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会计资产、负债、成本、损益各包括哪些项目啊
新会计科目解释
顺序号 编号 新会计准则使用科目 核算内容
一、资产类
1 1001 库存现金 企业的库存现金
2 1002 银行存款 企业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各种款项
3 1012 其他货币资金 企业的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存出投资款、外端口存款等其他货币资金。
4 1101 交易性金融资产 企业为交易目的所持有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基金投资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
5 1121 应收票据 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
6 1122 应收账款 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应收取的款项
7 1123 预付账款 企业按照合同规定预付的款项。预付款项情况不多的,也可以不设置本科目,将预付的款项直接记入“应付账款”科目
8 1131 应收股利 企业应收取的现金股利和应收取其他单位分配的利润。
9 1132 应收利息 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放贷款、存放中央银行款项、拆出资金、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等应收取的利息。
41 1221 其他应收款 企业除存出保证金、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应收代位追偿款、应收分保账款、应收分保合同准备金、长期应收款等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及暂付款项。
10 1231 坏账准备 企业应收款项的坏账准备
11 1401 材料采购 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而购入材料的采购成本。
12 1402 在途物资 企业采用实际成本(或进价)进行材料、商品等物资的日常核算、货款已付尚未验收入库的在途物资的采购成本。
13 1403 原材料 企业库存的各种材料。
1404 材料成本差异 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的材料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额。
15 1405 库存商品 企业库存的各种商品的实际成本(或进价)或计划成本(或售价)。
16 1407 商品进销差价 企业采用售价进行日常核算的商品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
17 1408 委托加工物资 企业委托外单位加工的各种材料、商品等物资的实际成本。
18 1411 周转材料 企业周转材料的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
19 1471 存货跌价准备 企业存货的跌价准备
20 1501 持有至到期投资 企业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
1502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企业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减值准备。
21 1511 长期股权投资 企业持有的采用成本法和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22 1601 固定资产 企业持有的固定资产原价。
23 1602 累计折旧 企业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
1603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企业固定资产的减值准备。
24 1604 在建工程 企业基建、更新改造等在建工程发生的支出。
25 1605 工程物资 企业为在建工程准备的各种物资的成本。
26 1606 固定资产清理 企业因出售、报废、毁损、对外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原因转出的固定资产价值以及在清理过程中发生的费用等。
27 1701 无形资产 企业持有的无形资产成本,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着作权、土地使用权等。
28 1702 累计摊销 企业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计提的累计摊销。
1703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企业无形资产的减值准备。
29 1801 长期待摊费用 企业已经发生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分摊期限在1 年以上的各项费用,如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等。
1901 待处理财产损溢 企业在清查财产过程中查明的各种财产盘盈、盘亏和毁损的价值。物资在运输途中发生的非正常短缺与损耗,也通过本科目核算。
二、负债类
30 2001 短期借款 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借入的期限在1 年以下(含1 年)的各种借款。
31 2201 应付票据 企业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等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
32 2202 应付账款 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等经营活动应支付的款项。
33 2203 预收账款 企业按照合同规定预收的款项。
34 2211 应付职工薪酬 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本科目可按“工资”、“职工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辞退福利”、“股份支付”等进行明细核算
35 2221 应交税费 企业按照税法等规定计算应交纳的各种税费。
36 2231 应付利息 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应支付的利息。
37 2232 应付股利 企业分配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38 2241 其他应付款 企业除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应交税费、长期应付款等以外的其他各项应付、暂收的款项。
39 2501 长期借款 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在1 年以上(不含1 年)的各项借款。
40 2701 长期应付款 企业除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以外的其他各种长期应付款项。
2801 预计负债 企业确认的对外提供担保、未决诉讼、产品质量保证、重组义务、亏损性合同等预计负债。
三、共同类
略
四、所有者权益
41 4001 实收资本 企业接受投资者投入的实收资本。股份有限公司应将本科目改为“4001 股本”科目。
42 4002 资本公积 企业收到投资者出资额超出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
