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项目成本管理
项目成本管理就是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为确项目在批准的预算条件下尽可能保质按期完成,而对所需的各个过程进行管理与控制。其主要目标是确保在批准的预算范围内完成项目的各个过程。
成本管理的过程有 成本估算、成本预算、成本控制 。成本估算过程要对完成项目所需成本进行估计和计划;成本预算过程要把估算的总成本分配到项目的各个工作细目,建立成本基准计划以衡量项目绩效;成本控制过程保证各项工作在各自的预算范围内进行。
1、全生命周期成本
全生命周期成本指的是权益总成本,即 开发成本和维护成本的总和 。C = C1 + C2。
2、可变成本
随着生产量、工作量或时间而变的成本为可变成本,如原料、劳动、燃料成本。 可变成本又称变动成本 。
3、固定成本
不随生产量、工作量或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非重复成本为固定成本,如工资、固定税收。固定成本大部分是间接成本。
4、直接成本
凡是可以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称为直接费用(成本),如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生产工人工资等。
5、间接成本
不能直接计入各产品成本的费用(成本),称为间接费用,如制造费用等、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费用和福利费、办公费、保险费、水电费等。
6、管理储备
管理储备是一个单列的计划出来的成本,以备未来不可预见的事件发生时使用。管理储备包含成本或进度储备,以降低偏离成本或进度目标的风险。
7、成本基准
成本基准是经批准的按时间安排的成本支出计划,并随时反映了经批准的项目成本变更,被用于度量和监督项目的实际执行成本。
项目成本估算需要进行三个主要步骤:
(1) 识别并分析成本的构成科目 。确定完成项目需要的物质资源(人、设备、材料)的种类,说明工作分解结构中各组成部分需要资源的类型和数量。
(2) 根据已识别的项目成本构成科目,估算每一科目的成本大小 。根据前一步形成的资源需求,考虑项目需要的所有资源成本。
(3)讲评 成本估算结果,找出各种可以相互替代的成本,协调各种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 。
成本估算的方法有 类比估算法、自上而下估算法、自下而上估算法、参数模型估算法 等。
(1)类比估算法。与已完成同类项目的各个成本科目进行比较,从而估算出新项目的各项成本。
(2)自上而下估算法。基于中上层管理人员的经验,以及以外类似项目的历史数据来进行项目成本估算的方法。在此基础上,低层人员对组成项目和子项目的任务的成本进行估算,然后继续向下一层传递估算结果,直到最底层。
(3)自下而上估算法。估算单个工作项成本,然后从下往上汇总成整体项目成本。
(4)参数模型估算法。在数学模型中应用项目特征参数来估算项目成本的方法。重点集中在成本影响因子(即影响成本最重要的因素)的确定上。
成本预算的步骤有:
(1)分摊项目总成本到 WBS 的各个工作包中,为每一个工作包建立总预算成本,在将所有工作包的预算成本进行相加时,结果不能超过项目的总预算成本。
(2)将每个工作包分配得到的成本再二次分配到工作包所包含的各项活动上。
(3)确定各项成本预算支出的时间计划,以及每一时间点对应的累积预算成本,制定出项目成本预算计划。
项目成本预算的原则有:以* 项目需求 为基础;与项目目标相联系,必须同时考虑到项目质量目标和进度目标;要切实可行;预算应当留有一定的弹性。
成本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对造成成本基准变更的因素施加影响。
(2)确保变更请求获得同意。
(3)当变更发生时,管理这些实际的变更。
(4)监督成本执行,找出与成本基准的偏差。
(5)准确记录所有的与成本基准的偏差。
(6)防止错误的、不恰当的或未批准的变更纳入成本或资源使用报告中。
(7)就审定的变更,通知项目干系人。
(8)采取措施,将预期的成本超支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挣值分析法是一种项目绩效衡量方法,主要 用于实际成本的绩效测量 。通过计算已完成工作的预算费用与已完成工作的实际费用,将其与计划工作的预算费用相比较得到项目的费用偏差。
挣值分分析法的 3 个参数是 计划工作量的预算成本、已完成工作量的实际成本、已完成工作量的预算成本 。
(1) BCWS(计划工作量的预算成本) 。是指计划要求完成的工作量所需的预算工时/费用。也简记为 PV ,表示截止到当前日期,计划应该完成的工作对应的预算成本。
(2) ACWP(已完成工作量的实际成本) 。是指实际完成的工作量所消耗的工时/费用。也简记为 AC ,表示截止到当前日期,实际已完成工作的实际成本。
