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怎么进行物流成本预测
扩展阅读
博世esp芯片什么价格 2025-02-01 23:00:14
csp工具选项怎么打开 2025-02-01 23:00:13

怎么进行物流成本预测

发布时间: 2023-11-26 18:38:59

⑴ 成本预测具有哪些特点可以采用的方法有哪些

成本预测的特点
(1)预测过程的科学性 (2)预测结论的可靠性 (3)预测结论的可修正性
采用的方法
第一、通过对商品流通的全过程实现供应链管理,提高顾客的物流服务来削减成本。降低物流成本不仅仅是企业物流部门或生产部门的所关心的,同时也是销售部门和采购部门的责任,将降低物流成本的目标贯彻到企业所有部门当中。提高顾客的物流服务是降低物流成本的有效方法之一,超过必要量的物流服务有碍于物流效益的实现。
第二、通过效率化的配送来降低物流成本。企业实现效率化的配送,提高装载率及合理安排配车计划,从而降低配送成本。
第三、利用物流外包降低企业物流成本,降低投资成本。企业把物流外包给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可以缩短商品在途时间,减少商品周转过程的费用和损失。
第四、借助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控制和降低物流成本。企业采用信息系统一方面可使各种物流作业或业务处理能准确,迅速的进行;另一方面通过信息系统的数据汇总,进行预测分析,可控制物流成本发生的可能性。

⑵ 物流部成本预算怎么做依据是什么来源在哪,需要分析和收集哪些资料我是个物流初学者,请高人指点!

流程图
1.加强物流成本管理
2.保证物流成本的可控性
3.完善企业财务预算制度
1.熟悉物流成本的构成
2.熟悉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制度
1.收集整理资料
在编制物流成本预算前,需要收集有关的资料,资料包括以前的成本数据和现在的影响因素等
《物流成本预算控制程序》
2.成本分析、预测
在对有关资料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企业结合自身的特点,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成本预测,确定目标成本
1.《存储成本分表》
2.《运输成本分析表》
3.《物流成本预算表》
3.进行试算平衡
根据预测的结果和相关的因素,调整数据,进行试算平衡
4.下达成本预算指标
财务部应根据试算平衡得到的成本变动幅度及相关资料,拟定各成本责任部门和所属单位成本控制指标

⑶ 物流成本的分析方法

物流成本分析的方法很多,下面简述一下全面分析和详细分析的主要内容。
1、配送中心物流成本的全面分析:
计算出配送中心物流成本之后,可以计算出以下各种比率,再用这些比率同前年、大前年比较来考察配送中心物流成本的实际状况,还可以与同行业其他企业比较,或者与其他行业比较。
(1)单位销售额物流成本率=物流成本/销售额×100%
这个比率越高则对价格的弹性越低,从连锁企业历年的数据中,大体可以了解其动向,另外,通过与同行业和行业外进行比较,可以进一步了解配送中心的物流成本水平。
该比率受价格变动和交易条件变化的影响较大,因此作为考核指标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2)单位营业费用物流成本率=物流成本/(销售额+一般管理费)×100%
通过物流成本占营业费用(销售额+一般管理费)的比率,可以判断连锁企业物流成本的比重,而且这个比率不受进货成本变动的影响,得出的数值比较稳定,因此适合于做连锁企业配送中心物流合理化指标。
(3)物流职能成本率=物流职能成本/物流总成本×100%
该指标可以明确包装费、运输费、保管费、装卸费、流通加工费、信息流通费、物流管理费等各物流职能成本占物流总成本的比率。
2、配送中心物流成本的详细分析:
通过全面分析,我们可以了解物流成本的变化情况及变化趋势,但是对引起物流成本变化的原因,我们还要进一步按照职能分类,对物流成本进行详细分析,然后提出对策,详细分析所用的指标有四类,通过这四类指标的序时分析或按配送中心内的部门、设施分类比较以及与同行业其他企业进行比较,就可以掌握物流成本的发展趋势及其差异。
(1)与运输、配送相关的指标:
装载率=实际载重量/标准载重量×100%
车辆开动率=月总开动次数/拥有台数×100%
运行周转率=月总运行次数/拥有台数×100%
单位车辆月行驶里程=月总行驶里程/拥有台数
单位里程行驶费=月实际行驶三费/月总行驶里程
(行驶三费=修理费+内外胎费+油料费)
单位运量运费=运输费/运输总量
(2)有关保管活动指标:
仓库利用率=存货面积/总面积×100%
库存周转次数=年出库金额(数量)/平均库存金额(数量)=年出库金额(数量)×2/(年初库存金额+年末库存金额)
(3)有关装卸活动指标:
单位人时工作量=总工作量/装卸作业人时数
(装卸作业人时数=作业人数×作业时间)
装卸效率=标准装卸作业人时数/实际装卸作业人时数
装卸设备开工率=装卸设备实际开动时间/装卸设备标准开动时间
单位工作量修理费=装卸设备修理费/总工作量
单位工作量卸装费=装卸费/总工作量
(4)有关物流信息活动指标:
物流信息处理率=物流信息处理数量(传票张数等)/标准物流信息处理数(传票张数等)。

