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理解“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主营业务成本” 为什么贷记主营业务成本 请高人指点迷津
借:主营业务成本
存货跌价准备
贷:库存商品
(1)存货跌价为什么要贷记成本扩展阅读:
具体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成本
存货跌价准备
贷:库存商品
它结转的成本会计上叫主营业务成本,或者叫其他业务成本。其值为库存商品和存货跌价准备的差。上述分录即说明这个问题。
另外:
再说说这个分录。
1、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2、借:存款跌价准备
贷:主营业务成本
分录1首先是结转了存货成本。对于分录2,要明白之前计提过存货跌价准备,存货账面价值没有那么多了。所以分录二就要进行冲减多结转的那部分成本。
存货跌价准备=库存数量×(单位成本价-不含税的市场价)具体的会计分录做法如下:
A商品第一次计提跌价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存货减值损失 (成本-可变现净值)
贷:存货跌价准备——A商品 (成本-可变现净值)
A商品第n次计提跌价准备:(即每一次都要把其账面价值调整为当期预测市场价值下的价值)
借:资产减值损失 (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存货跌价准备”科目原有余额)
贷:存货跌价准备——A商品 (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存货跌价准备”科目原有余额)
A商品跌价准备的转回:(当当期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小于“存货跌价准备”科目原有余额时。即存货价值得到一定的恢复)
借:存货跌价准备——A商品 (“存货跌价准备”科目原有余额-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
贷 :资产减值损失 (“存货跌价准备”科目原有余额-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
A商品跌价准备的结转:(分生产经营领用的存货,销售的存货,可变现净值为零的存货来不同对待)
生产经营领用的存货:(领用时一般可以不立即结转,待期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时一并调整,下面的是同时结转的)
借:生产成本 (B材料的账面金额)
‘贰’ 存货跌价准备的财务处理怎样借记什么贷记什么
当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时,企业应当按照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贷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 转回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时,按恢复增加的金额,借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贷记“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科目。
麻烦采纳,谢谢!
‘叁’ 存货跌价准备什么意思
当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时,企业应当按照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贷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
转回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时,按恢复增加的金额,借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贷记“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科目。
企业结转存货销售成本时,对于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借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等科目。
(3)存货跌价为什么要贷记成本扩展阅读:
存货跌价准备账户用于核算企业提取的存货跌价准备。 存货跌价准备是指在中期期末或年度终了,如由于存货遭受毁损、全部或部分陈旧过时或销售价格低于成本等原因,使存货成本不可以收回的部分,应按单个存货项目的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差额提取,并计入存货跌价损失。
简单的说就是由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原成本,而对降低部分所作的一种稳健处理。
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存货的范围比较宽,有在途物资、原材料、包装物、在产品、低值易耗品、库存商品、产成品,委托加工物资、委托代销商品、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等。存货是否需要计提跌价损失、关键取决于存货所有权是否属于本企业、存货是否处于加工或使用状态。
凡是所有权不属于本公司所有的存货,不需要计提存货跌价损失,如受托代销商品;凡是处于加工或使用过程中的存货不需要计提存货跌价损失,如:委托加工物资、在产品(存货实物形态及数量不容易确定)、在用低值易耗品(价值低且已摊入成本)等。
存货跌价准备=库存数量×(单位成本价-不含税的市场价)
计算结果如为正数,说明存货可变现价值低于成本价,存在损失,就按此数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如为负数,就不需计提。
具体的会计分录做法如下:
A商品第一次计提跌价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存货减值损失 (成本-可变现净值)
贷:存货跌价准备-------A商品 (成本-可变现净值)
A商品第n次计提跌价准备:(即每一次都要把其账面价值调整为当期预测市场价值下的价值)
借:资产减值损失 (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存货跌价准备”科目原有余额)
贷:存货跌价准备-------A商品 (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存货跌价准备”科目原有余额)
A商品跌价准备的转回:(当当期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小于“存货跌价准备”科目原有余额时。即存货价值得到一定的恢复)
借:存货跌价准备-------A商品 (“存货跌价准备”科目原有余额-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
贷 :资产减值损失 (“存货跌价准备”科目原有余额-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
A商品跌价准备的结转:(分生产经营领用的存货,销售的存货,可变现净值为零的存货来不同对待)
生产经营领用的存货:(领用时一般可以不立即结转,待期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时一并调整,下面的是同时结转的)
借:生产成本 (B材料的账面金额)
贷:原材料-------B材料 (B材料的账面金额)
借:存货跌价准备-------B材料 (B材料相应的存货跌价准备)
贷:生产成本 (B材料相应的存货跌价准备)
销售的存货:(在结转销售成本的同时,结转相应的存货跌价准备)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
借:主营业务成本(A商品账面金额)
贷:库存商品-----A商品 (A商品账面金额)
借:存货跌价准备-------A商品 (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贷:主营业务成本 (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可变现净值为零的存货:(将其账面余额全部转销,同时转销相应的存货跌价准备)
借:管理费用(刨去跌价准备所剩的价值)
存货跌价准备------A商品 (转销相应的存货跌价准备)
贷:库存商品------A商品 (转销A商品账面金额)
‘肆’ 结转存货跌价准备为啥贷记主营业务成本,存货不是卖了吗,主营业务成本不是增加了吗
这样存货跌价准备冲减主营业成本,实际就是销售出去的存货按照账面价值(账面余额减去跌价准备)结转成本。通俗的理解就是按照存货实有的价值结转。因为资产减值损失已经影响了损益,所以出售时存货跌价准备冲减主营业务成本避免再次影响损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