(3) BCWP(已完成工作量的预算成本) 。是指实际完成的工作量按预算定额计算的工时/费用,即 挣值 。也简记为 EV ,表示截止到当前日期,已完成工作对应的预算成本。
计划预算 PV,完成实际 AC,完成预算 EV 。
4 个指标主要是 成本偏差、进度偏差、成本执行指数、进度执行指数 。通过这 4 个指标,可以分析项目执行过程中成本的使用情况和进度的进展情况。
(1) CPI(成本执行指数)与 CV(成本偏差) 。计算公式为:CPI=EV/AC。
当 CPI<1 时,实际成本高于预算成本。
当 CPI>1 时,实际成本低于预算成本。
当 CPI=1 时,实际成本等于预算成本。
CV=EV-AC。
当 CV<0 时,实际成本超过了预算成本,即出现了超支的现象。
当 CV>0 时,实际成本低于预算成本,即有所结余,说明工作效率高。
当 CV=0 时,实际成本等于预算成本。
(2) SPI(进度执行指数)与 SV(进度偏差)
SPI 是指项目挣值与计划值之比。计算公式为:SPI=EV/PV。
当 SPI<1 时,表示进度延误,即实际进度比计划进度慢。
当 SPI>1 时,表示进度提前,即实际进度比计划进度快。
当 SPI=1 时,表示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一致。
SV=EV-PV
当 SV>0 时,表示进度提前,实际执行工作比计划花费的时间更少。
当 SV<0 时,表示进度延误,实际执行工作比计划花费更多的时间。
当 SV=0 时,表示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一致。
CV、SV 的计算公式均为 EV 在前;CPI、SPI 则在上面 。
CV、SV 凡是小于 0 的情况都代表不好的情况 。
SPI、CPI 凡是小于 1 的情况都代表不好的情况 。
BAC(竣工预算) 。项目的总计划价值,又称为完工预算。
ETC(完工尚需估算) 。是指剩余工作估算成本。
基于非典型的偏差计算(后期不会发生相同偏差),ETC=BAC-EV。
基于典型的偏差计算(后期会持续这一偏差),ETC=(BAC-EV)/CPI。
EAC(完工时估算) 。是指全部工作估算成本。
非典型偏差时,EAC=AC+BAC-EV。
典型偏差时,EAC=AC+(BAC-EV)/CPI。
❷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EV、PV、AC、BAC、CV、SV、EAC、ETC、CPI、SPI各是什么意思
EV:挣值,在即定时间段内实际完工工作的预算成本。
PV:计划值,在即定时间点前计划完成活动或WBS组件工作的预算成本。
AC:实际成本,在即定时间段内实比分完成工作发生的实际总成本。
EAC:完成预估,根据项目的绩效和风险量化对项目最可能的总成本所做的一种预测。
ETC:完工尚需估算,剩余工作在当前的估算。
SV:进度偏差,在进度方面的偏差,公式SV=EV-PV。
CV:费用执行指标,在成本方面的偏差,公式CV=EV-AC。
SPI:进度绩效指标,挣值与计划价值之比。反映了项目团队利用时间的效率。
CPI:成本绩效指标,指预算费用与实际费用之比。。反映了项目团队利用资金的效率。
(2)pv管理包括哪些成本扩展阅读:
当SV为正值时,表示进度提前; 当SV等于零时,表示实际与计划相符。 当SV为负值时,表示进度延误。
当CV为正值时,实际消耗的人工(或费用)低于预算值,即有结余或效率高; 当CV等于零时,实际消耗的人工(或费用)等预算值; 当CV为负值时,实际消耗的人工(或费用)超出预算值或超支。
❸ 如何理解挣值管理,如何分辨PV、EV、AC、CV、SV、EAC、BAC、ETC、EVM等含义
EVM
EVA 挣值分析:
PV 计划价值 计划工作的计划价值
EV 挣值 实际工作的计划价值
AC 实际成本 实际工作的实际价值
偏差分析:
CV(成本偏差)=EV-AC
SV(进度偏差)=EV-PV
CPI(成本绩效指数)=EV/AC
SPI(进度绩效指数)=EV/PV
记忆小窍门:偏差分析公式都是EV在左。C 是COST的缩写,S是SCHEDULE的缩写。
EAC:完工估算。
BAC:项目的总计划价值又称为完工预算,是成本基准+管理储备之和。
ETC:完工尚需估算。
EVM是挣值管理。
❹ 关于PV、EV、AC、CV、SV、CPI、SPI、BAC、ETC、EAC的解析及计算
PV、EV、AC、BAC、EAC、ETC等计算公式含义
PV Planned Value :计划值:应该完成多少工作, (按照计划截止目前应该花费的预算)
AC Actual Cost :实际成本:完成工作的实际成本是多少 (截止目前实际的花费)
EV Earned Value :挣值:完成了多少预算的工作 (实际完成的工作,按照预算标准应该有的花费)
BAC Budget cost at completion :完工预算:全部工作的预算是多少?按照原计划,完成所有工作所需的预算成本,不改变成本基准,BAC就不会发生变化.
