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其他都是成本是什么意思
扩展阅读
尿蛋白产品能卖多少钱 2025-02-01 16:28:47
甲醇每吨成本多少钱 2025-02-01 16:22:45

其他都是成本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 2023-12-02 20:18:19

‘壹’ 其他业务成本是什么科目

其他业务成本是指公司或组织在经营过程中除了直接生产或销售所需的成本之外的其他费用。这些费用与产品或服务的生产和销售无关,但对悔游备于公司的正常运作和管理至关重要。

其他业务成本是一个非常广泛的类别,具体科目可以根据不同公司或组织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和分类。对于企业而言,合理地控制其他业务成本是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一环。

‘贰’ 成本与费用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成本与费用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1.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

2.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成本和费用的联系

1.成本和费用都是企业除偿债性支出和分配性支出以外的支出的构成部分;

2.成本和费用都是企业经济资源的耗费;

3.期末应将当期已销产品的成本结转进入当期的费用。

成本和费用的区别

1.成本是对象化的费用,其所针对的是一定的成本计算对象;

2.费用则是针对一定的期间而言的。

费用、成本和支出是三个易被混淆的概念,这里将分别对它们加以区分。

首先,费用的范围大于成本。

会计学意义上的支出、费用和成本

(一)支出和费用

在我国会计界,支出一般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获得另一项资产、为清偿债务所发生的耗费资产的流出。就某一会计期间而言,支出可以是现金支出、也可能是非现金支出,就长期而言,所有支出最终由现金支出来实现。按照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称《制度》),“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在会计上,支出仍比费用所含范围要广泛。只有那些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为取得营业收入而发生的各种支出,才是费用。而其他原因发生的支出,如偿还借款、支付应付账款、为分配利润而支付的款项、为购买固定资产而支付的款项等等都与营业收入无关,都不能构成企业的费用,但是支出或早或迟最终会转化为费用,但并不是所有的支出在一发生时,就是费用。

(二)费用和成本

按照《制度》规定,“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它是对象化的费用,即生产成本是相对于一定的产品而言所发生的费用,是按照产品品种等成本计算对象对当期发生的费用进行归集而形成的。费用是资产的耗费,它与一定的会计期间相联系,而与生产哪一种产品无关;成本与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或商品相联系,而不论发生在哪一个会计期间。虽然,《制度》中把成本只界定为生产成本,这与我国经济学上界定的涵义极为相似,但是,在会计实务中,成本应用不局限于此,即对象化不仅仅指产品,比如:为购买原材料而发生的费用,对象到所购材料上,即为该原材料采购成本;为购买某设备而发生的费用,对象到所购设备上,即为该设备的购置成本。因此,在会计工作中,会计上的成本涵义和一般意义上的成本一致即指一种为特定目的而发生的资产耗费。当然,成本也可理解为按一定对象所归集的支出。某项支出,如为收益性支出,则构成产品成本;如为资本性支出,则构成某资产的成本。在会计上,我们且把《制度》界定的成本称为狭义的成本,而把实际应用的成本称为广义的成本。由此不难看出:在我国会计界,费用的内涵比成本的内涵要宽广。这里可以把成本理解为费用的一部分,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二者又是平行的,可以相互转化。而且在支出、费用和成本中,只有费用构成一项会计要素或会计报表要素,且和收入相对应而存在,并且,只有成本常被当作一种计量费用的手段,而支出、费用则不能。

(三)支出、费用和成本的确认

由上述涵义可知:支出的确认较简单,一般只要流出或发生了,即可确认某项支出。但是,费用和成本的确认就不一定了。费用的实质是资产的耗费,但并不是所有的资产耗费都是费用。在我国,会计上确认费用遵循了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权责发生制;配比等三个原则。但有一点须说明:在我国会计实务中,有些损失和费用不好区分故都将其作为费用处理,如坏账损失等。根据上述原则,在确认费用时,一般应遵循,费用与收入的直接联系(或称因果关系)、直接作为当期费用、按系统的合理分摊方式等三个确认标准。