⑷ 如何进行物流成本分析与控制

物流成本分析
1、可以采用会计方法、统计方法或数学方法。
2、在实际工作中,有对比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和作业成本分析法,其中使用最广泛的技术方法主要有指标对比法和因素分析法。
1)对比分析法
这是实际工作中广泛应用的分析方法。
物流成本指标的对比分析一般有三个方面:实际物流成本指标与计划指标对比;本期实际物流成本指标与前期实际物流成本指标对比;本期实际物流成本指标与同行业先进水平对比。
2)因素分析法
这种方法是将某一综合指标分解成若干个相互联系的因素,并分别计算、分析每个因素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
物流成本升降是由许多因素造成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类:一类为外部因素,另一类为内部因素。
3)作业成本分析法
作业成本分析法是一种新的成本核算体系设计思路,其基本原则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它认为企业通过执行各种作业(活动)把资源转化为对外的产品和服务,因此作业是成本核算的中介。
控制方法:
加强库存管理,合理控制存货
实行全过程供应链管理、提高物流服务水平
通过合理的配送来降低物流成本
利用物流外包来降低物流成本

⑸ 如何做物流预算

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是物流企业将它的战略目标和所拥有的资源以预算的方式对所属的各责任中心加以量化分解,并要求各中心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得以实现,通过“分散权责,集中监督”,促进物流企业资源有效配置,实现企业目标,提高生产效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首先要编制全面预算,而编制全面预算,最重要的前提工作是确定预算目标:预算目标是编制全面预算的主线和方向,也是整个全面预算管理系统运行的依据和灵魂,预算目标是预算期内物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和结果。它是以物流企业目标和战略规划为导向,在市场预测和平衡物流企业内部各项资源的基础上,经过公司投资者、决策者、经营者以及内部各个预算执行部门反复协调、测算确定的。一、影响预算目标确定的因素 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是协调公司股东、董事会、总经理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责权利关系,但由于他们各自所处的角度不同、利益不同,对预算目标的最终确定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首先,公司股东是企业的所有者,拥有对企业的最终控制权和税后利润的享有权,所以他们对预算目标的期望值主要是:(1)希望公司在预算年度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股东当年能够获得最大限度的分红。(2)希望公司有一个良好的市场价值和发展潜力,以获得高于其他投资的长期回报或转让增值回报。其次,董事会是公司法人财产所有权的主体,是连接公司所有者和经营者的纽带,总体来说,股东和董事会对预算目标的期望应是一致的,但在公司的股权结构较为分散的情况下,这两者有时就会表现出一种大股东和众多中小股东间的利益冲突,这主要表现在大股东会更多地考虑公司的战略目标、未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以期获得长期回报,而中小股东则有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往往具有短期化的特征,期望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投资收回来。再次,经营者是拥有公司的实际经营指挥权,他出于谨慎性的考虑,在确定预算目标时,往往更多的考虑预算目标的现实可行性和客观限制性因素,以降低经营风险。他会对各种预算目标采取更为保守的估计,以确保能百分百的完成预算任务。最后,其他利益相关者是指公司的债权人和员工等,他们也会对预算目标的确定产生一定的影响,债权人出于规避财务风险的考虑,必然期望债务人确定预算目标时,能使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偿债率等偿债能力指标保持一个较高的、安全的状态,而员工则期望能在预算年度内能获得更多的薪酬待遇、福利待遇,这些都是在定预算目标是不得不考虑的因素。