EAC Estimate at completion :完工估算:(全部工作的成本是多少?)它是根据项目的绩效和风险量化对项目最可能的总成本所做的一种预测。(根据截止目前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方法,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到完工时,需要花费的成本预算)
ETC estimate to complete :完工尚需估算:剩余工作在当前的估算是多少?(截止目前,剩余工作到完工时,需要花费的成本预算)
以上6个指标为成本管理的基础指标,其余指标均可根据此6个指标进行计算。
CV 成本差异
CV = EV–AC CV>0代表成本节约,好!
成本差异比例 % = CV/EV = (EV-AC)/EV = 1- 1/CPI
SV 进度差异
SV = EV–PV SV>0代表进度提前,好!
进度差异比例% = SV/PV = (EV-PV)/PV= SPI-1
CPI 成本绩效指数
CPI = EV/AC CPI>1代表工作价值高,好!
SPI 进度绩效指数
SPI = EV/PV SPI>1代表实际进度快,好!
EAC = BAC- CV= BAC + AC–EV
(当前出现的偏差被视为非典型特例,而且项目团队预计将来不至于出现类似偏差时。)
EAC = BAC / CPI
(当项目完成15%~20%时,CPI相对稳定,可以用来估算EAC)
EAC = ETC + AC
(以往绩效表明原有估算假设有重大缺陷,或者由于情况改变,原有假设不再适用时。)
PC 任务完成指数 :PC = EV/BAC
TCPI 完工绩效指数 剩余预算每单位成本所对应的工作价值
基于BAC的公式 : TCPI = (BAC-EV) / (BAC-AC)
基于EAC的公式:TCPI = (BAC-EV) / EAC-AC)
预测技术包含在预测当时的时间点根据已知的信息和知识,对项目将来的状况作出估算和预测。根据挣值技术涉及的参数,包含BAC、截止目前为止的实际成本(ACc)和累加CPIc效率指标用来计算ETC和EAC.BAC等于计划活动、工作包和控制账目或其他WBS组件在完成是的总的PV. BAC=完工时的PV的总和。
ETC是完成一个计划活动、工作包或控制账目中的剩余工作所需的估算。
>>1、基于非典型的偏差计算ETC (后期不会发生相同偏差),ETC等于BAC减去各个活动的EV的和之后的差值。 ETC = (BAC-EVc)
>>2、基于典型的偏差计算ETC (后期会持续这一偏差),ETC等于BAC减去各个活动的EV的和之后的差值,然后除以各个活动CPI的和的商。 ETC = (BAC-EVc)/CPIc
EAC是根据项目绩效和定性风险分析确定的最可能的总体估计值。
>>1、如果过去的执行情况显示原先的估计假设有根本性的缺陷,或由于条件发生变化假设条件不再成立时,使用如下方法计算: 总的EAC,等于AC的总和加上ETC的和。 EAC = ACc+ETC ;
>>2、如果当前的偏差被看作时非典型的,并且项目团队预期在以后将不会发生这种类似的偏差时: 后续单个活动的EAC,等于AC加上BAC减去EV的结果。 EAC=AC+BAC-EV ; 然后在累加后续活动EAC活动总的EVC.
