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生产资料是什么成本
扩展阅读
如何降低线下门店成本 2025-02-01 16:51:56
尿蛋白产品能卖多少钱 2025-02-01 16:28:47

生产资料是什么成本

发布时间: 2023-12-03 01:15:15

① 成本是什么

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

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人们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谨银激,其所费资源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化称之为成本。

成本定义

1、成本是生产和销售一定种类与数量产品以耗费资源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价值。企业进行产品生产需要消耗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这些消耗在成本中用货币计量,就表现为材料费用、折旧费用、工资费用等。

企业的经营活动不仅包括生产,也包括销售活动,因此在销售活动中所发生的费用,也应计入成本。同时,为了管理生产所发生的费用,也应计入成本。同时,为了管理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费用也具有形成成搏猜本的性质。

2、成本是为取得物质资源所需付出的经济价值。企业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购置各种生产资料或采购商品,而支付的价款和费用,就是购置成本或采购成本。随着生产经营活动的不断进祥袜行,这些成本就转化为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

3、成本是为达到一定目的而付出或应付出资源的价值牺牲,它可用货币单位加以计量。

4、成本是为达到一种目的而放弃另一种目的所牺牲的经济价值。

② 什么是生产成本如何控制生产成本

什么是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亦称制造成本是指生产活动的成本,即,企业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成本。生产成本是生产过程中各种资源利用情况的货币表示,是衡量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
生产成本是生产单位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各项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直接支出包括直接材料(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燃料及动力等)、直接工资(生产人员的工资、补贴)、其他直接支出(如福利费);制造费用是指企业内的分厂、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分厂、车间管理人员工资、折旧费、维修费、修理费及其他制造费用(办公费、差旅费、劳保费等)。
成本控制的意义

定义

运用各种方法,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以实际与限额比较,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与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

广义的成本控制包括一切降低成本的努力,目的是以最低的成本达到预先规定的质量和数量。

狭义和广义的区别:

狭义以完成规定的成本限额为目标;广义以成本最小化为目标。
狭义仅限于成本限额的项目;广义涉及企业的全部活动。
狭义是在执行决策过程中努力实现成本限额;广义还包括正确选择经营方案,涉及制订决策的过程,包括成本预测和决策分析,通常称为成本经营。
狭义是指降低成本支出的绝对额,故又称绝对成本控制;广义还包括统筹安排成本、数量和收入的相互关系,以求收入的增长超过成本的增长,实现成本的相对节约,故又称相对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的内容非常广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事无巨细地平均使用力量,成本控制应该有计划有重点地区别对待。各行各业不同企业有不同的控制重点。控制内容一般可以从成本形成过程和成本费用分类两个角度加以考虑。

一、按成本形成过程可分为三个部分:

产品投产前的控制、制造过程中的控制和流通过程中的控制。

1、产品投产前的控制

这部分控制内容主要包括:产品设计成本,加工工艺成本,物资采购成本,生产组织方式,材料定额与劳动定额水平等。这些内容对成本的影响最大,可以说产品总成本的60%取决于这个阶段的成本控制工作的质量。这项控制工作属于事前控制方式,在控制活动实施时真实的成本还没有发生,但它决定了成本将会怎样发生,它基本上决定了产品的成本水平。

2、制造过程中的控制

制造过程是成本实际形成的主要阶段。绝大部分的成本支出在这里发生,包括原材料、人工、能源动力、各种辅料的消耗、工序间物料运输费用、车间以及其它管理部门的费用支出。投产前控制的种种方案设想、控制措施能否在制造过程中贯彻实施,大部分的控制目标能否实现和这阶段的控制活动紧密相关,它主要属于始终控制方式。由于成本控制的核算信息很难做到及时,会给事中控制带来很多困难。

3、流通过程中的控制

包括产品包装、厂外运输、广告促销、销售机构开支和售后服务等费用。在目前强调加强企业市场管理职能的时候,很容易不顾成本地采取种种促销手段,反而抵消了利润增量,所以也要作定量分析。

二、按成本费用的构成可分为四方面:

1、原材料成本控制

在制造业中原材料费用占了总成本的很大比重,一般在60%以上,高的可达90%,是成本控制的主要对象。影响原材料成本的因素有采购、库存费用、生产消耗、回收利用等,所以控制活动可从采购、库存管理和消耗三个环节着手。

2、工资费用控制
工资在成本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增加工资又被认为是不可逆转的。控制工资与效益同步增长,减少单位产品中工资的比重,对于降低成本有重要意义。控制工资成本的关键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它与劳动定额、工时消耗、工时利用率、工作效率、工人出勤率等因素有关。

3、制造费用控制

制造费用开支项目很多,主要包括折旧费、修理费、辅助生产费用、车间管理人员工资等,虽然它在成本中所占比重不大,但因不引人注意,浪费现象十分普遍,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内容。

4、企业管理费控制

企业管理费指为管理和组织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开支项目非常多,也是成本控制中不可忽视的内容。

上述这些都是绝对量的控制,即在产量固定的假设条件下使各种成本开支得到控制。在现实系统中还要达到控制单位成品成本的目标。

③ 会计中的生产成本到底怎么理解

会计中的生产成本到底怎么理解?

生产成本亦称制造成本,是指生产活动的成本,即企业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成本。生产成本是生产过程中各种资源利用情况的货币表示,是衡量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
会计中生产成本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部分组成:
1、直接材料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的劳动物件,通过加工使之成为半成品或成品,它们的使用价值随之变成了另一种使用价值;
2、直接人工是指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人力资源,可用工资额和福利费等计算;
3、制造费用则是指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厂房、机器、车辆及装置等设施及机物料和辅料,它们的耗用一部分是通过折旧方式计入成本,另一部分是通过维修、定额费用、机物料耗用和辅料耗用等方式计入成本。
生产成本账户:
1、账户性质:成本类账户。
2、账户用途:核算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包括生产各种产品、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装置等所发生的各项费用,确定产品实际成本。生产成本主要包括直接材料费、直接人工费、制造费用等。
3、账户结构:借方记增加,登记因生产成品发生的全部费用;贷方记增加,登记已完工入库产品的实际成本;期末余额在借方,表示尚未完工的在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
4、明细账户:按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设二级账,再按成本核算物件设定明细账。

存货中的生产成本到底是核算什么生产成本?

就是核算生产车间里的半成品,那些.
比如,这个月你们公司生产领用了100元的原材料.发生了制造费用50元.人工 费用30元
生产成品入库了80元,那么这个月生产成本的余额就是
100+50+30-80=100
100元就是代表说你们公司本月止投入在车间的成本.还没转换为成品的成本总计.

审计中的生产成本?

审计的生产成本分为广义的成本和狭义的成本:

  1. 广义上是 *** 部门对社会进行管理而产生的成本的组成部分,是 *** 在对社会经济体的管理活动中用于审计支出费用的总和。

  2. 狭义上是指完成某项或某些审计专案所耗费的人工费用、物质费用和财产的费用总和。

审计成本一般包括六个部分:

1、 工资成本 ;即支付给审计人员的基本工资、津贴、补助等。

2、 公务成本 ;进行审计活动而发生的办公费用、差旅费等。

3、 业务成本 ;为支援业务进行而支付的培训费、资料费等。

4、 购置成本 ;购置办公用房、交通工具等发生的费用。

5、 社会保障成本 ;支付给离、退休人员的生活费、补助费用等。

6、 其他成本 ;除上述五项之外的支出费用。

会计分录中的生产成本 车间管理人员工资算入生产成本吗

直接材料:12000
直接人工:5000
制造费用:300+1000
所以生产成本合计: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12000+5000+(300+1000)=18300
补充:车间管理人员工资是计入制造费用,是生产成本的一部分。

怎么理解生产成本呢?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生产成本(proctioncost)亦称制造成本,是指生产活动的成本,即企业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成本。生产成本是生产过程中各种资源利用情况的货币表示,是衡量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

希望高顿网校的回答能帮助您解决问题,更多的USCPA相关问题欢迎提交给高顿企业知道。

高顿祝您生活愉快!