43 4101 盈余公积 企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
44 4103 本年利润 企业当期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
45 4104 利润分配 企业利润的分配(或亏损的弥补)和历年分配(或弥补)后的余额。
五、成本类
46 5001 生产成本 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发生的各项生产成本。
48 5101 制造费用 企业生产车间(部门)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
49 5201 劳务成本 企业对外提供劳务发生的成本。
六、损益类
49 6001 主营业务收入 企业确认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的收入。
50 6051 其他业务收入 企业确认的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实现的收入。
51 6101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以及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衍生工具、套期保值业务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
52 6111 投资收益 企业确认的投资收益或投资损失。
53 6301 营业外收入 企业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收入。
54 6401 主营业务成本 企业确认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收入时应结转的成本。
55 6402 其他业务成本 企业确认的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所发生的支出。
56 6403 营业税金及附加 企业经营活动发生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等相关税费。
57 6601 销售费用 企业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
58 6602 管理费用 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管理费用。
59 6603 财务费用 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
60 6701 资产减值损失 企业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
61 6711 营业外支出 企业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支出。
62 6801 所得税费用 企业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
6901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企业本年度发生的调整以前年度损益的事项以及本年度发现的重要前期差错更正涉及调整以前年度损益的事项。
㈡ 会计成本包括
会计中的成本指可以对象化的耗费。包括生产经营耗费、投资耗费和筹资耗费。生产经营耗费可分为正常成本和非正常支出。
正常成本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期间成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构成产品成本;期间成本包括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
成本按形态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1、固定成本指在特定业务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变动影响,保持相对稳定的成本。一定期间的固定成本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并不意味着生个月该项成本实际发生额一样。
固定成本的发生有两种情况:
一是提供和维持生产经营所需而支出,如管理人员工资、折旧、取暖、财产保险等; 二是为特定活动而支出,称作酌量性固定成本,如职工培训费、科研开发费、广告费等。这种成本虽然由经理人决定,但对于长期发展的企业决不是可有可无。酌量成本关系到企业的竞争能力,它通常按预算来支出,这类成本的支出与时间相连,反而是酌量成本影响产量。
2、变动成本:
指在总额随产量变动而正比例变动的成本,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加工费等。
变动成本的发生有两种情况:
一是技术变动成本,如每个产品的配料清单; 另一类是单位成本的发生额由经理人决定,如销售佣金、新产品研制费,具有技术变动成本同样的特征。
3、混合成本
它不随产品变动而变动,也不是成正比关系。包括半变动成本、阶段式成本和延期变动成本。
㈢ 会计中计入成本的有哪些
购买现金支票的工本费计入“管理费用---办公费”会计科目,相关的手续费计入“财务费用---手续费”。借:管理费用---办公费 财务费用---手续费贷:银行存款
㈣ 造成会计人员失信多方面的原因有哪些
造成会计人员失信多方面的原因:
1、屈从领导的压力,被动做假
这主要是受单位负责人的不良道德影响。在目前的经济社会中,会计人员与单位负责人在地位上属从属关系,也就是说单位负责人对他们的工作完全拥有领导权和管理权。有了这种天然的从属关系,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在单位会计工作中,能否发挥作用,和发挥作用的大小,关系在于单位负责人的从属关系。而这种从属性又与所在单位的文化层次,及其单位负责人的道德水准密切相关。单位负责人为了达到一些经济利益往往会向会计人员施压‚致使会计人员违背现有会计法规,在会计工作中弄虚作假。因而会计人员在领导的指使,强令下被动的做假帐,否则会使会计人员的个人利益受到很严重的损害甚至丢了饭碗,所以,要恪守职业道德,不少会计人员是很难做到的。虽然也有些会计人员因缺欠职业道德而造假,但究其根源还是手握大权的幕后指使人所造成的。如国内闻名的"银广厦"案、"蓝田股份"案等等,都是企业负责人直接指使和策划下造假的。这些曾号称是中国绩优股的企业,竟然统统是造假大王。这些案例从表面上看是会计人员不良职业道德的表现,其实是单位负责人意志的体现,是单位负责人不良道德的直接结果,而会计工作人员是处于被动的位置。
2、政府管理部门观念和管理上存在错位和缺位。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出政绩,搞花架子,盲目地下达经济增长指标,或者国有企业扭亏任务,或其他任务,逼着企业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而不得不编造虚假的会计报表。
3、会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法律意识不强
因为会计人员整天跟“钱”打交道‚首先必须清正廉洁‚不为金钱所动,然而少数会计人员因为道德素质比较低,对法的意识比较淡薄,为了谋取个人的经济利益,从而做出了一些触犯法律的事情,比如挪用公款等等。
4、法律监督机制不完备,会计规范体系不完善。