在如此众多的主观因素影响下,如何将预算目标确定出来,如何协调各方利益,能让预算指标为大家所接受,这是预算编制者每年都要头疼的问题。二、预算目标的确定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物流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已成为公司制企业的主流。与此相适应,先确定利润目标,再测算成本费用,最后根据利润加成本费用等于所需的收入目标的预算目标确定方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采用。首先,利润目标的确定方法:物流企业在确定利润目标时,必须全面考虑企业内外各种因素对利润指标的影响,以保证利润目标的恰当性,考虑的因素主要有:一、整个运输市场在预算期内的发展态势。二、货运市场的竞争度(或饱和度)。三、本企业在当地市场的占有率。四、本企业经营资源和生产设备的支持率。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后,确定利润目标的关键就在于如何确定一个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都能接受的投资报酬率,一般情况下,可采取两种不同的确定顺序:一种是,参照国内外、同行业的平均水平,依据公司近几年的投资报酬率情况,再结合分析预算年度的内外环境变化因素,经董事会和经理层协商后确定一个合适的投资报酬率,然后用该投资报酬率乘以本企业的总资本,求得目标利润。另一种是,先预测所要达到的利润目标,然后用目标利润除以本企业的总资本,求得投资报酬率,判断该报酬率是否合理。不论采取何种顺序,投资报酬率和利润目标都要经过反复测算、在各利益方之间反复协调后才能确定。根据目标利润来推算预算指标的具体步骤:(1)根据董事会和经理层协商一致的利润目标推算出预算期的利润总额。(2)由于利润总额组成中的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与业务量、成本费用没有必然的比例关系,这些数据需要根据物流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比照往年的数据单独测算。(3)根据计算公式:利润总额=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及财务费用 +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净收益推算出主营业务利

⑹ 物流总成本的测算方法

方法一
根据物流管理的基本功能活动来分类。
一个学界普遍认同的企业物流成本计算的概念性公式为:企业物流总成本(Total Logistics Costs)=
运输成本(TransportationCost)+存货持有成本(Inventory Carrying Cost)+物流行政管理成本(Logistics Administration Cost),现实中,中国企业物流总成本管理的概念比较淡薄,往往只关心直接的仓储和运输成本,而不考虑存货持有成本的其它部分和物流行政管理成本。
方法二
基于ABC管理原理的物流总成本计算的概念性公式:
物流总成本=物流费用+所动用的物流服务资产的总价值×资产占用费率,虽然这一类方法为人们研究物流总成本提供了新的思路,但因为这个公式也仅仅是一个概念性公式,其实际应用离物流成本管理实践的要求还存在相当的距离。

⑺ 物流成本预测有哪些步骤及必要性

所谓物流成本预测,就是指依据物流成本与各种技术经济因素的依存关系,结合发展前景及采取的各种措施,利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对未来期间的物流成本水平及其变化趋势作出科学的推测和估计。
物流成本预测能使企业对未来的物流成本水平及其变化趋势做到“心中有数”,并能与物流成本分析一起为企业的物流成本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以减少物流成本决策中的主观性和盲目性。
物流成本预测的必要性:
1、物流成本预测为企业物流成本决策提供依据。
2、物流成本预测为确定目标成本打下基础。
3、物流成本预测可确定最佳的物流成本投入方案。
物流成本预测的步骤:
企业在进行物流成本预测时,通常分为以下几个具体步骤:
1、确定预测目标。
2、搜集预测资料。
3、建立预测模型。
4、评价与修正预测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