会计结转入库的生产睁亏成本怎么算

会计结转入库的生产成本本计算方法:
(1)企业应设定产品生产成本明细账,用来归集应计入各种产品的生产费用。
(2)通过对材料费用、职工薪酬和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企业各月生产产品所发生的生产费用已记入“生产成本”科目中。
(唤早者3)计算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1)如果月末某种产品全部完工,该种产品生产成本明细账所归集的费用总额,就是该种完工产品的总成本,用完工产品总成本除以该种产品的完工总产量即可计算出该种产品的单位成本。
2)如果月末某种产品全部未完工,该种产品生产成本明细账所归集的费用总额就是该种产品在产品的总成本。
3)如果月末某种产品一部分完工,一部分未完工,这时归集在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的费用总额还要采取适当的分配方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然后才能计算出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完工产品生产成本=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和薯期末在产品成本

结转已销售产品的生产成本,a产品每台的生产成本为500元,b产品的生产成本为200元。 会计科目?

借,库存商品
货,生产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会计中的生产成本期余额是什么意思?

会计中的生产成本期余额是什么意思?
生产成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一般反映的是:企业尚未加工完成的在产品成本。
如果企业没有未加工完成的在产品,月终一般就不会存在有:生产成本期末的借方余额,

会计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的区别

生产成本属于成本类一级科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科目是生产成本科目的明细科目。它们的账户性质、用途相同,成本计算物件不同。
1、都属于成本类账户,用于核算企业的生产成本。借方归集生产产品发生的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和间接费用,贷方结转完工产品的成本,如期末有借方余额,表示未完工的在产品成本。
2、区别:
1、生产成本是总分类科目,提供总括的成本资料。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是明细科目,提供详细的成本资料,是对总账的补充。
2、成本核算物件不同。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附录会计科目5001号“生产成本”规定,生产成本科目核算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发生的各项生产成本,包括生产各种产品(产成品、自制半成品)、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装置等。
企业生产各种产品(产成品、自制半成品)的车间叫“基本生产车间”。基本生产成本的核算物件是产成品和自制半成品。
辅助生产车间是为基本生产车间、企业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提供劳务和产品的车间。(如生产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装置的车间,供电、供水车间、修理车间等)。其成本核算物件是各种为本企业提供的产品和劳务的成本。
3、采用的账页格式不同。
生产成本总账采用三栏式账页。
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户应采用多栏式账页,按规定的成本专案设定专栏反映各种产品成本的构成。
4、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期末成本的结转方向不同。
基本生产成本期末完工产品成本结转到“库存商品”或“自制半成品”科目。
辅助生产成本期末按照一定的分配标准分配给各受益物件,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其他业务成本”、“在建工程”等科目。

31日,结转本月销售甲产品400件的生产成本72000,乙产品300件的生产成本45000.做会计

借:主营业务成本117000
贷:库存商品—甲产品72000
—乙产品45000

④ 生产成本具体包括什么

生产成本包括以下三种:
1、直接材料、燃料、动力费;
2、直接工资 (包括津贴、奖金);
3、其他直接费用、福利费。

制造费用包括以下七种:
1、修理费;
2、保险费;
3、劳动保护费;
4、工资及附加费;
5、机物料费;
6、固定资产折旧费;
7、其他车间费用。

生产成本的定义:
生产成本是生产单位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各项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直接支出包括直接材料(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燃料及动力等)、直接工资(生产人员的工资、补贴)、其他直接支出(如福利费);制造费用是指企业内的分厂、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分厂、车间管理人员工资、折旧费、维修费、修理费及其他制造费用(办公费、差旅费、劳保费等)。

为了核算生产成本,可设置生产成本账户进行核算,并可以分设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账户核算。制造费用在未计入各产品成本计算对象之前,应先在制造费用账户中进行归集核算,然后再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各产品成本之中。

⑤ 成本有哪些!