>>3、如果当前的偏差被看作典型偏差时,后续工作可能仍然出现类似偏差:
总的EAC等于AC的累加,然后加上 ((BAC-EV)/CPI的累加);
EAC = ACc+ ((BAC-EV)/CPIc) ;
完工绩效指数(To Complete Performance Index,TCPI)
TCPI = (BAC-EV)/(BAC-AC) ;
---------------------------------------------------------------------------------------------------------------------------------------------------------------------------------------
挣值管理 EVM 是一种常用的绩效测量方法,可采用多种形式。它综合考虑项目范围、成本与进度指标,帮助项目管理团队评估与测量项目绩效和进展。
概念:
计划价值:PV 是为某活动或者WBS组成的部分的预定工作进度而分配且进过批准的预算
挣值:EV 是某活动或者WBS组成的部分的已经完成工作的价值。
实际成本 AC 为完成某活动或者WBS组成的部分的工作,而实际发生并记录在案的总成本。
进度偏差 SV SV=EV-PV 大于零表示进度提前 小于零表示进度落后
成本偏差 CV SV=EV-AC 大于零表示成本节约小于零表示成本超支
进度绩效指数 SPI SPI=EV/PV 大于1表示进度提前 小于1表示进度落后
成本绩效指数 CPI CPI=EV/AC 大于1表示成本节约小于1表示成本超支
完工预算 BAC
完工估算 EAC
完工尚需估算 ETC
完工尚需绩效指数 TCPI TCPI=(BAC-EV)/(EAC-AC)
完工百分比
PC PC=EV/BAC
EAC计算方式
1 假设将按预算单价完成ETC EAC=AC+BAC-EV
2 假设以当前CPI完成ETC工作 EAC=BAC/累计CPI
3 假设SPI和CPI将要同时间影响ETC工作 EAC=AC+(BAC-EV)/(SPI * CPI)
是考试题目类型(以下摘自 南京石泉 的 关于挣值管理(技术)的考点分析)
考点一:问状态、比大小
此类题目比较多,告诉你SPI、CPI、CV、SV或EV、PV、AC等,让你判断进度、成本状态。比较简单,直接按SPI>1,SV>0进度提前,SPI<1,SV<0进度落后;CPI>1,CV>0成本节约,CPI<1,CV<0成本超支,来判断即可。这类题目要注意的是,SPI和SV不像CPI和CV那么可靠,有时需要考虑关键路线总时差,大多数此类题目不用考虑关键路线,只有SPI>1,并且题干或答案里有暗示,需要考虑关键路线的总时差时,才需要考虑。
考点二:求EAC、ETC
此类题目也是必考题目。算EAC、ETC的关键就是要找到3个变量:BAC,EV和AC,因为EAC=BAC-CV或EAC=BAC/CPI,ETC=BAC-EV或ETC=(BAC-EV)/CPI,都只需要知道这3个变量就可算出。或者题目中会直接告诉你CPI或CV是多少。有学员问,到底按典型偏差还是非典型偏差计算呢?一般题目中会告诉你“情况一直持续下去”“这样的绩效会延续下去”,这时就按典型偏差用除法;如果题目中告诉你“这种情况以后不会再发生”“这是某一个特别原因导致的”,这时按非典型偏差,用减法。如果题目中上述暗示都没有,那就两种情况都算一下,看答案里有哪个。
考点三:求EV
这是近几次考试出现的新情况,给你一些其他信息,让你算EV,或让你算出EV后,再算EAC。首先应该知道EV的含义,EV的旧称是BCWP,这个旧称更方便我们去理解EV,就是“已完成工作的预算价值”,不懂挣值技术的学员,要多念几遍这个定义,才能真正理解挣值技术的真谛。考试中计算EV的方法无外乎这样几种,都是挣值公式的变形:EV=PV SPI,EV=AC CPI,EV=BAC-剩余工作的预算价值,EV=BAC*PC。最后一个公式,大家可能不熟悉,PC就是完工百分比,PC=EV/BAC。
考点四:求完工工期
这个知识点,PMBOK里是没有写的,但是,根据CPI的用途,用CPI可以求完工成本,那举一反三,用SPI当然也能求完工工期估算了,即完工工期估算=预算工期/SPI ;剩余工期估算=剩余工作的预算工期/SPI(蓝皮书中,8个月的题目,就是这个公式的应用)。
❺ PV、EV、AC、SV、CV、SPI、CPI
挣值管理法中的PV、EV、AC、SV、CV、SPI、CPI这些英文简写相信把大家都搞得晕头转向的。在挣值管理法中,需要记忆理解的有三个参数:PV、AC、EV。
