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生产成本每个月底一定要结转吗
生产成本,月底要结转产成品成本。生产成本也可以有余额,反映在产品的成本。
按照会计有关规定,结转生产成本后,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余额应该为零。当然也有特殊情况,比如产品未有入库,可能有在产品这种情况。但年末一般应当确定无余额。
1、直接人工直接按照生产产品直接计入"生产成本"科目,不存在是否有余额问题.即使有余额也只能与其他成本项目一起共同体现在"生产成本"科目借方,反映尚未完工的产品成本。
2、发生制造费用,借记"制造费用"科目;分配制造费用时,借记"生产成本"科目,贷记"制造费用"科目,期末无余额。
成本结转主要包括:分配和结转制造费用、计算和结转完工产品的生产成本、计算和结转已销产品的销售成本。
一、制造费用的分配结转
1、计算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分配率 = 制造费用总额/生产工人总工时。
2、计算各种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某种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 = 该产品生产工人工时×分配率。
3、根据计算结果编制结转分录,会计分录是:借:生产成本贷:制造费用。
二、完工产品制造成本的计算和结转
1、本月完工产品制造总成本 = 月初在产品成本 + 本月生产费用 - 月末在产品成本。
2、完工产品的单位制造成本 = 本月完工产品制造总成本/本月完工产品数量。
3、为了反映产成品增减变动情况,需要设置"产成品"账户.借:产成品贷:生产成本。
三、销售成本的计算和结转
1、产成品完工入库,其金额为以前期间和本期完工产品的成本,销售发出的产成品,可能是本期完工入库的,也可能是上期或前期完工入库,而每批次产成品的单位生产成本不同,所以要用一定的计价方法计算确定.每个会计期间,企业都必须将期初库存产成品成本和本期完工入库的从产品成本,在本期销售产成品和期末库存产成品之间做一次分配。
2、月份内收入、发出、结存的产品成本,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月初库存产成品成本 + 本月完工入库产成品成本 = 本月销售产成品成本 + 月末库存产成品成本。
3、如果产成品销售成本是在月末先计算确定了库存产成品结存成本后计算的,则可用以下公式:
本月销售产成品成本 = 月初库存产成品成本 + 本月完工入库产成品成本 - 月末库存产成品成本。
具体计算的方法有个别计价法、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
Ⅱ 月末为什么要结转成本怎么结转
月末转成本是因为月末不仅要结转成本还要结转收入,目的是知道挣了多少赔了多少。把成本费用结转到本年利润的借方,把收入结转到本年利润的贷方。本年利润有借方结余说明本月亏损,有贷方结余说明盈利。月末有两项成本需要结转,一个是结转已完工产品,一个是结转已销产品成本。目的是正确计算企业的产品成本,核算企业的盈亏,编制财务报告。
结转方法:
结转制造费用,期末计算成本之前将制造费用余额全部转入生产成本,分录为借:生产成本;贷:制造费用。
结转完工产品成本,将完工产品负担的生产成本转出,分录为借:库存商品;贷:生产成本。
结转销售成本,将销售出去的产品的库存成本结转,分录为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
以上所有完毕之后,月末结转,先结转收入类,分录为借: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贷:本年利润。
再结转费用成本类,分录为借:本年利润;贷: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支出/营业外支出/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
最终将本年利润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可在年终时做),分录为盈利;借:本年利润;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亏损;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本年利润。
结转时,基本上都是从相反的方向转到另一科目。双向性的科目(如权益类本年利润、利润分配、资本公积等)借贷方都有可能,结转时从相反方向结转。而收入类科目结转时肯定从借方结转(因为发生时在贷方),成本费用类科目结转时从贷方结转(发生时在借方)。
Ⅲ 什么时候结转成本
在确认“相应”的主营业务收入时,要应用配比原则,进行成本的结转,也就说确认一项营业收入,就必须要有营业成本与之配比。
进货时:
借:原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增值税-进项税)
贷:银行存款
材料入库:
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销售时:
借: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结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结转损益: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3)结转成本要在什么时候扩展阅读:
账务处理
(一)月末,企业应根据本月销售各种商品、提供的各种劳务等实际成本,计算应结转的主营业务成本,借记本科目,贷记“库存商品”、“劳务成本”科目。
采用计划成本或售价核算库存商品的,平时的营业成本按计划成本或售价结转,月末,还应结转本月销售商品应分摊的产品成本差异或商品进销差价。
企业以库存商品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情况下)或债务重组,应按照该用于交换或抵债的库存商品的账面余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库存商品”科目。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二)企业本期发生的销售退回,一般可以直接从本月的销售商品数量中减去,也可以单独计算本月销售退回商品成本,借记“库存商品”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三)根据建造合同准则确认合同收入时,按应确认的合同费用,借记本科目,按应确认的合同收入,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工程施工——合同毛利”科目。
合同完工时,还应按相关建造合同已计提的预计损失准备,借记“存货跌价准备——合同预计损失准备”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期末,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Ⅳ 结转成本要注意什么什么情况下要结转成本
结转成本时一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成本的核算方法选择的要合理;
2.成本在在产品和完工产品之间分摊要合理;
3.制造费用等分摊方法要合理
4.成本计算的准确性及及时暂估入库,不存在负数量负金额的情况。
结转成本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车间加工月末完成产品成本结转。
在月末,把所需的制造费用转入生产成本,在把已入库的成品和半成品的成本转出生产成本,那么生产成本的余额就为在产品的金额了,待下月在产品转出时,再将对应的生产成本转出至库存商品或是半成品就可以了。结转分录为: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第二情况,销售商品,结转销售成本。
按照销售商品的名称及数量,分别从库存商品中结出其平均成本价,算出总成本,然后 做会计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Ⅳ 什么情况下要结转成本
问题一:什么时候结转成本? 结转成本有两种方式,一是随时结转成本龚如在卖出去的时候结转成本,二是定期结转成本,如在月末结转成本.企业一般是在月末结转成本.
问题二:结转成本 都什么时候结转? 如果做习题,可以这样。但如果做账,这样确实会增加工作量。无论怎样,在销售产品后结转成本都是对的。
问题三:结转成本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结转?结转的意思是什么?发明结转的人当初的想法是什么? 您好!
您应该是刚学财务的人员吧
结转是什么意思,在财务中结转就是把原来的记账科目汇总并归集至其他相应的科目中去。
举例子来说吧,就如做饺子,你平时做的科目就好比是做饺子的准备工作,零碎的。
包括买菜、做菜、剁馅、擀皮,成本结转之前也是一样,要有原材料入库,直接人工的计提,制造费用的记入。
好,前面步骤完毕,那就是包饺子,把你前面做的都汇合成一个动作:包!
成本结转就是把你前面的料工费都汇合成一个动作:结转!
出现的结果是场饺子做好了。
出现的结果是,成品成本结转出来了。
包的目的是什么呢,是因为我要吃饺子。
结转的目的是什么呢,是因为我要知道产品的成本。
问题四:为什么要结转成本 有什么意义 结转成本主要是为了在期末时,核算经营成果的需要,若不结转成本,那就无法核算经营成果。如:
1、结转产成品的生产成本: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2、结转产品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问题五:什么结转 会计为什么要结转 所谓“结转”,是会计工作中重要的具体业务,通常它是把一个会计科目的发生额和余额转移到该科目或另一个会计科目的做法,这个做法叫结转。结转的目的大体由四个:其一是为了结出本会计科目的余额;其二是为了计算本报告期的成本;三是为了计算当期的损益和利润的实现情况;其四是为了保持会计工作的连续性,一定要把本会计年度末的余额转到下个会计年度。
下面分别举例说明之:首先为了结出余额,如对存货“产成品”会计科目,要结转本月的生产成本即注销已销产品的成本,目的就是求出产成品的当前余额;其次,为了计算本期的成本,需要结转的成本费用类的科目很多,诸如制造费搐、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都要接转到生产成本科目;再次,为了计算利润,要把当期的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所得税、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等科目的发生额都要接转到本年利润科目;最后,要在会计年度末把所有会计科目的余额结转到下个会计年度。相信我以上的回答对你能有所帮助。如果你就这个问题还有什么异议,可随时和我连续,我愿意随时进行我们之间有意义的讨论!