(一)、在日常工作中,经常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造成企业法律意识淡薄,削弱了企业自我约束能力。当企业的的财务行为与会计法规制度发生抵触时,往往片面强调搞活经营,而放松了对违纪违规行为的监督。况且目前会计监督、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税务监督等监督标准又不统一,各部们在管理上各自为政,功能上相互交叉,造成各种监督不能有机结合,不能从整体上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虽然有关部门每年都要进行税收财务物价检查,会计师事务所每年都要对会计报表审计验证,但其经常性.规范性以及广度、深度、力度都不能给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提供有力的支持,进而难以形成有效的再监督机制。内部审计作为国家监督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代表着国家利益,通过企业经济活动的监督和控制,保证国家财经法规的贯彻执行。单位领导迫于各种压力,不得不设立内部审计部门。其实这种内部审计机构,往往不能被企业真正所接纳,基本上起不到监督的作用。
(二)、同时,满足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运行需要的会计管理体系还没有形成,会计规范体系也不完善,而企业又是社会各方利益的联结点:即投资者从中获取投资报酬,管理人员从中获取薪金,政府从中获取税金。在许
多情
况下,各方利益经常发生冲突。投资者、管理者从个人角度出发更多考虑的是企业的微观利益,政府则从全社会角度考虑的是实现本国资源最优配置的宏观利益。微观利益与宏观利益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诱发了会计造假的产生。而我们国家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处罚力度不大,使得违反会计法规的成本低廉且能给违法者带来巨大的利益,一定程度上助涨了造假的气焰。由于社会审计监督和会计咨询、服务体系等法律监督机制尚未完备和充分发挥作用,员常使得会计人常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然而我们应该怎样使会计人员脱离这两难的境地和尴尬的局面呢,因此,必须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㈤ 成本费用包括哪些
成本费用包括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
制造成本:是指按产品分摊的、与生产产品直接相关的费用。构成项目: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
期间费用:是指在一定会计期间内所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没有直接关系或关系不大的各种费用。构成项目: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
拓展资料:
成本与费用是两个既有相互联系又存在重大区别的会计概念,就一般意义而言,成本费用泛指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发生的各种资金耗费。企业的成本费用,就其经济实质来看,是产品价值构成中c+v两部分价值的等价物,用货币形式来表示,也就是企业在产品经营中所耗费的资金的总和。
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成本费用是反映和监督劳动耗费的工具。
2、成本费用是补偿生产耗费的尺度。
3、成本费用可以综合反映企业工作质量,是推动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杠杆。
4、成本费用是定制产品价格的一项重要依据。
㈥ 何为会计人员严重失信
(一)利益驱动
(二)会计制度的局限性
(三)失信成本低
(四)监督体系不健全、监督机制不完善
会计职业道德滑坡的重要原因是利益的驱动。这里所讲的"利益",既包括单位利益,也包括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的个人利益。在与会计信息相关的利益中,处在首位的是单位利益。单位通过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可骗取各方面的信任,并因此获得投资、贷款或减少税金支出等经济利益。其次,是个人利益。单位负责人作为单位管理的最高领导层,他们有能力也有条件影响会计人员,通过制造虚假会计信息,骗取投资者的信任,并因此获得职务、加薪、股票升值等方面的利益。会计人员作为会计信息的直接生产者,他们也影响着会计信息的质量,一方面,他们必须遵守国家的法规,避免因违犯法规而影响自身的利益,另一方面,他们必须接受单位负责人的领导,按单位负责人的管理要求完成会计工作,并由此获得加薪、升迁、奖励等利益。与会计信息有关的利益中有些是直接利益,即相关人员可直接通过制造和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所获得的好处,如通过虚计利润骗取奖励等;也有些是间接利益,如单位负责人通过为单位谋取非法利益并因此获得相应的好处等。由此可见,与会计信息相关的利益关系极为复杂,正是这些复杂的利益关系导致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缺失,进而产生了虚假会计信息,究其根源是利益机制的驱动和缺少一个完善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
㈦ 失信成本是什么意思
失信成本是指失信者因失信行为而付出的代价。失信成本主要包括道德成本、经济成本和法律成本。由于失信程度不同,行为人付出的代价也不同,一般以法律成本为最高。
失信成本的高低与各国的文化传统、政治经济体制构成、经济发展水平、法制建设、信用制度等密切相关。当失信成本小于失信收益,失信行为有利可图时,市场主体有可能选择甚至主动选择失信行为,失信现象就会大量发生;而当失信成本大于失信收益,失信行为无利可图,并可能给行为者带来损失和制裁时,经济主体就会根据趋利避害的原则,尽量避免失信行为,从而促进信用环境的好转。
㈧ 会计的成本核算有哪些
1、品种法
品种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要点为:以“品种”为对象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成本计算单;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会计期间”;
以“品种”为对象归集和分配费用;以“品种”为主要对象进行成本分析。
2、分批法
品种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要点为:以“批号”、“批次”为成本计算对象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成本计算单。 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自,工期”, 一般不存在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若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在产品间分配采用定额法。
3、分步法
按照“步”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费用、计算成本、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会计期间”法、期末往往存在本期完工产品、期末在产品,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分配生产费用。
4、分类法
以“产品类”为成本计算对象,开设成本计算单;“产品类”的成本计算方法同于“品种”;某“类产品”的成本计算出来后,按照下列方法再分配到具体品种,以计算品种的成本;类中选定某产品为“标准产品”;定义其他产品与标准产品的换算系统;按照换算系统之比例将“类产品”的成本分解计算到具体品种产品的成本
5、ABC成本法
它是一种将制造费用等间接费用不按传统的(以车间为费用归集和分配对象)方法,而是以“作业”为费用归集和分配的方法,它能够更加合理地分配间接费用,使成本的计算更加合理。
㈨ 会计成本核算有那些
成本计算主要是料工费的计算.料也就是材料,也就是核算产品所耗用的材料金额,工也就是人工工资,可以根据产品的生产工时,产量等进行分摊,费也就是制造费用,分摊方法同人工工资.