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成本差异中哪些由生产部门负责
扩展阅读
临汾石油怎么样 2024-11-16 14:38:15

成本差异中哪些由生产部门负责

发布时间: 2022-01-23 21:25:01

❶ 成本差异分析的差异分析

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差异分析由于其预算额不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会有所不同。如果固定性制造费用的标准分配是按产量计算的,那么每单位产品的标准分配率是为单位产品固定性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
采用标准成本制度的正式分录记录有关的差异有以下优点:
(1)不利的差异可反映在有关账户的借方,有利的差异可反映在有关账户的贷方;
(2)及时确认差异有利于对成本的控制;
(3)相对于只是根据记录分析差异的情况(标准成本系统),较为正式和强调。 直接材料差异,包括材料用量差异和材料价格差异,其中:
材料价格差异=实际数量×实际价格-实际数量×标准价格
=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材料用量差异=实际数量×标准价格-标准数量×标准价格
=标准价格×(实际数量-标准数量)
案例分析:设某公司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标准成本 实际成本 用量 单价 金额 用量 单价 金额 直接材料 4 400
(110件×40) 1.00 4 400 4 000 1.20 4 800 根据上述公式,计算直接材料差异:
材料用量差异=1.00元×(4 000kg-4 400kg)=-400(元)(F)
材料价格差异=4 000kg×(1.20元-1.00元)=800(元)(U)
直接材料差异合计:-400+800=400(元)(U)
由于采购部门具有购料价格的控制权,一般而言,价格差异应由采购部门负责。而材料数量差异,一般应由生产部门负责,但有时也可能是采购部门的责任,应作具体分析研究。 直接人工差异包括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和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实际人工小时数×实际工资率-实际人工小时数×标准工资率
=实际耗用工时×(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资率)-(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
=(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
工资率差异形成的原因,可能是由生产中升级或降级使用不同工资等级的工人(会反映在平均工资率的变动中),也可能是加班工资所形成不利的工资率差异, 一般应由生产部门负责。但也可能是由于工资标准的调整,因此应具体分析。而效率差异形成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工人的熟练程度、设备的原因、管理的问题,也可 能是由于原材料的质量。一般应由生产部门负责,但也可能是采购部门的责任。
案例分析:设某公司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标准成本 实际成本 用量 单价 金额 用量 单价 金额 直接人工 110小时
(110件×40) 9.00 990 90 10 900 根据上述公式,计算直接人工差异: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90(小时)×(10-9)元=90(元)(U)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9.00(元)×(90-110)小时)=-180(元)(F)
直接人工差异合计:90-180=-90(元)(F) 变动性制造费用差异,由变动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即“数量”差异)和变动性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即“价格”差异)构成。
变动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指按生产上实际耗用工时计算的变动性制造费用与按标准工时计算的变动性制造费用之间的差额,其计算公式为:
变动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变动性制造费用耗费差异:指实际发生的变动性制造费用和按实际工时计算的标准变动性制造费用之间的差额,其计算公式如下:
变动性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工时×实际分配率)-(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
=实际工时×(实际分配率-标准分配率)
案例分析:设某企业19×1年1月的预算月份正常工作应完成直接人工小时45 000小时,应完成产量180 000件(单位产品需用直接人工小时0.25小时)。 预算执行结果:
(1)实际完成产量160000件
(2)实际完成产量的标准直接人工小时40 000小时(160 000×0.25)
(3)实际完成直接人工小时41 000小时
该月份变动性制造费用预算如下表所示: 每小时耗费 预计产量
的预算(1) 按实际产量
调整后的预算(2) 实际成本
(3) 成本差异
(4)=(3)-(2) 产量 180 000 160 000 160 000 动力 0.03 5 400 4 800 5 000 200(U) 维修 0.05 9 000 8 000 8 400 400(U) 管理人员工资 0.70 126 000 112 000 113 600 1 600(U) 其他 0.10 18 000 16 000 17 000 1 000(U) 变动性制
造费用合计 0.88 158 400 140 800 144 000 3 200(U) 固定性制造费用在一定相关范围内不会受生产活动水平变动的影响而固定不变,因此,固定性制造费用是通过固定预算进行控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差异由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差异和固定性制造费用生产能力利用差异两部分组成。
固定性制造费用的预算差异:又称“固定性制造费用耗费差异”,是指实际固定性制造费用与预算固定性制造费用之间的差额,表示支付的超额或节约。其计算公式为:
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
固定性制造费用的生产能力利用差异:又称 “固定性制造费用数量差异”或“固定性制造费用除数差异”是指固定性制造费用按应耗的标准小时数(预定分配率)计算的分配数与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数之间的 差额。该项差异是由预计业务量的变动而引起的,所反映的是计划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只有通过对业务量的控制才能控制。其计算公式如下:
固定性制造费用生产能力利用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数-(应耗的标准小时数×固定性制造费用分配率)=(以工时表现的正常生产能力-按实际产量计算的标准工时)×固定性制造费用单位工时标准分配率
固定性制造费用生产能力利用差异具有如下特点:
(1)若预计业务量等于应耗的标准小时数,则没有生产能力利用差异;
(2)若预计业务量大于应耗的标准小时数,则生产能力利用差异为不利差异,表示计划生产能力尚未得到充分利用;
(3)若预计业务量小于应耗的标准工时数,则生产能力利用差异为有利差异,说明计划生产能力已得到充分利用。
案例分析
设19×1年1月该企业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总额为84 000元,预计直接人工小时37 667工时,则固定性制造费用单位工时标准分配率=84 000÷36 667=2.25(元/小时)。
该月份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如下表所示: 预计产量
的预算(1) 按实际产量
调整后的预算(2) 实际成本
(3) 成本差异
(4)=(3)-(2) 产量 180 000 160 000 160 000 管理人员工资 16 000 16 000 17 000 1 000(U) 厂房租金 20 000 20 000 20 000 0 维修 6 000 6 000 5 000 1 000(F) 间接人工 10 000 10 000 10 400 400(U) 厂房设备维修 24 000 24 000 24 000 0 其他 8 000 8 000 8 600 600(U) 固定性制造费用合计 84 000 84 000 85 000 1 000(U) 固定性制造费用差异分析:
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差异=85 000-84 000=1 000(U)
固定性制造费用生产能力利用差异=84 000-160 000×0.25×2.25=(36 667-160 000×0.25)=84 000-90 000=-6 000(F)

