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计算印刷费用呢:需知道哪些基本知识呢
印刷费用主要包括纸张费用、菲林(CCT)、印工、后期装订、封面腹膜费用。若有特殊工艺如烫金、烫银、激凸等等的还要加上那些费用。
你需要知道你所用的纸张是多少钱一吨的,你所要印刷的东西拼多少版,菲林一套版的价格,还有所使用的印刷机的开机费多少,不同数量的印刷品,开机费用是不一样的。
Ⅱ 请教一下做印刷纸的成本如何计算
在印刷活件的成本计算方法上番禺印刷,印刷企业大体上采取两种方法。
1.按印刷工序估价。印刷工序主要包括设计、制版、印刷、印后加工,估价时把这4项费用(含相关的材料费,如胶片费、PS版材费)加起来雕版印刷,再加上印刷活件所需的承印材料费即可。
2.按印刷对象估价。首先将要印刷的活件进行分类,然后按照印刷工序计算每项的费用,最后将每一个要印刷对象的成本汇总。
3.计算印刷成本的主要内容,计算印刷成本时涉及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
1)设计费。计算设计费时有单件计算法和多件计算法:dm印刷,纸盒一般采用单件计算法。
2)印前费用,包括图片扫描、拼版、出片、打样等。扫描以图像信息量大小(兆)为计价单位,拼版、出片按幅面大小(对开、四开等)收费上海印刷,打样按幅面和色数收费。客户自带光盘或胶片等,应扣除相应项目的费用。
3)材料费。就印品而言,材料费用在整个印刷成本费用中占很大比重印刷,所以精确地控制材料的用量是控制印刷成本的最佳方法。印刷过程中的材料费主要是指版费、承印材料费、电化铝费用等,而材料费为材料使用量与单价之积,所以在材料费的收取中一定要掌握材料用量的计算公式。不同的印版计价方式不同印刷纸,版以张为单位计价,烫印版、柔性版等按面积计价。承印材料一般以吨或令为单位计价。
4)印工费(即印刷加工费)。不同类型和档次的印刷设备、不同的印刷厂或印刷工艺,其印工费的标准不同印刷厂家,彩印一般按色令计价。当印量较少时,按开机费计算(即起步价)。
5)印后加工费。印后加工工艺有很多种,但计算方式主要以加工件数或加工面积为单位进行计算。上光、覆膜、烫印等以加工面积计费。标签展
6)其他费用。如打包费、运输费、加急费等凸版印刷,这部分费用一般由双方协商确定,灵活性较大。
7)税金。按国家有关税法规定应交纳的税收。
综上所述:印刷成本=设计费+印前费用材料费(含损耗)印工费印后加工费其他费+税金
Ⅲ 请问怎样计算印刷厂的印刷成本
根据13.5*23.5的规格,推算出应该用16开正度纸(正度纸:长109.2厘米.宽78.7厘米),也就是一张纸一本册子可以做。我们是用200克铜,按3000本计算,因此推算出:
1、纸单价:0.86(正度纸的固定系数,另大度纸为1.06系数) * 2.0(200克的铜版纸)* 0.5万元/吨(举例200克铜版纸为5000元/吨)=0.86元/张
纸总价:[3000(印3000本)* 16P(每本的P数) / 16开] * 1.1%(计纸耗为10%)*0.86元/张=2838元
2、制板费:16开100元-250/P,也可按高的金额计算15元/P*16=240
3、印刷费:3300张纸已含损耗/16开/500张/令=0.42令
0.42*4色*30元/色令 +120元PS版=170元,没有达到开机费,则按600元开机费算。
4、复膜:3000本*2P封面及封底*1.1(浪费纸张10%)/16开 * 0.5元/平方复膜=206元(实际会算300元,每本0.1元/复亚膜
5、烫金:每平方厘米约为0.06元,请自算。
6、16P,只能用骑马钉,0.01-0.05元/本,3000本一般不会超100元。
按以上的流程1至6项相加就是3000本的总金额(这里没算设计费,也不包含去费)
Ⅳ 印刷行业成本怎么核算
一、印刷行业成本核算
1、印刷行业由于批次多,种类各不相同。故应当采用分批法核算成本。
2、成本核算中最好采用定额法,每个成品找生产线上的人算出定额,然后根据定额分摊。
3、月末在在成品与产成本间按照定额工时分摊。
二、根据《印刷、复制企业成本核算办法》,具体核算如下:
1.印刷具有连续、多品种生产和分阶段结算产品的特点,要求印刷产品成本核算采用分类与分批相结合的方法。在实际工作中,一般按产品类别、定单、批量等作为成本核算对象。在分批核算成本的基础上,也可按“本”、“件”、“张”计算成本。
2.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按实际发生数计入本期成本、费用。如采用计划成本法或定额成本法等方法核算的,应在规定的成本核算期内调整为实际成本。
3.为正确计算印刷产品的生产成本,企业应按各个生产车间(包括独立工段、独立小组,下同)在生产过程中所担负的任务,划分为基本生产与辅助生产。
(1)基本生产,是指为完成各类印刷产品加工任务而直接进行的生产,例如电脑制版、胶印印刷、装订等基本生产车间,分别核算各基本生产车间产品生产时所发生的生产费用。
(2)辅助生产,是指为本企业基本生产服务而进行的生产,单独核算企业内部为印刷产品生产提供劳务时所发生的生产费用。
4.为便于按加工步骤计算分类产品的分段成本和总成本,对具有几个生产工段多生产步骤的基本生产车间,企业还可按各工段在生产中担负的任务划分为基本工段和辅助工段。
(1)基本工段,是指直接为各类印刷产品进行生产加工,并能按产品的批别分别统计工时消耗且工时所占比重较大的主要生产工段,如制版车间的电脑排版、电分,或CTP 直接制版等工段,印刷车间的轮转胶印、平印、零件印刷、上光、贴塑、过油等工段,装订车间的骑马订、平装、精装、联动机等工段。