成本的种类:

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费用成本

采购成本、生产成本、经营成本、产品成本、销售成本、

房地产成本、土地成本、工程成本、开发成本、预算成本、质量成本、

财务成本、企业成本、车间成本、管理成本、设备成本、营运成本

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标准成本、平均成本

目标成本、项目成本、 流动成本、物流成本、 风险成本、

实际成本、计划成本、历史成本 、长期成本、短期成本、机会成本、混合成本

税收成本、权益成本 、经济成本等。

⑥ 什么叫成本、费用


成本与费用的区别如下:

1、概念不同

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人们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其所费资源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化称之为成本。 并且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成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处于不伏侍罩断地变化发展之中。

2、内容不同

成本,是指生产活动中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价格,成本也称生产费用缺闹。 企业为生产商品和提供劳务等所耗费物化劳动、活劳动中必要劳动的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商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一个经济范畴。 成本的构成内容要服从管理的需要,并且随着管理的发展而发展。

国家规定成本的构成内容主要包括:原料、材料、燃料等费用,表现商品生产中已耗费的劳动对象的价值; 折旧费用,表现商品生产中已耗费的劳动对象的价值;工资,表现生产者的必要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费谈蔽用,企业所得税法术语,即纳税人为生产、经营商品和提供劳务等所发生的销售(经营)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支出即是成本、费用实际发生时的支付方式。

3、计算期和计算依据不同

费用的计算期与会计期间相联系,产品成本一般与产品的生产周期相联系。费用的计算是以直接费用、间接费用为依据确定。产品成本是以一定的成本计算对象为依据。

⑦ 什么是生产成本,生产成本都有哪些分类构成

生产成本亦称制造成本是指生产活动的成本,即,企业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成本。生产成本是生产过程中各种资源利用情况的货币表示,是衡量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
生产成本是生产单位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各项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直接支出包括直接材料(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燃料及动力等)、直接工资(生产人员的工资、补贴)、其他直接支出(如福利费);制造费用是指企业内的分厂、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分厂、车间管理人员工资、折旧费、维修费、修理费及其他制造费用(办公费、差旅费、劳保费等)。
生产成本账户应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明细表账户。为了具体反映每一种产品的生产费用和实际生产成本,该两个明细账户可按产品种类进行三级明细核算。
生产成本的构成:
生产成本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部分组成。直接材料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对象,通过加工使之成为半成品或成品,它们的使用价值随之变成了另一种使用价值;直接人工是指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人力资源,可用工资额和福利费等计算;制造费用则是指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厂房、机器、车辆及设备等设施及机物料和辅料,它们的耗用一部分是通过折旧方式计入成本,另一部分是通过维修、定额费用、机物料耗用和辅料耗用等方式计入成本。
生产成本的分类,按照生产成本计入方式的不同可分为:
1、直接费用。直接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所发生的直接材料耗费、直接人工工资和其他直接费用。
(1)直接材料费用,指企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主要材料、外购半成品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和其他材料费用。
(2)直接人工费用,指企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以及按生产工人工资总额和规定的比例计算提取的职工福利费等。
(3)其他直接费用,指企业发生的除直接材料费用和直接人工费用以外的,与生产产品有直接关系的费用。直接费用应当按照其实际发生数进行核算,按照成本计算对象进行归集,直接计入产品的生产成本。
2、间接费用,即制造费用。间接费用是指应有生产成本负担的,不能直接计入各产品成本的有关费用。主要是指企业各生产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工资和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以及其他制造费用。间接费用应当按一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分配,计入相关产品的生产成本。
企业一定期间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发生的生产成本,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定当期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构成企业一定期间的生产成本总额,对于当期选择合理的成本计算方法,进行成本计算,按照生产成本的经济内容不同可分为:
1)外购材料费用。指企业为生产而耗用的一切从外部购入的原材料、半成品、辅助材料、包装物、修理用备件和低值易耗品等。
2)外购燃料费用。指企业为进行生产而耗用的一切从外部购进的燃料。
3)外购动力费用。指企业为进行生产而耗用的从外部购进的各种动力。
4)工资费用及职工福利费用。指企业应计入生产费用的职工工资以及按照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的职工福利费。
5)折旧费用。指企业所拥有的或控制的固定资产按照使用情况计提的折旧费用。
6)利息支出。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资金而发生的利息支出。
7)税金。指企业应计入生产费用的各种税金,如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
8)其他支出。指不属于以上各项目的费用支出。
生产成本按经济内容进行分类,可以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发生了哪些费用,数额各是多少,用以分析企业各个时期各种费用占全部费用的比重,考核费用计划的执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