PV:计划值,在即定时间点前计划完成活动或WBS组件工作的预算成本。记忆技巧:PLaned,计划,Value,数值,简写是PV
AC:实际成本,在即定时间段内实比分完成工作发生的实际总成本。记忆技巧:Actual,实际的,cost,成本,简写是AC
EV:挣值,在即定时间段内实际完工工作的预算成本。记忆技巧:Earn,挣,Value,数值,简写的EV
我是在记住PV、AC、EV的英文全称来记住简写,从而记住中文名称的。只要记得以上三个参数,以下的计算公式就好办了。
以下以公式中,以S开头的缩写,都是表示进度的,schele。以C开头的缩写,都是表示成本的,cost。而且有一个规律,计算公式都是EV开头;偏差是用减法,即然是减法,那么肯定也是跟0比较;指数是用除法,那么也肯定是跟1比较。别问我为什么减法跟0比较,除法跟1比较,自已想去。
进度偏差SV=EV-PV,即然是进度方面的偏差,计算的肯定是进度方面的内容,那么上面两个参数PV、AC那个是跟进度有关系呢?肯定是PV计划值了,所以公式SV=EV-PV的记忆就出来了。SV>0,进度超前,SV<0,进度落后。
成本偏差CV=EV-AC,同上道理,成本方面的偏差,计算的也肯定是成本方面的内容,那么上面两个参数PV、AC那个是跟成本有关系的呢?肯定是AC实际成本了。所以公式CV=EV-AC的记忆也出来了。CV>0,成本节约,CV<0,成本超支。
进度绩效指数SPI=EV/PV,也好理解了,S开头的缩写,肯定是关于进度方面指数了,公式以EV作为开头的,SPI=1,进度与计划相符,SPI>1,进度超前,SPI<1,进度落后。
成本绩效指数CPI=EV/AC,C开头的缩写,关于成本方面指数,公式以EV开头,CPI=1,资金使用效率一般;CPI>1成本节约,资金使用效率高;CPI<1,成本超支,资金使用效率低。
PV :应该完成多少工作, (按照计划截止目前应该花费的预算)
AC :完成工作的实际成本是多少 (截止目前实际的花费)
EV :完成了多少预算的工作 (实际完成的工作,按照预算标准应该有的花费)以上三个指标是成本管理最基本的三个概念;
BAC : 全部工作的预算是多少 (按照原计划,完成所有工作所需的预算成本)
EAC :完工估算 (全部工作的成本是多少?)它是根据项目的绩效和风险量化对项目最可能的总成本所做的一种预测。(根据截止目前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方法,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到完工时,需要花费的成本预算)
ETC :完工尚需估算 剩余工作在当前的估算是多少?(截止目前,剩余工作到完工时,需要花费的成本预算)
以上6个指标为成本管理的基础指标,其余指标均可根据此6个指标进行计算。
SPI 进度绩效指标 SPI = EV/PV
CV 成本差异
CV = EV–AC CV>0代表成本节约,好!
成本差异比例 % = CV/EV = (EV-AC)/EV = 1- 1/CPI
SV 进度差异
SV = EV–PV SV>0代表进度提前,好!
进度差异比例% = SV/PV = (EV-PV)/PV= SPI-1
CPI 成本绩效指数
CPI = EV/AC CPI>1代表工作价值高,好!
SPI 进度绩效指数
SPI = EV/PV SPI>1代表实际进度快,好!
EAC = BAC + AC–EV= BAC- CV
(当前出现的偏差被视为非典型特例,而且项目团队预计将来不至于出现类似偏差时。)
EAC = BAC / CPI
(当项目完成15%~20%时,CPI相对稳定,可以用来估算EAC)
EAC = ETC + AC
(以往绩效表明原有估算假设有重大缺陷,或者由于情况改变,原有假设不再适用时。)
ETC 完工尚需估算 剩余工作在当前的估算是多少?
PC 任务完成指数
PC = EV/BAC
TCPI 完工绩效指数 剩余预算每单位成本所对应的工作价值
基于BAC的公式 : TCPI = (BAC-EV) / (BAC-AC)
基于EAC的公式:TCPI = (BAC-EV) / EAC-AC)
————————————————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xianshengsun/article/details/89290040
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