(2)辅助工段,是指为基本工段提供劳务或对基本工段的产品进行检验的附属工段或工序,如制版车间的整版、磨版等工段或工序,印刷车间的晒版、调墨、成品检查、文字检查等工段或工序,装订车间的烊胶、毛(光)本检查、磨刀等工段或工序。
5.为统一印刷产品的计量单位,企业计算分类产品单位成本时, 应采用实物产量,个别不便统计产量的特殊产品可用百元产值;计算分批产品的单位成本和机种单位成本时,应采用实物产量。
6.印刷产品生产成本核算,应设置以下成本项目:
(1)原材料,是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虽不构成产品实体,但有助于产品形成的各种原材料及辅助材料,如制版用的软片和各种药水,印刷用的油墨、橡皮布、PS版,装订用的热熔胶、线、布,压膜用的塑料薄膜、胶水等。
(2)印刷用纸,是指为委印单位代垫纸张进行产品加工时,该产品实际耗用的纸张成本。
(3)燃料和动力,是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燃气和动力费用。
(4)工资及福利费,是指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以及其他各种属于工资性质的补贴和职工福利费。
(5)废品损失,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报废损失,包括纸张超伸放、产品缺交与补版和重制重印的损失。
(6)制造费用,是指生产车间为加工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和职工福利费、折旧费、租赁费、修理费、机物料消耗、水电费、办公费、差旅费、保险费、劳动保护费、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
(7)委托外加工,是指委托外加工时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7.企业进行印刷产品加工生产,应按生产过程中各项生产费用的用途,分别设置“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科目,及相应的“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等明细账予以归集。
(1)基本生产明细账,应按各个基本生产车间及其所属各个基本工段和各分类产品别设置,分别按成本项目进行归集登记。
对基本生产车间所属各辅助工段的生产费用,可以合并设置一个账户予以归集;辅助工段只设置工资及福利费一个成本项目,其他各项生产费用并入“制造费用”明细账进行核算。
(2)辅助生产明细账,应按各个辅助生产车间、部门,以及为受益部门提供的劳务或产品别由厂部统一设置,分别按成本项目进行归集登记。
(3)制造费用明细账,应按各个基本生产车间及所属工段分别设置,并按制造费用细目进行归集。
8.原材料成本的归集与分配
(1)企业生产过程中耗用的原材料,应按车间、部门、工段和用途别归集的“材料耗用汇总表”,据以登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有关明细账。
(2)基本生产车间一个基本工段生产两类或两类以上的产品,且耗用同一种原材料,应尽可能分别统计各类产品的实耗数,并按实耗数计入产品成本; 如不能划分而又必须分配的,可按实物产量、工时比例或产值比例进行分配,计入有关产品成本。
9.人工成本的归集与分配
(1)基本生产车间的工资及福利费,应按车间、部门的“工资汇总表”,据以登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和“制造费用”等有关明细账。
(2)基本生产车间的一个基本工段生产两类或两类以上产品,各类产品的人工成本,可按该工段的实耗工时(或实物产量)工资率乘各类产品的实耗工时数(或实物产量)计算后求得。计算公式如下:
基本工段实耗工时(或实物产量)工资率 = 工资及福利费总额 ÷ 实耗工时(或实物产量)总数
(3)基本生产车间的几个基本工段共同完成的同一类产品,其人工成本应按各工段的实耗工时(或实物产量)工资率乘各工段实耗工时数(或实物产量),分段计算各个工段成本,经加总后计入该类产品成本。
(4)基本生产车间辅助工段的工资及福利费,按各受益工段的受益程度采取定额法比例分配。
辅助工段发生对外供应劳务收入,不得直接冲减基本生产成本;对外供应劳务应负担的工资和福利费,可以根据实耗工时及工时工资率或定额成本进行分配。
Ⅳ 印刷品制作成本的计算
1)该项目的产品成本,是属于项目成本的计算,与印刷企业平时的生产成本有所不同。
2)对于此种项目成本的计算,应分为两大类: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
A.变动成本:主要指构成产品实体的各种材料消耗,就该行业而言,主要的材料应该是纸材及印刷油墨。这部分是随着与产量的增加成正比。另外,还包括直接工人的计件工资。
B.固定成本:主要指比较恒定的那部分费用,一般不随产量的增大而有明显的增加。就该项目而言,应包括:直接工人固定工资部分和间接费用。这里的间接费用应包括:劳保用品、设备维修保养费用、厂房租金(或折旧)、水电费、机器设备折旧费用、生产管理人员工资等。固定成本的特点是:产量越大,单位成本越小。
以上为个人观点,供参考,希望有助于你问题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