本×实际产量)/∑(每种产品计划单位成本×实际产量)×100%

(全部产品实际总成本/全部产品按计划单位成本实际产量计算的总成本)×100%

174.材料费用的分配

1、1、产品重量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

分配率=该种材料费用/各种产品重量之和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重量×分配率

2、2、系数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

分配率=材料费用总额/∑(各种产品产量×系数)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产量×系数×分配率

3、3、产量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

分配率=材料费用总额/各种产品的产量之和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的产量×分配率

4、4、定额成本分配法,其分配公式为:

分配率=材料费用总额/∑(各种产品产量×单位产品定额材料成本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的费用总额/材料定额成本)×分配率

5、5、定额耗用量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

分配率=该种材料费用/∑(某产品产量×某产品的该种材料消耗定额)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某产品该种材料定额耗用量×分配率

175.工资费用的分配

1、1、原材料成本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

分配率=各种产品应分配的工资费用总额/各种产品原材料成本总额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工资费用=该种产品原材料成本×分配率

2、2、产品实际工时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

分配率=生产工人工资总额/各种产品的实用工时总额

学会计xuekuaiji.com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工资费用=该种产品的实用工时×分配率

176.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

1、
1、生产工时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

分配率=各种产品耗用外购动力费用总额/各种产品的生产工时之和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外购动力费用总额=该种产品的生产工时×分配率

2、
2、机器工时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

分配率=各种产品耗用外购动力费用总额/各种产品耗用机器工时之和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外购动力费用=该种产品耗用机器工时×分配率

3、
3、机器功率时数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

分配率=各种产品耗用外购动力费用总额/各种产品的机器功率时数之和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外购动力费用=该种产品的机器功率时数×分配率

177.在产品成本

在产品完工率=(单位在产品累计平均工时定额/单位产品工时定额)×100%

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在产品完工率

分配率=费用总额/(完工产品产量+在产品约当产量)

完工产品成本=完工产品产量×分配率

在产品成本=在产品约当产量×分配率

178.计划产品销售量

计划产品销售量=计划期初产品库存量+本期产品生产量-计划期末库存量

179.计划期末发出商品量

计划期末发出商品量=(计划期第四季度产量/90)×发出商品定额日数

发出商品定额日数=基年第三季度发出商品的平均结余额/(基年第三季度商品产品实际工厂成本/90)

180.产品销售成本

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量×单位销售成本

1、
1、先进先出法,其计算公式为:

单位产品销售成本=[期初结存产品总成本+(本期计划产量-期末计划结存数量)×本期生产产品计划单位成本]/本期计划销售数量

2、
2、加权平均法,其计算公式为:

单位产品销售成本=(期初结存量×期初结存产品单位成本+本期计划生产数量×本期计划生产单位成本)/(期初结存数量+本期计划生产数量)

181.销货合同完成率

销货合同完成率=(本期实际交货额/本期合同订货额)×100%

或=商品产值完成率×销售系数×合同内销售占销售产值的比重

商品产值完成率=(实际商品产值/计划商品产值)×100%

销售系数=实际销售产值/实际商品产值

合同内销售占销售产值的比重=本期实际交货值/实际销售产值

182.合同数量执行率

合同数量执行率=(本期已执行销售合同张数/本期已签订应执行销售合同张数)×100%

183.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产品销售利润+其他销售利润+(或-)营业外收支净额

184.保本点销售量

保本点销售量=产品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售价-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产品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创利额

保本点销售=产品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售价-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单位税金)

185.目标利润销售量

目标利润销售量=(固定成本总额+目标利润)/单位创利润

单位创利额=单位售价-单位变动成本额

186.保本点销售收入

保本点销售收入=固定成本总额/创利率

=固定成本总额/(1-变动成本率)

创利额=单位售价-单位变动成本-单位税金

创利率=(创利额/单位售价)×100%

变动成本率=[(单位变动成本-单位税金)/单位售价]×100%

187.目标利润销售收入

目标利润销售收入=(固定成本总额+目标利润)/创利率

=(固定成本总额+目标利润)/(1-变动成本率)

多种产品目标利润销售收入=(固定成本总额+目标利润总额)/加权平均创利率

加权平均创利率=(全部产品创利率/全部产品计划销售收入)×100%

或=∑(单位产品创利率×该产品占总销售收入百分比)

188.成本利润率

成本利润率=(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成本)×100%

189.销售利润率

销售利润率=(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成本)×100%

190.产值利润率

产值利润率=利润总额/工业总产值

∑各企业该种产品本期实际产量

a

27. 材料成本差异率:

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额+本月收入材料的成本差异额)/(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上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额/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28. 施工管理费的分配:

某类工程(或产品,劳务)应分配的管理费=实际发生的施工管理费总额×某类工程(产品、劳务)成本中人工费/各类工程(产品,劳务)成本中人工费总额

某建筑工程成本核算对象应分配的管理费=建筑工程成本应分配的管理费总额×某建筑工程成本核算对象的直接费成本/各建筑工程的直接费成本总额

某安装工程成本核算对象应分配的管理费=安装工程成本应分配的管理费总额×某安装工程成本核算对象的人工费/安装工程的人工费总额

29. 附属企业成本计算的程序:

完工产品总成本=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期末在产品成本

完工产品单位成本=完工产品总成本/完工产品数量

❺ 怎么计算单位成本

单位成本的计算方法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1、如果以销售产品数量为单位,其单位成本为:销售总成本/销售数量;
2、如果以生产数量为单位,其单位成本为:生产总成本/生产数量;
3、如果要计算销售成本单位卖价(元)的成本:销售总成本/销售收入。
单位成本是指生产单位产品而平均耗费的成本。一般只要将总成本去除以总产量便能得到,是将总成本按不同消耗水平摊给单位产品的费用,它反映同类产品的费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