❷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数据由谁负责提供车间管理都有哪些职务他们都负责统计成本核算的哪些数据

物料价格*数量(采购、仓库统计给财务汇总)
房租水电、直接人工成本分摊、管理成本分摊、银行贷款利息分摊(财务统计,直接人工成本可能由车间文员统计给财务)
机器设备折旧成本(由财务部会计师统计)
库存价值(采购提供价格,仓库提供数量给财务)

在成本核算工作中,应遵循以下各项要求。(一)算管结合,算为管用。算管结合,算为管用就是成本核算应当与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相结合,所提供的成本信息应当满足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的需要。(二)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为了正确地进行成本核算,正确地计算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必须正确划分以下五个方面的费用界限。1.正确划分应否计入生产费用、期间费用的界限2.正确划分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界限3.正确划分各月份的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界限4.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生产费用界限5.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生产费用界限以上五个方面费用界限的划分过程,也就是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和各项期间费用的归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应贯彻受益原则,即何者受益何者负担费用,何时受益何时负担费用;负担费用的多少应与受益程度的大小成正比。(三)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方法企业财产物资计价和价值结转方法主要包括:固定资产原值的计算方法、折旧方法、折旧率的种类和高低,固定资产修理费用是否采用待摊或预提方法以及摊提期限的长短;固定资产与低值易耗品的划分标准;材料成本的组成内容、材料按实际成本进行核算时发出材料单位成本的计算方法、材料按计划成本进行核算时材料成本差异率的种类、采用分类差异时材料类距的大小等;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价值的摊销方法、摊销率的高低及摊销期限的长短等。为了正确计算成本,对于各种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的结转,应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各种方法一经确定,应保持相对稳定,不能随意改变,以保证成本信息的可比性。(四)做好各项基础工作1.做好定额的制定和修订工作2.建立和健全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制度3.建立和健全原始记录工作4.做好厂内计划价格的制定和修订工作(五)适应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成本计算表、成本费用控制表、制造(管理)费用明细表、产品生产销售成本表、产品成本分析表(自动计算).

生产车间的数据,一般由车间统计提供,每个企业都有不同,可以咨询同事。

❸ 甲部门是个标准成本中心,成本差异中,有甲部门责任的有

甲部门责任有产品生产责任,实际产量,产品成本控制责任,产品成本和单位产品成本

❹ 成本差异都有哪些类型

所谓成本差异是指一定时期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产品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额。
成本差异按照不同标准可分为以下类型:
(1)用量差异与价格差异
用量差异是反映由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等要素实际用量消耗与标准用量消耗不一致而产生的成本差异。其计算公式如下:
用量差异=标准价格×(实际用量一标准用量)
价格差异是反映由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等要素实际价格水平与标准价格水平不一致而产生的成本差异。其计算公式为:
价格差异=(实际价格一标准价格)×实际用量
(2)纯差异与混合差异
从理论上讲,任何一类差异在计算时都需要假定某个因素变动时,其他因素固定在一定基础上不变。把其他因素固定在标准的基础上,计算得出的差异就是纯差异。
与纯差异相对立的差异就是混合差异。混合差异又叫联合差异,是指总差异扣除所有的纯差异后的剩余差异。
(3)有利差异与不利差异
有利差异,是指因实际成本低于标准成本而形成的节约差。不利差异,则指因实际成本高于标准成本而形成的超支差。但这里的有利与不利是相对的,并不是有利差异越大越好。例如,不能为了盲目追求成本的有利差异,而不惜以牺牲质量为代价。
(4)可控差异与不可控差异
可控差异,是指与主观努力程度相联系而形成的差异,又叫主观差异。它是成本控制的重点所在。
不可控差异,是指与主观努力程度关系不大,主要受客观原因影响而形成的差异,又叫客观差异。

