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哪些成本是需要分摊的
扩展阅读
同类产品哪个好用 2025-02-02 09:34:05

哪些成本是需要分摊的

发布时间: 2023-11-01 14:00:56

A. 会计中的分摊是干什么用的,是什么意思,要分摊到什么科目分录要怎么做 快来教我把

一、分摊一般指在不同科目之间分配金额(如计提折旧依据固定资产的用途不同分摊至制造费用或管理费用),或者是同一科目不同明细之间分配金额(如月末无在产品的成本核算中当期发生的制造费用在当期产成品之间的分摊)。

摊销一般指无形资产的摊销,类似与固定资产的折旧。

简单的区分,分摊是一种计算方法,摊销是会计的一种核算处理。

二、会计中,没有分摊说法,只要摊销概念。摊销指对除固定资产之外,其他可以长期使用的经营性资产按照其使用年限每年分摊购置成本的会计处理办法,与固定资产折旧类似。摊销费用计入管理费用中减少当期利润,但对经营性现金流没有影响。

常见的摊销资产如土地使用权、大型软件、开办费等无形资产,它们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为公司业务和收入做出贡献,所以其购置成本也要分摊到各年才合理。摊销期限一般不超过10年,与折旧一样,可以选择直线法和加速法来摊销无形资产。

(1)哪些成本是需要分摊的扩展阅读:

企业摊销无形资产,应当自无形资产可供使用时起,至不再作为无形资产确认时止。

企业选择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

无形资产的摊销金额一般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其他业务成本等)。某项无形资产所包含的经济利益通过所生产的产品或其他资产实现的,其摊销金额应当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

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进行复核。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与以前估计不同的,应当改变摊销期限和摊销方法。

B. 计算成本的时候如何分摊固定费用,如房租

如果所有产品都用到该车间,根据该产品的工时x产衡粗纤量来摊销。

举例:

A产品生产了10个,每个工时为2小时;B产品生产了30个,每个工时为1小时。分摊比例就是:A:B=10x2:30x1=2:3。

固定凳饥费用保障倍数=(支付税收和利息之前的利润+租借债务)/(全部利息费用+租借债务)。

保障倍数指标的运用固定费用保障倍数指标是反映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将所有长期债务考虑了进去。固定费用保障倍数要等于1,否则说明企业无力偿还企业到期的长期债务。该指标越高,说明企业偿债能力越强。

(2)哪些成本是需要分摊的扩展阅读:

计算成本遵循的原则

1、合法性原则。指计入成本的费用都必须符合法律、法令、制度等的规定。不合规定的费用不能计入成本。

2、可靠性原则。包括真实性和可核实性。真实性就是所提供的成本信息与咐仿客观的经济事项相一致,不应掺假,或人为地提高、降低成本。可核实性指成本核算资料按一定的原则由不同的会计人 员加以核算,都能得到相同的结果。

3、相关性原则。包括成本信息的有用性和及时性。有用性是指成本核算要为管理当局提供有用的信息,为成本管理、预测、决策服务。及时性是强调信息取得的时间性。及时的信息反馈,可及时地采取措施,改进工作。

4、分期核算原则。企业为了取得一定期间所生产产品的成本,将生产活动按一定阶段(如月、季、年)划分为各个时期,分别计算各期产品的成本。成本核算的分期,与会计年度的分月、分季、分年相一致。

C. 成本会计分摊方法有哪几种

成本会计分摊方法包括一般有按生产工人工资、按生产工人工时、按机器工时、按耗用原材料的数量或成本、按直接成本(原材料、燃料、动力、生产工人工资及应提取的福利费之和)、按产品产量等进行分配。

D. 分摊成本是什么意思

综述:分摊成本的意思如下。

企业每天的支出可以归为三类:一类是直接消耗在产品上的支出,比如购买生产产品的原料,支付生产产品的工人的工资;二类间接消耗在产品上的支出,比如车间的水电费,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这些费用是每类产品都会用到,但分不清具体是哪个产品用的;第三类是没有消耗在产品上的支出,比如总经理的工资、银行借款利息等。

分摊成本大概有二种意思:一是把上面说的第二类的间接消耗在产品上的支出,分摊到每类产品上。比如车间水电费一个月300元,共生产了2种产品,第一种产品生产了20个,第二种产品生产了30个,需要把水电费分摊到这些产品上。

二是把每类产品的总成本分摊到每个产品上。比如产品总成本是500元,生产10个,分摊到每个产品上的成本是50元。总结起来,分摊就是把收集到的费用,按一定规则,分配到不同的对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