问题六:为什么要结转成本? 结转成本了才能算出利润是多少啊,说白了就是用成本抵收入,不然没结转成本就收入全额缴税了,而且你卖东西的话不可能没成本的吧
问题七:结转成本时间 成本是你销售时,有收入时产生的,销售一样库存,那样库存的价格即为成本,
所以有主营业务收入才有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成本也是相对应的,所以有了其他业务收入才会有相应成本的产生。
差旅费就是进费用差旅费的,如果修理有成本(修理元件什么的)就进成本没有的话就不要了
按照08年的新会计准则收入不分主营和其他了,只有一个收入科目,在下面可以设明细的比如你们就可以设两个,销售和服务两个,成本能分就分不能分也没关系的
如果你是工业的部分费用也是要进成本的,但你是商业的,费用肯定是进费用的
问题八:什么情况下才结转主营业务成本? 在确认“相应”的主营业务收入时,所谓相应是指与该主营业务成本想对应的收入。具体解释如下:根据会计准则《收入》对收入的确认第五条条件:相应的成本要能够可靠计量。也就是说,主业业务成憨应当在收入确认时同时确认主营业务成本,这样做也就体现上面所说的相应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在确认收入时,要应用配比原则,也就说确认一项营业收入,就必须要有营业成本与之配比。
问题九:会计 什么时候要结转成本?像这样 在确认收入的同时结转成本。收入和成本配比原则。
Ⅵ 月末为什么要结转成本怎么结转
月末有两项成本需要结转,一个是结转已完工产品,一个是结转已销产品成本.目的是正确计算企业的产品成本,核算企业的盈亏,编制财务报告.具体结转的方法如下:
1、结转制造费用,期末计算成本之前将制造费用余额全部转入生产成本,分录为:
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2、结转完工产品成本,将完工产品负担的生产成本转出,分录为: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3、结转销售成本,将销售出去的产品的库存成本结转,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4、以上所有完毕之后,月末结转,先结转收入类,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
5、再结转费用成本类,分录为: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支出/营业外支出/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
6、最终将本年利润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可在年终时做),分录为:
盈利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亏损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本年利润
Ⅶ 什么情况下需要结转成本结转多少呢
结转成本有两种情况:第一种,车间加工月末完成产品成本结转。在月末,把所需的制造费用转入生产成本,在把已入库的成品和半成品的成本转出生产成本,那么生产成本的余额就为在产品的金额了,待下月在产品转出时,再将对应的生产成本转出至库存商品或是半成品就可以了。结转分录为:借:库存商品,贷:生产成本
第二情况,销售商品,结转销售成本。按照销售商品的名称及数量,分别从库存商品中结出其平均成本价,算出总成本,然后 做会计分录为: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
拓展资料:
1、商品销售成本的结转,有随销售随结转和定期结转两种做法。随销售随结转即在商品销售的同时结转成本,定期结转一般在月终一次结转成本。此外,对非商品销售的发出商品的计算和结转,包括加工商品发出、商品短缺等,采用随发生随结转的方式。对其计算的单价确定有两种方法:一是采用逐日结转商品销售成本的,按商品明细账的当日结存商品的单价计算;二是采用定期结转商品销售成本的,按期初结存商品的单价计算。
2、结转成本计算要看用的是存货计量的哪种方法。存货计量有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和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四种,这四种都会影响库存商品金额,影响库存商品金额就会影响主营/其他业务成本的金额。加权平均法公式为:加权平均单价=(期初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期收入存货实际成本)/(期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期收入存货数量)移动加权平均法公式为:加权平均单价=(收入存货前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期收入存货实际成本)/(收入存货前结存存货数量+本期收入存货数量)
3、本期发出存货实际成本=本期发出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可以随时结转存货发出成本,但较繁琐;如果存货收发业务较多、且存货单价不稳定时,其工作量较大。在物价持续上升时,期末存货成本接近于市价,而发出成本偏低,利润偏高。个别计价法的成本计算准确符合实际情况,但在存货收发频繁情况下,其发出成本分辨的工作量较大。
Ⅷ 在会计实务中,一般都是什么时候结转成本呢是在每月月末么
月末结转,如7月30日至8月10日之间结转,但要注意凭证上的结转日期一定要在7月31日之前. 我可以在8月5日那天转,但凭证日期写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