在财务会计中,狭义上的成本即为生产成本,生产成本的确认过程即为一定时期生产费用归集和分配的过程,即为生产费用对象到某一产品的过程。一定时期所发生的生产费用构成了生产成本的基础。产品完工并验收入库后的生产成本即为该产品的产品成本,它等于月初在产品(生产)成本加上本月投入的生产成本再减去月末在产品(生产)成本。已销售的产品成本即为该产品的销售成本。但是,在管理会计中,成本总是广义上的成本,其确认要依其专门的界定,某一项成本总是有专门的界定或确指,如固定成本,沉没成本,机会成本等等,现代成本管理还引入了作业成本等。

以上就是[ 成本与费用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的全部解答,如果你想要学习更多这方面的知识,欢迎大家前往环球青藤教育官网!

环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成本与费用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叁’ 成本是什么意思

成本是商品经济范畴的一个概念。它是指你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需要耗费的一定资源,这个资源可以包括人力成本,资金成本,社会成本等等各方面。

‘肆’ 成本是什么意思

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人们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其所费资源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化称之为成本。 并且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成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处于不断地变化发展之中。

(4)其他都是成本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1.按概念形成可分为理论成本和应用成本。

2.按应用情况可分为财务成本和管理成本。

3.按产生依据可分为实际成本和估计成本。

4.按发生情况可分为原始成本和重置成本。

5.按形成时间可分为历史成本和未来成本。

6.按计量单位可分为单位成本和总成本。

7.按计算根据可分为个别成本和平均成本。

8.按包括的范围可分为全部成本和部分成本。

9.按生产过程中的顺序关系可分为车间成本和工厂成本。

10.按生产经营范围,可分为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

11.按与收益的关系可分为已耗成本和未耗成本。

12.按与决策的关系,可分为相关成本和非相关成本。

13.按与现金支出关系,可分为付现成本和沉没成本。

14.按与计划的关系,可分为计划成本和预计成本。

15.按数量变化关系,可分为边际成本、增量成本和差别成本。

16.按可否免除,可分为可避免成本和不可避免成本。

17.按可否推迟发生,可分为可递延成本和预计成本。

18.按发生可否加以控制,可分为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本。

19.按形态,可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20.按发生与产品生产的关系,可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21.按产品成本的构成情况,可分为主要成本和加工成本。

22.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称为沉没成本。

‘伍’ 什么是成本什么是利润举个例子!谢谢!

所谓成本,是指对象化了的费用,即以产品为对象计算分配的费用。比如企业本月共发生100万元生产费用,分摊到A、B、C三种产品头上,分别为30万元、60万元和10万元,这就变成A产品的生产成本为30万元、B产品的生产成本为60万元、C产品的生产成本为10万元。成本是与费用有密切联系的一个概念,只有将费用与营业收入相配比,以计算当期的利润时,才把成本列入费用这一大概念之中。生产成本亦称制造成本,是指生产活动的成本,即企业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成本。
生产成本是生产过程中各种资源利用情况的货币表示,是衡量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包括直接材料费、直接工资、其他直接费用以及分配转入的间接费用
所谓利润,是指公司、企业在一定期间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果,即收入与费用相抵后的差额,它是反映经营成果的最终要素。利润是公司、企业生产经营成果的综合反映,是公司、企业会计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收入大于费用,其净额为利润;如果收入小手费用,其净额为亏损。利润通常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等几部分。营业利润是反映公司、企业营业活动的财务成果,包括主营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投资净收益反映公司、企业投资活动的财务成果,是投资收益和投资损失相抵后的余额;营业外收支净额是反映与公司、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那些活动所形成的收支,是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相抵后的余额。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是同一剩余价值量不同的方法计算出来的另一种比率。 利润率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利润水平的相对指标。利润率指标既可考核企业利润计划的完成情况,又可比较各企业之间和不同时期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