❺ 材料价格差异应由采购部门负责,材料用量差异应由生产部门负责。你认为这种成本控制的方法对吗

不全对,但这是目前很多加工企业采购的突出问题。
1、材料供应商与你们的合作关系怎样?生产部门材料用量是如何考核的?如果是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供应商队伍从专业角度出发,应该对你们的材料用量有明确合理的建议。即便不是,材料用量的差异也应有采购、供应商、生产部门及相它(如研发、技术等)单位共同制定。
2、材料价格的差异是应有采购部门负责的,但有前提:采购部有一揽子的采购策略制定并执行的权力(不受相关部门或个人制约,如:财务)。
以上,仅供参考。

❻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都有哪些种类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是指为完成实际产量或作为量所消耗的直接材料按实际成本计算与按标准成本计算之间的差额。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种类: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按其形成原因可分为价格差异和数量差异两种。
(1)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实际耗用材料按实际价格计算与按标准价格计算之间的成本差额。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发生的原因很多,如市场价格的变动、材料采购来源的变动、订货批量的大小、运输方式与途径不同、可利用的数量折扣、紧急订货等,任何一项脱离制订标准成本时的预定要求,都将形成价格差异。因此对直接材料价格差异的形成和责任,应当根据具体情况作具体的分析,有的属于外部原因,有的则属于企业本身的责任。凡属采购工作所引起的差异应由采购部门负责,也有的是生产上的原因所造成的差异,如紧急订货,则应由生产部门负责。只有明确原因,分清责任,才能发挥价格差异计算分析应有的作用。
(2)直接材料数量差异:按标准价格计算的的材料实际耗用数量与标准耗用数量之间的成本差额。
影响直接材料数量差异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如技术革新、综合利用、修旧利废、改进配方、合理下料等,都是降低材料用途径;而废品损失、跑冒漏滴、大材小用、优材劣用等,则是提高材料消耗的重要原因。直接材料数量差异通常是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一般应由生产部门负责。但有时也可能由采购工作所引起,如购进了质量较差的材料引起耗用量的增加,由此形成的不利差异应由采购部门负责,不能归咎于生产部门。
对直接材料数量差异,如果存在代用材料或混合用料情况,则还可将其进一步分解,计算结构差异与产出差异。

❼ 产品成本由哪些部门制定

1.制定和批准生产计划[2]
这是产品生产业务循环的起点。企业生产计划部门制定生产计划,并交由被授权领导审批,经审批后安排生产部门进行生产:授权生产时应签发预先编号的生产通知单。

2.申请和发出物料
生产部门根据生产计划部门下发的生产通知单确定物料需求,填制领料单,报部门经理批准后,送仓储部门据以发货。仓储部门根据从生产部门收到的领料单发出原材料。领料单上必须列示所需的材料种类和数量,以及领料部门的名称。领料单可以—料一单,也可以一单多料,通常需一式三联。仓库发料后,以其中一联连同材料交还领料部门,其余两联经仓库登记材料明细账后,送财会部门进行材料收发核算和成本核算。

3.生产加工和成品入库
生产部门在收到生产通知单并领取原材料后,将生产任务分解到每—个生产工人,并按任务将原材料分配给生产工人,据以进行生产加工。工人完成任务以后,将完工的产品交生产部门清点后转检验员验收并办理入库手续,或是将产品移交下一部门进一步加工。

4.存储保管
产成品入库须由存储部门先进行清点、检验并签收,然后将实际数量通知财会部门。包括产成品在内的所有存货人库后,存储部门都要根据各类存货的不同性质,分门别类存放,并加以标识;保管人员根据入库单详细填写“仓库货物登记簿”并建立台账,及时掌握和反映产,销、供、耗、存情况,以便日后与供销、财会等部门核对,保证账实、账卡相符。对于有毒、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要严格按照国家保管条例特别保管。

5.成本核算和会计入账
为了正确地核算产品成本,对在产品进行有效的控制,必须建立、健全成本会计制度,将生产控制和成本核算有机结合起来。—方面,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记录,如生产通知单、领料单、计工单、入库单等都要汇集到财会部门,由其对它们进行审查和核对,了解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实物流转;另——方面,财会部门要没置相应的会计账户,会同有关部门对生产成本进行核算和控制。成本会计制度可以非常简单,只是在期末记录存货余额;也可以是完善的标准成本制度,持续地记录所有材料处理、在产品和产成品,并产生对成本差异的分析报告。完善的成本会计制度应该提供有关原材料转为在产品、在产品转为产成品,以及按成本中心或分批生产任务通知单对生产周期消耗的材料、人工和间接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的详细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